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埋富水隧道施工大变形原因分析与应对措施 被引量:8
1
作者 王琳 杨林 +2 位作者 袁青 江鸿 肖靖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2-167,共6页
为解决富水条件下隧道洞口浅埋段大变形问题突出、施工难度大的问题,依托在建福州市董奉山隧道项目,对隧道断面大变形的破坏特征及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应对措施。结果表明:洞口浅埋富水地段受地层、地形、水环境及施工等因... 为解决富水条件下隧道洞口浅埋段大变形问题突出、施工难度大的问题,依托在建福州市董奉山隧道项目,对隧道断面大变形的破坏特征及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应对措施。结果表明:洞口浅埋富水地段受地层、地形、水环境及施工等因素影响,大变形以拱顶沉降为主,且在开挖后较短时间里变形急剧增加;隧道大变形表现为“急剧增长-缓慢增长-趋向稳定”3阶段变化规律,急剧增长阶段主要集中在下台阶开挖之前,其围岩变形量约占整个沉降变形的75%~80%。根据大变形分析情况提出:开挖前采用“超前帷幕注浆+井点降水”的辅助加固措施,改善掌子面前方围岩施工环境;开挖中采用钢架型号加强、中下台阶大直径锁脚及上台阶大拱脚等措施,可较大程度地控制隧道大变形发展,保证洞内施工安全。相关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富水地段 大断面隧道 大变形 拱顶沉降 应对措施 董奉山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青岛市的水资源评价及开发意见
2
作者 李成治 冯文珍 刘忠敏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1990年第1期80-81,共2页
位于齐鲁大地东部沿海的青岛市,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和山东省的重要工业生产基地。但是由于城市的迅速发展和自然地理条件所限,市区一直受到供水不足的困扰。多年来,有关部门对青岛市水资源状况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其主导结论是:... 位于齐鲁大地东部沿海的青岛市,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和山东省的重要工业生产基地。但是由于城市的迅速发展和自然地理条件所限,市区一直受到供水不足的困扰。多年来,有关部门对青岛市水资源状况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其主导结论是:整个青岛地区水资源都比较贫乏,今后缺水将日益严重,应采取跨流域调黄河水来接济青岛市。为此,自1986年开始修建引黄济青调水工程,至1989年11月25日正式通水。调水距离290余公里,开挖土方5,500万立方米,砌石60万立方米,混凝土75万立方米,耗资数亿元。对缓解青岛市水资源短缺状况、改善沿线的水利条件无疑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青岛市水资源究竟有无潜力可挖?青岛市水资源前景如何?以下两篇文章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特刊载供专家、学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岛市 资源短缺 孔隙含 地下 资源评价 量丰 开发意见 粉子山群 富水地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趵突泉泉域岩溶水典型污染组分变化特征及污染途径 被引量:14
3
作者 孙斌 邢立亭 李常锁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10-818,共9页
济南趵突泉水闻名天下,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岩溶地下水水质发生较大变化。利用收集与实测的近60年的水化学数据,选取矿化度、NO_3^-、SO_4^(2-)、Cl^-典型水化学指标,结合水文地质条件及人类活动影响,对山前三个典型富水地段岩溶地下水... 济南趵突泉水闻名天下,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岩溶地下水水质发生较大变化。利用收集与实测的近60年的水化学数据,选取矿化度、NO_3^-、SO_4^(2-)、Cl^-典型水化学指标,结合水文地质条件及人类活动影响,对山前三个典型富水地段岩溶地下水化学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并揭示泉域西部、中部、东部三个富水地段岩溶水水质污染途径。结果表明,1986年以前,三富水地段水质变化特征相似,均呈小幅增长趋势,而1986年以后差异显著。其中,西部富水地段除90年代以外,岩溶水中典型污染组分含量总体涨幅较小,地下水主要污染途径为点源—表流阶段入渗型;中部富水地段岩溶水中典型污染组分呈稳步增长趋势,地下水主要污染途径为面源—降雨间歇入渗型;东部富水地段岩溶水中常规离子组分涨幅最大,地下水主要污染途径为点源—开采越流入渗型。研究结果对泉域三个富水地段岩溶地下水保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地段 岩溶 典型污染组分 污染途径 趵突泉泉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地下水资源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雷安渝 卢无疆 吴士良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73-78,共6页
本文论述了南京地区水文地质条件,深层地下水富水规律及可开采量,并对深层地下水水质特征进行了分析,为今后南京地区工业布局和深层地下水开发利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 地下 富水地段 可开采量 资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歌乐山隧道突发性涌水整治技术 被引量:8
5
作者 周训高 《铁道标准设计》 2006年第11期69-71,89,共4页
介绍歌乐山隧道平行导坑在富水地段施工出现的突发性涌水所采取的大涌水注浆、帷幕注浆堵水等治水技术。
关键词 铁路隧道 富水地段 帷幕注浆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电场法找水初探及应用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爱华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A05期73-75,共3页
自然电场法是电法勘探中应用最早的一种常规物探方法,该方法成本低,工效快,在寻找水库漏水地点及查明地下水流向等水文地质方面应用较广,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然而,利用该方法来直接圈定地下水富集地段,在国内研究得较少,至目前... 自然电场法是电法勘探中应用最早的一种常规物探方法,该方法成本低,工效快,在寻找水库漏水地点及查明地下水流向等水文地质方面应用较广,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然而,利用该方法来直接圈定地下水富集地段,在国内研究得较少,至目前尚未见报道,本文试图从地段的地电模型出发,探讨其自然电场的形成机理和异常特征,进而论证该方法可用来直接找水,并通过两个实例予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电场法 富水地段 过滤电场 电法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