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修复兔颅骨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琦 周延民 +2 位作者 翟静捷 王宇 张明锐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87-589,593,共4页
目的:观察新一代血小板浓缩物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能否促进成骨,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3月龄大耳白兔9只,采用PRF修复标准化颅骨缺损。常规取材,进行软X线摄片及HE、改良Go-mori染色光镜观察。结果:IPP 6.0图像... 目的:观察新一代血小板浓缩物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能否促进成骨,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3月龄大耳白兔9只,采用PRF修复标准化颅骨缺损。常规取材,进行软X线摄片及HE、改良Go-mori染色光镜观察。结果:IPP 6.0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兔颅骨软X线片显示之新生骨小梁面积,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时间点的PRF修复组骨小梁面积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4周差异显著性最大(P<0.01)。组织学观察表明,不同时间点实验组骨成熟程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PRF能够显著促进兔颅骨缺损的愈合,且早期疗效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骨缺损 口腔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tch和Wnt信号通路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修复兔牙槽骨缺损中的表达 被引量:13
2
作者 周春梅 李淑慧 +5 位作者 温齐古丽.乃库力 于莉 袁萍 赵璐 吴佩玲 尼加提.吐尔逊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0-135,共6页
目的通过建立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复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修复兔拔牙窝骨缺损的动物模型,探讨Notch和Wnt信号通路在牙槽骨缺损修复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用36只健康雄性2月龄新西兰兔,随机分为4组,均于全身麻醉下微创... 目的通过建立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复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修复兔拔牙窝骨缺损的动物模型,探讨Notch和Wnt信号通路在牙槽骨缺损修复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用36只健康雄性2月龄新西兰兔,随机分为4组,均于全身麻醉下微创拔除下颌左侧中切牙。A组植入BMSCs-PRF复合物,B、C组分别植入单一PRF和BMSCs,D组未植入任何材料作为空白对照。术后4、8、12周(每个时间点3只动物)处死动物,立即在骨缺损同一部位取材,制作骨标本,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骨缺损修复过程中Notch1和Wnt3a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第4、8周,A、B、C组Notch1和Wnt3a表达均高于D组(P<0.05);第12周,D组Notch1和Wnt3a表达高于其他3组(P<0.0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第4周,骨缺损区新生骨细胞Notch1和Wnt3a的表达最多,随着时间的延长,骨缺损修复完成,表达逐渐降低。结论 Notch1和Wnt3a信号分子在BMSCs复合PRF促进骨缺损修复过程中均有表达,可以通过调控BMSCs的增殖与分化加速牙槽骨缺损修复的愈合过程;二者表达情况相似,有可能存在串话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1 WNT3A 牙槽缺损 髓间充质干细胞 血小板纤维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修复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杨全全 何家才 +2 位作者 杨瑞 陈镇 方冬冬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1-584,共4页
采用牙种植术将36颗牙种植体植于6只杂种犬双侧下颌缺牙区,同时在种植体近中造3.5 mm×3.5 mm×3.5mm的骨缺损,然后填入β-TCP/PRF混合物、β-TCP,另设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于各骨缺损区,分别于种植术后4、8、12周各处死2只... 采用牙种植术将36颗牙种植体植于6只杂种犬双侧下颌缺牙区,同时在种植体近中造3.5 mm×3.5 mm×3.5mm的骨缺损,然后填入β-TCP/PRF混合物、β-TCP,另设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于各骨缺损区,分别于种植术后4、8、12周各处死2只犬,行大体、X线及组织学观察各个时期各组骨缺损区的成骨情况。植入的36颗种植体无脱落,无明显不良并发症发生。β-TCP/PRF混合物是一种良好的骨修复材料,具有促进新骨形成的作用,有利于骨组织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纤维蛋白 β相磷酸三钙 种植牙 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o-Oss骨粉联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对口腔种植引导性骨再生术后黏膜愈合和骨缺损再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董瑶 董飞君 潘凌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2期152-154,共3页
