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改后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广东省12个乡富裕中农收入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璐璐 《农业考古》 2019年第4期88-95,共8页
收入结构是农村经济结构的主要表现形式。文章表明,土改后,农民的收入总体上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且副业收入增加较快。农民总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有:土改后国家政治形势稳定、宏观经济发展较好以及良好的自然经济条件等。副业收入增加的主... 收入结构是农村经济结构的主要表现形式。文章表明,土改后,农民的收入总体上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且副业收入增加较快。农民总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有:土改后国家政治形势稳定、宏观经济发展较好以及良好的自然经济条件等。副业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有:国家扶助、农业生产条件及技术的改进以及农副产品价格的稳定等。富裕中农的收入结构由单一的以农业为主向以农业和副业收入为主发展。当时农村经济结构出现了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改 富裕中农 收入 经济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分土地”的政策应当基本肯定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永泉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79-83,共5页
“平分土地”的政策应当基本肯定张永泉在关于中国土地改革的研究中,如何评价《中国土地法大纲》所规定的"平分土地"的政策,是目前学术界争论较多的一个问题。对它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对整个土地改革运动的评价。本文对此提出... “平分土地”的政策应当基本肯定张永泉在关于中国土地改革的研究中,如何评价《中国土地法大纲》所规定的"平分土地"的政策,是目前学术界争论较多的一个问题。对它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对整个土地改革运动的评价。本文对此提出一些看法。一、对于"平分土地"的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分土地 土地改革 平均主义 中国土地法大纲 封建剥削 封建土地所有制 中共中央 完全否定 抽多补少 富裕中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建国头七年党的农村个体经济政策的反思 被引量:2
3
作者 朱永红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53-60,共8页
在建国头七年中,我们国家已经将农村个体经济基本上改造为单一的公有制经济。20多年之后,党又重新提出了“在以公有制为主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形式”的政策。这种出人意料的变化,自然会使人们去重新思考党在建国头七年的农村个体经济... 在建国头七年中,我们国家已经将农村个体经济基本上改造为单一的公有制经济。20多年之后,党又重新提出了“在以公有制为主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形式”的政策。这种出人意料的变化,自然会使人们去重新思考党在建国头七年的农村个体经济政策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党对农村个体经济逐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十分正确的。本文仅就改造过程中发生的“左”的偏差作一初步分析,以期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农村经济政策。一、农村个体经济政策的实际依据及其发展脉络新中国成立时的农村形势有这样几个特点:(1)除了极少数合作经济外(1950年全国共有18个农业生产合作社),“一种近似古代的、分散的”个体经济占了绝对优势;(2)这种个体经济的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当时每百户只有64头大牲畜,9.7部水车,6.6辆大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个体经济 社会主义改造 资本主义 积极性 农民 毛泽东 富裕中农 发展脉络 劳动互助 农村经济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比较看不同——评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修改的失误 被引量:2
4
作者 宋建新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0期65-69,共5页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丁玲的一本反映华北农村土地改革处于初期阶段生活的长篇小说。1948年6月脱稿于河北正定联合大学,9月由东北光华书店初版发行,1949年即被译为俄文,在苏联《矿工小说报》和《旗帜》杂志上连载,同年。
