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保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乳液聚合中的应用
1
作者 任红星 王雨欣 +2 位作者 易凡丰 赵宝建 袁才登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5-372,共8页
针对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乳化剂存所在的环境问题,选取两种常用的阴离子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分别与两种绿色环保型非离子乳化剂腰果酚聚氧乙烯醚和异十三醇聚氧乙烯醚(X-100)进行复配,得到不同的乳化剂复... 针对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乳化剂存所在的环境问题,选取两种常用的阴离子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分别与两种绿色环保型非离子乳化剂腰果酚聚氧乙烯醚和异十三醇聚氧乙烯醚(X-100)进行复配,得到不同的乳化剂复配体系。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苯乙烯-丙烯酸丁酯聚合物乳液,探究了复合乳化剂种类、阴/非离子乳化剂比例以及乳化剂用量对水性聚合物乳液的稳定性及乳胶膜疏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ES与X-100的比例为1∶2且用量为单体总量的2%(质量分数)时,所得到的苯丙共聚乳液综合性能最佳。此时乳液聚合的单体转化率96%以上,凝胶率低于0.5%,乳胶粒平均粒径为123 nm,乳液稳定性良好,尤其是钙离子稳定性优异,乳胶膜的吸水率为2.48%,水接触角为76.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剂 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乳液 乳液聚合 钙离子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勒烯(C_(60))-苯乙烯-丙烯酸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其润滑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江贵长 官文超 郑启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25-28,共4页
通过自由基聚合,合成了一种新型纳米级富勒烯-苯乙烯-丙烯酸三元共聚物,该聚合物易溶于碱性水、甲醇、四氢呋喃等溶剂。采用FTIR、UV-240等进行结构表征。TEM分析表明其在水溶液中形貌为理想的球形,平均粒径约为36nm。四球机试验测试结... 通过自由基聚合,合成了一种新型纳米级富勒烯-苯乙烯-丙烯酸三元共聚物,该聚合物易溶于碱性水、甲醇、四氢呋喃等溶剂。采用FTIR、UV-240等进行结构表征。TEM分析表明其在水溶液中形貌为理想的球形,平均粒径约为36nm。四球机试验测试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该富勒烯共聚物可有效增强抗磨能力。对其磨斑表面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磨痕变浅,磨斑减小,有效地降低了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勒烯-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 合成 润滑性能 纳米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勒烯(C_(60))-苯乙烯-丙烯酸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其润滑性能
3
作者 江贵长 官文超 郑启新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3年第6期15-18,共4页
通过自由基聚合合成了一种新型纳米级富勒烯 苯乙烯 丙烯酸三元共聚物,该聚合物易溶于碱性水、甲醇、四氢呋喃等溶剂。采用FTIR、UV 240等进行结构表征。TEM分析表明其在水溶液中形貌为理想的球形,平均粒径约为36nm。四球机试验测试结... 通过自由基聚合合成了一种新型纳米级富勒烯 苯乙烯 丙烯酸三元共聚物,该聚合物易溶于碱性水、甲醇、四氢呋喃等溶剂。采用FTIR、UV 240等进行结构表征。TEM分析表明其在水溶液中形貌为理想的球形,平均粒径约为36nm。四球机试验测试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该富勒烯共聚物可有效增强抗磨能力。对其磨斑表面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磨痕变浅,磨斑减小,有效地降低了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勒烯-苯乙烯-丙烯酸 三元共聚物 合成 摩擦学性能 润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勒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其磨擦学性能 被引量:3
4
作者 江贵长 官文超 郑启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044-1047,共4页
由自由基聚合合成了 1种新型纳米级富勒烯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三元共聚物 ,易溶于碱性水、甲醇、四氢呋喃等溶剂。用FTIR、UV 2 40等进行了结构表征。TEM分析表明 ,其在水溶液中为平均粒径约 40nm的理想球形。四球机实验结果表明 ,一定浓... 由自由基聚合合成了 1种新型纳米级富勒烯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三元共聚物 ,易溶于碱性水、甲醇、四氢呋喃等溶剂。用FTIR、UV 2 40等进行了结构表征。TEM分析表明 ,其在水溶液中为平均粒径约 40nm的理想球形。四球机实验结果表明 ,一定浓度 (质量分数为 0 5 % )的富勒烯共聚物可有效增强抗磨能力。磨斑表面的扫描电镜分析表明 ,磨痕浅 ,磨斑小。随着富勒烯三元共聚物含量的增加 ,摩擦系数从基础液 (质量分数为 2 %的三乙醇胺水溶液和质量分数为 0 5 %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锌 )的 0 2 3 3快速下降到最小值0 0 61 5 ,承载能力从基础液的 1 3 5N上升至最大值 490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勒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纳米微球 合成 磨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酯-苯乙烯-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降凝剂的制备 被引量:16
5
作者 唐小华 严世强 +1 位作者 王绍霞 周永红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9-72,共4页
