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食源性富硒蛋白功能特性及硒形态研究进展
1
作者
胡驹铖
赵文竹
+3 位作者
于一丁
吴春剑
傅鹏程
于志鹏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379-385,共7页
富硒蛋白是动植物中硒的主要存在形式,硒在蛋白质内主要以硒代半胱氨酸、硒代胱氨酸、甲基硒代半胱氨酸和硒代蛋氨酸等多种硒代氨基酸形态存在,在抗氧化、改善认知障碍、调节血糖水平、免疫调节等生理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富硒蛋...
富硒蛋白是动植物中硒的主要存在形式,硒在蛋白质内主要以硒代半胱氨酸、硒代胱氨酸、甲基硒代半胱氨酸和硒代蛋氨酸等多种硒代氨基酸形态存在,在抗氧化、改善认知障碍、调节血糖水平、免疫调节等生理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富硒蛋白通过调控免疫活性、修复肠屏障和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在治疗炎症性肠病方面也具有显著作用。本文综述食源性富硒蛋白的功能特性、形态、含量测定方法,重点探讨其生物活性的作用机理及与其他营养成分的协同效应,并对其在炎症性肠病治疗改善中的应用潜力进行展望,以期为富硒蛋白的功能开发提供精准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蛋白
生物活性
炎症性肠病
硒
蛋白
形态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富硒蛋白多糖中纳米单质硒含量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凤芹
程远之
+4 位作者
肖肖
李笑笑
宋德广
路则庆
汪以真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55-1161,共7页
本试验旨在建立高效、准确、快速测定富硒蛋白多糖中纳米单质硒含量的方法。将25 mg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Z0206产富硒蛋白多糖样品悬浮在3 mL蒸馏水中,在3 mgⅩⅣ型蛋白酶作用下超声处理30 min(37℃),将酶解液离心得到的沉...
本试验旨在建立高效、准确、快速测定富硒蛋白多糖中纳米单质硒含量的方法。将25 mg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Z0206产富硒蛋白多糖样品悬浮在3 mL蒸馏水中,在3 mgⅩⅣ型蛋白酶作用下超声处理30 min(37℃),将酶解液离心得到的沉淀物(纳米单质硒)在常温下经双氧水-盐酸(H_2O_2-HCl)体系消解,所得溶液直接经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PLC-ICP-MS)分析[以PRP X100阴离子色谱柱对样品中的亚硒根离子(SeO_2-3)进行分离,流动相组成为5 mmol/L柠檬酸水溶液(pH 4.5)],测得样品中纳米单质硒含量为2 439μg/g。以国家标准(GB/T 13883—2008)方法[样品以硝酸-高氯酸(HNO_3-HClO_4)体系消解处理,经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HG-AFS)分析]为对照,测得样品中纳米单质硒含量为2 450μg/g。2种方法的测定结果高度一致。与GB/T 13883—2008中描述的方法相比,采用本试验建立的氧化体系条件更温和、快速并且易于控制,适用于纳米单质硒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富硒蛋白
多糖
纳米单质
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酵母富硒蛋白提取条件优化
被引量:
5
3
作者
邓乾坤
纪彦宇
+2 位作者
蒋霞
王斌
史学伟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06-210,共5页
以实验室前期分离的富硒酵母菌株库德里阿兹威氏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XJ1-3为试验菌株,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优化碱法提取酵母富硒蛋白的提取条件。结果表明,碱法提取酵母富硒蛋白最佳提取条件为NaOH浓度0.1 mol/L,液料...
以实验室前期分离的富硒酵母菌株库德里阿兹威氏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XJ1-3为试验菌株,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优化碱法提取酵母富硒蛋白的提取条件。结果表明,碱法提取酵母富硒蛋白最佳提取条件为NaOH浓度0.1 mol/L,液料比7.5∶1(mL∶g),提取时间140 min。在此优化条件下,酵母富硒蛋白的提取率达到12.62%,酵母富硒蛋白中硒含量为358.9μ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富硒蛋白
提取条件优化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富硒黑豆蛋白预防苯并[a]芘诱导肝损伤的机制
4
作者
何紫妍
王珠琳
+2 位作者
骆莹
李建科
袁莉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53,共11页
【目的】探究天然富硒黑豆蛋白(SeBSP,含硒质量分数84.00 mg/kg)对食品热加工有害产物苯并[a]芘(BaP)诱导的BALB/c小鼠肝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以正常黑豆蛋白(BSP,含硒质量分数0 mg/kg)为对照,分别对SeBSP和BSP进行了蛋白质表征检测...
【目的】探究天然富硒黑豆蛋白(SeBSP,含硒质量分数84.00 mg/kg)对食品热加工有害产物苯并[a]芘(BaP)诱导的BALB/c小鼠肝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以正常黑豆蛋白(BSP,含硒质量分数0 mg/kg)为对照,分别对SeBSP和BSP进行了蛋白质表征检测,并灌胃处理小鼠。灌胃30 d后,对小鼠肝脏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检测血清肝功能指标、肝脏氧化指标、BaP代谢相关指标以及细胞焦亡炎症因子水平。【结果】SeBSP和BSP均可预防BaP诱发的小鼠肝脏损伤,改善脂质代谢,降低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H2O2)水平,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水平。与BSP相比,SeBSP可通过高效降低BaP代谢相关酶AhR的酶活力,以及CYP1A1、CYP1B1和GST-P1的mRNA相对水平,更好地抑制最终致癌物BPDE-DNA的形成,从而减轻BaP的肝脏毒性。同时,SeBSP可以更显著地降低NLRP3、ASC、Caspase-1、GSDMD和炎症因子(TNF-α、IL-1β、IL-18、iNOS、COX-2)的mRNA相对水平,从而减弱BaP诱导的肝脏焦亡性损伤。【结论】该研究揭示了SeBSP可通过抑制BaP对肝脏造成的氧化损伤,调节BaP代谢相关酶和减弱细胞焦亡,有效预防BaP诱导的肝损伤,为控制BaP肝脏毒性和拓展硒资源的功能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A]芘
富
硒
黑豆
蛋白
肝损伤
代谢相关酶
细胞焦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富硒小米蛋白的理化性质、功能特性及结构研究
被引量:
4
5
作者
李琳
金丽娜
+2 位作者
郭佩佩
刘敦华
傅婧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9-267,共9页
该文以普通小米蛋白(common millet protein,MP)为对照,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扫描电...
