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钦州湾海域COD时空分布及对富营养化贡献分析
被引量:
27
1
作者
杨斌
钟秋平
+2 位作者
鲁栋梁
林美芳
李尚平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25,共6页
根据2010年4月(春季)和9月(秋季)钦州湾海域现场调查资料,对表层海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评价其污染水平,分析COD对该海域富营养化的贡献,并探讨了COD的主要来源及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钦州...
根据2010年4月(春季)和9月(秋季)钦州湾海域现场调查资料,对表层海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评价其污染水平,分析COD对该海域富营养化的贡献,并探讨了COD的主要来源及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钦州湾海域表层COD的平均浓度为(1.21±0.55)mg/L,浓度范围为0.57~2.38 mg/L,水平分布呈现由湾内向湾外逐渐递减的趋势;秋季研究海域COD污染水平高于春季;COD对富营养化的贡献范围为42.1%~64.7%,平均贡献为(50.3±6.7)%,贡献随着富营养化指数的增加而减小;COD与盐度、pH存在显著负相关,而与DIN、SiO-23Si存在显著正相关。COD时空分布主要受陆地径流、陆源输入和水动力过程的影响,COD是影响钦州湾海域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但并非决定性因子,富营养化程度加重时来自营养盐的贡献表现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D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富营养化贡献
钦州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春、夏季长江口邻近海域COD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及对富营养化的贡献
被引量:
24
2
作者
李磊
王云龙
+2 位作者
蒋玫
袁骐
沈新强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9-335,共7页
根据2009年春季(5月)和夏季(8月)对长江口海域的调查监测资料,研究了海水中COD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对其污染水平进行了评价,同时分析了COD对海域富营养化的贡献,探讨了化学耗氧有机物的主要来源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江口...
根据2009年春季(5月)和夏季(8月)对长江口海域的调查监测资料,研究了海水中COD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对其污染水平进行了评价,同时分析了COD对海域富营养化的贡献,探讨了化学耗氧有机物的主要来源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江口海域春夏季表层、春夏季底层之间COD均存在显著的差异,春季表层与底层、夏季表层与底层之间COD则无显著差异,春季表、底层COD的平均浓度、最高浓度均小于夏季,平面分布呈由近岸向远海逐渐递减的趋势;夏季研究海域COD污染高于春季;COD对富营养化的贡献范围为39.69%~63.58%,平均贡献为(46.53±4.49)%,贡献随着富营养化指数的增加而减小;陆地径流输入以及陆源排放是COD的主要来源;COD与环境因子均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COD时空分布主要受制于长江冲淡水,对富营养化的贡献主要受营养盐影响,与海底沉积物再悬浮也有一定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COD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富营养化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渤海中部COD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富营养化的贡献分析
被引量:
7
3
作者
张艳
李秋芬
+7 位作者
赵俊
崔正国
周明莹
朱建新
丁东生
过锋
刘传霞
曲克明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3-48,共6页
以2013年春、夏、秋、冬4个季节对渤海中部海区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对调查海域表、中、底层水体的化学耗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的时空分布、来源及其对富营养化的贡献等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调查海域COD平均含量以夏季最高,...
