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微粉碎对富硒绿茶理化性质及体外益生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娄云梦 赵萌 +4 位作者 房翠兰 叶发银 赵国华 喻俊磊 雷琳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4-133,共10页
富硒绿茶作为一种高效安全的补硒食品备受关注。该文探讨了超微粉碎和普通粉碎对富硒绿茶组分、硒形态及粉体性质的影响差异,并研究超微富硒绿茶硒代氨基酸的释放规律及其体外益生特性。结果表明,超微粉碎可增加茶粉游离氨基酸、叶绿素... 富硒绿茶作为一种高效安全的补硒食品备受关注。该文探讨了超微粉碎和普通粉碎对富硒绿茶组分、硒形态及粉体性质的影响差异,并研究超微富硒绿茶硒代氨基酸的释放规律及其体外益生特性。结果表明,超微粉碎可增加茶粉游离氨基酸、叶绿素及总浸出物溶出,提升膨胀力及溶解度,但对其硒含量及形态无影响。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结果显示,超微富硒绿茶硒代蛋氨酸和甲基硒代半胱氨酸随消化时间延长,释放率逐渐上升;而硒代胱氨酸在肠消化阶段被还原为硒代半胱氨酸。经胃肠道消化后的超微富硒绿茶渣用人粪便进行体外发酵,与对照组(不添加茶渣)相比,发酵24 h后超微富硒绿茶(P1)粪浆上清液DPPH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明显提升,肠道菌群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提升至少3倍,总短链脂肪酸含量增加105%。微生物多样性分析表明,超微富硒绿茶可显著改善肠道菌群结构,降低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值、嗜胆菌属和梭杆菌属的相对丰度,提示其具有缓解肥胖、肠道炎症等疾病的潜力。该研究为富硒茶产品超微化的研发及精深加工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绿茶 超微粉碎 代氨基酸 短链脂肪酸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绿茶硒蛋白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余芳 汪社英 +4 位作者 方勇 王飞飞 谢伟 王茹 胡秋辉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0-143,共4页
采用不同提取液从富硒绿茶茶渣中提取富硒绿茶硒蛋白,以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并分析了富硒绿茶硒蛋白含量和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以0.1mol·L-1NaOH提取富硒绿茶茶渣,得到的蛋白质和硒含量最高。硒蛋白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 采用不同提取液从富硒绿茶茶渣中提取富硒绿茶硒蛋白,以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并分析了富硒绿茶硒蛋白含量和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以0.1mol·L-1NaOH提取富硒绿茶茶渣,得到的蛋白质和硒含量最高。硒蛋白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质量体积比1∶30(g/mL),提取时间16h,提取温度40℃。另外,试验还表明,喷施生物硒肥可以显著提高富硒绿茶中总蛋白和硒蛋白的含量,富硒绿茶中有30.3%的硒与碱溶性蛋白质结合;除蛋氨酸外,硒肥处理对绿茶中其他氨基酸组成和含量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绿茶 蛋白 提取工艺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绿茶功能成分的超声波提取技术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王飞飞 余芳 +1 位作者 辛志宏 胡秋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2-147,共6页
采用超声波技术提取富硒绿茶功能成分,通过L9(34)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DPPH法和亚油酸体系法对富硒绿茶功能成分抗氧化活性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化学组成。结果表明按照工艺:50%乙醇为溶剂,超声波功率250W,料液比为1:15,提取... 采用超声波技术提取富硒绿茶功能成分,通过L9(34)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DPPH法和亚油酸体系法对富硒绿茶功能成分抗氧化活性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化学组成。结果表明按照工艺:50%乙醇为溶剂,超声波功率250W,料液比为1:15,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1.5h,重复提取两次,制得的富硒绿茶功能成分得率为43.76%,其抗氧化活性高于其他处理制得的提取物和阳性对照α-生育酚,其化学组成为:硒4.35±0.11μg/g,茶多酚(55.84±2.31)%,多糖(13.37±3.02)%,蛋白(25.75±4.05)%,咖啡碱(5.99±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绿茶 功能成分 超声波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石台大山村天然富硒绿茶功能成分分析及其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5
4
作者 余芳 彭常安 冯志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50-751,775,共3页
[目的]研究安徽石台大山村天然富硒绿茶功能成分及其最优提取工艺。[方法]以普通绿茶为对照,测定石台大山村天然富硒绿茶中硒、茶多酚、维生素C、蛋白质的含量。利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其功能成分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石台大山... [目的]研究安徽石台大山村天然富硒绿茶功能成分及其最优提取工艺。[方法]以普通绿茶为对照,测定石台大山村天然富硒绿茶中硒、茶多酚、维生素C、蛋白质的含量。利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其功能成分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石台大山村天然富硒绿茶中硒、茶多酚、维生素C、蛋白质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普通绿茶。功能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料液比1∶30,浸提时间1.5 h,浸提温度100℃,超声波功率250W。最优工艺条件下功能成分得率为49.79%。[结论]该研究为天然富硒绿茶的研究和利用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富硒绿茶 功能成分 分析 提取工艺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绿茶中茶多酚及水提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余芳 安辛欣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98-300,共3页
