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太平洋富稀土深海沉积物标准物质研制
被引量:
1
1
作者
朱爱美
石学法
+4 位作者
刘季花
汪虹敏
王小静
白亚之
崔菁菁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9-199,共11页
深海稀土被认为是继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和多金属硫化物之后发现的第四种深海矿产资源,以富含中-重稀土元素为显著特征。中国目前深海沉积物标准物质数量较少,不成系列,而且现有海洋沉积物标准物质中稀土元素总量最高为475.9μg/g,远...
深海稀土被认为是继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和多金属硫化物之后发现的第四种深海矿产资源,以富含中-重稀土元素为显著特征。中国目前深海沉积物标准物质数量较少,不成系列,而且现有海洋沉积物标准物质中稀土元素总量最高为475.9μg/g,远未达到富稀土深海沉积物中的稀土元素总量(>1000μg/g)。目前国内外尚未有富稀土深海沉积物成分分析标准物质,为满足深海稀土资源勘查需要,本文报道了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太平洋富稀土深海沉积物(GBW07590)研制过程。该标准物质候选物实物样品采集自4300m东南太平洋海底,经过自然风干、粉碎、混匀和灭活加工制备后,对沉积物成分进行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各成分统计结果显示样品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国内外11家实验室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该标准物质的62种成分进行定值,确定各项成分的标准值和不确定度,稀土总量达到2103μg/g。该标准物质的研制进一步丰富了国内外深海沉积物标准物质品类,为科学研究、深海资源开发评价和地球化学分析测试等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稀土深海沉积
物
标准物质
定值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印度洋洋盆GC11岩心富稀土深海沉积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
9
2
作者
张霄宇
黄牧
+1 位作者
石学法
黄大松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1-61,共11页
对中印度洋洋盆的沉积GC11岩心开展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研究,根据主微量元素相关性特征、稀土元素富集程度以及澳大利亚后太古代平均页岩归一化模式特征,初步探讨了GC11岩心的沉积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影响稀土元素富集的...
对中印度洋洋盆的沉积GC11岩心开展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研究,根据主微量元素相关性特征、稀土元素富集程度以及澳大利亚后太古代平均页岩归一化模式特征,初步探讨了GC11岩心的沉积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影响稀土元素富集的可能因素。研究表明,GC11岩心稀土元素总量在400.64×10^?6~742.74×10^?6,平均值为658.41×10^?6,略低于邻近海域的GC02岩心,与沃顿海盆DSDP213岩心中含沸石型深海粘土层位中的稀土元素含量相当。δCe负异常明显,(La/Yb)N为0.42,显示重稀土相对富集的特点。稀土元素与P2O5呈显著正相关性,CaO/P2O5的平均值为2.3,表明生物钙磷灰石可能是稀土元素的主要载体矿物,而铁锰水合物可能对富集稀土元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影响不大;GC11岩心中δCe负异常程度远低于GC02岩心,略低于DSDP213岩心,中稀土富集特征与GC02和DSDP213岩心基本一致。不同程度陆源物质的混入可能是导致以上不同岩心中稀土元素富集程度和分馏特征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稀土深海沉积
稀土
元素地球化学
物质来源
中印度洋洋盆
GC11岩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印度洋海盆富稀土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富集机制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孙懿
石学法
+9 位作者
鄢全树
刘希军
于淼
黄牧
毕东杰
李佳
朱爱美
高晶晶
汪虹敏
张兆祺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2-62,共21页
本文对中印度洋海盆深海富稀土沉积区两根柱样GC02和GC06开展了沉积物涂片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以及单矿物原位微区地球化学分析等,探讨了其地球化学特征、物质来源及稀土元素(REY)的富集机制。结果表明,GC02...
