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富林洼陷油气运移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朱之锦 姜晓健 +1 位作者 廖林 谢向东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8-29,共2页
油气在烃源岩中的初次运移和在储集层中的二次运移是油气运移过程中连续而特点不同的两个阶段。富林洼陷油气从烃源岩中排出的主要动力是压实作用。富林洼陷排烃门限为2250~2600m,排烃时间从明化镇组沉积末期开始。沙三段的砂层、沙三... 油气在烃源岩中的初次运移和在储集层中的二次运移是油气运移过程中连续而特点不同的两个阶段。富林洼陷油气从烃源岩中排出的主要动力是压实作用。富林洼陷排烃门限为2250~2600m,排烃时间从明化镇组沉积末期开始。沙三段的砂层、沙三段底部的不整合面和断层面是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输导层,油气围绕着生烃中心向周围次洼及其相邻的隆起地带运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富林洼陷 排烃门限 断层面 排烃时间 压实作用 沉积因素 构造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林洼陷油气成藏条件与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朱之锦 宋志强 +1 位作者 郭学民 周文胜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2年第5期7-10,共4页
富林洼陷经历了沙四段—沙二段、沙一段—东营组两个断陷旋回期及馆陶组—第四系的拗陷期 ,第三系发育四种类型的沉积体系。该洼陷面积小 ,沙三段烃源岩埋藏浅、成熟晚、生烃量有限 ,油气勘探难度大。通过解剖已发现油气藏的形成过程 ,... 富林洼陷经历了沙四段—沙二段、沙一段—东营组两个断陷旋回期及馆陶组—第四系的拗陷期 ,第三系发育四种类型的沉积体系。该洼陷面积小 ,沙三段烃源岩埋藏浅、成熟晚、生烃量有限 ,油气勘探难度大。通过解剖已发现油气藏的形成过程 ,把洼陷的构造发展史、沉积史、有机质热演化史及油气运移史和油气的成藏历史紧密结合起来 ,找出油气的生成和运移与圈闭发生发展在时空间的配置关系 ,进而总结出油气的成藏条件及其聚集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林洼陷 油气成藏条件 分布规律 研究 油气藏形成 垦利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富林洼陷油气来源及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秀红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1-156,共6页
通过对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富林洼陷原油的生物标志物分布与组合特征分析,认为该区主要存在3类原油:Ⅰ类原油主要分布于东次洼,呈植烷优势,伽马蜡烷含量高,重排甾烷与4-甲基甾烷含量较低,来源于东次洼本身的沙四上亚段烃源岩;Ⅱ类原油分... 通过对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富林洼陷原油的生物标志物分布与组合特征分析,认为该区主要存在3类原油:Ⅰ类原油主要分布于东次洼,呈植烷优势,伽马蜡烷含量高,重排甾烷与4-甲基甾烷含量较低,来源于东次洼本身的沙四上亚段烃源岩;Ⅱ类原油分布于中次洼洼陷内部,具有姥鲛烷优势、伽马蜡烷含量低、重排甾烷含量高的特征,纵向上不同储层油气来源存在差异,其中浅部储层油气来源于孤南洼陷沙三下亚段烃源岩,深部储层油气主要来自于富林洼陷沙三下亚段烃源岩;Ⅲ类原油分布于中次洼断裂带附近,成熟度较低,姥鲛烷优势,伽马蜡烷含量中等,C28甾烷含量丰富,孕甾烷和重排甾烷含量较低,为孤南洼陷沙一段与富林洼陷沙三下亚段烃源岩所形成的混源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 油气来源 分布规律 富林洼陷 沾化凹陷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南—富林洼陷层序分析与盆地演化 被引量:6
4
作者 杜振川 刘红梅 魏魁生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65-68,共4页
通过地震、测井和岩心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论述了孤南—富林洼陷下第三系盆地的演化与层序发育;盆地自始新世的两次从强到弱的幕式断陷作用,其沉积响应表现为两次大规模水进—水退沉积旋回,相应依据不整合面将下第三系划分为2个超层序... 通过地震、测井和岩心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论述了孤南—富林洼陷下第三系盆地的演化与层序发育;盆地自始新世的两次从强到弱的幕式断陷作用,其沉积响应表现为两次大规模水进—水退沉积旋回,相应依据不整合面将下第三系划分为2个超层序和9个层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南-富林洼陷 层序地层 盆地演化 侵蚀不整合面 下第三系 幕式断陷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滤失技术在富林洼陷压裂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盖玉磊 《断块油气田》 CAS 2008年第5期96-98,共3页
