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富里酸污染红黏土抗剪强度试验研究
1
作者 蒙剑坪 李善梅 +2 位作者 廖勇彬 张浩 李骏武 《岩土工程技术》 2024年第1期101-105,共5页
通过在红黏土中掺入不同含量富里酸粉末制样,并对试样采用蒸馏水饱和浸泡,对浸泡龄期为7 d、14 d和28 d的试样进行直剪试验,分析不同富里酸掺入量和浸泡时间对红黏土试样抗剪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富里酸的掺入会降低土样的抗剪强度... 通过在红黏土中掺入不同含量富里酸粉末制样,并对试样采用蒸馏水饱和浸泡,对浸泡龄期为7 d、14 d和28 d的试样进行直剪试验,分析不同富里酸掺入量和浸泡时间对红黏土试样抗剪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富里酸的掺入会降低土样的抗剪强度,土样的黏聚力随富里酸掺入量增加而提高,内摩擦角则随富里酸含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相同富里酸掺入量下,浸泡时间越长,黏聚力越大,内摩擦角则越小。富里酸分子的羧基、羟基、羰基、甲氧基等活性官能团与土体矿物表面形成吸附作用,使得富里酸包裹在土颗粒表面,对土颗粒间形成联结作用,从而影响土体的抗剪强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剪强度 富里 红黏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肥有机肥配施对黑土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富里酸结构的影响
2
作者 张敏 韩晓增 +4 位作者 陆欣春 陈旭 严君 冯浩亮 邹文秀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7-116,共10页
为探讨化肥有机肥配施对黑土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富里酸结构的影响,依托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试验站2001年设置的长期定位试验,分析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化肥+15000 kg·hm-2有机肥(NPKM1)及化肥+22500 kg·hm-2有机肥(NP... 为探讨化肥有机肥配施对黑土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富里酸结构的影响,依托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试验站2001年设置的长期定位试验,分析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化肥+15000 kg·hm-2有机肥(NPKM1)及化肥+22500 kg·hm-2有机肥(NPKM2)处理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团聚体富里酸结构及光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化肥有机肥配施显著提高了0~40 cm土层>0.25 mm团聚体分布比例,增强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与CK相比,NPKM1和NPKM2处理的0~20 cm土层>0.25 mm团聚体分布比例分别增加6.2%~26.3%和8.4%~50.2%。(2)土壤各粒径团聚体富里酸包含类富里酸、类胡敏酸和类蛋白质共3种荧光组分,化肥有机肥配施提高了类富里酸、类胡敏酸组分荧光强度及百分比和类蛋白质组分荧光强度,降低了类蛋白质组分荧光强度百分比;与CK相比,NPKM1和NPKM2处理>0.25 mm团聚体富里酸的类富里酸和类胡敏酸组分荧光强度分别提高7.0%~30.5%和12.8%~45.4%。同时土壤各粒径团聚体富里酸均受自生源和外生源共同作用的影响(FI(荧光指数)>1.4,0.8<BIX(自生源系数)<1.0),呈现强腐殖化和新近自生源特征(3.0<HIX(腐殖化指数)<6.0)。(3)土壤各粒径团聚体富里酸的SUVA 254、SUVA 280和E 4/E 6值随有机肥施用量增加而增加,芳香性增强,分子结构变简单。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团聚体富里酸荧光组分、芳香性(SUVA 254)、腐殖化程度(HIX、E 4/E 6)是影响团聚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化肥有机肥配施通过增加团聚体富里酸荧光组分强度,提高团聚体芳香性和腐殖化程度,进而提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有机肥配施 黑土 团聚体稳定性 三维荧光光谱 富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里酸对聚乙烯微塑料污染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的影响
3
作者 杨明瑶 吉恒莹 李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92-1099,共8页
