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步法实现Rb^(+)/Cl^(-)双位点共掺杂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8)Co_(0.1)Mn_(0.1)O_(2) 被引量:4
1
作者 杨桂芬 杨广场 +2 位作者 方明 杨怡诗 赖飞燕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1-144,共4页
针对LiNi_(0.8)Co_(0.1)Mn_(0.1)O_(2)(NCM)正极材料在循环过程中结构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Rb^(+)/Cl^(-)双位点共掺杂NCM材料的策略。NCM晶格中Rb^(+)/Cl^(-)双位点共掺杂的协同效应提高了Li^(+)扩散速率,缓解了内部应变,抑制了高截止... 针对LiNi_(0.8)Co_(0.1)Mn_(0.1)O_(2)(NCM)正极材料在循环过程中结构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Rb^(+)/Cl^(-)双位点共掺杂NCM材料的策略。NCM晶格中Rb^(+)/Cl^(-)双位点共掺杂的协同效应提高了Li^(+)扩散速率,缓解了内部应变,抑制了高截止电压循环时Li^(+)/Ni^(2+)的混排。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Li_(0.99)Rb_(0.01)(Ni_(0.8)Co_(0.1)Mn_(0.1))O_(1.99)Cl_(0.01)(RbCl-NCM)材料在电流密度10C下放电容量高达176.9 mAh/g;RbCl-NCM材料在电流密度1C下首次放电容量203.5 mAh/g,且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经200个循环后,容量保持率高达87.8%,而NCM材料在相同测试条件下的容量保持率仅5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三元正极材料 富镍层状氧化物 双位点掺杂 放电容量 电流密度 循环性能 容量保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F3包覆改性提升LiNi0.6Co0.2Mn0.2O2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申静 王志斌 +1 位作者 吴振国 向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18-1527,共10页
高镍LiNi0.6Co0.2Mn0.2O2正极材料因诸多优势,广泛应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进一步抑制材料不可逆相变,提升结构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是材料大规模应用的关键。本文采用LaF3包覆改性材料。测试结果表明,LaF3包覆在材料表面形成了均匀的包覆... 高镍LiNi0.6Co0.2Mn0.2O2正极材料因诸多优势,广泛应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进一步抑制材料不可逆相变,提升结构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是材料大规模应用的关键。本文采用LaF3包覆改性材料。测试结果表明,LaF3包覆在材料表面形成了均匀的包覆层,且未改变材料的形貌和晶体结构。随包覆比例越大,包覆层越厚。LaF3包覆材料具有较好的循环和倍率性能,这是由于LaF3包覆层减少了脱锂态下材料对电解液的氧化,抑制了惰性层的形成,从而降低了循环过程中的阻抗。包覆比例为1. 0 wt%的材料性能较优,在3. 0~4. 3V电压范围、5. 0 C倍率下放电比容量为114. 3 mAh·g^-1,较原材料(90. 5 mAh·g^-1)提升显著;在3. 0~4. 6 V电压范围、1. 0 C倍率下循环100周之后,容量保持率可达84.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富镍层状氧化物 包覆 LAF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掺杂改性LiNi0.6Co0.2Mn0.2O2正极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军 郭孝东 +1 位作者 吴振国 向伟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53-1059,共7页
高镍LiNi0.6Co0.2Mn0.2O2正极材料已商业应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进一步提升结构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是高镍材料大规模应用的关键。采用Ti^4+掺杂来调变材料结构,研究Ti^4+掺杂对材料的晶体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验... 高镍LiNi0.6Co0.2Mn0.2O2正极材料已商业应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进一步提升结构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是高镍材料大规模应用的关键。采用Ti^4+掺杂来调变材料结构,研究Ti^4+掺杂对材料的晶体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Ti^4+掺杂对颗粒形貌无明显影响,但可有效抑制Li^+/Ni^2+离子混排,拓宽过渡金属层间距,提高锂离子扩散速率,从而改善材料循环和高倍率性能。由于Ti^4+为电化学惰性离子,低倍率下材料的放电比容量略有下降,1%Ti^4+掺杂的样品电化学性能最优。在3.0~4.3 V、5.0 C下的放电比容量为126.6 mA×h·g^−1,较原材料的91.0 mA×h·g^−1提升明显;1.0 C下放电比容量为144.2 mA×h×g^−1,循环100周后容量保持率高达95.0%。在3.0~4.6 V的电压区间内,1.0 C下循环100周的容量保持率仍有8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材料 富镍层状氧化物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