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童汇 谢建龙 +4 位作者 张志谋 郭忻 喻万景 郭学益 黄承焕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8,共18页
富锂锰基材料(LRMOs)因具有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和环境友好等优点而备受青睐。然而,LRMOs存在首次库仑效率低、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差等固有缺陷,限制了其商业化应用。为了应对这些局限,研究者们对LRMOs的制备方法不断进行改进,并且提出... 富锂锰基材料(LRMOs)因具有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和环境友好等优点而备受青睐。然而,LRMOs存在首次库仑效率低、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差等固有缺陷,限制了其商业化应用。为了应对这些局限,研究者们对LRMOs的制备方法不断进行改进,并且提出了多种改性措施,使得LRMOs的性能显著提高。本文介绍了LRMOs的组成与结构、充放电机理,总结了LRMOs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制备方法、面临的挑战和常见改性策略,并指明了未来LRMOs的研究重点,为今后LRMOs的研究及开发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锰材料 锂离子电池 改性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锂富锂锰基用作锂一次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叶千术 李婧竹 +1 位作者 张智豪 胡策睿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0-395,共6页
通过化学方法对富锂锰基(LrLO)材料进行了脱锂处理,使其具备荷电状态以作为锂一次电池的正极,研究了不同类型的酸对LrLO材料形貌结构以及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柠檬酸、过硫酸铵、草酸和甘氨酸可以部分脱出LrLO结构中的锂,柠檬酸会改变L... 通过化学方法对富锂锰基(LrLO)材料进行了脱锂处理,使其具备荷电状态以作为锂一次电池的正极,研究了不同类型的酸对LrLO材料形貌结构以及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柠檬酸、过硫酸铵、草酸和甘氨酸可以部分脱出LrLO结构中的锂,柠檬酸会改变LrLO团聚的结构,形成层状结构和尖晶石结构;在不同酸浓度和温度条件下,柠檬酸处理后的LrLO的首次放电比容量最高可达310.4 mAh/g,容量主要出现在1.5~1.0 V电压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一次电池 荷电态锂锰材料 化学脱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前驱体共沉淀法制备研究
3
作者 EDWARD Bastian 孙召建 +1 位作者 杨凯华 何利华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3-150,共8页
采用溢流法和浓密法两种共沉淀方式制备了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前驱体(Ni_(0.35)Mn_(0.65)(OH)_(2)),系统研究了氮气/氧气气氛、pH值、络合剂(草酸)浓度、沉淀温度和熟化时间等对前驱体形貌、内部结构、成分、比表面积(BET)和振实密度(TD)... 采用溢流法和浓密法两种共沉淀方式制备了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前驱体(Ni_(0.35)Mn_(0.65)(OH)_(2)),系统研究了氮气/氧气气氛、pH值、络合剂(草酸)浓度、沉淀温度和熟化时间等对前驱体形貌、内部结构、成分、比表面积(BET)和振实密度(TD)等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共沉淀过程中通入氧气可促进一次颗粒的尺寸均一化;加入草酸络合剂能够减缓反应速率,使前驱体更为疏松多孔;提高沉淀温度和延长熟化时间则显著提高颗粒粒径;对于溢流法而言,pH值升高有助于提高前驱体振实密度,而浓密法则相反。对比溢流法和浓密法两种共沉淀工艺,溢流法所得前驱体粒径更大(2~10μm)、振实密度更高(平均1.76 g/cm^(3));而浓密法所得前驱体的粒径更细(2~4μm)、振实密度更低(平均1.30 g/cm^(3))。相比溢流法,浓密法在Mn/Ni含量、BET和TD等核心指标的标准差上都具有明显优势,有利于获得性能一致性更高的前驱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锰正极材料 前驱体 共沉淀 溢流法 浓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唐仲丰 李万贤 +3 位作者 安卢 王佳一 刘欢欢 陈垒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4-127,共4页
富锂层状氧化物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容量,被认为是下一代先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采用丙烯酸热聚合法和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分别合成了纳米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i_(1.2)Mn_(0.54)Ni_(0.13)Co_(0.13)O_(2),并进行Mg^(^(2+))掺杂改性。通过扫描... 