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富硒长双歧杆菌水溶性蛋白保护脂多糖诱导的大鼠肠上皮细胞IEC6损伤 被引量:3
1
作者 徐莉莎 朱家桢 +1 位作者 冯黎黎 吴旭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74-1278,共5页
目的本研究用脂多糖诱导大鼠肠上皮细胞IEC6损伤模型,考察富硒长双歧杆菌制剂对IEC6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分5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磷酸平衡盐溶液处理)、模型组(脂多糖处理)、富硒长双歧杆菌水溶性蛋白低、中、高3个浓度组(脂多糖处理... 目的本研究用脂多糖诱导大鼠肠上皮细胞IEC6损伤模型,考察富硒长双歧杆菌制剂对IEC6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分5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磷酸平衡盐溶液处理)、模型组(脂多糖处理)、富硒长双歧杆菌水溶性蛋白低、中、高3个浓度组(脂多糖处理的同时分别加入10、30、100 mg·L^-1的富硒长双歧杆菌水溶性蛋白)。脂多糖处理24 h后,检测IEC6细胞活力、细胞凋亡、线粒体膜电位、细胞紧密连接蛋白1(zonula occludens 1,ZO-1)和闭合素(Occludin)的表达。结果脂多糖可导致大鼠肠上皮细胞IEC6损伤,表现为细胞活力下降,凋亡增加,线粒体膜电位倒塌,细胞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减少。富硒长双歧杆菌水溶性蛋白能够抑制脂多糖诱导的IEC6细胞损伤,减少细胞凋亡,增强细胞间紧密连接。结论富硒长双歧杆菌水溶性蛋白能够保护脂多糖诱导的IEC6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长双歧杆菌水溶性蛋白 脂多糖 大鼠肠上皮细胞 细胞紧密连接 细胞凋亡 线粒体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长双歧杆菌DD98菌株的黏附特性及黏附机制初步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周艳 祁艳 +2 位作者 纪瑞 谭俊 陈代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84-88,共5页
利用Caco-2细胞作为体外黏附模型,通过细菌黏附率评价一株新的长双歧杆菌菌株DD98(Bifidobacterium longum DD98,DD98)富硒前后的黏附能力,测定细菌自动聚集能力与表面疏水性,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细菌表面Tuf蛋白mRNA表达量差异。... 利用Caco-2细胞作为体外黏附模型,通过细菌黏附率评价一株新的长双歧杆菌菌株DD98(Bifidobacterium longum DD98,DD98)富硒前后的黏附能力,测定细菌自动聚集能力与表面疏水性,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细菌表面Tuf蛋白mRNA表达量差异。结果表明,与DD98相比,富硒DD98(Selenium-enriched Bifidobacterium longum DD98,Se-DD98)黏附于Caco-2细胞的数量从(39.12±17.57)CFU/100cells上升到(581.17±62.79)CFU/100cells,Se-DD98对Caco-2细胞的黏附能力极显著升高(p<0.01)。相比DD98,Se-DD98自动聚集能力略有上升,且其表面疏水性从5.12%±0.16%上升到20.25%±2.14%,极显著性升高(p<0.01);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与Caco-2细胞共孵育2h后,Se-DD98菌体表面Tuf黏附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表明DD98经富硒培养后,黏附能力显著提升,其黏附能力的增强可能与细菌表面Tuf黏附蛋白的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DD98 CACO-2细胞 黏附 Tuf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长双歧杆菌优势菌株的高通量选育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旭东 王桃 +3 位作者 王白鸽 李忠磊 陈代杰 谭俊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8-102,共5页
运用96孔深孔板微型化培养和酶标仪快速检测,建立富硒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优势菌株的高通量筛选方法。通过高通量筛选获得的富硒长双歧杆菌优势菌株XBL-30,具有很好的硒蛋白转化能力。在7 L罐中添加一定浓度的亚硒酸钠,... 运用96孔深孔板微型化培养和酶标仪快速检测,建立富硒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优势菌株的高通量筛选方法。通过高通量筛选获得的富硒长双歧杆菌优势菌株XBL-30,具有很好的硒蛋白转化能力。在7 L罐中添加一定浓度的亚硒酸钠,优势菌株XBL-30的硒蛋白转化率从原始菌株的60%提高至85.3%,菌株多次传代后,硒蛋白转化率均能稳定在85%。该研究建立的高通量筛选方法不仅简单,快速,成本低,而且对其他微生物菌株的高通量筛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96孔深孔板 高通量筛选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长双歧杆菌DD98菌株对伊立替康所致小鼠腹泻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祁艳 周艳 +3 位作者 张旭东 吴春珍 谭俊 陈代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92-298,共7页
本研究建立伊立替康所致腹泻小鼠模型,通过长期灌胃富硒DD98(Selenium-enriched Bifidobacterium longum Se-DD98)菌株(一株新的长双歧杆菌菌株),评价其对伊立替康所致腹泻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正常对照组和伊立替康组小鼠每天灌胃无菌蒸... 本研究建立伊立替康所致腹泻小鼠模型,通过长期灌胃富硒DD98(Selenium-enriched Bifidobacterium longum Se-DD98)菌株(一株新的长双歧杆菌菌株),评价其对伊立替康所致腹泻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正常对照组和伊立替康组小鼠每天灌胃无菌蒸馏水,实验组小鼠每天灌胃低剂量(活菌数1×108CFU/kg)、高剂量(活菌数1×109CFU/kg)Se-DD98菌液,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在第17 d腹腔注射伊立替康,实验周期为24 d。测定小鼠体重,小鼠腹泻等级,免疫指标,肠道菌群以及回肠组织结构。结果表明:与伊立替康组比较,Se-DD98低、高剂量组小鼠体重显著增加(P<0.05);腹泻等级显著降低(P<0.05);高剂量组白细胞数目显著增加(P<0.05),低、高剂量组脾脏指数和中性粒细胞数目均显著增加(P<0.05),说明Se-DD98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同时,低、高剂量组大肠杆菌、梭菌和拟杆菌含量均比正常组和伊立替康组显著减少(P<0.05),而双歧杆菌含量显著增加(P<0.01)。此外Se-DD98低、高剂量均能减轻伊立替康导致的肠道粘膜、细胞和腺体损伤。上述结果表明Se-DD98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和保护肠道粘膜发挥缓解伊立替康导致的腹泻的作用。提示Se-DD98在辅助治疗伊立替康所致的腹泻等方面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DD98 伊立替康 肠道菌群 小鼠 腹泻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