以2013年春、夏、秋、冬4个季节对渤海中部海区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对调查海域表、中、底层水体的化学耗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的时空分布、来源及其对富营养化的贡献等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调查海域COD平均含量以夏季最高,秋季次之,春季最低。垂直分布差异表现为春季表层最高,中层最低;夏季表层最高,底层最低;秋季和冬季均为中层最高,底层最低。各站位COD平均浓度水平分布在春季无明显的高值出现,含量分布较均匀,夏季COD从西向东呈降低趋势,高值主要分布于西部海域;秋季和冬季COD从北向南呈递减趋势,高值分布于调查海域北部。调查海域各站位营养指数E值变化范围为0.088–2.995,平均值为0.337±0.403,大于1的站位有25个,其中,秋季20个,冬季5个,表明大部分调查海域水质未达到富营养化状态,处于较低营养水平。COD对调查海域富营养化的贡献率为46.15%–141.41%,平均值为(71.36±14.98)%,表明COD在渤海海区富营养化中占据了主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COD
分布特征
富营养化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钦州湾海域COD时空分布及对富营养化贡献分析
被引量:
27
1
作者
杨斌
钟秋平
鲁栋梁
林美芳
李尚平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钦州学院北部湾海洋保护与开发利用广西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
出处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25,共6页
基金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0GXNSFA013063
2010GX-NSFE013006)
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201106LX546)
文摘
根据2010年4月(春季)和9月(秋季)钦州湾海域现场调查资料,对表层海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评价其污染水平,分析COD对该海域富营养化的贡献,并探讨了COD的主要来源及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钦州湾海域表层COD的平均浓度为(1.21±0.55)mg/L,浓度范围为0.57~2.38 mg/L,水平分布呈现由湾内向湾外逐渐递减的趋势;秋季研究海域COD污染水平高于春季;COD对富营养化的贡献范围为42.1%~64.7%,平均贡献为(50.3±6.7)%,贡献随着富营养化指数的增加而减小;COD与盐度、pH存在显著负相关,而与DIN、SiO-23Si存在显著正相关。COD时空分布主要受陆地径流、陆源输入和水动力过程的影响,COD是影响钦州湾海域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但并非决定性因子,富营养化程度加重时来自营养盐的贡献表现更为突出。
关键词
COD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富营养化贡献
钦州湾
Keywords
COD
distribution characters
influencing factors
contribution to the eutrophication
Qinzhou Bay
分类号
X17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春、夏季长江口邻近海域COD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及对富营养化的贡献
被引量:
24
2
作者
李磊
王云龙
蒋玫
袁骐
沈新强
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资源及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出处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9-335,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0CB429005)
文摘
根据2009年春季(5月)和夏季(8月)对长江口海域的调查监测资料,研究了海水中COD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对其污染水平进行了评价,同时分析了COD对海域富营养化的贡献,探讨了化学耗氧有机物的主要来源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江口海域春夏季表层、春夏季底层之间COD均存在显著的差异,春季表层与底层、夏季表层与底层之间COD则无显著差异,春季表、底层COD的平均浓度、最高浓度均小于夏季,平面分布呈由近岸向远海逐渐递减的趋势;夏季研究海域COD污染高于春季;COD对富营养化的贡献范围为39.69%~63.58%,平均贡献为(46.53±4.49)%,贡献随着富营养化指数的增加而减小;陆地径流输入以及陆源排放是COD的主要来源;COD与环境因子均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COD时空分布主要受制于长江冲淡水,对富营养化的贡献主要受营养盐影响,与海底沉积物再悬浮也有一定的联系。
关键词
长江口
COD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富营养化贡献
Keywords
Changjiang River Estuary
COD
characteristics of distribu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contribution to the eutrophication
分类号
X17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渤海中部COD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富营养化的贡献分析
被引量:
7
3
作者
张艳
李秋芬
赵俊
崔正国
周明莹
朱建新
丁东生
过锋
刘传霞
曲克明
机构
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出处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3-48,共6页
基金
农业部溢油专项"渤海生态环境监测评估"(农办渔【2012】117号)和"应对溢油关键技术专项研究"(2012-NZ-5739)共同资助
文摘
以2013年春、夏、秋、冬4个季节对渤海中部海区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对调查海域表、中、底层水体的化学耗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的时空分布、来源及其对富营养化的贡献等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调查海域COD平均含量以夏季最高,秋季次之,春季最低。垂直分布差异表现为春季表层最高,中层最低;夏季表层最高,底层最低;秋季和冬季均为中层最高,底层最低。各站位COD平均浓度水平分布在春季无明显的高值出现,含量分布较均匀,夏季COD从西向东呈降低趋势,高值主要分布于西部海域;秋季和冬季COD从北向南呈递减趋势,高值分布于调查海域北部。调查海域各站位营养指数E值变化范围为0.088–2.995,平均值为0.337±0.403,大于1的站位有25个,其中,秋季20个,冬季5个,表明大部分调查海域水质未达到富营养化状态,处于较低营养水平。COD对调查海域富营养化的贡献率为46.15%–141.41%,平均值为(71.36±14.98)%,表明COD在渤海海区富营养化中占据了主要地位。
关键词
渤海
COD
分布特征
富营养化贡献
Keywords
The Bohai Sea
CO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Contribution to eutrophication
分类号
X14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钦州湾海域COD时空分布及对富营养化贡献分析
杨斌
钟秋平
鲁栋梁
林美芳
李尚平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春、夏季长江口邻近海域COD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及对富营养化的贡献
李磊
王云龙
蒋玫
袁骐
沈新强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渤海中部COD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富营养化的贡献分析
张艳
李秋芬
赵俊
崔正国
周明莹
朱建新
丁东生
过锋
刘传霞
曲克明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