该文以普通小米蛋白(common millet protein,MP)为对照,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等方法并测定溶解度(solubility,PS)、持水性(water holding capacity,WA)、乳化性(emulsification capability,EC)等指标对富硒小米蛋白(selenium-rich millet protein,SMP)的理化性质、功能特性及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P与SMP的硒含量分别为0.08、0.63 mg/kg;MP与SMP的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EAA)含量分别占总氨基酸含量的51.101%、53.529%;EAA与非必需氨基酸(non-essential amino acids,NEAA)的比值为1.045、1.152;2种小米蛋白分子质量均分布在10~70.2 kDa;随着pH升高,小米蛋白的PS、WA、起泡性(froth capability,FC)、起泡稳定性(froth stability,FS)、EC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而乳化稳定性(emulsion stability,ES)正好相反;随着温度升高,小米蛋白的PS、WA、持油性(oil-holding property,FA)、FC、FS、EC、ES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P<0.05);SEM结果显示MP表面有不规则凸起,而SMP表面光滑平整;FT-IR显示2种小米蛋白峰型一致,SMP位置略有后移,同时SMP的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含量较MP分别高出5.532、2.885、5.506个百分点,无规则卷曲含量则低于MP,说明SMP的结构有序性优于MP。该研究结果为SMP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
硒
小米
蛋白
功能特性
理化特性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硫酸铵沉淀分离富硒大豆蛋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13
6
作者
赵小莉
付洋
+2 位作者
赵强
宁方建
熊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92-95,100,共5页
本文采用碱提酸沉法从天然富硒大豆中提取分离蛋白(SPI),再分别用质量分数为40%、60%、80%的硫酸铵溶液对其进行分级沉淀,比较研究分离得到的不同富硒SPI组分间的差异,以探讨硫酸铵分离富硒SPI的方法。结果表明:浓度为60%硫酸铵溶液分...
本文采用碱提酸沉法从天然富硒大豆中提取分离蛋白(SPI),再分别用质量分数为40%、60%、80%的硫酸铵溶液对其进行分级沉淀,比较研究分离得到的不同富硒SPI组分间的差异,以探讨硫酸铵分离富硒SPI的方法。结果表明:浓度为60%硫酸铵溶液分离得到的富硒SPI组分中总硒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圆二色光谱和SDS-PAGE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硫酸铵溶液分离的富硒SPI组分的二级结构和亚基组成有明显不同;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和原子力显微观察,发现三种富硒蛋白组分的晶型和表面形态也区别较大。因此,硫酸铵法对于沉淀分离富硒SPI的差异组分,是一种有效的初筛方法,且以60%的硫酸铵浓度为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富硒蛋白
硫酸铵沉淀
二级结构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表面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富硒大豆蛋白的研制
被引量:
13
7
作者
况冲
郭晓玲
+1 位作者
张永忠
陈学颖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92-194,共3页
以黄豆芽为富硒载体,采用喷淋和浸泡相结合的方式添加不同浓度的硒溶液,通过黄豆的发芽过程实现对硒元素的生物富集,制备出富硒黄豆芽并分离得到富硒大豆蛋白。结果表明:当硒培养液浓度为10μg/mL、培养时间为120h时富硒效果最佳,制备...
以黄豆芽为富硒载体,采用喷淋和浸泡相结合的方式添加不同浓度的硒溶液,通过黄豆的发芽过程实现对硒元素的生物富集,制备出富硒黄豆芽并分离得到富硒大豆蛋白。结果表明:当硒培养液浓度为10μg/mL、培养时间为120h时富硒效果最佳,制备出的富硒大豆蛋白富硒量为21.23μg/g。富硒大豆蛋白与普通大豆蛋白相比,氨基酸含量有明显提高,其中谷氨酸的含量提高最为显著,大约提高了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
黄豆芽
富
硒
大豆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富硒大豆蛋白肽对小鼠免疫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5
8
作者
何晓蕾
任春元
王孟雪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2年第2期10-17,共8页
硒属于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性等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的生理功能。大豆蛋白肽易被人体吸收,可满足身体生长需要。为更好兼顾二者的生理特性开发新产品促进人体健康,实验利用亚硒酸钠溶液浸泡东北大豆,碱提酸沉法制备富硒大...
硒属于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性等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的生理功能。大豆蛋白肽易被人体吸收,可满足身体生长需要。为更好兼顾二者的生理特性开发新产品促进人体健康,实验利用亚硒酸钠溶液浸泡东北大豆,碱提酸沉法制备富硒大豆肽实现硒元素富集和转化,对所提取的富硒大豆蛋白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亚硒酸钠溶液浸泡后大豆硒含量由16.53μg·g^(-1)提高到26.25μg·g^(-1),大豆肽硒含量由5.67μg·g^(-1)提高到14.37μg·g^(-1);灌胃后的小鼠体重最高为32.22 g,免疫器官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最高值为0.51%和0.31%。随着灌胃的富硒大豆蛋白肽剂量的增加,SOD和GSH-Px值也在不断增加,血清SOD为152.3 U·g^(-1),肝脏SOD为223.5 U·g^(-1);血清GSH-Px为986.3 U·g^(-1),肝脏GSH-Px为1100.7 U·g^(-1)。巨噬细胞增殖能力A490值为0.61,免疫球蛋白IgA水平,免疫球蛋白IgG水平分别为278 mg·L^(-1)和490 mg·L^(-1)。实验表明富硒大豆肽可明显提高小鼠抗氧化能力和体液免疫能力。增强巨噬细胞增殖、吞噬能力。研究旨在为大豆及相关作物硒元素富集和转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为促进人体更好地吸收食品中的硒,开发与应用富硒大豆功能性创新产品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
硒
大豆
蛋白
富
硒
大豆
蛋白
肽
生长特性
体液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富硒花生降胆固醇活性肽的制备工艺优化及活性研究
被引量:
1
9
作者
刘欣
刘昆仑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3-119,共7页
旨在为降胆固醇保健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以富硒花生芽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富硒花生蛋白,并对其进行酶解和超滤制备富硒花生降胆固醇活性肽。以胆固醇胶束溶解度抑制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佳酶解工艺条件,...
