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富含半胱氨酸的类受体激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郑超 李登高 白薇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17,共8页
类受体激酶(receptor-like kinase,RLK)是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类蛋白激酶,是许多信号识别传递途径中的关键组分,作为识别信号的质膜受体,能够感受外界刺激,通过磷酸化作用参与胞内信号传递。富含半胱氨酸的类受体激酶(cysteine-rich re... 类受体激酶(receptor-like kinase,RLK)是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类蛋白激酶,是许多信号识别传递途径中的关键组分,作为识别信号的质膜受体,能够感受外界刺激,通过磷酸化作用参与胞内信号传递。富含半胱氨酸的类受体激酶(cysteine-rich receptor-like kinase,CRK)又被称为DUF26(domain of unknown function 26)类受体激酶,是RLK中的一大类。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CRK参与了植物的抗病防御反应。综述了植物CRK蛋白的结构特征,总结了目前已发现的CRK在生物胁迫、非生物胁迫及生长发育中的功能,并对CRK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旨为后续阐明CRK的功能和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含半胱氨酸类受体蛋白激酶 非生物胁迫 生物胁迫 生物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富含半胱氨酸类受体激酶家族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耿艳飞 吕明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303-2312,共10页
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富含半胱氨酸类受体激酶(cysteine-rich receptor-like kinases,CRKs)作为上游信号分子,在感知胁迫信号和诱发免疫应答中起着重要作用。CRK主要由信号肽、DUF26(PF01657)、跨膜结构域和胞内激酶结构域组成,其中DU... 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富含半胱氨酸类受体激酶(cysteine-rich receptor-like kinases,CRKs)作为上游信号分子,在感知胁迫信号和诱发免疫应答中起着重要作用。CRK主要由信号肽、DUF26(PF01657)、跨膜结构域和胞内激酶结构域组成,其中DUF26和激酶结构域在不同植物中高度保守。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在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中含有37~170个CRK成员,它们在植物生长发育和胁迫应答中发挥不同的功能。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植物CRK基因结构及其在生长发育、胁迫应答中的功能研究进展,对于提高农作物抗逆境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含受体激酶 植物 逆境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蛋白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3
作者 陈韦任 吴雪萍 +3 位作者 周玉杰 钱赓 沙媛 王锦达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23-526,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中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k3)调控钙磷沉积、细胞骨分化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β磷酸甘油和氯化钙培养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诱导钙化。实验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钙化组、Ripk3^(-/-)组、钙化+Rip... 目的研究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中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k3)调控钙磷沉积、细胞骨分化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β磷酸甘油和氯化钙培养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诱导钙化。实验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钙化组、Ripk3^(-/-)组、钙化+Ripk3^(-/-)组(联合组)。使用茜素红S染色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情况,同时测定细胞内Ca^(2+)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Western blot法测定Runt相关转录因子2、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结果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3、7 d的Ripk3表达较钙化前明显增加,14 d的Ripk3表达较7 d明显增加,并达到最高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和Ripk3^(-/-)组比较,钙化组Ca^(2+)、碱性磷酸酶活性、Runt相关转录因子2、骨形态发生蛋白2、细胞凋亡率和活化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钙化组比较,联合组Ca^(2+)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降低[(102.8±12.8)nmol/mg vs(457.1±51.2)nmol/mg,(136.1±15.4)U/mg vs(412.2±46.7)U/mg,P<0.05],Runt相关转录因子2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表达明显降低(1.07±0.15 vs 1.84±0.23,1.27±0.14 vs 3.01±0.25,P<0.05)。