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种异体富血小板凝胶在难愈性皮肤溃疡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黄红梅 梁自文 +6 位作者 施宗平 方勇飞 喻荷莲 王泽蓉 张红 刁荣华 蒋天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944-1948,共5页
目的评价同种异体富血小板凝胶(allogeneic rich platelet gel,APG)治疗难愈性皮肤溃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6年5月至2017年3月,按照难愈性皮肤溃疡的诊断标准,根据研究对象的纳入及排除标准,共筛选51例患者入组。实验前通过计算... 目的评价同种异体富血小板凝胶(allogeneic rich platelet gel,APG)治疗难愈性皮肤溃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6年5月至2017年3月,按照难愈性皮肤溃疡的诊断标准,根据研究对象的纳入及排除标准,共筛选51例患者入组。实验前通过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表,按入组时间先后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均做细菌培养+药敏实验,并根据其结果给予抗感染治疗和局部溃疡面标准处理。试验组将同种异体APG外敷溃疡面或注射入窦道,再用凡士林油纱覆盖并用3M医用透明敷贴封闭创面,外用纱布敷料包扎;对照组患者选用新型敷料(速愈乐)治疗溃疡面,外用纱布敷料包扎。以溃疡愈合率、总有效率、窦道愈合率、愈合时间及安全性作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试验组26例患者溃疡愈合率为77%(20/26),总有效率为100%(26/26),窦道愈合率为100%(4/4),愈合时间为18~42 d,平均30.5 d。对照组25例患者溃疡愈合率为52%(13/25),总有效率为68%(17/25),窦道愈合率为20%(1/5),愈合时间为21~58 d,平均38.5 d。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血常规,输血前ICT(HBV、HCV、HIV、梅毒),T细胞亚群计数(CD4、CD8、CD4/CD8的比值)及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治疗后随访患者均无不适。结论同种异体APG用于治疗难愈性皮肤溃疡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溃疡 富血小板凝胶 同种异体 难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6
2
作者 周丽华 陈清华 +2 位作者 陈宗存 王毅 符茂雄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6期131-134,共4页
目的分析自体富血小板凝胶(autologous platelet-rich gel,APG)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72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为... 目的分析自体富血小板凝胶(autologous platelet-rich gel,APG)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72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APG联合VSD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VS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溃疡愈合时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1天、治疗12天和24天后创面肉芽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溃疡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天和24天后,两组患者肉芽组织中VEGF和bFGF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1天(P<0.05);治疗24天后,两组患者肉芽组织中VEGF和bFGF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12天后(P<0.05)。治疗12天和24天后,观察组患者肉芽组织中VEGF和bFGF水平均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APG联合VSD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疗效显著,能够有效促进肉芽组织中血管生成,缩短溃疡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溃疡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 封闭式负压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式引流联合自体富血小板凝胶对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9
3
作者 谢娟 丁浩 +2 位作者 曹东升 方颖 吕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78-481,共4页
观察闭式引流联合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按照随机分组法将60例糖尿病足溃疡(DFU)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富血小板凝胶(APG)联合封闭负压引流(VSD)治疗,对照组仅采用VSD治疗。比较两组DFU的治愈率和愈合时间,比较3... 观察闭式引流联合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按照随机分组法将60例糖尿病足溃疡(DFU)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富血小板凝胶(APG)联合封闭负压引流(VSD)治疗,对照组仅采用VSD治疗。比较两组DFU的治愈率和愈合时间,比较3周末及6周末DFU的组织学标本。自体富血小板凝胶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治疗DFU的愈合率及时间、创面细菌转阴时间明显优于封闭负压引流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 封闭负压引流 糖尿病足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换药处置架在糖尿病足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王莉 付阿丹 +5 位作者 熊莺 易兰 杨静 尹业莉 何珊 刘淑芬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换药处置架在糖尿病足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接受血小板凝胶治疗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时采用枕头等软垫使足部抬起或平行放置于床沿处,以充... 目的探讨换药处置架在糖尿病足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接受血小板凝胶治疗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时采用枕头等软垫使足部抬起或平行放置于床沿处,以充分暴露伤口区域;观察组设计制作换药处置架用于治疗。结果观察组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换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换药处置架操作简便、安全,适用于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中的伤口处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溃疡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 换药 处置架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臀部巨大压疮1例的护理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敏 袁丽 贾丹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19期72-73,共2页
