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鄂尔多斯盆地长_7段优质油源岩在低渗透油气成藏富集中的主导作用——强生排烃特征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353
1
作者 张文正 杨华 +1 位作者 李剑锋 马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9-293,共5页
依据长7段油页岩段优质油源岩的地球化学测试资料、生烃热模拟实验结果,结合盆地石油地质特征,探讨了长7段优质油源岩排烃特征与机理,计算排烃率。长7段优质油源岩的总有机碳累计产油率达400kg/t左右,其生烃膨胀增压作用为石油初次运移... 依据长7段油页岩段优质油源岩的地球化学测试资料、生烃热模拟实验结果,结合盆地石油地质特征,探讨了长7段优质油源岩排烃特征与机理,计算排烃率。长7段优质油源岩的总有机碳累计产油率达400kg/t左右,其生烃膨胀增压作用为石油初次运移(排烃)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油源岩中的“干酪根网络系统”与“孔、缝系统”共同构成了石油初次运移的立体网络系统。连续油相是最主要的石油初次运移相态。油页岩段在大量成熟生油阶段之前经受的强烈压实作用不会明显影响其排烃效率,其较低的残留孔隙度降低了滞留烃的能力,反而有助于排烃率的提高(计算的平均排烃率高达72%),并使得优质油源岩能够提供富烃、低含水的“优质流体”,从而为低渗透储集层的石油富集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段油页岩 优质油源岩 机理 富烃优质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