关键词 土地改革 华北农村 中国共产党 阶级意识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富裕中农 富农 苏联 莫斯科 解放战争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河县上殿集村土地改革综述
5
作者 徐则浩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63-68,62,共7页
上殿集村是五河县沱西区薛集乡的一个村,地处薛集乡南端、浍河边上,隔河同浍南区相望。西离曹庙乡6里,东离钟杨集4里,北与本乡聂圩村相连。1951年,我参加了这个村土地改革的全过程。这是新解放区土地制度改革的一个缩影。现综述如下。
关键词 土地改革 贫雇农 地主阶级 积极分子 土地制度改革 富裕中农 贫农 基层组织 阶级关系 土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金永远闪光新读“创业史”(第一部)︶
6
作者 霍秀全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3-35,共3页
真金永远闪光新读︽创业史︾︵第一部︶霍秀全新时期以来,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展开,文艺界也日趋活跃起来。其中重写文学史,重评文学史上许多作家作品的话题,也成为一条引人注目的风景线。柳青的长篇小说《创业史》(第一部)(以下... 真金永远闪光新读︽创业史︾︵第一部︶霍秀全新时期以来,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展开,文艺界也日趋活跃起来。其中重写文学史,重评文学史上许多作家作品的话题,也成为一条引人注目的风景线。柳青的长篇小说《创业史》(第一部)(以下简称《创》)也进入了人们重评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史》 梁三老汉 社会主义 农民形象 现实主义 新读 重写文学史 富裕中农 艺术成就 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创业史》的主题思想
7
作者 季成家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3期58-65,共8页
不管历史将作出怎样的评价,互助合作运动,都是五十年代我国农村社会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中的最重要的内容,是曾经深深地激动了亿万农民的重大事件。当代杰出小说家柳青,采用这一历史性题材,在他的长篇小说《创业史》(第一、二部)中,概括... 不管历史将作出怎样的评价,互助合作运动,都是五十年代我国农村社会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中的最重要的内容,是曾经深深地激动了亿万农民的重大事件。当代杰出小说家柳青,采用这一历史性题材,在他的长篇小说《创业史》(第一、二部)中,概括、提炼和深刻表现了关乎中国农民历史命运的主题思想,从而使这部作品成为一部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一次巨大社会变革的史诗性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社会主义道路 主题思想 梁三老汉 五十年代 中国农民 社会主义革命 历史命运 我国农村 富裕中农 合作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江明 《学术研究》 1963年第4期11-19,共9页
馬克思主义的阶級斗爭理論和阶級分析方法,对无产阶級和人民革命的解放事业是无比重要的。一切馬克思主义者和拥护社会主义革命的人們,必須把阶級和阶級斗爭理論应用到实际工作和实际斗爭中去,也就是說,必須把阶級分析的方法,作为看待... 馬克思主义的阶級斗爭理論和阶級分析方法,对无产阶級和人民革命的解放事业是无比重要的。一切馬克思主义者和拥护社会主义革命的人們,必須把阶級和阶級斗爭理論应用到实际工作和实际斗爭中去,也就是說,必須把阶級分析的方法,作为看待問題的基本方法。阶級分析的方法,是无产阶級认識革命斗爭的基本綫索,是使我們从迷离混沌的社会现象中找到阶級本貭的钥匙。我們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方法 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革命 毛泽东同志 社会主义改造 革命斗争 富裕中农 人民革命 政治思想 社会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6至1966年党在农村中的阶级路线
9
作者 朱永红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79-84,共6页
当人们研究1956至1966年的“阶级斗争”问题已逐步走向深入时,对于它的伴随物——党在这一阶段的“农村阶级路线”的研究仍然十分薄弱。由于“左”的指导思想导致了社会主义社会中的阶级斗争扩大化,同时也强化了“农村中的阶级路线”。... 当人们研究1956至1966年的“阶级斗争”问题已逐步走向深入时,对于它的伴随物——党在这一阶段的“农村阶级路线”的研究仍然十分薄弱。由于“左”的指导思想导致了社会主义社会中的阶级斗争扩大化,同时也强化了“农村中的阶级路线”。尽管这条路线只限于农村,但不可小视它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尤其应当认真清理它在农村阶级阵线问题上造成的混乱。 “党在农村中的阶级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各个阶段,根据革命的性质和主要任务,分析中国农村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经济地位及其对革命的态度,区分敌、友、我的关系,从而规定在农村中依靠谁、团结谁、打击谁的基本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级路线 毛泽东 富裕中农 阶级斗争理论 社会主义 农村阶级 资产阶级 中农 资本主义 团结中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读《创业史》