与钙化组比较,联合组细胞凋亡率和活化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8±3.9)%vs(31.1±4.2)%,1.19±0.14 vs 2.21±0.23,P<0.05]。结论Ripk3通过促进钙磷沉积、细胞骨分化和细胞凋亡起到加重血管钙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作用蛋白激酶 血管钙化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2 天冬蛋白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炎性小体在心血管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包强伟 曹云山 +5 位作者 王阿倩 吴善连 袁会军 王丽 孙琦 张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58-660,共3页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结果显示,目前,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心血管病死亡率居各病因之首,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1]。近年来研究发现,炎症免疫因素在心血管病发生、发展过程中...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结果显示,目前,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心血管病死亡率居各病因之首,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1]。近年来研究发现,炎症免疫因素在心血管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对其具体的作用机制目前尚存在争议[2]。炎性小体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可参与到固有免疫系统应答的过程当中。固有免疫也称为非特异性免疫,是指机体出生就具有的非特异性天然免疫防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 Nod信号接头蛋白 心血管疾病 再灌注损伤 天冬蛋白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薯蓣苷元诱导人黑素瘤细胞A375-S2凋亡依赖半胱天冬酶和MAPK途径 被引量:6
5
作者 霍锐 周秋丽 +4 位作者 王本祥 王敏伟 田代真一 小野寺敏 池岛乔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70-275,共6页
目的 研究薯蓣苷元诱导人黑素瘤细胞A375 S2凋亡的机制。方法 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及半胱天冬酶和有丝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MAPK)抑制剂对薯蓣苷元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周期分... 目的 研究薯蓣苷元诱导人黑素瘤细胞A375 S2凋亡的机制。方法 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及半胱天冬酶和有丝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MAPK)抑制剂对薯蓣苷元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周期分布。用半胱天冬酶活力检测试剂盒测定半胱天冬酶活力。结果 薯蓣苷元抑制A375 S2细胞的生长呈时间 剂量依赖性。经薯蓣苷元处理后的A375 S2细胞表现出典型的凋亡特征 :细胞表面微绒毛消失、胞质空泡化、染色质浓集、边聚。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薯蓣苷元导致DNA片段化和细胞周期阻滞在G0 /G1期。半胱天冬酶家族抑制剂 (z VAD fmk )和p38MAPK抑制剂 (SB2 0 35 80 )可部分抑制薯蓣苷元诱导的A375 S2细胞凋亡。结论薯蓣苷元可诱导A375 S2细胞凋亡。其诱导凋亡作用与半胱天冬酶及MAPK的活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蓣苷元 细胞 A375-S2 凋亡 蛋白 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类毒液过敏原蛋白基因cDNA全长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王秉宇 彭德良 +2 位作者 黄文坤 彭焕 王高峰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2-186,共5页
以马铃薯腐烂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为材料,用RACE方法,获得了类毒液过敏原蛋白新基因Dd-vap-2的cDNA全长(GenBank登录号为GU370352)。该cDNA全长序列为1 150 bp,包括1个912 bp的完整ORF,编码1个含303个氨基酸的蛋白,其理论分... 以马铃薯腐烂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为材料,用RACE方法,获得了类毒液过敏原蛋白新基因Dd-vap-2的cDNA全长(GenBank登录号为GU370352)。该cDNA全长序列为1 150 bp,包括1个912 bp的完整ORF,编码1个含303个氨基酸的蛋白,其理论分子质量为31.8 ku,等电点pI为6.76。序列比对分析表明,De-vap-2基因含有保守性结构域,属于富含半胱氨酸分泌蛋白(cysteine-rich secretory protein,CRISP)家族成员,N端具有2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信号肽。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该基因与马铃薯金线虫(Globodera ros-tochiensis)和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分泌的类毒液过敏原蛋白属于同一支,亲缘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腐烂茎线虫 毒液过敏原蛋白基因 富含分泌蛋白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δ阿片受体激活对依赖于PKC路径的血清饥饿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大鹏 王洪新 +1 位作者 唐博 喻晓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4-129,共6页