富锂层状氧化物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容量,被认为是下一代先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采用丙烯酸热聚合法和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分别合成了纳米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i_(1.2)Mn_(0.54)Ni_(0.13)Co_(0.13)O_(2),并进行Mg^(^(2+))掺杂改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仪对制备的正极材料进行形貌和结构表征,并组装成纽扣电池进行充放电性能测试和电化学阻抗谱分析。结果表明,丙烯酸热聚合法合成的正极材料粒径均匀,结晶度更高;与未掺杂样品相比,掺杂Mg^(2+)的正极材料首次库伦效率从67.66%提高到73.34%,循环性能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锰正极材料 镁离子掺杂 丙烯酸热聚合法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酸镧锂包覆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结构及性能研究
5
作者 文俊豪 王艳霞 +3 位作者 朱华丽 陈雨欣 黄植 陈召勇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4-109,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二次颗粒为球形且颗粒粒径均匀的Li_(1.2)Ni_(0.2)Co_(0.08)Mn_(0.52)O_(2)(LLMO)前驱体,并将前驱体、固态电解质锆酸镧锂(LLZO)和氢氧化锂混合均匀后煅烧合成出不同LLZO包覆量的LLMO正极材料(LLZO@LLMO)。利用XRD、...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二次颗粒为球形且颗粒粒径均匀的Li_(1.2)Ni_(0.2)Co_(0.08)Mn_(0.52)O_(2)(LLMO)前驱体,并将前驱体、固态电解质锆酸镧锂(LLZO)和氢氧化锂混合均匀后煅烧合成出不同LLZO包覆量的LLMO正极材料(LLZO@LLMO)。利用XRD、SEM等测试方法研究LLMO的微观结构;利用EIS研究改性前后LLMO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在质量分数为1%的包覆量下LLZO@LLMO电化学性能最佳;0.1 C下首次放电容量达到了253.1 mAh/g,首次库伦效率达到了81.1%;1 C下循环100圈放电容量为162.3 mAh/g,容量保持率达到了89.0%;即使5 C大倍率下放电容量达到了120.4 mAh/g。相对于原始样品循环性能及倍率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锂锰正极材料 包覆 共沉淀法 固态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方法对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i_(1.2)Mn_(0.54)Ni_(0.13)Co_(0.13)O_(2)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石沁灵 王立帆 詹纯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05,共7页
采用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和固相法合成了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i_(1.2)Mn_(0.54)Ni_(0.13)Co_(0.13)O_(2),并通过XRD、SEM、EDS等对所合成材料的物相结构和微观组织等进行了表征,采用电池测试系统对由合成材料组装的CR2032纽扣式半电池进... 采用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和固相法合成了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i_(1.2)Mn_(0.54)Ni_(0.13)Co_(0.13)O_(2),并通过XRD、SEM、EDS等对所合成材料的物相结构和微观组织等进行了表征,采用电池测试系统对由合成材料组装的CR2032纽扣式半电池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研究表明,三种合成方法都成功合成了具有层状结构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其中共沉淀法制备的样品阳离子混排程度最低,元素分布和颗粒大小均匀,晶界边缘清晰,并且无明显团聚。从电化学性能来看,在2.0~4.8 V的电压范围内,0.1 C倍率下共沉淀法合成样品的首圈放电比容量最高,在充放电循环100圈后,仍保持195.8 mA·h/g的放电比容量,容量保持率为87.3%。相较而言,溶胶凝胶法和固相法制备的样品容量保持率较低,分别为84.5%和83.8%。与溶胶凝胶法和固相法制备样品相比,共沉淀法可有效提高Li_(1.2)Mn_(0.54)Ni_(0.13)Co_(0.13)O_(2)正极材料中Li^(+)的传输效率,进而提高样品的倍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锂锰正极材料 合成方法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基化合物改性富锂锰三元正极材料的高温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桢 李俐 +2 位作者 张俊亭 邓晓龙 刘永锋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53-1060,共8页