目的探讨Bio-Oss骨粉联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对口腔种植引导性骨再生术后黏膜愈合和骨缺损再生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宁波市第二医院收治的行口腔种植引导性骨再生术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Bio-Oss骨粉联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对口腔种植引导性骨再生术后黏膜愈合和骨缺损再生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宁波市第二医院收治的行口腔种植引导性骨再生术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依照入组时间编号,然后参照随机信封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采用Bio-Oss骨粉联合PRF进行干预)和对照组(采用生物膜进行干预),各100例。记录术后24 h时疼痛情况、术后7 d时手术区黏膜愈合情况、术后6周时骨缺损再生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区黏膜颜色、肿胀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出血指数、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小于对照组,植骨高度、成骨厚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o-Oss骨粉联合PRF可有效加速口腔种植引导性骨再生术后黏膜愈合及骨缺损再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 伤口愈合 再生 BIO-OSS 血小板纤维蛋白 口腔种植引导性再生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上颌窦底提升术中促进骨再生应用方式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谢善恩 张妍 +2 位作者 温国琛 曲皓 董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789-2795,共7页
上颌窦底提升术是口腔种植领域用于解决上颌后牙区垂直骨量不足时常用的一种手术方式,包括上颌窦内提升术和外提升术。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作为第二代血小板浓缩物,具有一定的骨诱导性,可以促进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在上颌窦底提... 上颌窦底提升术是口腔种植领域用于解决上颌后牙区垂直骨量不足时常用的一种手术方式,包括上颌窦内提升术和外提升术。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作为第二代血小板浓缩物,具有一定的骨诱导性,可以促进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在上颌窦底提升术中常与骨移植材料混合使用或单独使用,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基于目前研究现状对PRF促进上颌窦底黏膜中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分子机制尚未详细报道,同时PRF在上颌窦底提升术的应用仍然存在争议。本文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就PRF在上颌窦底提升术后促进上颌窦底黏膜中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机制以及在上颌窦底提升术中的不同应用方式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合理利用PRF进行上颌窦底提升术、进一步推进PRF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底提升术 血小板纤维蛋白 促进成 应用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齿煅烧颗粒结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郭津源 仲维剑 +2 位作者 柴松岭 梁欣 马国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69-1072,共4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评价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促进牙齿煅烧颗粒修复骨缺损的早期效果。方法:6月龄新西兰兔10只,于颅顶部制备4个骨缺损,每个骨缺损作为1个观察组。A组为空白对照,不填材料;B组为对照组,填入牙齿煅...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评价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促进牙齿煅烧颗粒修复骨缺损的早期效果。方法:6月龄新西兰兔10只,于颅顶部制备4个骨缺损,每个骨缺损作为1个观察组。A组为空白对照,不填材料;B组为对照组,填入牙齿煅烧颗粒;C组为实验组,填入牙齿煅烧颗粒与PRF混合物;D组为阳性对照组,填入牙齿煅烧颗粒与骨髓混合物。术后6周取材,通过大体观察、X线检查和组织学分析骨缺损的修复效果。结果:各组骨缺损内均未见炎症反应,新骨生成率分别为:A组(7.5±2.2)%;B组(17.6±2.3)%;C组(21.0±4.7)%;D组(23.4%±3.2)%。统计学分析发现,B、C、D组的新骨生成率显著高于A组(P<0.05)。C组和D组的新骨生成率显著高于B组(P<0.05)。C组和D组间的新骨生成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牙齿煅烧颗粒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性,与PRF混合后可以显著加快新骨再生的速度,促进骨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齿煅烧颗粒 血小板纤维蛋白 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联合GBR技术在种植体周围炎骨缺损重建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9
7