目的探讨δ阿片受体激活对血清饥饿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分为对照、模型、D-丙(2)-D-亮(5)脑啡肽DADLE 0.1μmol.L-1;DADLE 0.1μmol.L-1+naltrindole(δ阿片受体拮抗剂)10μmol.L-1、DADLE 0.1μm... 目的探讨δ阿片受体激活对血清饥饿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分为对照、模型、D-丙(2)-D-亮(5)脑啡肽DADLE 0.1μmol.L-1;DADLE 0.1μmol.L-1+naltrindole(δ阿片受体拮抗剂)10μmol.L-1、DADLE 0.1μmol.L-1+GF109203X 10μmol.L-1、DADLE 0.1μmol.L-1+staurosporine 1μmol.L-1组;分组给药48 h后,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测心肌细胞的凋亡指数;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细胞的胞质内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及蛋白激酶C(PKC)的表达。结果δ阿片受体激动剂DADLE能明显抑制由血清饥饿引起的心肌细胞的凋亡,表现为细胞存活率升高,凋亡率下降,G0/G1百分比降低,G2/M百分比增加;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KC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加入naltrindole可以阻断DA-DLE对心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加入GF109203X和stau-rosporine可明显拮抗DADLE抑制由血清饥饿引起的心肌细胞的凋亡的作用,表现为细胞存活率降低,凋亡率升高;G0/G1百分比增加,G2/M百分比降低;caspase-3的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KC表达明显降低。结论δ阿片受体激活后通过活化PKC通路抑制血清饥饿所致的心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阿片样 δ 细胞凋亡 蛋白激酶C 天冬蛋白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泛素样修饰蛋白特异性蛋白酶1介导糖尿病性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修复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萍 李丽丽 +6 位作者 李艳霞 马晓芳 边希云 肖晓琳 张春艳 刘凤婷 刘晓智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14-418,共5页
目的利用小泛素相关修饰体(SUMO)特异性蛋白酶1(SENP1)解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的小泛素样修饰蛋白1(SUMO1)修饰。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传代后分对照组、高糖组及SENP1组;Western blot法检测SENP1、... 目的利用小泛素相关修饰体(SUMO)特异性蛋白酶1(SENP1)解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的小泛素样修饰蛋白1(SUMO1)修饰。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传代后分对照组、高糖组及SENP1组;Western blot法检测SENP1、SUMO1、PGC-1α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核呼吸因子2α(NRF-2α)和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ERRα)的mRNA表达;ELISA测定乳酸脱氢酶(LDH);细胞划痕愈合方法、Transwell方法和体外血管模拟形成实验分别检测细胞自愈、迁移和形成血管拟态的能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共价SUMO1、PGC-1α和活化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SENP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TFAM、NRF-2α和ERRα的mRNA表达明显降低,细胞划痕修复能力及模拟血管形成能力下降(P<0.05,P<0.01)。与高糖组比较,SENP1组SENP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共价SUMO1、PGC-1α和活化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TFAM、NRF-2α和ERRα的mRNA表达明显升高,细胞划痕修复和迁移能力及模拟血管形成能力明显改善(P<0.05,P<0.01)。对照组、高糖组和SENP1组细胞上清液中LDH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66±6.39)ng/ml vs(302.45±30.54)ng/ml vs(174.08±21.03)ng/ml,P<0.01]。结论SENP1能够诱导PGC-1α发生去SUMO修饰,解除其对PGC-1α下游转录因子的抑制作用,改善线粒体功能,抑制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MO1蛋白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 天冬蛋白酶3 核呼吸因子 L-乳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1抑制蛋白N-SRCR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3