通过多相复合分别制备了Al_(2)O_(3)、AlF_(3)、AlPO_(4)改性的富锂锰三元正极材料(Li_(1.2)Ni_(0.133)Co_(0.133)Mn_(0.533)O_(2),LR)。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透射电镜和电化学交流阻抗等对复合材料的成分结构、高温下的电化学性能及... 通过多相复合分别制备了Al_(2)O_(3)、AlF_(3)、AlPO_(4)改性的富锂锰三元正极材料(Li_(1.2)Ni_(0.133)Co_(0.133)Mn_(0.533)O_(2),LR)。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透射电镜和电化学交流阻抗等对复合材料的成分结构、高温下的电化学性能及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l_(2)O_(3)改性的Li_(1.2)Ni_(0.133)Co_(0.133)Mn_(0.533)O_(2)(LRO)性能最佳,包覆层薄且均匀;在50℃高温下,LRO的200圈平均放电比容量为189.5mAh·g^(-1),容量保持率为81.5%,比原材料分别提高61.5 mAh·g^(-1)、49.8%;100圈循环后的电荷转移电阻为443.1Ω,仅为原材料一半,表现出较优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锰三元正极材料 氧化铝 高温性能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锂锰基材料低首次库仑效率原因及改性策略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佳文 蔡星鹏 +3 位作者 周俊飞 丁浩 张宁霜 崔孝玲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1-1220,共10页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xLi_(2)MnO_(3)•(1–x)LiTMO_(2),0<x<1,TM=Mn、Co、Ni等〕(LROs)具有高容量、高工作电压、高安全、低成本等诸多优点,是下一代新型锂离子电池材料中最具有应用前景的正极材料之一。然而,LROs的低首次库仑效率...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xLi_(2)MnO_(3)•(1–x)LiTMO_(2),0<x<1,TM=Mn、Co、Ni等〕(LROs)具有高容量、高工作电压、高安全、低成本等诸多优点,是下一代新型锂离子电池材料中最具有应用前景的正极材料之一。然而,LROs的低首次库仑效率严重地阻碍了其商业化,亟需深入研究其低首次库仑效率原因。从LROs的晶体结构及充放电行为出发,全面剖析了氧的不可逆流失、Li^(+)不可逆脱/嵌、Li^(+)与H^(+)离子交换等造成LROs低首次库仑效率原因的具体机理;针对性地总结了离子掺杂、表面工程、单晶化等提升首次库仑效率的相关改性策略;展望了提升LROs未来商业化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锂锰正极材料 首次库仑效率 改性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高温储存性能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钟盛文 黎明旭 +2 位作者 张骞 曾敏 杨海洋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3年第3期45-48,共4页
以富锂锰基材料为正极材料,人造石墨为负极材料,经一系列工序制作成4 200 mAh软包装电池,半电状态下(3.86 V)在15℃、30℃、45℃、60℃下分别储存1~5 d,每种储存条件下各10只电池.然后分别测试储存后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储存温度... 以富锂锰基材料为正极材料,人造石墨为负极材料,经一系列工序制作成4 200 mAh软包装电池,半电状态下(3.86 V)在15℃、30℃、45℃、60℃下分别储存1~5 d,每种储存条件下各10只电池.然后分别测试储存后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储存温度和储存时间对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有很大的影响.综合来看,在45℃下储存3 d的电池具有更好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锰正极材料 高温储存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组分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物性和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廖达前 习小明 +3 位作者 周春仙 郭忻 何杜 周勤俭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0-103,107,共5页
从成分、粒度、比表面积和结构形貌、离子价态、电池电化学性能、CV曲线和电化学阻抗等方面对3种不同组分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进行分析,探讨富锂材料的本质特征,深入分析富锂材料充放电过程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3种富锂材料中,Li_(1... 从成分、粒度、比表面积和结构形貌、离子价态、电池电化学性能、CV曲线和电化学阻抗等方面对3种不同组分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进行分析,探讨富锂材料的本质特征,深入分析富锂材料充放电过程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3种富锂材料中,Li_(1.18)Ni_(0.13)Co_(0.13)Mn_(0.54)O_2样品的电化学性能最优,在0.05C和2~4.8 V电压范围内,初始放电比容量高达261 m Ah/g。试验结果对富锂材料的选择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锂锰正极材料 物性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O3复合相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建宇 鲁理平 +2 位作者 于志辉 宋进 夏定国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20年第2期346-352,共7页