旨在为降胆固醇保健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以富硒花生芽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富硒花生蛋白,并对其进行酶解和超滤制备富硒花生降胆固醇活性肽。以胆固醇胶束溶解度抑制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佳酶解工艺条件,并对酶解物的氨基酸组成、超滤前后多肽的降胆固醇活性及硒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采用木瓜蛋白酶、加酶量16000 U/g、pH 8.0、底物质量浓度3 g/100 mL、酶解温度41℃、酶解时间90 min,在此条件下富硒花生蛋白酶解物的胆固醇胶束溶解度抑制率为(45.58±0.49)%,显著高于未富硒花生蛋白酶解物的[(32.70±0.71)%];富硒花生蛋白酶解物的总疏水性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6%。超滤后分子质量小于10 kDa的多肽组分的降胆固醇活性最强,胆固醇胶束溶解度抑制率为(52.72±0.63)%,且硒含量最高(10.13 mg/kg)。综上,利用木瓜蛋白酶酶解富硒花生蛋白和超滤的方法可以制备富硒花生降胆固醇活性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
硒
花生
蛋白
酶解
降胆固醇肽
氨基酸组成
超滤
硒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富硒花生油和富硒花生蛋白的基本性质研究
被引量:
8
10
作者
程祥
熊华
+2 位作者
胡居吾
赵强
雷莉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5-97,共3页
以富硒花生为原料,采用石油醚提取富硒花生油,利用碱提酸沉法提取富硒花生蛋白,分别分析了产物的脂肪酸组成和氨基酸组成,并对富硒花生蛋白的基本性质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富硒花生油中的亚油酸含量高于油酸;富硒花生蛋白中必需氨基酸...
以富硒花生为原料,采用石油醚提取富硒花生油,利用碱提酸沉法提取富硒花生蛋白,分别分析了产物的脂肪酸组成和氨基酸组成,并对富硒花生蛋白的基本性质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富硒花生油中的亚油酸含量高于油酸;富硒花生蛋白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22.306%,非必需氨基酸含量为63.816%;富硒花生和富硒花生蛋白的硒含量分别为257μg/kg和183μg/kg;富硒花生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 000~70 000 Da之间;富硒花生蛋白有较好的溶解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
硒
花生油
富
硒
花生
蛋白
硒
含量
溶解性
乳化性
乳化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水螺旋藻C-藻蓝蛋白富硒及其抗氧化特性
被引量:
8
11
作者
成华
向文洲
+3 位作者
吴华莲
彭娟
何慧
肖伟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0-65,共6页
对海水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C-藻蓝蛋白的富硒能力及含硒C-藻蓝蛋白对超氧阴离子(O2-.)和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添加低浓度硒(40—80mg.L-1)培养时,海水钝顶螺旋藻C-藻蓝蛋白对硒的富集效果显著强...
对海水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C-藻蓝蛋白的富硒能力及含硒C-藻蓝蛋白对超氧阴离子(O2-.)和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添加低浓度硒(40—80mg.L-1)培养时,海水钝顶螺旋藻C-藻蓝蛋白对硒的富集效果显著强于淡水螺旋藻C-藻蓝蛋白。硒浓度为40mg.L-1时,C-藻蓝蛋白对硒的利用率最高,富硒系数最大(0.9%);硒浓度为60mg.L-1时,C-藻蓝蛋白含硒量最高(402mg.kg-1)。含硒C-藻蓝蛋白比C-藻蓝蛋白对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都有所加强,清除效应与C-藻蓝蛋白的含硒量及蛋白浓度呈正相关。C-藻蓝蛋白含硒量最高组(402mg.kg-1)在浓度为180μg.ml-1时,对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可达到83%和35%,远高于同样条件下其他淡水种类相应蛋白的清除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利用海水培养的螺旋藻能显著提高C-藻蓝蛋白的富硒能力和含硒C-藻蓝蛋白清除超氧阴离子的活性。此研究对开发具有抗氧化功能的含硒C-藻蓝蛋白显示出独特的技术优势和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
富
硒
C-藻蓝
蛋白
超氧阴离子
羟基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富硒植物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9
12
作者
王珠琳
袁莉
+1 位作者
李建科
胡子朗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6-202,共7页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相较于亚硒酸钠等无机态硒,有机硒的生物利用率高,毒副作用小,是机体补充硒元素的重要途径。无机态硒可通过植物的生物转化变成有机态硒,主要以硒蛋白的形式储存在植物体内。所以,蛋白含...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相较于亚硒酸钠等无机态硒,有机硒的生物利用率高,毒副作用小,是机体补充硒元素的重要途径。无机态硒可通过植物的生物转化变成有机态硒,主要以硒蛋白的形式储存在植物体内。所以,蛋白含量高且富硒植物是获得有机态硒的有效途径。许多学者对富硒植物蛋白的生理功能进行研究,发现其效果显著,并且可以用于预防各种疾病。本文详细综述了富硒植物蛋白的提取方法以及其生理功能,如抗氧化、抗肿瘤、抗炎、增强免疫力等,为进一步研究富硒植物蛋白及其生理功能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
硒
植物
蛋白
生物转化
提取方法
生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富硒糙米蛋白理化特性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
12
13
作者
冯明菊
熊华
+1 位作者
王晓雅
孙永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34-42,共9页
本文以三种富硒糙米为原料,对糙米中蛋白的理化特性和富硒糙米蛋白的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与测定。研究发现:相较于普通糙米,富硒糙米中硒含量显著增加(P<0.05);富硒处理可提高糙米中粗蛋白含量,造成肉豆蔻酸含量降低,硬脂酸含量升高;...