作者 闫娜 黄涛 +3 位作者 张中月 张淑华 韩国良 王丽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13-817,共5页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 rich fibrin,PRF)联合引导性骨再生技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在种植体周围炎骨缺损重建治疗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就诊于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口腔医学科行种植修复合并种植体周围炎的...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 rich fibrin,PRF)联合引导性骨再生技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在种植体周围炎骨缺损重建治疗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就诊于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口腔医学科行种植修复合并种植体周围炎的患者共计90例,对照组30例行翻瓣刮治,观察组60例,其中30例接受Bio-Oss骨粉植入后覆盖生物膜治疗,另外30例接受PRF和Bio-Oss骨粉混合物联合植入后覆盖PRF生物膜治疗。术后定期复诊,观察并统计种植体周围黏膜生长、骨再生、骨重建成功率等临床指标。结果Bio-Oss+生物膜+PRF组在术后种植体周围黏膜生长情况、骨再生方面均优于Bio-Oss+生物膜组和翻瓣治疗组(P<0.05);3组在骨重建成功率方面无差异(P>0.05)。结论PRF联合GBR技术应用于种植体周围炎骨缺损重建治疗,其在促进软组织愈合、促进骨重建等方面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纤维蛋白 种植体周围炎 引导性再生 软组织愈合 缺损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修复犬股骨髁骨缺损的微观结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肖琼 董露 +4 位作者 杨琴秋 孙勇 陈红亮 赵峰 芦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94-799,共6页
目的:通过建立beagle犬股骨髁的骨缺损模型,观察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诱导骨再生过程中新生骨的微观结构,评价PRF修复骨缺损的特点和优势,为PRF在诱导骨再生及颌骨重建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在实验... 目的:通过建立beagle犬股骨髁的骨缺损模型,观察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诱导骨再生过程中新生骨的微观结构,评价PRF修复骨缺损的特点和优势,为PRF在诱导骨再生及颌骨重建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在实验犬股骨髁制备骨缺损,按Choukroun方法制备PRF膜,将PRF膜、Bio-Oss骨替代材料及自体骨骨松质随机填入3处骨缺损。12周、24周处死动物并取材,采用微焦点计算机断层摄影系统(microfocus computerizedtomography system,Micro-CT)检测分析新生骨的几何信息和结构信息。结果:PRF新生诱导骨骨小梁结构呈板状,厚度较厚,连续性和成熟度良好,数量稍少,接近自体骨组的成骨情况,优于Bio-Oss组;观察期内均数随时间延长,有向天然骨组衍变的趋势;PRF诱导成骨表现为向心性的特点。结论:PRF可诱导新生骨形成,成骨效果接近生理状态,表现为向心性成骨方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纤维蛋白 缺损 诱导 微焦点计算机断层摄影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复合物促进大鼠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陈瑞 李风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61-765,共5页
目的:探究阿司匹林/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复合物修复大鼠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效果。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8周龄),12只用于制备PRF及阿司匹林/PRF复合物(阿司匹林浓度100mg/L);18只用于制备种植体周围骨缺损模型,... 目的:探究阿司匹林/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复合物修复大鼠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效果。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8周龄),12只用于制备PRF及阿司匹林/PRF复合物(阿司匹林浓度100mg/L);18只用于制备种植体周围骨缺损模型,大鼠双侧胫骨近干骺端分别制备种植窝,在种植窝远中一侧骨壁制备1.5mm×2.0mm的骨缺损,植入种植体后,按骨缺损的处理情况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骨缺损内不做任何处理;对照组:骨缺损内植入PRF膜;实验组:骨缺损内植入阿司匹林/PRF复合物,每组各6只。植入后4、8周,每组处死3只大鼠并获取标本,制作种植体骨磨片,苦味酸-品红染色(VanGieson,VG)染色,进行大体、组织学观察和骨计量学分析。结果:植入后4周,实验组种植体骨结合率[(57.30±6.76)%]显著高于对照组[(45.93±6.53)%]和空白组[(27.35±10.31)%](P<0.05),且对照组种植体骨结合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实验组新骨生成率[(24.34±6.11)%]显著高于对照组[(14.30±4.86)%]和空白组[(10.79±2.14)%](P<0.05),对照组新骨生成率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入后8周,实验组种植体骨结合率[(64.34±6.02)%]显著高于对照组[(52.62±6.08)%]和空白组[(54.32±6.57)%](P<0.05),对照组种植体骨结合率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新骨生成率[实验组:(30.16±3.58)%、对照组:(26.27±5.36)%、空白组:(25.33±4.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PRF复合物可在骨愈合早期促进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的骨再生,缩短骨愈合时间,促进种植体骨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血小板纤维蛋白 种植体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珠层粉复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对颅骨缺损模型兔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莹 马福娟 +2 位作者 MAGED ALI Al-Aroomi 王触灵 谢富强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62-1170,共9页
