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富磷上清液铁接触除磷效果预测模型
1
作者 陆敏博 王世和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50-353,共4页
富磷上清液铁接触除磷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且各因素间关系复杂,单一的数学模型难于准确模拟.建立了灰色BP人工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模型,该模型结合了进水总磷浓度、曝气强度、水力停留时间、pH值、水温等5个主要影响因素,可准确预测不同工... 富磷上清液铁接触除磷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且各因素间关系复杂,单一的数学模型难于准确模拟.建立了灰色BP人工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模型,该模型结合了进水总磷浓度、曝气强度、水力停留时间、pH值、水温等5个主要影响因素,可准确预测不同工况下富磷上清液铁接触除磷效果.通过组合预测模型计算可知:随着进水总磷浓度和pH值的升高,总磷去除率随之下降;而随着曝气强度的增大和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总磷去除率随之升高;随着水温的升高,总磷去除率有波动,水温为27℃时,总磷去除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磷上清液 铁接触除 灰色BP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R侧流除磷强化同步亚硝化反硝化除磷效率 被引量:2
2
作者 赵倩 赵剑强 +2 位作者 王莎 冯鑫 刘威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2-28,共7页
采用SBR装置,进水COD/ρ(TN)为7,以厌氧-好氧-缺氧(A/O/A)的运行模式实现同步亚硝化反硝化(SPND)。为解决SPND工艺中除磷问题,实验在进水中额外添加一次乙酸钠,强化厌氧释磷后排出富磷上清液。当除磷效果消失时,依照第1次的方法再一次... 采用SBR装置,进水COD/ρ(TN)为7,以厌氧-好氧-缺氧(A/O/A)的运行模式实现同步亚硝化反硝化(SPND)。为解决SPND工艺中除磷问题,实验在进水中额外添加一次乙酸钠,强化厌氧释磷后排出富磷上清液。当除磷效果消失时,依照第1次的方法再一次强化除磷,结果表明,强化后出水PO4^3-P的质量浓度小于0.5 mg/L,其持续时间分别达2d和16d,PO4^3-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5.8%±0%.96.7%±3.7%;NH4^+-N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9.5%±1.6%和97.2%±2.3%.强化后微生物多样性增加,丰度大于1%的菌属增加8种.聚磷菌(PAOs)丰度由3.74%增长至4.04%,聚糖菌(GAOS)丰度由8.63%降至4.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流除 富磷上清液 同步亚硝化反硝化(SPN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侧流磷回收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吕景花 陈会杰 +3 位作者 付奥 李淅冰 张欢乐 张颖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758-1761,1766,共5页
磷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有限资源,过度排放会带来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污水处理过程中存在泥相与水相的磷富集,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进行磷回收是实现污水磷资源化的一种有效途径。以侧流离线的方式对主流生物处理过程中的富磷污水或污泥进行处... 磷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有限资源,过度排放会带来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污水处理过程中存在泥相与水相的磷富集,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进行磷回收是实现污水磷资源化的一种有效途径。以侧流离线的方式对主流生物处理过程中的富磷污水或污泥进行处理,通过沉淀或结晶等方式进行磷回收,已经取得广泛关注。探讨了国内外污水处理过程中侧流磷回收的相关工艺及其研究进展,旨在为污水处理过程中侧流磷回收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与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流处理 回收 污泥水解 富磷上清液 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