9
作者 聂超 刘忠 +1 位作者 贺欣 吴稚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唾液凝集素(salivary agglutinin,SAG)的主要结构域蛋白N-SRCR能够抑制HIV-1感染细胞。为了对N-SRCR和HIV-1病毒的作用机制进行系统研究,文中诱导制备并分离了抗N-SRCR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Ab)。方法以CHO细胞表达的纯化蛋白N-SRCR免... 目的唾液凝集素(salivary agglutinin,SAG)的主要结构域蛋白N-SRCR能够抑制HIV-1感染细胞。为了对N-SRCR和HIV-1病毒的作用机制进行系统研究,文中诱导制备并分离了抗N-SRCR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Ab)。方法以CHO细胞表达的纯化蛋白N-SRCR免疫4周龄BALB/c小鼠,末次加强免疫后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Ag-14融合,应用间接ELISA筛选分泌N-SRCR抗体的阳性杂交瘤细胞。用HiTrap Protein G柱纯化IgG抗体,SDS-PAGE检测纯化效果,间接ELISA确定效价,Western blot鉴定抗体特异性。结果获得1株稳定分泌抗N-SRCR蛋白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1D6。SDS-PAGE结果显示IgG抗体纯度较高,ELISA测定1D6抗体效价大于100×25。结论成功制备了抗N-SRCR的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N-SRCR的生物学功能以及SRCR结构域与HIV-1囊膜蛋白gp120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实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道夫受体富含结构域 单克隆抗体 人免疫缺陷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枸杞水提物对中波紫外线辐射后人角质形成细胞增殖与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加杨娥 任立汆 燕华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7期3400-3404,共5页
目的研究黑枸杞水提物对中波紫外线(UVB)辐射后人角质形成(HaCaT)细胞增殖与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P53、半胱氨酸蛋白酶-8(caspase-8)、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表达水平... 目的研究黑枸杞水提物对中波紫外线(UVB)辐射后人角质形成(HaCaT)细胞增殖与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P53、半胱氨酸蛋白酶-8(caspase-8)、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表达水平的影响,以期探讨黑枸杞水提物减轻UVB损伤HaCaT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 2015年3月—2016年1月,提取黑枸杞水提物,体外培养HaCaT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的HaCaT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无辐射)、UVB组(30 m J/cm^2UVB辐射40 min)、黑枸杞水提物组(30 mJ/cm^2UVB辐射40 min+黑枸杞水提物2 mg/ml)。采用MTS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P38MAPK、P53、caspase-8、caspase-3、Bcl-2表达水平。结果 UVB组细胞增殖活力小于对照组(P<0.05);黑枸杞水提物组细胞增殖活力小于对照组,大于UVB组(P<0.05)。UVB组细胞凋亡率大于对照组(P<0.05);黑枸杞水提物组细胞凋亡率大于对照组,小于UVB组(P<0.05)。UVB组P38MAPK、P53、caspase-8、caspase-3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Bcl-2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黑枸杞水提物组P38MAPK、P53、caspase-8、caspase-3表达水平低于UVB组,Bcl-2表达水平高于UVB组(P<0.05)。结论黑枸杞水提物可促进UVB辐射后HaCaT细胞的增殖,同时阻止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为黑枸杞水提物能够下调P38MAPK、P53、caspase-8、caspase-3表达水平及上调Bcl-2表达水平,进而减轻HaCaT细胞的辐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紫外线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肿瘤抑制蛋白质P53 蛋白 B细胞淋巴瘤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棉CRK基因家族抗黄萎病功能分析
11
作者 裴洪伟 索佳慧 +3 位作者 武海娜 孙正文 张艳 杨君 《北方农业学报》 2024年第6期1-12,共12页
【目的】鉴定分析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富含半胱氨酸类受体激酶(CRK)基因家族成员,为棉花抗黄萎病育种提供基因资源和理论依据。【方法】根据全基因组测序结果,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在陆地棉农大棉8号基因组中鉴定GhCRK基因家族,并... 【目的】鉴定分析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富含半胱氨酸类受体激酶(CRK)基因家族成员,为棉花抗黄萎病育种提供基因资源和理论依据。【方法】根据全基因组测序结果,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在陆地棉农大棉8号基因组中鉴定GhCRK基因家族,并进行蛋白理化性质、染色体定位和遗传进化分析。基于基因表达数据挖掘潜在的黄萎病抗性基因,并通过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rus 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技术对候选基因进行抗病功能鉴定。