对1例臀部巨大压疮患者在彻底清创,控制血糖,控制感染的基础上采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PG)治疗。结果窦道愈合,疮面完全被健康肉芽组织覆盖,再行疮面植皮术,疮面完全愈合出院。提示有效的心理护理,疮面彻底清创,PG制备时严格无菌操作,确... 对1例臀部巨大压疮患者在彻底清创,控制血糖,控制感染的基础上采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PG)治疗。结果窦道愈合,疮面完全被健康肉芽组织覆盖,再行疮面植皮术,疮面完全愈合出院。提示有效的心理护理,疮面彻底清创,PG制备时严格无菌操作,确保按准确比例混合PG与溶媒,治疗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疮面肉芽生长情况,可促进巨大溃疡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压疮 富血小板凝胶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用于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29
6
作者 刘贯英 邓晓龙 +3 位作者 孙玥 王敏哲 高静 苟静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4-267,共4页
目的初步评价自体富血小板凝胶(autologous platelet-rich gel,APG)在糖尿病足溃疡修复中的有效性。方法纳入6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Wagner分级2级~3级),随机分为APG治疗组和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对照组(传统对照组)... 目的初步评价自体富血小板凝胶(autologous platelet-rich gel,APG)在糖尿病足溃疡修复中的有效性。方法纳入6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Wagner分级2级~3级),随机分为APG治疗组和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对照组(传统对照组)。观察8周,从样本整体溃疡、表浅溃疡、窦道溃疡、Wagner 2级、Wagner 3级共5个层次,比较两组的创面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APG治疗组与传统对照组患者从样本整体溃疡、表浅溃疡、窦道溃疡、Wagner 2级和Wagner 3级的5个层次比较,两组间的治愈率在样本整体溃疡(93.33%vs.63.33%,P=0.005)、窦道溃疡(84.62%vs.36.36%,P=0.033)、Wagner 3级(81.82%vs.30%,P=0.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表浅溃疡(100%vs.78.95%,P=0.106)和Wagner 2级(100%vs.80%,P=0.1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各层次的溃疡整体愈合中位数时间为31dvs.41.5d,23dvs.32d,32dvs.56d,25dvs.32d,38dvs.5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G能够有效提高糖尿病足溃疡的治愈率,并缩短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 糖尿病足 溃疡 治疗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凝胶在兔糖尿病溃疡模型中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方颖 曹东升 +1 位作者 谢娟 吕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31-1834,共4页
制作糖尿病兔溃疡模型观察富血小板凝胶的疗效。将24只糖尿病兔建立溃疡创面模型,在每只兔子脊柱两侧各做1个创面,分别用富血小板凝胶(实验组)和常规换药(对照组)治疗,比较各组创面愈合的情况。比较1周末和2周末免疫组织化学标记血管内... 制作糖尿病兔溃疡模型观察富血小板凝胶的疗效。将24只糖尿病兔建立溃疡创面模型,在每只兔子脊柱两侧各做1个创面,分别用富血小板凝胶(实验组)和常规换药(对照组)治疗,比较各组创面愈合的情况。比较1周末和2周末免疫组织化学标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富血小板凝胶(APG)治疗组平均光密度值高于对照组(P<0.05)。与常规换药相比,APG能明显加速糖尿病溃疡创面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 糖尿病溃疡 糖尿病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糖尿病皮肤溃疡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敏 袁丽 +1 位作者 冉兴无 袁南兵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9年第11期2854-2855,共2页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APG)治疗糖尿病皮肤溃疡的护理。[方法]纳入符合要求的糖尿病皮肤溃疡病人13例,将APG注射至溃疡表面或窦道内,注射前后每周测量溃疡面积或窦道体积直至愈合或第12周末。[结果]溃疡愈合率69.2%,显效率7.7%,...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APG)治疗糖尿病皮肤溃疡的护理。[方法]纳入符合要求的糖尿病皮肤溃疡病人13例,将APG注射至溃疡表面或窦道内,注射前后每周测量溃疡面积或窦道体积直至愈合或第12周末。[结果]溃疡愈合率69.2%,显效率7.7%,无效者中1例足底窦道有骨髓炎,另1例为左髋部压疮。[结论]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糖尿病皮肤溃疡过程中应注重心理护理、彻底清创、严格无菌操作、病情观察、营养支持和预防感染等护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 糖尿病 皮肤溃疡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凝胶对角膜基质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戴静 陈建苏 +1 位作者 招志毅 谢耀元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05-708,共4页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凝胶对角膜基质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离心法分离兔全血获得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采用体积分数5%PRP作用于兔角膜基质细胞,CCK-8(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法检测PRP促角膜基质细胞增殖的作用。取...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凝胶对角膜基质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离心法分离兔全血获得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采用体积分数5%PRP作用于兔角膜基质细胞,CCK-8(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法检测PRP促角膜基质细胞增殖的作用。取PRP与凝血酶激活剂以9∶1的比例制备富血小板凝胶,对制备的富血小板凝胶进行组织形态学、对角膜基质细胞的作用、黏附性、生物相容性等多方面观察与评价。结果体积分数5%PRP能促进兔角膜基质细胞的增殖及活化。制备的富血小板凝胶呈透明状;组织学结构显示与正常角膜基质结构极为相似,呈典型的多孔性有序结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及HE染色结果均显示兔角膜基质细胞在富血小板凝胶上能够良好黏附、生长、增殖并活化;此外,富血小板凝胶作为黏附剂能与猪角膜基质黏附,HE染色显示之间可形成紧密连接。