为研究富里酸对聚乙烯污染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土柱一维垂直入渗试验,分别在含有质量比为0.1%、1%和3%荧光染色聚乙烯污染的土壤中添加0.3%的富里酸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与空白土壤相比,0.1%、1%聚乙烯均减少土壤表面孔状... 为研究富里酸对聚乙烯污染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土柱一维垂直入渗试验,分别在含有质量比为0.1%、1%和3%荧光染色聚乙烯污染的土壤中添加0.3%的富里酸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与空白土壤相比,0.1%、1%聚乙烯均减少土壤表面孔状结构和粗糙度,抑制土壤水分入渗速率,减小土壤饱和导水率,3%聚乙烯增加土壤表面孔状结构和粗糙度,降低入渗速率和饱和导水率;施加0.3%富里酸后,0.1%、1%和3%聚乙烯污染土壤表面孔状结构增多,粗糙度增大,水分入渗速率降低,饱和导水率随聚乙烯含量增大而增大,但较不施加富里酸前的饱和导水率分别下降48.75%、32.01%和3.64%;添加0.3%富里酸,可使聚乙烯微塑料在土壤中垂直向下的迁移速度分别提高33.33%、37.50%和38.33%。研究表明,富里酸增加了聚乙烯污染土壤的孔状结构和粗糙度,降低了聚乙烯污染土壤的水分入渗速率和饱和导水率,同时提高了聚乙烯在土壤中垂直向下的迁移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里 微塑料 聚乙烯 土柱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里酸(FA)对微囊藻毒素-LR(MC-LR)的光降解作用及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汪艳昭 张静静 +2 位作者 张达娟 戴伟 毕相东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1-288,共8页
为研究自然水环境中溶解性有机质(DOM)对微囊藻毒素-LR(MC-LR)的光降解作用,选择DOM的主要光敏活性组分富里酸(FA)作为光敏剂,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对比了不同质量浓度FA(2.5、5.0、7.5、10.0 mg/L)溶液中MC-LR的光降解规律和光降解产物... 为研究自然水环境中溶解性有机质(DOM)对微囊藻毒素-LR(MC-LR)的光降解作用,选择DOM的主要光敏活性组分富里酸(FA)作为光敏剂,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对比了不同质量浓度FA(2.5、5.0、7.5、10.0 mg/L)溶液中MC-LR的光降解规律和光降解产物,并探究了不同pH、光照度对FA光降解MC-LR的影响。结果表明:MC-LR能在去离子水中发生直接光降解反应,不同质量浓度的FA对MC-LR的光降解均有促进作用,其中,7.5 mg/L FA对MC-LR的光降解作用最强,180 min时降解率达52.65%;FA对MC-LR的光降解过程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其光降解产物与在去离子水中直接光降解的产物相同;不同pH和光照度下,FA对MC-LR的光降解作用依次为pH 6>pH 7>pH 8>pH 9,39.8μmol/(s·m^(2))>56.9μmol/(s·m^(2))>22.8μmol/(s·m^(2))。研究表明,pH和光照度均会影响FA对MC-LR的光降解作用,其中,pH为6、光照度为39.8μmol/(s·m^(2))时,FA对MC-LR光降解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里 微囊藻毒素 光降解 溶解性有机质(DO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里酸对红黏土液塑限的影响及其微观机制
5
作者 蒋为平 何木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2期38-40,共3页
通过在红黏土中掺入不同含量的富里酸粉末和蒸馏水制样,并设计不同的浸泡时间,探讨了富里酸对红黏土液塑限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富里酸呈弱酸性,能够溶解土体矿物成分;浸泡时间一定后,土体液限随富里酸粉末与红黏土质量比的增加而... 通过在红黏土中掺入不同含量的富里酸粉末和蒸馏水制样,并设计不同的浸泡时间,探讨了富里酸对红黏土液塑限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富里酸呈弱酸性,能够溶解土体矿物成分;浸泡时间一定后,土体液限随富里酸粉末与红黏土质量比的增加而减小,塑限先减小后增大;富里酸粉末与红黏土质量比一定时,土体液限随浸泡时间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塑限先增大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黏土 液塑限 富里 微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解性富里酸对土壤中多环芳烃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韦婧 宋静 +4 位作者 黄玉娟 罗飞 李春平 陈梦舫 骆永明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0-236,共7页