本文以三种富硒糙米为原料,对糙米中蛋白的理化特性和富硒糙米蛋白的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与测定。研究发现:相较于普通糙米,富硒糙米中硒含量显著增加(P<0.05);富硒处理可提高糙米中粗蛋白含量,造成肉豆蔻酸含量降低,硬脂酸含量升高;相较于普通糙米蛋白,富硒糙米蛋白中蛋氨酸含量上升,半胱氨酸含量下降;富硒处理对蛋白质分子量及亚基组成无显著影响,但会增加β-折叠、无规则卷含量增加,降低β-转角、α-螺旋含量。富硒糙米蛋白具一定的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与还原力,且均明显高于普通糙米蛋白,表现出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
富
硒
糙米
蛋白
DPPH
羟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富硒长双歧杆菌水溶性蛋白保护脂多糖诱导的大鼠肠上皮细胞IEC6损伤
被引量:
3
14
作者
徐莉莎
朱家桢
+1 位作者
冯黎黎
吴旭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74-1278,共5页
目的本研究用脂多糖诱导大鼠肠上皮细胞IEC6损伤模型,考察富硒长双歧杆菌制剂对IEC6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分5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磷酸平衡盐溶液处理)、模型组(脂多糖处理)、富硒长双歧杆菌水溶性蛋白低、中、高3个浓度组(脂多糖处理...
目的本研究用脂多糖诱导大鼠肠上皮细胞IEC6损伤模型,考察富硒长双歧杆菌制剂对IEC6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分5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磷酸平衡盐溶液处理)、模型组(脂多糖处理)、富硒长双歧杆菌水溶性蛋白低、中、高3个浓度组(脂多糖处理的同时分别加入10、30、100 mg·L^-1的富硒长双歧杆菌水溶性蛋白)。脂多糖处理24 h后,检测IEC6细胞活力、细胞凋亡、线粒体膜电位、细胞紧密连接蛋白1(zonula occludens 1,ZO-1)和闭合素(Occludin)的表达。结果脂多糖可导致大鼠肠上皮细胞IEC6损伤,表现为细胞活力下降,凋亡增加,线粒体膜电位倒塌,细胞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减少。富硒长双歧杆菌水溶性蛋白能够抑制脂多糖诱导的IEC6细胞损伤,减少细胞凋亡,增强细胞间紧密连接。结论富硒长双歧杆菌水溶性蛋白能够保护脂多糖诱导的IEC6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
硒
长双歧杆菌水溶性
蛋白
脂多糖
大鼠肠上皮细胞
细胞紧密连接
细胞凋亡
线粒体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富硒大豆肽的制备及体内吸收性分析
被引量:
5
15
作者
高思薇
张健
+4 位作者
张祺悦
李雯晖
李赫
于添
刘新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5-172,共8页
为提高硒的体内吸收速率,本实验对富硒大豆蛋白和富硒大豆肽在大鼠低硒模型的体内吸收规律进行探究。采用碱溶-酸沉法从富硒大豆中提取富硒大豆蛋白,对其酶解、超滤,制备富硒大豆肽,对所提取富硒大豆蛋白及制备的富硒大豆肽的组成、硒...
为提高硒的体内吸收速率,本实验对富硒大豆蛋白和富硒大豆肽在大鼠低硒模型的体内吸收规律进行探究。采用碱溶-酸沉法从富硒大豆中提取富硒大豆蛋白,对其酶解、超滤,制备富硒大豆肽,对所提取富硒大豆蛋白及制备的富硒大豆肽的组成、硒的分布及结合形式进行探究,分别用富硒大豆蛋白、富硒大豆肽(以硒含量18μg/kg mb,分子质量低于3 kDa)灌胃SD雄性大鼠,于灌胃0、5、10、20、30、40、60、80、90、120 min后尾部取血,同时测定血浆硒质量浓度与氨基酸浓度,分析血硒质量浓度与血浆氨基酸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富硒大豆蛋白的主要富硒亚基分子质量为26~35 kDa,11S富硒大豆蛋白硒含量显著高于7S富硒大豆蛋白(P<0.05);超滤纯化得到的3 kDa以下大豆肽组分的硒含量高达110.40μg/g,显著高于10 kDa以上与3~10 kDa组分(P<0.05),3 kDa以下大豆肽组分蛋氨酸含量(189.32μmol/g)与胱氨酸含量(47.09μmol/g)也显著高于其他组分(P<0.05);灌胃富硒肽与蛋白后大鼠血浆硒质量浓度和总游离氨基酸浓度均出现两个峰值,经灌胃富硒大豆蛋白后,大鼠血硒质量浓度达峰时间分别为20 min和80 min,最高血硒质量浓度可达1.070 mg/L,血浆总游离氨基酸浓度达峰时间分别为10 min和80 min,最高值可达4.172μmol/L;而灌胃富硒大豆肽后大鼠血硒质量浓度达峰时间分别为10 min和40 min,最高血硒质量浓度可达1.338 mg/L,总游离氨基酸浓度达峰时间分别为5 min和40 min,最高值可达5.053μmol/L,达峰时间均早于富硒大豆蛋白。研究表明富硒大豆蛋白经酶解,超滤得到富硒大豆肽可显著提高硒的体内吸收速率,具有作为口服营养功能食品开发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
硒
大豆
蛋白
富
硒
大豆肽
硒
的分布
营养干预
体内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食源性富硒蛋白功能特性及硒形态研究进展
1
作者
胡驹铖
赵文竹
于一丁
吴春剑
傅鹏程
于志鹏
机构
海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海南大学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379-385,共7页
基金
海南省国际科技合作研发项目(GHYF20240010)
海南富硒鸡蛋高端产品创制及产业化示范项目(HKKJ202424)。
文摘
富硒蛋白是动植物中硒的主要存在形式,硒在蛋白质内主要以硒代半胱氨酸、硒代胱氨酸、甲基硒代半胱氨酸和硒代蛋氨酸等多种硒代氨基酸形态存在,在抗氧化、改善认知障碍、调节血糖水平、免疫调节等生理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富硒蛋白通过调控免疫活性、修复肠屏障和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在治疗炎症性肠病方面也具有显著作用。本文综述食源性富硒蛋白的功能特性、形态、含量测定方法,重点探讨其生物活性的作用机理及与其他营养成分的协同效应,并对其在炎症性肠病治疗改善中的应用潜力进行展望,以期为富硒蛋白的功能开发提供精准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
富硒蛋白
生物活性
炎症性肠病
硒
蛋白
形态检测
Keywords
selenium-enriched proteins
bioactivity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selenoprotein speciation analysis
分类号
TS201.4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富硒蛋白多糖中纳米单质硒含量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凤芹
程远之
肖肖
李笑笑
宋德广
路则庆
汪以真
机构
浙江大学饲料科学研究所生物饲料安全与污染防控国家工程实验室农业部华东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
出处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55-1161,共7页
基金
现代农业生猪产业体系(CARS-36);浙江大学实验技术研究项目(SJS201711)
文摘