目的:制备珍珠层粉(NP)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的复合材料,分析其修复颅骨缺损模型兔效果,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12只新西兰兔建立兔颅骨缺损模型,颅骨顶部矢状缝周围3 cm×3 cm区域脱毛处理,全身麻醉后,于矢状缝两侧,造... 目的:制备珍珠层粉(NP)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的复合材料,分析其修复颅骨缺损模型兔效果,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12只新西兰兔建立兔颅骨缺损模型,颅骨顶部矢状缝周围3 cm×3 cm区域脱毛处理,全身麻醉后,于矢状缝两侧,造成4个直径8 mm的全层颅骨缺损孔,并保留完整的硬脑膜。每只新西兰兔4个颅骨缺损孔按照植入物不同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NP组、PRF组和复合组,于4、8和12周各处死4只新西兰兔,取颅骨缺损标本,HE染色观察各组新西兰兔颅骨缺损部位骨组织病理形态表现,MicroCT扫描检测各组新西兰兔骨矿物质密度(BMD)和新生骨体积/骨总体积百分数(BV/TV),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新西兰兔颅骨缺损部位新骨组织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4、8和12周观察,与空白对照组、NP组和PRF组比较,复合组新西兰兔大体标本成骨明显丰满。Micro CT扫描,与空白对照组、NP组和PRF组比较,4、8和12周时复合组新西兰兔颅骨缺损部位新骨形成面积更大,BMD和BV/TV明显升高(P<0.05),以第12周最为明显(P<0.05)。HE染色,4周时复合组新西兰兔颅骨缺损部位骨细胞、类骨质和新生血管较空白对照组、NP组和PRF组增多,8周时复合组新西兰兔颅骨缺损部位骨矿化现象及新生骨小梁较空白对照组、NP组和PRF组更加明显,12周时复合组新西兰兔颅骨缺损部位新生骨小梁增粗且成熟程度较空白对照组、NP组和PRF组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4、8和12周时复合组新西兰兔颅骨缺损部位新骨组织中BMP-2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较空白对照组、NP组和RFP组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NP复合PRF制备的复合材料有明显的促进骨组织生长能力,并且可能通过诱导BMP-2和VEGF的增加,促进骨组织的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层粉 血小板纤维蛋白 缺损 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应用于根尖周炎磨牙即刻种植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11
作者 贾克文 朱悦萌 +4 位作者 陈思宇 李明慧 游佳倩 陈升 周延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6-544,共9页
目的:将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单独应用于根尖周炎磨牙即刻种植,观察其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以拓宽其临床应用并为其临床实践提供指导。方法:收集1例将PRF单独应用于根尖周炎磨牙即刻种植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锥形束CT(CBCT)和... 目的:将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单独应用于根尖周炎磨牙即刻种植,观察其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以拓宽其临床应用并为其临床实践提供指导。方法:收集1例将PRF单独应用于根尖周炎磨牙即刻种植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锥形束CT(CBCT)和口腔扫描数据三维重建的方法对种植体周围组织改变量进行评估,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PRF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采用微创拔除患者46患牙行即刻种植的治疗方法。术前取患者自体血液30 mL(3管),将血液置于不含抗凝剂的10 mL玻璃涂层塑料管中,采用3000 r·min-1离心10 min的方法制备3枚PRF,并将其作为唯一材料充填跳跃间隙。治疗后采用CBCT和口腔扫描三维重建对比分析,术后6个月时,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增加203.19 mm^(3),颊侧骨高度增加5.83 mm,且颊侧骨组织增加量大于1 mm;术后12个月时,种植体周软硬组织基本保持稳定。结论:将自体PRF单独应用于根尖周炎磨牙即刻种植,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种植体周骨组织再生且种植体周软硬组织基本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纤维蛋白 即刻种植 根尖周炎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迁移及成骨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玮 李坤阳 +2 位作者 范云 余方方 陈栋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8-112,共5页