多数多环芳烃(PAHs)因其水溶性低,且易被土壤有机质固持,曾经被认为其迁移能力十分微弱。但土壤中溶解性有机质可能影响PAHs的溶解、吸附等环境过程,进而影响其迁移性。本文旨在研究富里酸提取的溶解性有机质(FDOM)对PAHs在土-水间迁移... 多数多环芳烃(PAHs)因其水溶性低,且易被土壤有机质固持,曾经被认为其迁移能力十分微弱。但土壤中溶解性有机质可能影响PAHs的溶解、吸附等环境过程,进而影响其迁移性。本文旨在研究富里酸提取的溶解性有机质(FDOM)对PAHs在土-水间迁移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溶液化学稳定性研究结果显示,FDOM在溶液pH 2.0~7.0、CaCl2浓度0~1 500 mmol L-1范围内均能保持较好的分散性,未发生絮凝沉淀。室内土柱淋溶试验结果表明,FDOM在土壤中具有较强的迁移能力,在FDOM持续淋溶条件下,菲、芘以及苯并[a]芘在淋出液中的浓度明显提高,并有少量二苯并[a,h]蒽淋出。FDOM淋溶处理的土柱表层土壤中菲、芘、苯并[a]芘和二苯并[a,h]蒽的淋失率分别为92.06%、92.07%、84.52%和23.2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研究结果表明,FDOM可作为载体提高PAHs在土壤中的迁移性,增加PAHs向深层土壤和地下水迁移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质 富里 多环芳烃 土壤 淋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胡敏酸与富里酸热力学稳定性及其驱动因素初步研究 被引量:26
7
作者 窦森 Yves Tardy +7 位作者 张晋京 李凯 于水强 平立凤 关松 候素艳 林学巍 高娴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1-76,共6页
从过程考虑,腐殖质的形成和转化主要是微生物主导的生物化学过程,但就其始态和终态的能量水平变化而言,是热力学稳定性问题。在土壤中,影响腐殖质的形成转化的因素很多,如黏粒含量和类型,植被和微生物状况,土壤湿度、温度和空气组成,土... 从过程考虑,腐殖质的形成和转化主要是微生物主导的生物化学过程,但就其始态和终态的能量水平变化而言,是热力学稳定性问题。在土壤中,影响腐殖质的形成转化的因素很多,如黏粒含量和类型,植被和微生物状况,土壤湿度、温度和空气组成,土壤溶液的化学组成、浓度、酸度和氧化还原状况等。但从热力学角度,为了计算反应平衡常数(logKR)和吉普斯生成自由能(ΔGfθ),如果将温度设为25℃,我们可以将土壤条件诸多因素简化为水活度([H2O])、氧分压(PO2)和二氧化碳分压(PCO2)这3个参数。之所以简化为这3个参数,因为任何有机成分均是由含有这3种元素的物质形成的,最终又均可以分解为含有这3种元素的H2O和CO2。本文按照上述新思路,以黑土为例探讨了胡敏酸(HA)、富里酸(FA)形成转化的驱动因素和热力学稳定性的研究方法,用元素组成-土壤条件参数法计算HA、FA的logKR和ΔGfθ及热力学稳定性范围。同时通过土壤添加有机物料的模拟培养实验研究了氧气和二氧化碳等单因素对HA和FA数量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黑土HA和FA的元素组成分子式分别为nC21H21O9N和nC24H33O17N。FA在缺氧、多水和高浓度二氧化碳条件下较稳定;HA则相反。培养实验中,高二氧化碳和低氧气浓度处理使FA与HA的相对比例增加。这一研究方法和结果将有助于解释和推测土壤腐殖质组成的空间变异规律,指导土壤肥力、土壤固碳的调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浓度 二氧化碳浓度 水活度 胡敏酸 富里 热力学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被斑块对高山森林凋落叶腐殖化过程中胡敏酸和富里酸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倪祥银 杨万勤 +3 位作者 徐李亚 何洁 李晗 吴福忠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38-1152,共15页