本试验旨在建立高效、准确、快速测定富硒蛋白多糖中纳米单质硒含量的方法。将25 mg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Z0206产富硒蛋白多糖样品悬浮在3 mL蒸馏水中,在3 mgⅩⅣ型蛋白酶作用下超声处理30 min(37℃),将酶解液离心得到的沉淀物(纳米单质硒)在常温下经双氧水-盐酸(H_2O_2-HCl)体系消解,所得溶液直接经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PLC-ICP-MS)分析[以PRP X100阴离子色谱柱对样品中的亚硒根离子(SeO_2-3)进行分离,流动相组成为5 mmol/L柠檬酸水溶液(pH 4.5)],测得样品中纳米单质硒含量为2 439μg/g。以国家标准(GB/T 13883—2008)方法[样品以硝酸-高氯酸(HNO_3-HClO_4)体系消解处理,经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HG-AFS)分析]为对照,测得样品中纳米单质硒含量为2 450μg/g。2种方法的测定结果高度一致。与GB/T 13883—2008中描述的方法相比,采用本试验建立的氧化体系条件更温和、快速并且易于控制,适用于纳米单质硒的快速检测。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富硒蛋白
多糖
纳米单质
硒
Keywords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selenium-enriched polysaccharides
nano elemental selenium
分类号
Q657.32 [生物学—生物物理学]
Q936 [生物学—微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酵母富硒蛋白提取条件优化
被引量:
5
3
作者
邓乾坤
纪彦宇
蒋霞
王斌
史学伟
机构
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
出处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06-210,共5页
基金
兵团重点领域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20AB014)
八师石河子市重点领域科技攻关项目(2020GY07)。
文摘
以实验室前期分离的富硒酵母菌株库德里阿兹威氏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XJ1-3为试验菌株,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优化碱法提取酵母富硒蛋白的提取条件。结果表明,碱法提取酵母富硒蛋白最佳提取条件为NaOH浓度0.1 mol/L,液料比7.5∶1(mL∶g),提取时间140 min。在此优化条件下,酵母富硒蛋白的提取率达到12.62%,酵母富硒蛋白中硒含量为358.9μg/g。
关键词
酵母
富硒蛋白
提取条件优化
响应面分析
Keywords
yeast
selenium-rich protein
extraction conditions optimization
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
分类号
TS261.1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富硒黑豆蛋白预防苯并[a]芘诱导肝损伤的机制
4
作者
何紫妍
王珠琳
骆莹
李建科
袁莉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
出处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53,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972183)
陕西省技术创新引导专项项目(2022QFY09-03)
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21XJZZ0008)。
文摘
【目的】探究天然富硒黑豆蛋白(SeBSP,含硒质量分数84.00 mg/kg)对食品热加工有害产物苯并[a]芘(BaP)诱导的BALB/c小鼠肝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以正常黑豆蛋白(BSP,含硒质量分数0 mg/kg)为对照,分别对SeBSP和BSP进行了蛋白质表征检测,并灌胃处理小鼠。灌胃30 d后,对小鼠肝脏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检测血清肝功能指标、肝脏氧化指标、BaP代谢相关指标以及细胞焦亡炎症因子水平。【结果】SeBSP和BSP均可预防BaP诱发的小鼠肝脏损伤,改善脂质代谢,降低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H2O2)水平,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水平。与BSP相比,SeBSP可通过高效降低BaP代谢相关酶AhR的酶活力,以及CYP1A1、CYP1B1和GST-P1的mRNA相对水平,更好地抑制最终致癌物BPDE-DNA的形成,从而减轻BaP的肝脏毒性。同时,SeBSP可以更显著地降低NLRP3、ASC、Caspase-1、GSDMD和炎症因子(TNF-α、IL-1β、IL-18、iNOS、COX-2)的mRNA相对水平,从而减弱BaP诱导的肝脏焦亡性损伤。【结论】该研究揭示了SeBSP可通过抑制BaP对肝脏造成的氧化损伤,调节BaP代谢相关酶和减弱细胞焦亡,有效预防BaP诱导的肝损伤,为控制BaP肝脏毒性和拓展硒资源的功能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苯并[A]芘
富
硒
黑豆
蛋白
肝损伤
代谢相关酶
细胞焦亡
Keywords
benzo[a]pyrene
selenium-enriched black soybean protein
liver injury
metabolism-related enzymes
pyroptosis
分类号
TS201.4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富硒小米蛋白的理化性质、功能特性及结构研究
被引量:
4
5
作者
李琳
金丽娜
郭佩佩
刘敦华
傅婧
机构
宁夏大学食品与葡萄酒学院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9-267,共9页
基金
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BFH03003)。
文摘
该文以普通小米蛋白(common millet protein,MP)为对照,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等方法并测定溶解度(solubility,PS)、持水性(water holding capacity,WA)、乳化性(emulsification capability,EC)等指标对富硒小米蛋白(selenium-rich millet protein,SMP)的理化性质、功能特性及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P与SMP的硒含量分别为0.08、0.63 mg/kg;MP与SMP的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EAA)含量分别占总氨基酸含量的51.101%、53.529%;EAA与非必需氨基酸(non-essential amino acids,NEAA)的比值为1.045、1.152;2种小米蛋白分子质量均分布在10~70.2 kDa;随着pH升高,小米蛋白的PS、WA、起泡性(froth capability,FC)、起泡稳定性(froth stability,FS)、EC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而乳化稳定性(emulsion stability,ES)正好相反;随着温度升高,小米蛋白的PS、WA、持油性(oil-holding property,FA)、FC、FS、EC、ES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P<0.05);SEM结果显示MP表面有不规则凸起,而SMP表面光滑平整;FT-IR显示2种小米蛋白峰型一致,SMP位置略有后移,同时SMP的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含量较MP分别高出5.532、2.885、5.506个百分点,无规则卷曲含量则低于MP,说明SMP的结构有序性优于MP。该研究结果为SMP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关键词
富
硒
小米
蛋白
功能特性
理化特性
结构表征
Keywords