10
作者 锦襄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3期22-30,共9页
如果说,普希金的《欧根·奥涅金》是俄国社会的百科全书。那么,柳青的《创业史》也实在称得上是中国农村合作化的一本百科全书,它出色地反映了合作化时期农村的特征,描绘了农村多彩的生活风貌。作者怀着列农民的深切感情,刻划了许... 如果说,普希金的《欧根·奥涅金》是俄国社会的百科全书。那么,柳青的《创业史》也实在称得上是中国农村合作化的一本百科全书,它出色地反映了合作化时期农村的特征,描绘了农村多彩的生活风貌。作者怀着列农民的深切感情,刻划了许多生动的农民形象,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然而,更重要的是它思想上的巨大意义。在这里,柳青深刻地概括了千百年来在封建统治和经济制度下形成的农民的思想体系,揭示出隐藏在日常生活背后的尖锐复杂的矛盾与斗争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化 中国农村 贫雇农 富裕中农 封建统治 互助合作 富农 阶级分化 俄国 战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創业史》的人物塑造
11
作者 徐文斗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62年第S6期31-50,共20页
柳青同志一直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忠实执行者,他的创作道路是逐步深入地贯彻执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道路,他创作上的成就,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胜利。从他的作品中。可以具体地体会到毛泽东文艺思想对创作的巨大意义。他自己曾这样说过:“毛... 柳青同志一直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忠实执行者,他的创作道路是逐步深入地贯彻执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道路,他创作上的成就,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胜利。从他的作品中。可以具体地体会到毛泽东文艺思想对创作的巨大意义。他自己曾这样说过:“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决了我的许多文艺思想上的问題。”“的的确确,我到今天能够写出两本稍微有一点点內容的长篇小说来,沒有毛泽东著作的教导是不可想象的。”(柳青:《毛泽东著作教导着我》,载《人民日报》1951年9月10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文艺思想 人物塑造 英雄人物 贫雇农 富裕中农 无产阶级 梁三老汉 柳青 作品 共产党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評《艳阳天》
12
作者 陆一帆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65年第3期37-44,共8页
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作品很不少。但现实生活无限丰富多采,有才能的作家会不落俗套,他总有自己的感受,并以独特的艺术构思表現出来。长篇小說《艳阳天》写的也是农业合作化运动,可是无論在艺术上或思想內容上,都別开生面,不曾令人有“... 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作品很不少。但现实生活无限丰富多采,有才能的作家会不落俗套,他总有自己的感受,并以独特的艺术构思表現出来。长篇小說《艳阳天》写的也是农业合作化运动,可是无論在艺术上或思想內容上,都別开生面,不曾令人有“我們好象見过面”之感。打开作品,一頁一頁地翻着,一派清新的景象扑面而来,讀了以后,令人不禁欣然贊道:“好!”一“农业合作化运动,从一开始,就是一种严重的思想的和政治的斗爭。每一个合作社,不經过这样的一种斗爭,就不能成立。……合作社建立以后,还必須经过許多的斗爭,才能使自己巩固起来。巩固了以后,只要一松劲,又可能垮台。”(《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按語)反映农业合作社的建立过程中的斗爭,已有不少好作品,对合作社建立以后,在它的巩固时期所經历的严重斗爭,描写得成功的文学作品还較少,《艳阳天》可以說是其中最成功的一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合作社 富裕中农 社会主义革命 农业合作化运动 文学作品 斗争 描写 建立过程 长春 中国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业史》的长篇结构和人物描写
13
作者 黄曼君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63年第0期170-176,共7页