目的:观察Choukroun's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对自体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Cs)迁移、成骨分化的影响,探讨PRF在牙周组织再生治疗中的潜能。方法:原代培养hPDLCs;制备PRF,实验分为P1组(1片PRF浸出液)、P2组(2片PRF浸出液)和对照组,... 目的:观察Choukroun's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对自体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Cs)迁移、成骨分化的影响,探讨PRF在牙周组织再生治疗中的潜能。方法:原代培养hPDLCs;制备PRF,实验分为P1组(1片PRF浸出液)、P2组(2片PRF浸出液)和对照组,划痕实验观察记录各组第24、48、72 h细胞迁移的距离;Transwell制备迁移模型,按实验分组培养24 h后结晶紫染色观察;成骨矿化诱导液制备不同浓度的PRF浸出液(P1组、P2组),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检测3、5、7 d细胞破碎液中ALP活性;成骨矿化诱导液连续培养21 d,茜素红染色后测定矿化结节面积。结果:划痕实验中P1组、P2组细胞迁移距离大于对照组(F=316.248、32.846和1 169.847,P均<0.001),P1组、P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ranswell迁移实验中P1组、P2组与对照组比较,迁移细胞数增加(F=742.729,P<0.001),P1组、P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P活性P1组、P2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74.202、1 383.521、2 317.965,P均<0.001),P1组、P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1组、P2组与对照组矿化结节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2.280,P<0.001),P1组与P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F对hPDLCs具有促进其迁移和成骨分化的作用,提示PRF在牙周组织再生工程中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血小板纤维蛋白 迁移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GTR联合植骨术中促进牙周组织再生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吕欣欣 寇育荣 潘亚萍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1174-1178,共5页
目的: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术(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GTR)联合植骨材料治疗骨内缺损是目前临床上能获满意效果的一种常用治疗手段。本研究目的在于评价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对GTR联合植骨术的治疗效果的影响。同时通过术后6个月的观察评... 目的: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术(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GTR)联合植骨材料治疗骨内缺损是目前临床上能获满意效果的一种常用治疗手段。本研究目的在于评价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对GTR联合植骨术的治疗效果的影响。同时通过术后6个月的观察评估此项手术技术应用于临床是否具有稳定的优越性。方法:选取20例慢性牙周炎牙槽骨垂直吸收的患牙,共计60个位点,随机分为实验组(PRF+GTR联合植骨术组)和对照组(单纯GTR联合植骨术组)各30个位点。分别在术前和术后6个月拍摄CBCT确定术区骨密度,同时记录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CAL)、出血指数(BI)并进行比较。在此期间,测量术前、术后1、2周、1、3、6个月时的角化龈宽度(Keratinized gingival width,KTW),观察其变化。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PD、CAL、BI的均值在术前与术后6个月时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实验组CAL的改善方面要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角化龈宽度变化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骨密度值的变化,两组差别则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PRF的应用有利于提高GTR联合植骨术的临床疗效,在恢复牙周附着丧失方面具有更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组织再生术 血小板纤维蛋白 CB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小细胞外囊泡促进骨修复的动物实验研究
14
作者 高阳 高林波 +1 位作者 史春 吴大雷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26-431,共6页
目的:本文通过提取小鼠富血小板血浆的小细胞外囊泡(platelet-rich plasma derived 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PRP-sEV),检测PRP-sEV对成骨细胞骨标志因子的表达影响,以及体内观察PRP-sEV对小鼠颅骨缺损模型的骨修复作用,为探讨PRP-... 目的:本文通过提取小鼠富血小板血浆的小细胞外囊泡(platelet-rich plasma derived 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PRP-sEV),检测PRP-sEV对成骨细胞骨标志因子的表达影响,以及体内观察PRP-sEV对小鼠颅骨缺损模型的骨修复作用,为探讨PRP-sEV对骨缺损修复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提取小鼠PRP-sEV,通过纳米颗粒追踪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以及Western blot对PRP-sEV大小、结构以及标志蛋白进行鉴定。采用PKH67检测MC3T3-E1细胞对PRP-sEV的摄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成骨标志蛋白的表达情况。建立小鼠颅骨缺损模型,通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PRP-sEV对骨缺损修复作用,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及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PRP-sEV作用的颅骨缺损模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纳米颗粒追踪分析结果显示,PRP-sEV大小约为120 nm,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PRP-sEV具有典型的脂质双分子层结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小细胞外囊泡阳性标志蛋白CD63、CD81、凋亡连接基因-2-相互作用蛋白X(ALG-2-interacting protein X,ALIX)均呈阳性,微囊表面标记物CD40呈阴性。