selenium-enriched millet protein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分类号
TS210.1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硫酸铵沉淀分离富硒大豆蛋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13
6
作者
赵小莉
付洋
赵强
宁方建
熊华
机构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92-95,100,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01436)
文摘
本文采用碱提酸沉法从天然富硒大豆中提取分离蛋白(SPI),再分别用质量分数为40%、60%、80%的硫酸铵溶液对其进行分级沉淀,比较研究分离得到的不同富硒SPI组分间的差异,以探讨硫酸铵分离富硒SPI的方法。结果表明:浓度为60%硫酸铵溶液分离得到的富硒SPI组分中总硒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圆二色光谱和SDS-PAGE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硫酸铵溶液分离的富硒SPI组分的二级结构和亚基组成有明显不同;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和原子力显微观察,发现三种富硒蛋白组分的晶型和表面形态也区别较大。因此,硫酸铵法对于沉淀分离富硒SPI的差异组分,是一种有效的初筛方法,且以60%的硫酸铵浓度为较佳。
关键词
大豆
富硒蛋白
硫酸铵沉淀
二级结构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表面形态
Keywords
Selenium-enriched soybean protein
ammonium sulfate precipitation
secondary structure
SDS- PAGE
Surface morphology
分类号
TS202.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富硒大豆蛋白的研制
被引量:
13
7
作者
况冲
郭晓玲
张永忠
陈学颖
机构
东北农业大学理学院
佳木斯大学化学与药学院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92-194,共3页
基金
黑龙江省“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GA06B402-4)
大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项目(SB05A04)
文摘
以黄豆芽为富硒载体,采用喷淋和浸泡相结合的方式添加不同浓度的硒溶液,通过黄豆的发芽过程实现对硒元素的生物富集,制备出富硒黄豆芽并分离得到富硒大豆蛋白。结果表明:当硒培养液浓度为10μg/mL、培养时间为120h时富硒效果最佳,制备出的富硒大豆蛋白富硒量为21.23μg/g。富硒大豆蛋白与普通大豆蛋白相比,氨基酸含量有明显提高,其中谷氨酸的含量提高最为显著,大约提高了35%。
关键词
硒
黄豆芽
富
硒
大豆
蛋白
Keywords
Selenium
soybean sprouts
protein of selenium- enriched soybean
分类号
TS214.2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富硒大豆蛋白肽对小鼠免疫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5
8
作者
何晓蕾
任春元
王孟雪
机构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出处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2年第2期10-17,共8页
基金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校级博士启动计划(亏缺灌溉下大豆根区氮素运移动态研究:XDB-2017-0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东北西部春大豆抗旱补灌与优质丰产关系的研究:2018YFD1000905)。
文摘
硒属于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性等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的生理功能。大豆蛋白肽易被人体吸收,可满足身体生长需要。为更好兼顾二者的生理特性开发新产品促进人体健康,实验利用亚硒酸钠溶液浸泡东北大豆,碱提酸沉法制备富硒大豆肽实现硒元素富集和转化,对所提取的富硒大豆蛋白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亚硒酸钠溶液浸泡后大豆硒含量由16.53μg·g^(-1)提高到26.25μg·g^(-1),大豆肽硒含量由5.67μg·g^(-1)提高到14.37μg·g^(-1);灌胃后的小鼠体重最高为32.22 g,免疫器官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最高值为0.51%和0.31%。随着灌胃的富硒大豆蛋白肽剂量的增加,SOD和GSH-Px值也在不断增加,血清SOD为152.3 U·g^(-1),肝脏SOD为223.5 U·g^(-1);血清GSH-Px为986.3 U·g^(-1),肝脏GSH-Px为1100.7 U·g^(-1)。巨噬细胞增殖能力A490值为0.61,免疫球蛋白IgA水平,免疫球蛋白IgG水平分别为278 mg·L^(-1)和490 mg·L^(-1)。实验表明富硒大豆肽可明显提高小鼠抗氧化能力和体液免疫能力。增强巨噬细胞增殖、吞噬能力。研究旨在为大豆及相关作物硒元素富集和转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为促进人体更好地吸收食品中的硒,开发与应用富硒大豆功能性创新产品提供新途径。
关键词
富
硒
大豆
蛋白
富
硒
大豆
蛋白
肽
生长特性
体液免疫
Keywords
selenium-enriched soybean protein
selenium-enriched soybean peptide
growth characteristics
humoral immune
physiological activity
分类号
Q78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富硒花生降胆固醇活性肽的制备工艺优化及活性研究
被引量:
1
9
作者
刘欣
刘昆仑
机构
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
出处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3-11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72259)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212300410033)
河南工业大学自科创新基金重点项目(2021 ZKCJ03)。
文摘
旨在为降胆固醇保健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以富硒花生芽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富硒花生蛋白,并对其进行酶解和超滤制备富硒花生降胆固醇活性肽。以胆固醇胶束溶解度抑制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佳酶解工艺条件,并对酶解物的氨基酸组成、超滤前后多肽的降胆固醇活性及硒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采用木瓜蛋白酶、加酶量16000 U/g、pH 8.0、底物质量浓度3 g/100 mL、酶解温度41℃、酶解时间90 min,在此条件下富硒花生蛋白酶解物的胆固醇胶束溶解度抑制率为(45.58±0.49)%,显著高于未富硒花生蛋白酶解物的[(32.70±0.71)%];富硒花生蛋白酶解物的总疏水性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6%。超滤后分子质量小于10 kDa的多肽组分的降胆固醇活性最强,胆固醇胶束溶解度抑制率为(52.72±0.63)%,且硒含量最高(10.13 mg/kg)。综上,利用木瓜蛋白酶酶解富硒花生蛋白和超滤的方法可以制备富硒花生降胆固醇活性肽。
