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摘除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凝胶微球置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1
作者 杜薇 丁宇 +5 位作者 崔洪鹏 付本升 李雯 钟毓贤 卢正操 蒋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01-1006,共6页
目的:分析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摘除(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凝胶微球置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7年2月~2018年2月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 目的:分析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摘除(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凝胶微球置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7年2月~2018年2月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男11例,女9例,年龄19~68岁(47.8±13.5岁),病程3~48个月(18.4±12.5个月);病变节段:L3/44例,L4/59例,L5/S17例;行PELD、PRP凝胶微球置入;对照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27~62岁(45.9±10.5岁),病程5~54个月(21.9±13.4个月);病变节段:L3/43例,L4/511例,L5/S16例;行PELD。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腰椎JOA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在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腰椎X线片上测量手术椎间隙高度,MRI上评估手术椎间盘Pfirrmann分级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2~27个月(24.2±1.9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两组患者治疗前的VAS评分、JOA评分、ODI和椎间盘Pfirrmann分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12个月和末次随访时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对照组椎间隙高度降低大于观察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观察组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结论:PELD联合PRP凝胶微球置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且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椎间盘退变,促进椎间盘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 富血小板血浆微球 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