用硅胶柱层析法从富硒绿茶和普通绿茶中纯化茶多酚,采用AAPH和DPPH 2种抗氧化体系研究富硒绿茶和普通绿茶中茶多酚、水提物以及普通绿茶中茶多酚、水提物中添加Na2SeO3的加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富硒绿茶中茶多酚及水提物的抗氧... 用硅胶柱层析法从富硒绿茶和普通绿茶中纯化茶多酚,采用AAPH和DPPH 2种抗氧化体系研究富硒绿茶和普通绿茶中茶多酚、水提物以及普通绿茶中茶多酚、水提物中添加Na2SeO3的加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富硒绿茶中茶多酚及水提物的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普通绿茶中茶多酚及水提物,且显著高于普通绿茶中茶多酚及水提物与亚硒酸钠之间简单的加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绿茶 茶多酚 水提物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凤岗富锌富硒绿茶对小鼠抗氧化抗衰老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华 申雪慧子 +1 位作者 聂兰 吴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8期9657-9660,共4页
[目的]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探讨贵州凤岗富锌富硒绿茶对小鼠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及机制。[方法]腹腔注射D-半乳糖建立小鼠衰老模型,空白组给予腹腔注射0.9%生理盐水。造模14 d后,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日饮茶量及实验动物药物剂量比例... [目的]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探讨贵州凤岗富锌富硒绿茶对小鼠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及机制。[方法]腹腔注射D-半乳糖建立小鼠衰老模型,空白组给予腹腔注射0.9%生理盐水。造模14 d后,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日饮茶量及实验动物药物剂量比例,给小鼠灌胃富锌富硒绿茶,1次/d。连续灌胃21 d后,采用Morris水迷宫进行行为学实验。处死小鼠,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ting)检测各小鼠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表达。采取RT-PCR法,测定各小鼠肝脏组织中SOD和GSH-Px的mRNA转录水平。[结果]富锌富硒绿茶对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并且提高SOD和GSH-Px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P<0.01)。[结论]富锌富硒绿茶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绿茶 抗氧化 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表达 小鼠衰老模型 肝脏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绿茶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Ca2+-ATPase活性和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凤杰 陈显兵 +3 位作者 张书毓 谭志鑫 向国敏 刘锦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219-222,共4页
目的:研究恩施富硒绿茶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中肝脏肌浆网/内质网Ca2+-ATPase(sarco(endo)plasmic reticulum Ca2+-ATPase,SERCA)活性及其表达的影响,探讨富硒绿茶防治NAFLD的可能作用机制... 目的:研究恩施富硒绿茶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中肝脏肌浆网/内质网Ca2+-ATPase(sarco(endo)plasmic reticulum Ca2+-ATPase,SERCA)活性及其表达的影响,探讨富硒绿茶防治NAFLD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Wistar大鼠分成4组,分别饲喂标准饲料+常规饮水(NC组)、高脂饲料+常规饮水(HC组)、高脂饲料+普通绿茶(TC组)、高脂饲料+富硒绿茶(Se C组)。9周后处死,观察大鼠一般情况,测定肝细胞内Ca2+含量、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肝脏组织ATPase活性;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脏内总SERCA蛋白表达,观察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HC组大鼠肝细胞内Ca2+含量明显增高,Na+-K+-ATPase、Ca2+-ATPase活性降低,SERCA蛋白表达降低;富硒绿茶干预后Ca2+含量降低,酶活性升高,表达增加,较普通绿茶效果明显。结论:富硒绿茶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具有干预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肝细胞内Ca2+和TNF-α含量而改善肝脏能量代谢障碍,同时提高了SERCA活性,增强其蛋白表达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绿茶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肌浆网/内质网Ca2+-ATP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磨法制备富硒绿茶粉工艺优化 被引量:4
8
作者 纪桢 许佳林 +2 位作者 孟现星 王欣欣 汪彩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61-165,共5页