关键词
富
硒
花生
蛋白
酶解
降胆固醇肽
氨基酸组成
超滤
硒
含量
Keywords
selenium-enriched peanut protein
enzymatic hydrolysis
cholesterol-lowering peptides
amino acid composition
ultrafiltration
selenium content
分类号
TQ936.2 [化学工程]
Q517 [生物学—生物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富硒花生油和富硒花生蛋白的基本性质研究
被引量:
8
10
作者
程祥
熊华
胡居吾
赵强
雷莉
机构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5-97,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266020)
文摘
以富硒花生为原料,采用石油醚提取富硒花生油,利用碱提酸沉法提取富硒花生蛋白,分别分析了产物的脂肪酸组成和氨基酸组成,并对富硒花生蛋白的基本性质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富硒花生油中的亚油酸含量高于油酸;富硒花生蛋白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22.306%,非必需氨基酸含量为63.816%;富硒花生和富硒花生蛋白的硒含量分别为257μg/kg和183μg/kg;富硒花生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 000~70 000 Da之间;富硒花生蛋白有较好的溶解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
关键词
富
硒
花生油
富
硒
花生
蛋白
硒
含量
溶解性
乳化性
乳化稳定性
Keywords
selenium enriched peanut oil
selenium enriched peanut protein
selenium content
solubility
emulsification
emulsion stability
分类号
TS201.21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水螺旋藻C-藻蓝蛋白富硒及其抗氧化特性
被引量:
8
11
作者
成华
向文洲
吴华莲
彭娟
何慧
肖伟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化学系
出处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0-6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6087)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7B030300004)
文摘
对海水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C-藻蓝蛋白的富硒能力及含硒C-藻蓝蛋白对超氧阴离子(O2-.)和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添加低浓度硒(40—80mg.L-1)培养时,海水钝顶螺旋藻C-藻蓝蛋白对硒的富集效果显著强于淡水螺旋藻C-藻蓝蛋白。硒浓度为40mg.L-1时,C-藻蓝蛋白对硒的利用率最高,富硒系数最大(0.9%);硒浓度为60mg.L-1时,C-藻蓝蛋白含硒量最高(402mg.kg-1)。含硒C-藻蓝蛋白比C-藻蓝蛋白对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都有所加强,清除效应与C-藻蓝蛋白的含硒量及蛋白浓度呈正相关。C-藻蓝蛋白含硒量最高组(402mg.kg-1)在浓度为180μg.ml-1时,对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可达到83%和35%,远高于同样条件下其他淡水种类相应蛋白的清除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利用海水培养的螺旋藻能显著提高C-藻蓝蛋白的富硒能力和含硒C-藻蓝蛋白清除超氧阴离子的活性。此研究对开发具有抗氧化功能的含硒C-藻蓝蛋白显示出独特的技术优势和较大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
海水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
富
硒
C-藻蓝
蛋白
超氧阴离子
羟基自由基
Keywords
seawater Spirulina platensis
Se-enriched C-phyeocyanin
superoxide anion
hydroxyl radical
分类号
Q949.9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富硒植物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9
12
作者
王珠琳
袁莉
李建科
胡子朗
机构
西部果品资源高值利用教育部工程中心
安康汉阴华晔植物药业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6-202,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972183)
西安市青年人才托举计划(095920201311)
+1 种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GK202002006)
西部果品资源高值利用教育部工程中心开放课题(XGZX2021-G10)。
文摘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相较于亚硒酸钠等无机态硒,有机硒的生物利用率高,毒副作用小,是机体补充硒元素的重要途径。无机态硒可通过植物的生物转化变成有机态硒,主要以硒蛋白的形式储存在植物体内。所以,蛋白含量高且富硒植物是获得有机态硒的有效途径。许多学者对富硒植物蛋白的生理功能进行研究,发现其效果显著,并且可以用于预防各种疾病。本文详细综述了富硒植物蛋白的提取方法以及其生理功能,如抗氧化、抗肿瘤、抗炎、增强免疫力等,为进一步研究富硒植物蛋白及其生理功能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富
硒
植物
蛋白
生物转化
提取方法
生理功能
Keywords
selenium-rich plantprotein
biotransformation
extractionmethods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分类号
TS201.21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富硒糙米蛋白理化特性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
12
13
作者
冯明菊
熊华
王晓雅
孙永
机构
南昌大学食品学院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34-42,共9页
基金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目标导向资助项目(SKLF-ZZA-201909)
2018年江西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5511,20182ABC28010)。
文摘
本文以三种富硒糙米为原料,对糙米中蛋白的理化特性和富硒糙米蛋白的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与测定。研究发现:相较于普通糙米,富硒糙米中硒含量显著增加(P<0.05);富硒处理可提高糙米中粗蛋白含量,造成肉豆蔻酸含量降低,硬脂酸含量升高;相较于普通糙米蛋白,富硒糙米蛋白中蛋氨酸含量上升,半胱氨酸含量下降;富硒处理对蛋白质分子量及亚基组成无显著影响,但会增加β-折叠、无规则卷含量增加,降低β-转角、α-螺旋含量。富硒糙米蛋白具一定的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与还原力,且均明显高于普通糙米蛋白,表现出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关键词
硒
富
硒
糙米
蛋白
DPPH
羟自由基
Keywords
selenium