读过《创业史》的人,都会有这样共同的感觉:作品虽然只写了一个互助组由巩固到转社的过程,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又只写了活跃借贷、买稻种和进山等几件大事,但却能够那样深刻地揭示出我国农村合作化初期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历史发展的动向,... 读过《创业史》的人,都会有这样共同的感觉:作品虽然只写了一个互助组由巩固到转社的过程,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又只写了活跃借贷、买稻种和进山等几件大事,但却能够那样深刻地揭示出我国农村合作化初期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历史发展的动向,那样鲜明地塑造出众多的各个不同的阶级、不同阶层人们的典型形象,使作品情节虽多而不乱,描写幅度虽广而不浅。我想,究其原因,作家的生活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 人物性格 人物描写 心理分析 人物塑造 我国农村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结构方法 富裕中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綠竹村风云》的特色和意义
14
作者 全欽俊 吳宏聪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65年第4期75-81,共7页
青年农民作者王杏元同志的长篇小說《綠竹村风云》出版了。这是继李茂荣的《人望幸福树望春》之后的又一部山自农民作者之手的长篇小說。农民作者写小說,这本身就是一件大喜事,是只有在我們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出现的事情。在《綠竹村风... 青年农民作者王杏元同志的长篇小說《綠竹村风云》出版了。这是继李茂荣的《人望幸福树望春》之后的又一部山自农民作者之手的长篇小說。农民作者写小說,这本身就是一件大喜事,是只有在我們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出现的事情。在《綠竹村风云》这部小說中,作者以他多茧而又多艺的手为我們描繪了一幅色彩鮮明的农村阶級斗爭的画面。作品充滿革命朝气和泥土气息,写得通俗、生动,很值得一讀。一《綠竹村风云》写的是潮汕地区从組織互助組到成立初級社这一阶段的阶級动态和生活风貌。作品首先引起我們注意的,是它对农村互助合作运动中两条道路斗爭的真实的描繪;是它对貧下中农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改天换地的革命雄心和革命骨气的热忱的颂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裕中农 两条道路斗争 走社会主义道路 革命精神 社会主义制度 作品 贫下中农 农村 青年农民 合作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谈《创业史》表现手法的几个特点
15
作者 王志武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1期35-45,共11页
柳青同志的长篇小说《创业史》,是反映我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史诗性著作。它的第一部从问世之日起,就以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性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好评。作品反映合作化运动中阶级斗争的深度和广度,在同类题材的作品中是很突... 柳青同志的长篇小说《创业史》,是反映我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史诗性著作。它的第一部从问世之日起,就以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性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好评。作品反映合作化运动中阶级斗争的深度和广度,在同类题材的作品中是很突出的。作者着力塑造的英雄人物梁生宝,以其高度的思想觉悟,坚定不移地走合作化道路的决心和信心,扎扎实实、埋头苦干的革命精神,先公后私、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助合作 表现手法 合作化 富裕中农 社会主义改造 英雄人物 作者 阶级斗争 社会主义革命 梁三老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创业史》矛盾冲突的典型化
16
作者 蒙万夫 吴予敏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3期46-56,共11页
柳青是我国当代作家中为数不多的具有鲜明的独创性风格的作家。在他的强烈的富有时代特征和阶级特征的艺术家的气质中,渗透着哲学家和历史学家的特点。当他置身在农村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造的洪流里,怀着人民作家的高度责任感,观察和反映... 柳青是我国当代作家中为数不多的具有鲜明的独创性风格的作家。在他的强烈的富有时代特征和阶级特征的艺术家的气质中,渗透着哲学家和历史学家的特点。当他置身在农村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造的洪流里,怀着人民作家的高度责任感,观察和反映这段革命历史的时候,自觉地注视着唯一能够解释这场革命发生和发展的必然性的社会内部的矛盾运动,努力把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典型地概括在艺术冲突之中。柳青是当代作家中精心于矛盾冲突的研究和探索,并且在作品矛盾冲突的典型化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的艺术创造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 小农经济 富裕中农 无产阶级 五十年代 革命历史 农民群众 民主革命 社会矛盾 矛盾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梁生宝形象的塑造(下)——《柳青研究》之一