【结果】在陆地棉农大棉8号基因组中共鉴定到50个GhCRKs,分布在14条染色体上,编码蛋白长度为390~1 774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43.15~196.66 kDa,平均等电点为6.94,大多定位在细胞质膜。蛋白结构域分析显示,90%的GhCRKs(45个)含有2个Stress-antifung结构域。在GhCRKs启动子区鉴定到植物激素顺式响应元件茉莉酸甲酯、脱落酸、水杨酸等7类。筛选出14个受大丽轮枝菌诱导发生显著上调表达的GhCRKs,且GhCRK08和GhCRK33沉默后,陆地棉黄萎病症状更严重、病情指数显著增高。【结论】陆地棉农大棉8号基因组中存在大量的CRKs,其中14个为潜在重要的黄萎病抗性候选基因,进一步明确了GhCRK08和GhCRK33的抗病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富含受体激酶(CRK)基因家族 黄萎病 生物信息学 基因功能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酵母双杂交法检测甘蓝SCR与SRK之间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罗兵 薛丽琰 +7 位作者 朱利泉 张贺翠 彭一波 陈松 杨红 杨昆 李成琼 王小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79-586,共8页
为深入研究甘蓝S位点受体激酶(SRK)和S位点富含半胱氨酸蛋白(SCR)间相互识别的分子机理,以具有典型自交不亲和性的甘蓝D3为材料,利用巢式PCR分别扩增SRK胞外域(eSRK)和SCR,通过酵母双杂交检测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将e... 为深入研究甘蓝S位点受体激酶(SRK)和S位点富含半胱氨酸蛋白(SCR)间相互识别的分子机理,以具有典型自交不亲和性的甘蓝D3为材料,利用巢式PCR分别扩增SRK胞外域(eSRK)和SCR,通过酵母双杂交检测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将eSRK与GAL4报告基因DNA活化域融合(pGADT7eSRK)以及SCR与GAL4报告基因DNA结合域融合(pGBKT7SCR)。两种重组质粒分别转化酵母Y187和Y2HGold后未出现自激活现象。融合的二倍体酵母(pGADT7eSRK×pGBKT7SCR)能在选择性固体培养基(SD/–Ade/–His/–Leu/–Trp/X-a-Gal/AbA)上生长,并且菌落呈蓝色。结果表明,eSRK与SCR蛋白能够相互结合,为深入研究二者作用位点成功建立了一个技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 S位点受体激酶(SRK) S位点富含蛋白(SCR) 酵母双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羽衣甘蓝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及S_(13b)单倍型的鉴定 被引量:5
13
作者 蓝兴国 解莉楠 +1 位作者 于晓敏 李玉花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31-39,共9页
该文采用亲和指数法(种子数/自交授粉花朵数)分别在羽衣甘蓝‘赤兔’和‘白波’栽培品种的自交后代中,经过3年的自交选育获得1个自交不亲和系4·1·1和一个自交亲和系3·2·3·由于在芸苔属植物F1代杂交种的生产和... 该文采用亲和指数法(种子数/自交授粉花朵数)分别在羽衣甘蓝‘赤兔’和‘白波’栽培品种的自交后代中,经过3年的自交选育获得1个自交不亲和系4·1·1和一个自交亲和系3·2·3·由于在芸苔属植物F1代杂交种的生产和自交不亲和分子机制的研究方面S单倍型鉴定是必要的,因此在该文中我们采用了PCR方法利用引物PK1和PK4获得了BoSRKx的基因组序列,此序列的大小为919bp.经过数据库检索比对后发现BoSRKx的序列与BoSRK13b的序列完全一致.通过反转录PCR的方法获得了BoSRKx的cDNA序列,结果发现BoSRKx和BoSRK13b的序列在转录水平上也是完全一致的;另一方面,我们采用SCR保守信号肽编码区和NotⅠ-oligo(dT)设计的引物获得了BoSCRx的cDNA序列,经过数据库的检索比对后发现BoSCRx的序列比BoSCR13的序列只多出3个连续的碱基.根据上述结果我们推断出Sx单倍型就是S13b单倍型;最后,通过遗传分析结合PCR-RFLP方法和DNAblot方法对自交不亲和系进行了S13b纯合体的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衣甘蓝 自交不亲和 S位点受体蛋白激酶 S位点富含蛋白 S13b单倍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IL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盛君 汪国生 +2 位作者 李向培 徐修才 张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5-319,共5页
目的探索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细胞凋亡、自身抗体产生和疾病活动中作用。方法60例SLE患者及20名健康对照,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分析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TRAIL mRNA表达;比色法测... 目的探索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细胞凋亡、自身抗体产生和疾病活动中作用。方法60例SLE患者及20名健康对照,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分析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TRAIL mRNA表达;比色法测定PBMC内Caspase-3活性表达;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PBMC内核小体水平、血清中可溶性TRAIL(sTRAIL)和抗核小体抗体(AnuA)浓度。