selenium-rich brown rice protein
DPPH
hydroxyl radical
分类号
TS201.2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富硒长双歧杆菌水溶性蛋白保护脂多糖诱导的大鼠肠上皮细胞IEC6损伤
被引量:
3
14
作者
徐莉莎
朱家桢
冯黎黎
吴旭东
机构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74-1278,共5页
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 BK20161399)
文摘
目的本研究用脂多糖诱导大鼠肠上皮细胞IEC6损伤模型,考察富硒长双歧杆菌制剂对IEC6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分5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磷酸平衡盐溶液处理)、模型组(脂多糖处理)、富硒长双歧杆菌水溶性蛋白低、中、高3个浓度组(脂多糖处理的同时分别加入10、30、100 mg·L^-1的富硒长双歧杆菌水溶性蛋白)。脂多糖处理24 h后,检测IEC6细胞活力、细胞凋亡、线粒体膜电位、细胞紧密连接蛋白1(zonula occludens 1,ZO-1)和闭合素(Occludin)的表达。结果脂多糖可导致大鼠肠上皮细胞IEC6损伤,表现为细胞活力下降,凋亡增加,线粒体膜电位倒塌,细胞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减少。富硒长双歧杆菌水溶性蛋白能够抑制脂多糖诱导的IEC6细胞损伤,减少细胞凋亡,增强细胞间紧密连接。结论富硒长双歧杆菌水溶性蛋白能够保护脂多糖诱导的IEC6细胞损伤。
关键词
富
硒
长双歧杆菌水溶性
蛋白
脂多糖
大鼠肠上皮细胞
细胞紧密连接
细胞凋亡
线粒体膜电位
Keywords
water soluble proteins from selenium-enriched Bifidobacterium longum
lipopolysaccharide
rat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
tight junction
cell apoptosis
mitochondria membrane potential
分类号
R322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R378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富硒大豆肽的制备及体内吸收性分析
被引量:
5
15
作者
高思薇
张健
张祺悦
李雯晖
李赫
于添
刘新旗
机构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
恩施德源健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5-172,共8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6YFD0400401)
人才培养质量建设-一流专业建设(市级)-食品科学与工程项目(PXM2019_014213_000010)。
文摘
为提高硒的体内吸收速率,本实验对富硒大豆蛋白和富硒大豆肽在大鼠低硒模型的体内吸收规律进行探究。采用碱溶-酸沉法从富硒大豆中提取富硒大豆蛋白,对其酶解、超滤,制备富硒大豆肽,对所提取富硒大豆蛋白及制备的富硒大豆肽的组成、硒的分布及结合形式进行探究,分别用富硒大豆蛋白、富硒大豆肽(以硒含量18μg/kg mb,分子质量低于3 kDa)灌胃SD雄性大鼠,于灌胃0、5、10、20、30、40、60、80、90、120 min后尾部取血,同时测定血浆硒质量浓度与氨基酸浓度,分析血硒质量浓度与血浆氨基酸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富硒大豆蛋白的主要富硒亚基分子质量为26~35 kDa,11S富硒大豆蛋白硒含量显著高于7S富硒大豆蛋白(P<0.05);超滤纯化得到的3 kDa以下大豆肽组分的硒含量高达110.40μg/g,显著高于10 kDa以上与3~10 kDa组分(P<0.05),3 kDa以下大豆肽组分蛋氨酸含量(189.32μmol/g)与胱氨酸含量(47.09μmol/g)也显著高于其他组分(P<0.05);灌胃富硒肽与蛋白后大鼠血浆硒质量浓度和总游离氨基酸浓度均出现两个峰值,经灌胃富硒大豆蛋白后,大鼠血硒质量浓度达峰时间分别为20 min和80 min,最高血硒质量浓度可达1.070 mg/L,血浆总游离氨基酸浓度达峰时间分别为10 min和80 min,最高值可达4.172μmol/L;而灌胃富硒大豆肽后大鼠血硒质量浓度达峰时间分别为10 min和40 min,最高血硒质量浓度可达1.338 mg/L,总游离氨基酸浓度达峰时间分别为5 min和40 min,最高值可达5.053μmol/L,达峰时间均早于富硒大豆蛋白。研究表明富硒大豆蛋白经酶解,超滤得到富硒大豆肽可显著提高硒的体内吸收速率,具有作为口服营养功能食品开发的潜力。
关键词
富
硒
大豆
蛋白
富
硒
大豆肽
硒
的分布
营养干预
体内吸收
Keywords
selenium-enriched soybean protein
selenium-enriched soybean peptide
selenium distribution
nutritional intervention
in vivo absorption
分类号
TS201.4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食源性富硒蛋白功能特性及硒形态研究进展
胡驹铖
赵文竹
于一丁
吴春剑
傅鹏程
于志鹏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富硒蛋白多糖中纳米单质硒含量
王凤芹
程远之
肖肖
李笑笑
宋德广
路则庆
汪以真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酵母富硒蛋白提取条件优化
邓乾坤
纪彦宇
蒋霞
王斌
史学伟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富硒黑豆蛋白预防苯并[a]芘诱导肝损伤的机制
何紫妍
王珠琳
骆莹
李建科
袁莉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富硒小米蛋白的理化性质、功能特性及结构研究
李琳
金丽娜
郭佩佩
刘敦华
傅婧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硫酸铵沉淀分离富硒大豆蛋白的初步研究
赵小莉
付洋
赵强
宁方建
熊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富硒大豆蛋白的研制
况冲
郭晓玲
张永忠
陈学颖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富硒大豆蛋白肽对小鼠免疫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何晓蕾
任春元
王孟雪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富硒花生降胆固醇活性肽的制备工艺优化及活性研究
刘欣
刘昆仑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富硒花生油和富硒花生蛋白的基本性质研究
程祥
熊华
胡居吾
赵强
雷莉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海水螺旋藻C-藻蓝蛋白富硒及其抗氧化特性
成华
向文洲
吴华莲
彭娟
何慧
肖伟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富硒植物蛋白的研究进展
王珠琳
袁莉
李建科
胡子朗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富硒糙米蛋白理化特性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冯明菊
熊华
王晓雅
孙永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富硒长双歧杆菌水溶性蛋白保护脂多糖诱导的大鼠肠上皮细胞IEC6损伤
徐莉莎
朱家桢
冯黎黎
吴旭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富硒大豆肽的制备及体内吸收性分析
高思薇
张健
张祺悦
李雯晖
李赫
于添
刘新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