为了解决高比能富锂材料电压衰退、首圈库仑效率低、倍率性能差等问题,本文通过简单的固相烧结法合成P2-O3复合相富锂正极材料。该材料利用P2相在首次充放电过程中转化为O2相,避免过渡金属迁移,有效地降低了循环过程中的电压衰退,极大... 为了解决高比能富锂材料电压衰退、首圈库仑效率低、倍率性能差等问题,本文通过简单的固相烧结法合成P2-O3复合相富锂正极材料。该材料利用P2相在首次充放电过程中转化为O2相,避免过渡金属迁移,有效地降低了循环过程中的电压衰退,极大地提高了首圈库仑效率和倍率性能。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在2.0~4.6 V以0.1 C (1 C=200 mA/g)电流进行充放电,P2-O3复合相富锂正极材料可以提供高于290 mA·h/g的比容量,首圈库仑效率高达97%。1 C放电比容量约为240 mA·h/g,100圈容量保持率接近80%;100圈平均电压衰退小于170 m V。该复合相富锂正极材料合成制备简单;在2.0~4.6V电压范围内,实现传统富锂材料在2.0~4.8 V下的高容量,这大大促进了富锂材料与商用电解液的匹配;此外,循环性能相对良好,电压衰退也得到了一定的抑制,有力地推动了富锂材料在电动汽车市场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相 锂锰正极材料 电压衰退 首圈库仑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富锂锰基氧化物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艳萍 闫东伟 +1 位作者 周少雄 况春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84-888,927,共6页
本研究以硝酸锰、硝酸镍、硝酸钴、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碳酸钠为原料,通过化学共沉淀法结合微波化学快速水热合成法制备了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i1.2Mn0.58Ni0.18Co0.04O2。对正极材料进行了包括电化学性能表征等测试其结构和形貌表征,研... 本研究以硝酸锰、硝酸镍、硝酸钴、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碳酸钠为原料,通过化学共沉淀法结合微波化学快速水热合成法制备了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i1.2Mn0.58Ni0.18Co0.04O2。对正极材料进行了包括电化学性能表征等测试其结构和形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制备的富锂锰基层状复合氧化物正极材料Li1.2Mn0.58Ni0.18Co0.04O2为空心结构,产物结晶性良好,粒径分布均匀,形貌规则,电化学活性高。在20mA/g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75.8mAh/g,在200mA/g下放电比容量为210mAh/g,40mA/g循环100次容量保持率高达9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锂锰氧化物 微波水热合成 Li1.2Mn0.58Ni0.18Co0.04O2微米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性能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春雷 蒋佑煊 +2 位作者 孔继周 周飞 汤卫平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763-2767,共5页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x Li_2MnO_3·(1-x)LiMO)2(M=Ni,Co或Mn)具有高比容量、低成本等优点,是下一代高比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力竞争者。然而该材料也存在首次不可逆容量大,大功率下循环性能差等缺点。从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首次充放...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x Li_2MnO_3·(1-x)LiMO)2(M=Ni,Co或Mn)具有高比容量、低成本等优点,是下一代高比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力竞争者。然而该材料也存在首次不可逆容量大,大功率下循环性能差等缺点。从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首次充放电容量、循环性能、倍率性能、阻抗分析等方面,重点讨论了包覆、掺杂、混合等改性方法对x Li_2MnO_3·(1-x)LiMO_2的电化学性能影响,指出了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当前存在争议的问题,并展望了今后的改性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锂锰正极材料 改性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锂锰基Li1.2[Co0.13Ni0.13Mn0.54]O2锂离子正极材料的磷改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班丽卿 高敏 +3 位作者 庞国耀 柏祥涛 李钊 庄卫东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3-110,共8页