富林洼陷前期的压裂试油工艺,由于天然裂缝较发育,压裂液滤失大,压裂效果不理想。近几年针对压裂降滤失技术进行了攻关,成功研制了新型暂堵材料——油溶性粉陶SJ-3。在富115等井压裂时采用了以油溶性粉陶为主的综合降滤失技术,成功地进... 富林洼陷前期的压裂试油工艺,由于天然裂缝较发育,压裂液滤失大,压裂效果不理想。近几年针对压裂降滤失技术进行了攻关,成功研制了新型暂堵材料——油溶性粉陶SJ-3。在富115等井压裂时采用了以油溶性粉陶为主的综合降滤失技术,成功地进行了大型压裂施工,压后增油效果明显,打开了该区的勘探开发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 降滤失 试油 效果 富林洼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林洼陷中生界火山岩岩性岩相及不整合特征 被引量:6
6
作者 梁钊 周瑶琪 +2 位作者 刘晨光 朱之锦 张德彬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14,共9页
为了研究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富林洼陷中生界火山岩,利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测井曲线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区的火山岩岩性岩相、中生界顶面不整合结构及其测井响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富林洼陷下白垩统蒙阴组—西洼组主要发育安山... 为了研究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富林洼陷中生界火山岩,利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测井曲线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区的火山岩岩性岩相、中生界顶面不整合结构及其测井响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富林洼陷下白垩统蒙阴组—西洼组主要发育安山岩、安山质火山碎屑岩以及少量安山玢岩;火山岩相可分为溢流相、爆发相、火山—沉积相、火山通道相和次火山岩相,可识别出溢流相、爆发相和火山—沉积相;火山岩岩相组合可分为溢流相→爆发相、溢流相→火山—沉积相、爆发相→火山—沉积相、溢流相→爆发相→火山—沉积相4种类型;中生界不整合由下至上表现为规律的岩性变化,对应的测井响应特征明显。基于测井响应,研究区及邻区未取心井可利用测井曲线识别火山岩岩性岩相并确定中生界不整合的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岩性岩相 不整合特征 中生界 富林洼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林洼陷中生界油气成藏规律与成藏模式研究
7
作者 崔殿 《石化技术》 CAS 2015年第2期121-123,共3页
富林洼陷中生界经历多期次构造运动及构造反转过程,地层遭受多期强烈剥蚀,火山活动频繁,导致本地区中生界地层与构造发育情况复杂,储层岩性多样,勘探程度较低。为明确油气成藏规律以指导中生界的勘探,首先从油源条件入手明确富林洼陷中... 富林洼陷中生界经历多期次构造运动及构造反转过程,地层遭受多期强烈剥蚀,火山活动频繁,导致本地区中生界地层与构造发育情况复杂,储层岩性多样,勘探程度较低。为明确油气成藏规律以指导中生界的勘探,首先从油源条件入手明确富林洼陷中生界为新生古储型油藏,之后在物性统计的基础上研究不同岩性和风化壳及断层导致的储层非均质性,明确了风化壳和断层附近的凝灰岩和砂岩为有利储层,最后从本地区中生界油藏的现今分布于不整合和断层附近的特征出发,结合中生界地层压力没有异常高压的研究结果,明确了不整合与断裂、微裂缝体系是中生界油藏形成的的主要运移聚集条件。在成藏规律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油气藏与烃源岩的空间展布关系及油气运移特征的不同,提出了源上成藏模式,源侧成藏模式,源下成藏模式以指导中生界的油气勘探。对富林洼陷中生界油气成藏规律提供了新的思路,丰富了油气成藏模式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生界 成藏模式 源下成藏 富林洼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南富林洼陷沙河街组碎屑岩储层特征及物性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周维博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8期27-33,164,共7页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物性分析、扫描电镜观察等技术手段,研究了孤南-富林洼陷沙河街组碎屑岩储层的岩石类型、孔隙类型、物性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碎屑岩储层岩石学特征具有结构成熟度中等,成份成熟度较低的特点;孔隙类型为...