结论 PRP能有效促进角膜基质细胞增殖活化,PRP与激活剂以合适比例制备的富血小板凝胶具有高度透明性、有序的组织结构、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良好的黏附性,适合用于角膜基质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血浆 富血小板凝胶 角膜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凝胶上清对施万细胞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鑫鑫 彭基 周怡言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5期544-548,共5页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凝胶上清(PRP-r)对大鼠施万细胞(SCs)增殖和分泌神经再生相关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PRP-r组和control组。利用大鼠腹主动脉血制备富血小板血浆(PRP),用CaCl激活PRP得到PRP-r。CCK-8检测RSC96的增殖能力,ELISA...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凝胶上清(PRP-r)对大鼠施万细胞(SCs)增殖和分泌神经再生相关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PRP-r组和control组。利用大鼠腹主动脉血制备富血小板血浆(PRP),用CaCl激活PRP得到PRP-r。CCK-8检测RSC96的增殖能力,ELISA检测RSC96培养上清中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水平,Western Blot检测RSC96细胞中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CAM)、p75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NTR)、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的表达。结果:RSC96的增殖能力在PRP-r作用下显著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培养上清中NGF、BDNF、GDNF水平增加,细胞中NCAM、p75NTR、GFAP、S100B蛋白表达上调。结论:PRP-r可以促进RSC96细胞增殖,促进神经营养因子分泌及相关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凝胶 周围神经损伤 增殖 神经再生 RSC96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治疗电烧伤残余创面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吴宏志 杨蒙 +4 位作者 魏伟 李晓 冯建科 白永强 张庆富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治疗电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就诊的72例电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观察组根据电烧伤创面深度分为A、B组,A组给予富血小板血浆外敷,B组注射富血小板血浆。对照组按烧伤创面情况分为a...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治疗电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就诊的72例电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观察组根据电烧伤创面深度分为A、B组,A组给予富血小板血浆外敷,B组注射富血小板血浆。对照组按烧伤创面情况分为a、b组,a组覆盖生物皮治疗,b组行断层皮片移植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愈合率(83.33%)高于对照组(5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愈合时间少于a、b组愈合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观察组患者创面疼痛评分、瘢痕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瘢痕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2周,观察组患者血液灌流值高于对照组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治疗电烧伤残余创面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微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血小板血浆 电烧伤 残余创面 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矿牙本质基质—富血小板血浆凝胶构建牙周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初步研究
12
作者 侯宗鹏 郭良微 +1 位作者 周晋 孙金环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84-1187,共4页
目的:评价自制脱矿牙本质基质(DDM)对富血小板血浆(PRP)作为生长因子缓释系统的影响。方法:二次离心法制备PRP凝胶,分为3组:A:PRP/DDM,B:PRP,C:全血。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2周内单位体积各组凝胶释放的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 目的:评价自制脱矿牙本质基质(DDM)对富血小板血浆(PRP)作为生长因子缓释系统的影响。方法:二次离心法制备PRP凝胶,分为3组:A:PRP/DDM,B:PRP,C:全血。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2周内单位体积各组凝胶释放的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水平。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PRP/DDM凝胶的空间结构。将DDM植入SD大鼠股部肌肉陷窝内,1、3周后取材行组织学切片,观察有无毒性反应。结果:PRP/DDM凝胶较其两组持续释放PDGF和TGF-β的时间较长,组间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经扫描电镜下观察及组织切片评估PRP与DDM结合紧密、有序;DDM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结论:DDM与PRP结合能够更好的促进生长因子的缓慢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矿牙本质基质 血小板血浆 生长因子 缓释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复合软骨细胞用于聚氨酯支架成软骨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忠山 秦海燕 +1 位作者 杜静 赵铱民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3-318,共6页
目的:以聚氨酯(polyurethane,PU)支架、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及兔耳廓软骨细胞于裸鼠皮下构建组织工程软骨。方法:分离培养新西兰大白兔耳廓软骨细胞;制备PRP含量为5%、10%、15%、20%、25%、30%6种浓度的培养液,MTT... 目的:以聚氨酯(polyurethane,PU)支架、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及兔耳廓软骨细胞于裸鼠皮下构建组织工程软骨。方法:分离培养新西兰大白兔耳廓软骨细胞;制备PRP含量为5%、10%、15%、20%、25%、30%6种浓度的培养液,MTT检测其对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支架分3组(n=6):A组:PU/PRP/软骨细胞复合组;B组:PU支架;C组:PU/软骨细胞复合组,将3组支架同时分别移植入裸鼠背部皮下;8周后取出,通过大体观察、硬组织切片、Realtime-PCR检测新生软骨。结果:不同浓度的PRP均促进了软骨细胞的增殖,25%、30%浓度组效果最明显(P<0.05);A组新生软骨与支架结合较紧密,牵拉组织不易与支架分离,B组无软骨形成,C组新生软骨容易与支架分离;A组硬组织切片可见大量成熟的软骨陷窝形成,而C组软骨陷窝较少;A组新生软骨中aggrecan、collagen II、Sox9基因的表达均较C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P<0.05)。结论:以PU支架、PRP及耳廓软骨细胞可用于构建组织工程软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血浆 聚氨酯支架 软骨再生 REAL-TIME PCR 富血小板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