为提高高比容量的层状富锂锰基Li1.2[Co0.13Ni0.13Mn0.54]O2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对材料添加了不同含量的NH4H2PO4,并对其进行相关研究。主要是对原样和改性后的材料进行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等物理化学性能测试,以及电... 为提高高比容量的层状富锂锰基Li1.2[Co0.13Ni0.13Mn0.54]O2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对材料添加了不同含量的NH4H2PO4,并对其进行相关研究。主要是对原样和改性后的材料进行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等物理化学性能测试,以及电化学阻抗谱(EIS)、首次充放电性能和倍率性能等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添加0.3%(质量分数,下同)磷元素材料(LMNCOP-03)的综合性能最优,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80 mAh·g^-1,1 C容量为212.2 mAh·g^-1,3 C容量为170.6 mAh·g^-1。同时EIS测试表明引入0.3%磷的材料具有较低的表面阻抗Rsf和电荷传递电阻R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锂锰材料 改性 倍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氧化铝修饰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甘永平 林沛沛 +7 位作者 黄辉 夏阳 梁初 张俊 王奕顺 韩健峰 周彩红 张文魁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89-1196,共8页
采用氧化铝修饰改性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探讨了表面活性剂在修饰改性中的作用。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对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能使Al... 采用氧化铝修饰改性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探讨了表面活性剂在修饰改性中的作用。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对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能使Al_2O_3纳米颗粒均匀包覆在富锂锰基正极材料表面,有效增强了复合材料结构的稳定性。在600 mA·g^(-1)电流密度下,该复合材料的初始放电容量为186mAh·g^(-1)。经过500次循环后,其可逆放电比容量仍高于132 mAh·g^(-1),初始容量保持率高达71%。此外,电压衰退也被有效抑制,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综合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氧化铝 锂锰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盐燃烧法制备富锂锰基正极材料 被引量:2
16
作者 廖达前 习小明 +1 位作者 高雄 周春仙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00-203,共4页
采用熔盐燃烧法制备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并进行XRD、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电化学性能和循环伏安曲线测试等分析。低温共熔物在600℃下燃烧,预烧产物在900℃下保温10 h制得的样品,具有良好的层状结构;一次粒子的直径为100~300 nm... 采用熔盐燃烧法制备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并进行XRD、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电化学性能和循环伏安曲线测试等分析。低温共熔物在600℃下燃烧,预烧产物在900℃下保温10 h制得的样品,具有良好的层状结构;一次粒子的直径为100~300 nm。在2.0~4.8 V充放电,0.05 C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79.1 mAh/g,1.00 C放电比容量可达200 mAh/g且循环25次容量没有衰减。样品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归因于纳米尺度的一次粒子、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晶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锂锰正极材料 熔盐燃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富锂锰基正极材料专利技术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国华 夏永高 刘兆平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2016年第3期388-395,共8页
利用德温特(DII)专利数据库和宁波市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专利数据库,通过对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技术领域的专利进行分析,揭示该技术领域当前的专利活动特点,为我国在该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化提供参考。本文从全球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技术研发背... 利用德温特(DII)专利数据库和宁波市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专利数据库,通过对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技术领域的专利进行分析,揭示该技术领域当前的专利活动特点,为我国在该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化提供参考。