PKH67检测MC3T3-E1细胞对PRP-sEV正常摄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RP-sEV促进成骨标志蛋白BMP-2及OPN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HE染色及Masson染色结果显示,PRP-sEV可促进骨缺损的修复,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BMP-2及OPN在PRP-sEV作用的颅骨缺损模型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RP-SEV可以促进骨组织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损模型 血小板血浆 小细胞外囊泡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及成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许晶晶 雷蕾 +1 位作者 罗子源 闫佳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8-134,共7页
目的:检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提取液(PRFe)对人牙周膜细胞(h PDLCs)增殖及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组织块法分离培养h PDLCs,免疫组化鉴定来源;Choukroun法制取PRFe;MTT法检测不同体积分数的PRFe对h PDLCs增殖活性的影响以确定最适宜体... 目的:检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提取液(PRFe)对人牙周膜细胞(h PDLCs)增殖及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组织块法分离培养h PDLCs,免疫组化鉴定来源;Choukroun法制取PRFe;MTT法检测不同体积分数的PRFe对h PDLCs增殖活性的影响以确定最适宜体积分数的PRFe.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和PRFe组.碱性磷酸酶试剂盒检测ALP活性;茜素红染色观察细胞矿化功能;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成骨蛋白BMP2和Runx2的表达.结果:体积分数为50%的PRFe吸光度值高于其他实验组(P<0.05).选择体积分数为50%的PRFe用于后续实验,ALP活性检测、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PRFe组的检测指标随着时间延长上升幅度均显著大于空白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RFe组ALP活性与矿化结节积分光密度值于各时间点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PRFe组成骨蛋白表达强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RFe具有促进体外h PDLCs增殖以及成骨分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纤维蛋白 人牙周膜细胞 分化 牙周再生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富白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对兔关节外骨道内移植肌腱腱骨早期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一军 徐斌 +1 位作者 涂俊 余刚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7-211,共5页
目的:探讨兔关节外骨道内使用自体外周血富白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L-PRF)对移植肌腱早期腱骨愈合的影响。方法:3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平均分为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将兔的半腱肌腱取出制成游离肌腱,植入同侧关节外胫骨近端的横向骨道内... 目的:探讨兔关节外骨道内使用自体外周血富白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L-PRF)对移植肌腱早期腱骨愈合的影响。方法:3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平均分为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将兔的半腱肌腱取出制成游离肌腱,植入同侧关节外胫骨近端的横向骨道内制成腱骨愈合模型。实验组加入自体血来源的L-PRF,对照组不加入L-PRF。分别于术后4、8、12周三个时间点处死实验动物取材,切片染色,行腱骨界面的组织形态学观察、Buark评级,并在高倍镜下行成纤维细胞计数并分析。结果:各个时间点实验组成纤维细胞数目均多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个时间点中,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腱骨连接更加紧密,腱骨间隙更小,胶原纤维排列更有序规则;标志腱骨早期愈合的Sharpey样纤维在4周时的实验组即可观察到,而对照组8周时才可观察到,并且随着时间延长,两组Sharpey样纤维均持续增多;两组标本的腱骨界面组织形态学Buark评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血来源的L-PRF可促进关节外骨道内移植半腱肌腱腱骨的早期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 关节外 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对牙周膜成纤维细胞成骨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黄奕智 郭俊 杨健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提取液(platelet-rich fibrin,PRF)对人牙周膜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hPDLCs)增殖、迁移及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hPDLCs,经鉴定后,MTT法检测PRF对hPDLCs增殖的影响;实验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提取液(platelet-rich fibrin,PRF)对人牙周膜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hPDLCs)增殖、迁移及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hPDLCs,经鉴定后,MTT法检测PRF对hPDLCs增殖的影响;实验分为对照组和PRF组(浓度50%),采用碱性磷酸酶法检测hPDLCs培养7 d和14 d后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Transwell检测hPDLCs迁移的情况;茜素红染色观察细胞矿化功能;Western Blotting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和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2,Runx2)的表达。