以紫阳富硒茶成叶为原料,通过漂烫杀青、冷冻干燥和球磨等工艺制备富硒绿茶粉,在漂烫工艺中以茶叶成叶中硒元素含量为指标考察硒元素的流失情况,比较了冷冻干燥与40℃烘箱干燥的干燥效率,并选择球磨时间、研磨球大小球比和球磨转速三个... 以紫阳富硒茶成叶为原料,通过漂烫杀青、冷冻干燥和球磨等工艺制备富硒绿茶粉,在漂烫工艺中以茶叶成叶中硒元素含量为指标考察硒元素的流失情况,比较了冷冻干燥与40℃烘箱干燥的干燥效率,并选择球磨时间、研磨球大小球比和球磨转速三个因素,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漂烫温度为100℃条件下,茶叶成叶中硒含量随漂烫时间延长而降低,由69.58μg/kg(0 s)降低至64.72μg/kg(60 s),损失率7%;16 h冷冻干燥鲜叶失水率为52.05%,40℃烘箱干燥失水率为49.52%。影响富硒绿茶粉颗粒粒径大小的因素依次为球磨时间>大小球比>球磨转速,球磨加工最优工艺为:球磨时间50 min,球磨转速800 r/min,大小球比1∶6;采用激光粒度仪及扫描电镜对其表征,球磨颗粒形态断面清晰,粒径分布均匀,D_(50)值为3.25±0.35μm,茶粉中硒含量为(63.18±4.22)μg/kg。该工艺条件下生产的富硒绿茶粉颗粒均匀,色泽翠绿,茶叶中硒元素保留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绿茶 球磨法 正交设计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绿茶对大鼠载脂蛋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9
《中国茶叶》 2005年第3期50-50,共1页
探讨了富硒绿茶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将Wistar大鼠分为4组,分别喂以标准饲料+常规饮水、标准饲料+硒茶、高脂饲料+常规饮水、高脂饲料+硒茶。12周后测定大鼠体重、载脂蛋白apoA、apoB、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计算纤维... 探讨了富硒绿茶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将Wistar大鼠分为4组,分别喂以标准饲料+常规饮水、标准饲料+硒茶、高脂饲料+常规饮水、高脂饲料+硒茶。12周后测定大鼠体重、载脂蛋白apoA、apoB、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计算纤维蛋白原比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结果显示,高脂对照组(HC)体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N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绿茶 大鼠 载脂蛋白 血液流变学 心血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魔芋茶冻的研制
10
作者 于静 周琼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167-172,共6页
以魔芋精粉、卡拉胶、富硒绿茶、白砂糖、赤藓糖醇等为主要原料,制作富硒魔芋茶冻。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魔芋精粉与卡拉胶比例、复合果冻粉用量、复合甜味剂用量、柠檬酸用量、绿茶茶汤用量对富硒魔芋茶冻品质的影... 以魔芋精粉、卡拉胶、富硒绿茶、白砂糖、赤藓糖醇等为主要原料,制作富硒魔芋茶冻。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魔芋精粉与卡拉胶比例、复合果冻粉用量、复合甜味剂用量、柠檬酸用量、绿茶茶汤用量对富硒魔芋茶冻品质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富硒魔芋茶冻的生产工艺。结果表明,富硒魔芋茶冻的最佳配方为魔芋精粉与卡拉胶比例1.0∶1.0,复合果冻粉用量0.8 g,复合甜味剂用量16 g,柠檬酸用量0.16 g,绿茶茶汤用量45 g,再配入适量去离子水。该条件下制作的产品品质最好,口感独特、透明度好、质地均匀、呈黄绿色、茶香浓郁、酸甜可口、入口细腻、弹性及韧性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精粉 富硒绿茶 果冻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锌硒绿茶中PDI蛋白酶抑制剂的筛选及其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惠琼 杨静纯 +3 位作者 李玲玲 王滔 崔国祯 黎奔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2987-2990,共4页
目的从富锌硒绿茶中筛选蛋白质二硫异构酶(PDI)的抑制剂,探讨抑制剂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方法从PDB(protein data bank)下载PDI的晶体结构(PDB ID:4EKZ);建立绿茶的化合物数据库;通过分子模拟软件MOE对化合物库进行PDI抑制剂的虚拟... 目的从富锌硒绿茶中筛选蛋白质二硫异构酶(PDI)的抑制剂,探讨抑制剂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方法从PDB(protein data bank)下载PDI的晶体结构(PDB ID:4EKZ);建立绿茶的化合物数据库;通过分子模拟软件MOE对化合物库进行PDI抑制剂的虚拟筛选,挑选出6个命中的化合物进行对PDI酶活性抑制作用的测试,然后对有抑制活性的化合物进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测定。结果 6个虚拟筛选命中的化合物中,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PDI蛋白酶具有抑制作用。其次,两个化合物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也有抑制作用。结论绿茶活血化瘀的作用,与抑制PDI酶活性有关,ECG和EGCG是有效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 抑制剂 抗血小板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中硒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暄 孙其文 王玉凤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8-69,共2页
以绿茶为试材,利用微波消解仪进行前处理,以邻苯二胺为显色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340 nm处进行检测。结果表明,Se浓度在0.4~3.2μg/m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A=0.112 9-0.071 1C,R2=0.993 5,加标回收率为97.8%,RSD=5.62%;同时... 以绿茶为试材,利用微波消解仪进行前处理,以邻苯二胺为显色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340 nm处进行检测。结果表明,Se浓度在0.4~3.2μg/m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A=0.112 9-0.071 1C,R2=0.993 5,加标回收率为97.8%,RSD=5.62%;同时该方法具有消化时间短、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灵敏度高、准确度好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解 富硒绿茶 紫外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