本文从全球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技术研发背景的调研入手,从国际专利申请数量年度分布、专利技术生命周期、技术研发布局、主要竞争国家/地区、主要专利申请人等方面,分析了全球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技术的整体专利态势;在此基础上,对世界范围内的重要申请人以及在华重要申请人的专利布局和技术路线进行了重点深入分析。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最后就我国未来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技术研发和专利申请与保护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锰正极材料技术 发展趋势 专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高容量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夏永高 刘兆平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2016年第3期384-387,共4页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因具有高的放电比容量,有望成为下一代400 W·h/kg动力电池最有前景的正极材料。本文简要介绍了本研究团队在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通过团队多年研发,材料的首次不可逆容量、倍率性能、循环稳定性得到...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因具有高的放电比容量,有望成为下一代400 W·h/kg动力电池最有前景的正极材料。本文简要介绍了本研究团队在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通过团队多年研发,材料的首次不可逆容量、倍率性能、循环稳定性得到明显的改善,而且,电压衰减被有效的抑制。同时,研制出基于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和纳米硅碳负极材料的新型24 A·h高容量锂离子电池,其质量能量密度达到374 W·h/kg,体积能量密度达到577 W·h/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锂锰正极材料 电压衰减 高能量密度 电动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钛矿结构Li_(0.33)La_(0.557)Ti_(0.7)Cr_(0.3)O_(3)包覆稳定富锂锰基正极
19
作者 刘磊磊 薛文东 黄冰心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6-70,共5页
富锂锰基层状氧化物凭借超高的放电比容量和较低的价格成为了极具发展前景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然而,首次库仑效率较低、容量衰减严重以及较差的倍率性能等缺点制约了其进一步的应用。选用离子-电子混合导体Li_(0.33)La_(0.557)Ti_(0.7... 富锂锰基层状氧化物凭借超高的放电比容量和较低的价格成为了极具发展前景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然而,首次库仑效率较低、容量衰减严重以及较差的倍率性能等缺点制约了其进一步的应用。选用离子-电子混合导体Li_(0.33)La_(0.557)Ti_(0.7)Cr_(0.3)O_(3)作为包覆层材料,并采用共沉淀法和高温退火法将其包覆于正极颗粒上。包覆量为2%的样品性能最佳,在0.5 C下、2.0~4.8 V电压范围内,20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可以达到88.2%,相比于原始样品的62.1%有了明显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锂锰正极 表面包覆 循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锂锰基层状正极材料0.6Li[Li_(1/3)Mn_(2/3)]O_2·0.4LiNi_xMn_yCo_(1-x-y)O_2(x<0.6,y>0)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冯海兰 刘亚飞 陈彦彬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80-487,共8页
采用碳酸盐共沉淀法合成出前驱体,然后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了富锂锰基材料0.6Li[Li1/3Mn2/3]O2·0.4Li NixMnyCo1-x-yO2(x〈0.6,y〉0).使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以及电化学方法等手段进行了表征.高温原位XRD测试结果... 采用碳酸盐共沉淀法合成出前驱体,然后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了富锂锰基材料0.6Li[Li1/3Mn2/3]O2·0.4Li NixMnyCo1-x-yO2(x〈0.6,y〉0).使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以及电化学方法等手段进行了表征.高温原位XRD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和Ni含量增加,材料的晶胞参数发生较大变化,温度达800 o C时,高Ni组成的材料阳离子混排现象严重,并伴有尖晶石相生成.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充放电电压为2.0~4.6 V、电流密度20m A·g-1条件下,低Ni含量材料表现出较好的电化学性能,首周放电容量达260.1 m Ah·g-1,首次效率为83.2%,经过5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保持率高达99.7%,且在电池循环过程中,放电电压平台下降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沉淀法 锂锰材料 原位XRD 阳离子混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