结果:MTT结果显示,各组A值随着时间延长均逐渐增加,增加值最快的是PFR2组;与对照组相比,在第7 d和14 d时PRF组ALP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Transwell结果显示,PFR组迁移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各时间点PRF组矿化结节A值较对照组更高(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PFR组中Runx2、BMP2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RF具有促进hPDLCs增殖,迁移和成骨分化的作用,其促进骨形成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纤维蛋白 细胞增殖 人牙周膜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对牙髓干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功能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闫娜 黄涛 +3 位作者 张中月 张淑华 王丽华 韩国良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73-977,共5页
目的:探究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对人牙髓干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使用不同稀释浓度的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处理人牙髓干细胞,通过MTT法检测人牙髓干细胞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人牙髓干细胞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 blot检测人牙髓干... 目的:探究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对人牙髓干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使用不同稀释浓度的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处理人牙髓干细胞,通过MTT法检测人牙髓干细胞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人牙髓干细胞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 blot检测人牙髓干细胞成骨分化标志物表达情况。结果: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浓度达到50%以上,人牙髓干细胞增殖活性显著增强,更多细胞被诱导进入S期,成骨分化标志物ALP、COL-I和RUNX2表达显著上调,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浓度达到80%,OCN表达也显著增加。结论: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具有促进人牙髓干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纤维蛋白 人牙髓干细胞 增殖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联合自体骨屑在上颌窦冲顶提升同期种植的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宁 崔婷婷 仲维剑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23-425,共3页
报告1例患者行上颌窦底冲顶提升术联合使用来源于患者自体血液的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和自体骨屑。1年后CBCT示种植体尖端及邻近未提升植骨区域的上颌窦底均获得明显提升。
关键词 增量 血小板纤维蛋白 上颌窦提升 自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对干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徐方方 殷丽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27-530,共4页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在特定诱导条件下可转化为成骨细胞,从而促进骨组织再生。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是第二代血小板浓缩物,其富含大量生长因子如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在特定诱导条件下可转化为成骨细胞,从而促进骨组织再生。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是第二代血小板浓缩物,其富含大量生长因子如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等可共同作用于干细胞,影响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大量体外研究已证实,PRF可以显著促进干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因此,本文就PRF发展、制备方法、结构及成分、对干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纤维蛋白 干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成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