结果狼疮活动组与稳定组及健康对照组相比,TRAILmRNA平均表达水平(0.82±0.07)vs(0.77±0.06)vs(0.75±0.05)、Caspase-3活性(0.53±0.27)vs(0.39±0.23)vs(0.35±0.18)、核小体浓度(U/ml)((3.09)vs(0.53)vs(0.77)及血清sTRAIL水平(μg/L)(0.88±0.74)vs(0.58±0.32)vs(0.48±0.28),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SLE患者TRAILmRNA平均表达水平与sTRAIL、Caspase-3活性及Caspase-3活性与核小体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SLE患者TRAIL mRNA表达水平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积分数、抗dsDNA抗体、ESR、AnuA浓度呈正相关,与淋巴细胞计数及补体C4呈负相关;sTRAIL浓度与SLEDAI积分数呈正相关,与淋巴细胞计数呈负相关。核小体浓度与SLEDAI积分数、抗dsDNA抗体、AnuA浓度均呈显著正相关,与补体C3、C4水平呈负相关。结论SLE活动患者PBMC的TRAIL表达水平及血清sTRAIL水平增高,凋亡酶Caspase-3的活性增高,可能介导PBMC异常凋亡,使核小体释放增加,自身抗体水平增加,参与疾病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配体 受体 肿瘤坏死因子 核小体 蛋白水解酶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患者骨髓CYR61、CTGF、VEGF-C、VEGFR-2 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5
作者 徐宁 贺其图 +10 位作者 卢燕 韩轩茂 马宏杰 张冬霞 刘学文 袁晓俊 贾国荣 李静 李喆 李志芹 韩海燕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6期1368-1373,共6页
本研究检测白血病患者骨髓中CYR61、CTGF、VEGF-C、VEGFR-2 mRNA的表达水平,探讨白血病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中CYR61、CTGF、VEGF-C、VEGFR-2蛋白的相互作用及其临床意义,寻找新的肿瘤标记物,为白血病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白血病74例,... 本研究检测白血病患者骨髓中CYR61、CTGF、VEGF-C、VEGFR-2 mRNA的表达水平,探讨白血病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中CYR61、CTGF、VEGF-C、VEGFR-2蛋白的相互作用及其临床意义,寻找新的肿瘤标记物,为白血病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白血病74例,男38例,女36例,年龄6-77岁,中位年龄45岁。对照组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16-78岁,中位年龄46岁。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CYR61、CTGF、VEGF-C、VEGFR-2 mRNA的水平。结果表明,各组初发急性和慢性白血病患者骨髓中CYR61、CTGF、VEGF-C、VEGFR-2 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急性白血病缓解后CYR61和CTGF mRNA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39,0.025)。CTGF mRNA的表达在B-ALL组表达最高,高于AML、CML、CLL、T-ALL组(p=0.002,0.034,0.002,0.010)。AML组CYR61与CTGF、CYR61与VEGF-C、CTGF与VEGFR-2 mRNA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0.452,0.466,0.464;p=0.045,0.038,0.039),CML组CYR61与VEGF-C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882,p=0.000)。急性白血病伴有髓外浸润者VEGF-C和VEGFR-2 mRNA的表达高于不伴有髓外浸润者(p=0.028,0.047)。AML组VEGF-C mRNA的表达与原始细胞数呈正相关(r=0.418,p=0.034)。结论:CYR61、CTGF及VEGF-C、VEGFR-2在白血病发病中相互作用,促进白血病发展、转移及浸润;且这些因子在不同类型白血病及髓外浸润中的作用存在差异。它们可能成为检测白血病的肿瘤标记物;阻断上述因子有可能阻断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富含蛋白61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芸薹属植物自交不亲和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春雷 赵宪坤 +2 位作者 高季平 叶蕴灵 赵贝贝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42-1447,共6页
芸薹属包含多种重要农业和园艺作物,并且部分芸薹属作物表现为自交不亲和性。目前已经鉴定出芸薹属自交不亲和性雌蕊决定因子和花粉决定因子,明确了不亲和性花粉萌发抑制主要通过MLPK-ARC1-Exo70A1级联反应实现,并且花粉萌发抑制还涉及... 芸薹属包含多种重要农业和园艺作物,并且部分芸薹属作物表现为自交不亲和性。目前已经鉴定出芸薹属自交不亲和性雌蕊决定因子和花粉决定因子,明确了不亲和性花粉萌发抑制主要通过MLPK-ARC1-Exo70A1级联反应实现,并且花粉萌发抑制还涉及细胞水平上的相关变化,但是该级联反应在同属十字花科的拟南芥属植物中却没有被验证。本文详细综述了这些因子发现过程,以及相关结构特点;并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指出今后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薹属 自交不亲和性 S位点糖蛋白 S受体激酶 S位点富含蛋白 拟南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程序性死亡与心肌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丽凤 王禹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549-550,共2页