高山森林凋落叶腐殖化过程中胡敏酸(Humic acid,HA)、富里酸(Fulvic acid,FA)等腐殖物质的累积是土壤形成和碳吸存的重要途径,并可能受到冬季不同厚度雪被斑块的影响,但一直缺乏必要关注。本文采用凋落物网袋法,于2012/2013年冬季研究... 高山森林凋落叶腐殖化过程中胡敏酸(Humic acid,HA)、富里酸(Fulvic acid,FA)等腐殖物质的累积是土壤形成和碳吸存的重要途径,并可能受到冬季不同厚度雪被斑块的影响,但一直缺乏必要关注。本文采用凋落物网袋法,于2012/2013年冬季研究了川西高山森林天然形成的不同厚度雪被斑块(厚雪被、中雪被、薄雪被和无雪被)下优势树种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方枝柏(Sabina saltuaria)、四川红杉(Larix mastersiana)、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康定柳(Salix paraplesia)和高山杜鹃(Rhododendron lapponicum)凋落叶在不同雪被关键期(雪被形成期、雪被覆盖期和雪被融化期)腐殖化过程中胡敏酸和富里酸累积特征。结果表明:经过一个冬季,6种凋落叶胡敏酸碳和富里酸碳含量在各雪被关键期均表现出随雪被厚度减少而增加的趋势,而净累积量表现出在雪被形成期和融化期随雪被厚度减少而增加、在雪被覆盖期随雪被厚度减少而减少的趋势,且均受到凋落叶初始酸不溶性组分含量的影响。同时,不同雪被斑块下6种凋落叶胡敏酸碳均累积且净累积量为四川红杉>康定柳>岷江冷杉>高山杜鹃>红桦>方枝柏,而除红桦外的其他5种凋落叶富里酸碳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解且降解量为四川红杉>高山杜鹃>康定柳>方枝柏>岷江冷杉>红桦。这些结果清晰地表明,未来气候变暖情景下冬季雪被的减少可能促进高山森林凋落叶腐殖质累积,但在雪被覆盖不同时期受到雪被斑块特征和凋落叶基质质量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敏酸 富里 雪被斑块 凋落叶腐殖化 高山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锰、铝氧化物固体吸附剂对胡敏酸和富里酸吸附机理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王强 魏世强 刘保峰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00-608,共9页
研究了Fe2O3、MnO2或Al2O3固体吸附剂对胡敏酸和富里酸的吸附机制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相同pH下,Fe2O3、MnO2或Al2O3固体吸附剂对腐殖酸的吸附量随着腐殖酸(胡敏酸HA和富里酸FA)有机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不同pH下,对HA的吸附量依照pH3&#... 研究了Fe2O3、MnO2或Al2O3固体吸附剂对胡敏酸和富里酸的吸附机制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相同pH下,Fe2O3、MnO2或Al2O3固体吸附剂对腐殖酸的吸附量随着腐殖酸(胡敏酸HA和富里酸FA)有机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不同pH下,对HA的吸附量依照pH3·0>pH5·0>pH7·0的顺序递减。相同pH下,随着HA有机碳浓度的增加,三种固体吸附剂对HA的吸附百分率减小。相同pH下,三种固体吸附剂对FA的吸附百分率呈单峰形,随着酸度的降低,峰位向添加的有机碳低浓度处迁移。吸附量用Langumuir方程拟合能得到极显著相关的方程,在相同pH下,三种固体吸附剂吸附HA的最大吸附量Smax和吸附亲和力常数K小于FA,而标准自由能变ΔGmo却略大于FA;298·2K温度下,三种固体吸附剂吸附胡敏酸和富里酸的ΔGmo<0,表明在等温等压不做非体积功情况下吸附是自发进行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O3 MNO2 AL2O3 固体吸附剂 胡敏酸和富里 酸度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水溶性有机质的结构特征及其与富里酸、胡敏酸的比较 被引量:35
10
作者 周江敏 代静玉 潘根兴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6-50,共5页
采用元素分析、1HNMR和FTIR研究了黄泥土中水溶性有机质组成及结构特征,并与富里酸、胡敏酸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胡敏酸含有大量的芳香族不饱和物质,烷基链烃多,支链长;富里酸以含有大量的羧基为主要结构特征;水溶性有机质主要由碳水化... 采用元素分析、1HNMR和FTIR研究了黄泥土中水溶性有机质组成及结构特征,并与富里酸、胡敏酸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胡敏酸含有大量的芳香族不饱和物质,烷基链烃多,支链长;富里酸以含有大量的羧基为主要结构特征;水溶性有机质主要由碳水化合物组成,含有大量的羟基,芳香族不饱和物质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有机质 结构特征 富里 胡敏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玉米植株残体对土壤富里酸组成、结构及其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吴景贵 王明辉 +1 位作者 姜亦梅 吴江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3-141,共9页