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物性分析、扫描电镜观察等技术手段,研究了孤南-富林洼陷沙河街组碎屑岩储层的岩石类型、孔隙类型、物性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碎屑岩储层岩石学特征具有结构成熟度中等,成份成熟度较低的特点;孔隙类型为原生孔隙、次生溶蚀孔隙及构造裂隙;储层物性随埋深逐渐变差,具有次生孔隙发育带;影响储层物性的因素包括物源体系、沉积相带及成岩作用,沉积相带是影响储层物性的根本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南-富林洼陷 沙河街组 碎屑岩 物性特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沾化凹陷富林洼陷断层活动性分析
9
作者 赵美娟 《复杂油气藏》 2014年第2期16-20,共5页
以富林洼陷古近系沙三段底部构造图为基础,研究发现主要有3种走向的断裂体系,且都为正断层,平面上构成平行式、雁列式、斜交式组合,剖面上形成阶梯状、地堑和地垒、"Y"字形及花状组合。利用生长指数对4条主干断层和10条次级... 以富林洼陷古近系沙三段底部构造图为基础,研究发现主要有3种走向的断裂体系,且都为正断层,平面上构成平行式、雁列式、斜交式组合,剖面上形成阶梯状、地堑和地垒、"Y"字形及花状组合。利用生长指数对4条主干断层和10条次级断层进行活动性研究结果表明,断裂活动东西向上具有早期"西强东弱"、晚期"西弱东强"的特征,南北向上具有早期"南强北弱"、晚期"南弱北强"的特征。成藏期,大部分次级断层活动较弱,少数断层消亡,侧向封堵作用较好;垦东断层和垦利断层活动强度较大,运移作用强烈,油气的最大优势运聚方向指向垦利潜山披覆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活动性 断层生长指数 油气运移 富林洼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利用测井—地震方法识别火成岩裂缝 被引量:10
10
作者 黄捍东 刘徐敏 +3 位作者 蔡燕杰 张生 王彦超 张银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42-950,805-806,共9页
针对裂缝型储层非均质性强、分布规律复杂以及利用单一测井或地震方法识别裂缝具有局限性的特点,提出综合利用测井—地震方法识别火成岩裂缝。主要内容包括:1分析测井及地震裂缝识别方法的特点;2利用钻井取心对测井识别的裂缝进行级别刻... 针对裂缝型储层非均质性强、分布规律复杂以及利用单一测井或地震方法识别裂缝具有局限性的特点,提出综合利用测井—地震方法识别火成岩裂缝。主要内容包括:1分析测井及地震裂缝识别方法的特点;2利用钻井取心对测井识别的裂缝进行级别刻度;3通过井震标定搭建测井与地震时深对接的桥梁,拟合测井裂缝综合概率指数与地震边缘检测强度值的关系,精细划分地震边缘检测裂缝级别。该方法既能提高裂缝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又能对纵向及横向不同尺度的裂缝进行有效识别。以胜利油田富林洼陷实际资料为例,对该区中生界火成岩裂缝进行了测井—地震综合识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 地震 裂缝预测 综合概率 相干体 多尺度边缘检测 火成岩 富林洼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工程项目管理运作与实践
11
作者 余大祥 李学田 《石油科技论坛》 1997年第5期24-28,共5页
在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工作以突出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我局近几年来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基本上都已纳入了科技工程项目管理的范畴进行运作。具体运作的全过程是以项目为纽带、以合同为制约、以油田为依托、以优势单位... 在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工作以突出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我局近几年来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基本上都已纳入了科技工程项目管理的范畴进行运作。具体运作的全过程是以项目为纽带、以合同为制约、以油田为依托、以优势单位为龙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工程项目 管理运作 富林洼陷 复杂地质体 油气分布规律 科技工作 古潜山 理论与方法 项目办公室 胜利石油管理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