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发展过程涉及多种细胞死亡形式,包括坏死、凋亡及自噬等。既往认为坏死是被动的不受信号转导调控的过程,而目前研究认为至少有一部分坏死是受信号调节的,程序性坏死是一种依赖于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R... 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发展过程涉及多种细胞死亡形式,包括坏死、凋亡及自噬等。既往认为坏死是被动的不受信号转导调控的过程,而目前研究认为至少有一部分坏死是受信号调节的,程序性坏死是一种依赖于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RIPK)3的细胞死亡,这种死亡过程由特定的信号转导分子所驱动,其特点是形成以RIPK1和RIPK3为核心的坏死小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再灌注损伤 细胞死亡 蛋白激酶 心肌梗死 天冬蛋白酶8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SCR、THL与SRK交替相互作用的酵母双杂交检测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永军 张贺翠 +3 位作者 杨昆 薛丽琰 常登龙 朱利泉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X期14-26,共13页
eSRK(S位点受体激酶胞外域)、SCR/SP11(S位点富含半胱氨酸蛋白-S位点蛋白11)和THL1(类硫氧还蛋白)是甘蓝自交不亲和性信号传导过程重要的3个元件。利用PCR技术获得两种甘蓝SCR2(class-Ⅱ)、eSRK2(class-Ⅱ)、THL1、SRKJ(class-Ⅰ,SRK6... eSRK(S位点受体激酶胞外域)、SCR/SP11(S位点富含半胱氨酸蛋白-S位点蛋白11)和THL1(类硫氧还蛋白)是甘蓝自交不亲和性信号传导过程重要的3个元件。利用PCR技术获得两种甘蓝SCR2(class-Ⅱ)、eSRK2(class-Ⅱ)、THL1、SRKJ(class-Ⅰ,SRK6激酶域)和eSRK28(class-Ⅰ)的编码序列,并分别构建以pGBKT7为载体的SCR2、THL1的重组诱饵质粒和以pGADT7为载体的eSRK2、eSRK28、SRKJ的重组猎物质粒。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验证eSRK2-SCR2、eSRK28-SCR2、SRKJ-THL1的相互作用。重组质粒在宿主细胞中未产生毒性及自激活作用,表明重组表达载体构建成功;组合Y2HGold〔pGBKT7-SCR2〕×Y187〔pGADT7-eSRK2〕在三缺平板(SD/-Trp-Leu-His/x-α-gal/AbA,TDO/x/A)上生长出蓝色克隆,激活了报告基因AUR1-C、MEL1、HIS3;组合Y2HGold〔pGBKT7-SCR2〕×Y187〔pGADT7-eSRK28〕能够在二缺平板(SD/-Trp-Leu)上生长,但在三缺平板上不生长,表明不同单倍型SRK-SCR可能不发生相互作用;组合Y187〔pGADT7-SRKJ〕×Y2HGold〔pGBKT7-THL1〕能够在四缺平板上生长,激活了4种报告基因(AUR1-C、MEL1、HIS3、ADE2)。相同的单倍型SRK与SCR之间能够相互作用,不同的单倍型之间不会发生相互作用;酵母中报告基因表达的数目和类型的差异反映了class-Ⅱ型内部的SCR-SRK和class-Ⅰ的SCR-SRK互作强度,Ⅰ型高于Ⅱ型;THL与SRK之间存在较高的互作强度。这为Ⅰ型和Ⅱ型不同的自交不亲和性表型所依赖的3个起始信号传导元件之间的识别程度差异提供了直接证据和新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 S位点受体激酶(SRK) S位点富含蛋白(SCR) 硫氧还蛋白(THL) 蛋白质互作 酵母双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R17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壮 魏尔清 卢韵碧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5-359,共5页
G-蛋白偶联受体17(G-protein-coupled receptor 17,GPR17)原是一种孤儿受体,曾被鉴定为新型尿嘧啶核苷酸/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2011年国际药理学联合会认为,将GPR17归类于白三烯受体条件尚不成熟。GPR17参与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如脑损伤、... G-蛋白偶联受体17(G-protein-coupled receptor 17,GPR17)原是一种孤儿受体,曾被鉴定为新型尿嘧啶核苷酸/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2011年国际药理学联合会认为,将GPR17归类于白三烯受体条件尚不成熟。GPR17参与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如脑损伤、脊髓损伤、少突胶质细胞发育及成熟,这提示GPR17可能成为相关疾病新的治疗靶点。文中就GPR17的配体和拮抗剂、GPR17和其他受体的相互作用及GPR17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中的作用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损伤 受体 G-蛋白偶联 白三烯 受体 白三烯 尿嘧啶核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对心血管系统的细胞作用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14
20
作者 陈建 洪秀琴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4-316,共3页
雌激素替代治疗(estrogen replacement therapy,ERT)是指使用合成的或天然的女性激素来补偿女性体内激素的下降或缺乏的一种治疗手段。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绝经前女性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比同龄男性低,而绝经后明显增高,这一现象提示,ERT... 雌激素替代治疗(estrogen replacement therapy,ERT)是指使用合成的或天然的女性激素来补偿女性体内激素的下降或缺乏的一种治疗手段。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绝经前女性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比同龄男性低,而绝经后明显增高,这一现象提示,ERT对心血管系统的确具有保护效应[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心血管系统 绝经前期 受体 雌激素 受体 G-蛋白偶联 天冬蛋白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