采用元素分析和谱学方法对施入玉米植株残体后的土壤FA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入玉米植株残体后土壤FA的C、H、N含量均升高,而O的含量降低,并且C/H、O/C和C/N比值均降低。土壤中FA的羧基含量减少,芳香碳的含量下降,FA的氧化程度降... 采用元素分析和谱学方法对施入玉米植株残体后的土壤FA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入玉米植株残体后土壤FA的C、H、N含量均升高,而O的含量降低,并且C/H、O/C和C/N比值均降低。土壤中FA的羧基含量减少,芳香碳的含量下降,FA的氧化程度降低,芳香度显著下降,FA的分子结构向更为简单化的方向发展。同时,酰胺成分增加,脂族链烃结构成分明显增多。土壤FA与无机矿物质的结合能力相对减弱,FA上的羧基逐渐由羧酸盐的形式向游离的羧基形式过渡。玉米植株残体的加入使FA中糖类结构成分增加。对土壤中FA的影响,施入玉米秸秆和根系残体的处理有一定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植株残体 土壤富里 组成和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浓度富里酸对底泥中重金属铅的生物有效性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汪斌 庄严 +1 位作者 谭建新 代静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82-1187,共6页
通过向模拟水生生态系统添加低浓度的富里酸(FA),考察其对重金属铅的生物有效性影响,并试图找出铅在鲫鱼组织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低浓度的FA能够对底泥中的铅起到活化作用,使从底泥中解吸出来铅浓度增大。鲫鱼各组织器官对铅的蓄积... 通过向模拟水生生态系统添加低浓度的富里酸(FA),考察其对重金属铅的生物有效性影响,并试图找出铅在鲫鱼组织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低浓度的FA能够对底泥中的铅起到活化作用,使从底泥中解吸出来铅浓度增大。鲫鱼各组织器官对铅的蓄积作用均表现为在同一污染浓度下,加入FA的大于未加入FA的;在不同污染浓度下,高浓度的大于低浓度的,且在加入FA后这种蓄积作用的增大效应也将进一步增大。铅在鲫鱼组织中的分布规律为:鱼肝>鱼鳃>鱼鳞、鱼皮>鱼肉,但是鱼血对铅的蓄积作用与其他器官的差异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里酸(FA) 鲫鱼 蓄积 底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本底成分对催化臭氧氧化降解富里酸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周文敏 符建荣 +2 位作者 肖华 喻曼 许育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1-196,共6页
为考察水中本底成分对催化臭氧氧化降解富里酸(FA)的影响规律,以FA为降解对象,Co-Mn-O为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剂投量、pH、无机阴离子、氨氮及金属离子等因素对催化臭氧氧化的影响,降解效果以CODCr去除效率表示。结果表明:催化剂投量为0.1g... 为考察水中本底成分对催化臭氧氧化降解富里酸(FA)的影响规律,以FA为降解对象,Co-Mn-O为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剂投量、pH、无机阴离子、氨氮及金属离子等因素对催化臭氧氧化的影响,降解效果以CODCr去除效率表示。结果表明:催化剂投量为0.1g·L-1最适宜;缓冲及非缓冲体系下均表现为pH越大,FA降解效果越好;无机阴离子中Cl-对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自由基抑制剂HCO-3和CO2-3对反应的抑制效果显著;NH+4对FA的降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反之,NH3对FA的降解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低浓度金属离子对反应的影响各不相同,其中Mn2+、Cu2+抑制了富里酸的降解,而Ca2+、Fe2+对富里酸的降解存在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臭氧化 钴锰复合氧化物 富里 羟基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富里酸对镉的吸附特征与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翟莹雪 魏世强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08-1211,共4页