本文对中印度洋海盆深海富稀土沉积区两根柱样GC02和GC06开展了沉积物涂片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以及单矿物原位微区地球化学分析等,探讨了其地球化学特征、物质来源及稀土元素(REY)的富集机制。结果表明,GC02柱状沉积物类型为钙质黏土和沸石黏土,GC06柱状沉积物类型为钙质黏土、含沸石黏土和沸石黏土。稀土元素主要在含沸石黏土和沸石黏土中富集。北美页岩标准化(NASC)配分模式指示沉积物的REY主要来源于海水,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等特征表明该地区沉积物陆源组分可能主要源于澳大利亚的风尘物质。元素相关性和CaO/P_(2)O_(5)比值等指示了深海富稀土沉积中REY的主要赋存矿物为生物磷灰石(鱼牙/骨等),其次为铁锰微结核。本文总结和探讨了深海富稀土沉积的形成机制,完善了深海富稀土沉积形成过程的概念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印度洋海盆
富稀土深海沉积
物
地球化学
稀土
来源
赋存矿物
富
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太平洋富稀土深海沉积物标准物质研制
被引量:
1
1
作者
朱爱美
石学法
刘季花
汪虹敏
王小静
白亚之
崔菁菁
机构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海洋地质与成矿作用重点实验室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
山东省深海矿产资源开发重点实验室
出处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9-199,共11页
基金
国际海域资源调查与开发“十三五”规划之深海稀土资源勘查项目“深海富稀土沉积物地球化学标样研制”(DY135-R2-1-03)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深海富稀土标样研制”(2019Q02)。
文摘
深海稀土被认为是继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和多金属硫化物之后发现的第四种深海矿产资源,以富含中-重稀土元素为显著特征。中国目前深海沉积物标准物质数量较少,不成系列,而且现有海洋沉积物标准物质中稀土元素总量最高为475.9μg/g,远未达到富稀土深海沉积物中的稀土元素总量(>1000μg/g)。目前国内外尚未有富稀土深海沉积物成分分析标准物质,为满足深海稀土资源勘查需要,本文报道了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太平洋富稀土深海沉积物(GBW07590)研制过程。该标准物质候选物实物样品采集自4300m东南太平洋海底,经过自然风干、粉碎、混匀和灭活加工制备后,对沉积物成分进行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各成分统计结果显示样品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国内外11家实验室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该标准物质的62种成分进行定值,确定各项成分的标准值和不确定度,稀土总量达到2103μg/g。该标准物质的研制进一步丰富了国内外深海沉积物标准物质品类,为科学研究、深海资源开发评价和地球化学分析测试等提供科技支撑。
关键词
富稀土深海沉积
物
标准物质
定值
不确定度
Keywords
deep-sea rare earth-enriched sediment
reference materials
certification value
uncertainty
分类号
P618.7 [天文地球—矿床学]
O213.1 [理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印度洋洋盆GC11岩心富稀土深海沉积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
9
2
作者
张霄宇
黄牧
石学法
黄大松
机构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浙江大学海洋研究院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
出处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1-61,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6023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773005)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十三五”课题(DY135-R2-1-01)
文摘
对中印度洋洋盆的沉积GC11岩心开展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研究,根据主微量元素相关性特征、稀土元素富集程度以及澳大利亚后太古代平均页岩归一化模式特征,初步探讨了GC11岩心的沉积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影响稀土元素富集的可能因素。研究表明,GC11岩心稀土元素总量在400.64×10^?6~742.74×10^?6,平均值为658.41×10^?6,略低于邻近海域的GC02岩心,与沃顿海盆DSDP213岩心中含沸石型深海粘土层位中的稀土元素含量相当。δCe负异常明显,(La/Yb)N为0.42,显示重稀土相对富集的特点。稀土元素与P2O5呈显著正相关性,CaO/P2O5的平均值为2.3,表明生物钙磷灰石可能是稀土元素的主要载体矿物,而铁锰水合物可能对富集稀土元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影响不大;GC11岩心中δCe负异常程度远低于GC02岩心,略低于DSDP213岩心,中稀土富集特征与GC02和DSDP213岩心基本一致。不同程度陆源物质的混入可能是导致以上不同岩心中稀土元素富集程度和分馏特征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富稀土深海沉积
稀土
元素地球化学
物质来源
中印度洋洋盆
GC11岩心
Keywords
REY rich deep sea deposit
REY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material sources
central India Ocean Basin
Core GC11
分类号
P724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P736.41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印度洋海盆富稀土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富集机制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孙懿
石学法
鄢全树
刘希军
于淼
黄牧
毕东杰
李佳
朱爱美
高晶晶
汪虹敏
张兆祺
机构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海洋地质与成矿作用重点实验室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隐伏金矿产勘查重点实验室
出处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2-62,共21页
基金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山东省专项(2021QNLM020003-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1858209,41706061)
+2 种基金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项目(DY135-R2-1-01)
泰山学者攀登计划项目(tspd20181216)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MGQNLM201901)。
文摘
本文对中印度洋海盆深海富稀土沉积区两根柱样GC02和GC06开展了沉积物涂片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以及单矿物原位微区地球化学分析等,探讨了其地球化学特征、物质来源及稀土元素(REY)的富集机制。结果表明,GC02柱状沉积物类型为钙质黏土和沸石黏土,GC06柱状沉积物类型为钙质黏土、含沸石黏土和沸石黏土。稀土元素主要在含沸石黏土和沸石黏土中富集。北美页岩标准化(NASC)配分模式指示沉积物的REY主要来源于海水,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等特征表明该地区沉积物陆源组分可能主要源于澳大利亚的风尘物质。元素相关性和CaO/P_(2)O_(5)比值等指示了深海富稀土沉积中REY的主要赋存矿物为生物磷灰石(鱼牙/骨等),其次为铁锰微结核。本文总结和探讨了深海富稀土沉积的形成机制,完善了深海富稀土沉积形成过程的概念模型。
关键词
中印度洋海盆
富稀土深海沉积
物
地球化学
稀土
来源
赋存矿物
富
集机制
Keywords
Central Indian Ocean Basin
rare earth-rich deep-sea sediments
geochemistry
rare earth sources
REY-host minerals
enrichment mechanism
分类号
P736.212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太平洋富稀土深海沉积物标准物质研制
朱爱美
石学法
刘季花
汪虹敏
王小静
白亚之
崔菁菁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印度洋洋盆GC11岩心富稀土深海沉积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张霄宇
黄牧
石学法
黄大松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印度洋海盆富稀土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富集机制研究
孙懿
石学法
鄢全树
刘希军
于淼
黄牧
毕东杰
李佳
朱爱美
高晶晶
汪虹敏
张兆祺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