17
作者 徐文斗 孔范今 《齐鲁学刊》 1979年第3期59-68,共10页
三按照艺术创造的法则,人物的思想品德、性格特征,只有在矛盾冲突中才能更充分地展现出来。塑造英雄人物,更是如此。但是,怎样才算在矛盾冲突中写英雄,怎样才算斗争,却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梁生宝形象的塑造,在这方面也是有显著特... 三按照艺术创造的法则,人物的思想品德、性格特征,只有在矛盾冲突中才能更充分地展现出来。塑造英雄人物,更是如此。但是,怎样才算在矛盾冲突中写英雄,怎样才算斗争,却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梁生宝形象的塑造,在这方面也是有显著特色的。艺术冲突是生活冲突的反映。和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一样,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矛盾。在这无穷无尽的矛盾运动中,斗争是绝对的,而斗争的形式则是相对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雄人物 斗争 走社会主义道路 梁三老汉 矛盾冲突 富裕中农 柳青 英雄形象 互助合作 艺术创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柳青的创作
18
作者 陈坚 《齐鲁学刊》 1978年第5期60-67,共8页
我们党的优秀的著名作家柳青同志去世了。这是我国革命文艺事业的一个无法弥补的损失。柳青同志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努力深入和学习工衣兵,表现工农兵,在创作上取得了很大成就。探讨柳青的创作及其发展,对于繁荣我国社会... 我们党的优秀的著名作家柳青同志去世了。这是我国革命文艺事业的一个无法弥补的损失。柳青同志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努力深入和学习工衣兵,表现工农兵,在创作上取得了很大成就。探讨柳青的创作及其发展,对于繁荣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有着积极的意义。一毛主席指出,必须“把日常的现象集中起来,把其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造成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就能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青 艺术作品 文艺创作 梁三老汉 人物性格 富裕中农 资本主义 作家 人民群众 农村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公社是在我国条件下加速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和根绝资本主义复辟可能性的强有力的武器——吉林省榆树县新庄人民公社调查
19
作者 李冀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60年第1期66-71,共6页
新庄人民公社在榆树县的东北部,东靠拉林江,西临卡岔江,中部是漫岗平原,这里到处都是“一脚踩出一股油来的黑土地”,新庄这个地名就是因为土质好而来的。据老年人说,清朝嘉庆皇帝的老师赵学官,晚年,要找土质最好的地方落户。他从北京出... 新庄人民公社在榆树县的东北部,东靠拉林江,西临卡岔江,中部是漫岗平原,这里到处都是“一脚踩出一股油来的黑土地”,新庄这个地名就是因为土质好而来的。据老年人说,清朝嘉庆皇帝的老师赵学官,晚年,要找土质最好的地方落户。他从北京出发每过一处都用戥子称土,称来称去总不满意。后来到了这里,才认为找着了土质肥沃的宝地,于是斩草落户,并给这个地方起名叫新庄。这么好的地方,过去粮食、大豆的单位面积产量都很低。农业合作化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公社化运动 资本主义复辟 富裕中农 农业合作化 武器 政社合一 新生 大兵团作战 贫农 加速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卫“八字宪法” 坚持技术革命
20
作者 石流 《江汉论坛》 1959年第12期16-17,共2页
1958年农业生产的大跃进和1959年的继续跃进,一再的证明:认真贯彻水、肥、土、种、密、工、管、保"八字宪法",就能够迅速改变自然面貌,迅速地发展农业生产,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正因为如此,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和农村的少数... 1958年农业生产的大跃进和1959年的继续跃进,一再的证明:认真贯彻水、肥、土、种、密、工、管、保"八字宪法",就能够迅速改变自然面貌,迅速地发展农业生产,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正因为如此,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和农村的少数富裕中农,在反对总路线,反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同时,也反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字宪法 技术革命 自然面貌 农业生产 右倾机会主义 富裕中农 人民公社 大跃进 高产作物 兴修水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