采用改进的连续电位滴定法,研究了土壤富里酸对重金属镉吸附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富里酸溶液的pH值升高,吸附量增加;富里酸浓度升高,吸附量降低;pH值升高、富里酸浓度增大,吸附率增大。吸附量和pH值之间的关系可用自然对数方程... 采用改进的连续电位滴定法,研究了土壤富里酸对重金属镉吸附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富里酸溶液的pH值升高,吸附量增加;富里酸浓度升高,吸附量降低;pH值升高、富里酸浓度增大,吸附率增大。吸附量和pH值之间的关系可用自然对数方程进行拟合,同时富里酸浓度越小、镉离子浓度越高,方程的斜率越大,说明吸附量的大小同时与二者密切相关。分别用Linear方程、Fruendlich方程和Langmiur方程对富里酸-镉的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结果发现,pH值大于5.0时,上述方程拟合均较好;pH值小于5.0时,只能用Langmiur方程拟合。富里酸对镉的吸附系数随着pH值的升高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里 电位滴定 吸附 吸附等温线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水中天然有机物富里酸 被引量:18
15
作者 刘文 吴一蘩 《净水技术》 CAS 2010年第6期66-71,共6页
以p-25型纳米TiO2为催化剂对富里酸(fulvic acid,FA)进行了光催化氧化的试验研究。考察了光催化剂投加量,FA的初始浓度,pH值等因素对FA光催化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纳米TiO2作光催化剂后可使得FA的去除率由单使用紫外光照射... 以p-25型纳米TiO2为催化剂对富里酸(fulvic acid,FA)进行了光催化氧化的试验研究。考察了光催化剂投加量,FA的初始浓度,pH值等因素对FA光催化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纳米TiO2作光催化剂后可使得FA的去除率由单使用紫外光照射的35%提高至92%~100%。本试验条件下,FA的光催化降解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光催化降解速率常数K值随着FA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减小,且分别在TiO2投加量为0.3 g/L和pH=7时有最大值,对处理后的水样进行三维荧光分析发现FA在光催化过程中没有转化成新的荧光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氧化 纳米二氧化钛 富里 三维荧光光谱 天然有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猪粪对棕壤富里酸结构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晋京 窦森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5-80,共6页
在棕壤上进行的田间试验田取样,从化学性质(元素组成)、光学性质(色调系数、相对色度、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波谱学性质(13C核磁共振波谱)三个方面研究了施用猪粪对棕壤富里酸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猪粪后,棕壤富里酸的C/H比... 在棕壤上进行的田间试验田取样,从化学性质(元素组成)、光学性质(色调系数、相对色度、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波谱学性质(13C核磁共振波谱)三个方面研究了施用猪粪对棕壤富里酸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猪粪后,棕壤富里酸的C/H比值增加,O/C比值下降;色调系数下降,相对色度增加;红外光谱中,2932cm-1和1639cm-1吸收峰强度增加;13C核磁共振波谱中,羰基C含量下降,芳香C和烷基C含量增加。这些结果说明,施用猪粪使棕壤富里酸的氧化程度下降,缩合程度和脂族链烃含量增加,其结构变得复杂化和脂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粪 棕壤 富里 结构特征 碳13核磁共振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流催化臭氧氧化降解富里酸及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效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文敏 符建荣 +3 位作者 安文浩 肖华 喻曼 许育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677-1681,共5页
研究了连续流条件下工艺参数对催化臭氧氧化降解富里酸(FA)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催化臭氧氧化深度处理实际垃圾渗滤液的效果。以FA为降解对象,Co-Mn-O为催化剂,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催化剂投量、反应器高径比等因素对富里酸降解的... 研究了连续流条件下工艺参数对催化臭氧氧化降解富里酸(FA)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催化臭氧氧化深度处理实际垃圾渗滤液的效果。以FA为降解对象,Co-Mn-O为催化剂,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催化剂投量、反应器高径比等因素对富里酸降解的影响,降解效果以TOC或CODCr去除效率表示。半连续流实验结果表明,催化臭氧化比单独臭氧化具有更高的富里酸矿化效率;连续不回流实验结果显示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催化剂投加量的增加、反应器高径比的增大有助于富里酸降解效率的提高,综合考虑运行成本,三者适宜的工艺参数分别为58min、0.5g·L-1和6.5∶1。针对实际垃圾渗滤液尾水,经过去除氯离子和碱度的预处理后,连续回流催化臭氧氧化处理对其CODCr和色度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臭氧化 钴锰复合氧化物 富里 垃圾渗滤液 连续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含有富里酸及腺苷的葛花解酒产品的研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宝伟 陈红 +2 位作者 张丹 姜莉莉 吴美毅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69-74,共6页
富里酸腺苷、葛花提取液与富里酸复配解酒产品,具有解酒和保健的双重功效。采用微波和超声波协同提取葛花水溶物;并将从富里酸提取液中筛选出的有益菌-富里酸拟青霉菌进行培养,采用微波和超声波协同提取富里酸拟青霉菌中的腺苷,利用高... 富里酸腺苷、葛花提取液与富里酸复配解酒产品,具有解酒和保健的双重功效。采用微波和超声波协同提取葛花水溶物;并将从富里酸提取液中筛选出的有益菌-富里酸拟青霉菌进行培养,采用微波和超声波协同提取富里酸拟青霉菌中的腺苷,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鉴定,得出腺苷含量;将葛花提取液、富里酸及拟青霉菌腺苷提取液进行复配,制备解酒产品。通过醉酒小鼠"翻正反射"实验,证明产品的解酒防醉功效,获得最佳的复配条件为葛花提取液∶拟青霉菌腺苷提取液∶富里酸=1∶2∶4(体积比),其中葛花提取液浓度为5.872 g/L,腺苷的浓度为0.4 g/L;富里酸的浓度3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花 富里 腺苷 解酒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里酸复配保鲜剂对番茄运贮秧苗质量的保持效果 被引量:3
19
作者 宁伟 葛晓光 李天来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16,共3页
采用模拟试验、室内分析测定及田间观测等方法,研究喷施自行研制的富里酸复配保鲜剂对番茄运贮秧苗的生理效应及乙烯含量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富里酸复配保鲜剂处理可减轻与延缓秧苗胁迫性生理衰变,并起到质量保持的作用,秧苗... 采用模拟试验、室内分析测定及田间观测等方法,研究喷施自行研制的富里酸复配保鲜剂对番茄运贮秧苗的生理效应及乙烯含量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富里酸复配保鲜剂处理可减轻与延缓秧苗胁迫性生理衰变,并起到质量保持的作用,秧苗运贮期限一般可以从原来的3d延长到5~6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里酸复配保鲜剂 秧苗运贮 生理效应 乙烯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富里酸对铅的吸附作用与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翟莹雪 魏世强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03期127-131,共5页
采用改进的连续电位滴定法,研究了土壤富里酸对重金属铅吸附量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调节富里酸溶液的pH值、富里酸浓度、温度和离子强度,得到吸附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溶液pH从10.0滴定至2.5,富里酸对铅的吸附量降低,pH对吸附量的影... 采用改进的连续电位滴定法,研究了土壤富里酸对重金属铅吸附量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调节富里酸溶液的pH值、富里酸浓度、温度和离子强度,得到吸附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溶液pH从10.0滴定至2.5,富里酸对铅的吸附量降低,pH对吸附量的影响可用自然对数方程进行拟合,通过各处理中自然对数方程的比较得出,富里酸浓度越小、金属离子浓度越大,方程的斜率越大,说明吸附量的大小同时与二者密切相关;溶液中富里酸浓度升高,相应的吸附量降低,但吸附率升高;温度升高,吸附量增加;离子强度在设定的范围内,从0.1 mol.L-1加大至0.5 mol.L-1,吸附量逐步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里 电位滴定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