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丙烯酸酯—苯乙烯—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作为柴油降凝剂.以正交试验设计法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n(丙烯酸酯):n(苯乙烯):n(马来酸酐)=9:1:1、引发剂质量分数0.8%、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8 h为最佳条件,降... 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丙烯酸酯—苯乙烯—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作为柴油降凝剂.以正交试验设计法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n(丙烯酸酯):n(苯乙烯):n(马来酸酐)=9:1:1、引发剂质量分数0.8%、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8 h为最佳条件,降凝剂收率为64.15%,降凝剂质量分数为0.1%时,研究的3种柴油组分油的凝点分别降低了10,5,7℃,具有良好的降凝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凝剂 溶液聚合 正交试验 丙烯酸酯—苯乙烯-马来酸酐 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酯-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对聚氯乙烯紫外光老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陈红 熊英 +2 位作者 陈光顺 陈蓉 郭少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2-47,共6页
借助色差分析、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等手段研究了聚氯乙烯(PVC)/丙烯酸酯-苯乙烯-丙烯腈(ASA)共混物的紫外光老化性能。利用转矩流变仪和拉伸机研究了ASA对PVC加工和拉伸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与空白样相比,ASA的加入会使共混体系塑... 借助色差分析、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等手段研究了聚氯乙烯(PVC)/丙烯酸酯-苯乙烯-丙烯腈(ASA)共混物的紫外光老化性能。利用转矩流变仪和拉伸机研究了ASA对PVC加工和拉伸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与空白样相比,ASA的加入会使共混体系塑化和平衡扭矩增大,塑化时间缩短;对未老化样而言,ASA的加入会使体系的拉伸强度增加,但断裂伸长率的变化较小;而对老化样来说,ASA的加入会使体系的拉伸强度、颜色、双键和羰基随紫外光老化时间延长而产生的变化减小,但会使断裂伸长率衰减加剧;老化15 d后,PVC和ASA的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减小,而PVC/ASA体系相对分子质量变化不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丙烯酸-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紫外光老化性能 加工性能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型苯乙烯-丙烯酸酯乳液的研制 被引量:19
7
作者 刘杰凤 李春海 +1 位作者 王志辉 车伟林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8,共4页
采用预乳化工艺 ,半连续种子聚合法 ,通过MMA -St-BA -AA四元共聚反应 ,制得了具有核壳结构的苯丙乳液。讨论了乳化剂用量、阴 /非离子乳化剂配比、核壳两阶段乳化剂配比以及功能性单体对乳液聚合反应和乳液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核/壳型 苯乙烯-丙烯酸酯乳液 涂料 预乳化工艺 半连续种子聚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腈乳液聚合动力学 被引量:8
8
作者 刘振国 韩业 +3 位作者 周超 张明耀 任仲佳 张会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15,共4页
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异丙苯过氧化氢/硫酸亚铁/焦磷酸钠/葡萄糖(CHP/FES/SPP/Dx)引发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腈核壳乳液聚合。系统研究了引发体系的引发机理以及各组分的量及配比等因素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聚合速率和转化率随... 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异丙苯过氧化氢/硫酸亚铁/焦磷酸钠/葡萄糖(CHP/FES/SPP/Dx)引发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腈核壳乳液聚合。系统研究了引发体系的引发机理以及各组分的量及配比等因素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聚合速率和转化率随CHP或Dx量增加而提高;恒定CHP和Dx量及SPP/Fe2+质量比,聚合速率和转化率随着SPP、Fe2+量增加先迅速增加后变化不大;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聚合物乳胶粒的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 氧化还原体系 聚合反应速率 粒子形态和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铕(Ⅲ)-二苯甲酰甲烷-聚丙烯酸/聚(苯乙烯-丙烯酸)配合物及其性质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朱德钦 生瑜 +1 位作者 章文贡 唐洁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07-912,共6页
研究了铕(Ⅲ)和二苯甲酰甲烷(HDBM)形成的有机配体NaEu(DBM)4与聚丙烯酸(PPA)(Mr=5000)、聚(苯乙烯-丙烯酸)(PSAA)(Mr=3000)发生配位反应分别得到配合物Eu(Ⅲ)-DBM-PAA和NaEu(Ⅲ)-DBM-PSAA,得率分别为89.7%和87.3%。红外光谱、紫外光... 研究了铕(Ⅲ)和二苯甲酰甲烷(HDBM)形成的有机配体NaEu(DBM)4与聚丙烯酸(PPA)(Mr=5000)、聚(苯乙烯-丙烯酸)(PSAA)(Mr=3000)发生配位反应分别得到配合物Eu(Ⅲ)-DBM-PAA和NaEu(Ⅲ)-DBM-PSAA,得率分别为89.7%和87.3%。红外光谱、紫外光谱、X光电子能谱的测试表明了Eu3+分别与PAA,PSAA和DBM-发生配位。元素分析和电导率测定结果证明了一个Eu3+分别与PAA中二个链节或PSAA中三个链节的羧基和一个DBM-发生配位。Eu3+离子在配合物Eu(Ⅲ)-DBM-PAA和NaEu(Ⅲ)-DBM-PSAA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8.46%和12.23%。荧光光谱表明,常温下配合物在紫外光下发出强的红光,主要是Eu3+离子的5D0→7F2的能级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铕(Ⅲ) 二苯甲酰甲烷 丙烯酸 聚(苯乙烯-丙烯酸) 性质 金属有机配合物 配位聚合物 荧光光谱 荧光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皂乳液聚合制备高浓度单分散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胶体粒子 被引量:4
10
作者 罗时忠 张凤美 +2 位作者 唐叶仓 尤丽莎 孙益民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11-414,共4页
 通过添加聚乙烯醇和丙酮,找到了一种无皂乳液聚合制备高浓度单分散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胶体粒子的新途径,粒子半径达纳米数量级,体系的固含量大于50%。研究了聚乙烯醇和丙酮对反应过程、胶乳粒子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乙烯醇和...  通过添加聚乙烯醇和丙酮,找到了一种无皂乳液聚合制备高浓度单分散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胶体粒子的新途径,粒子半径达纳米数量级,体系的固含量大于50%。研究了聚乙烯醇和丙酮对反应过程、胶乳粒子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乙烯醇和丙酮对高浓度无皂纳米胶乳粒子的形成与稳定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 无皂乳液聚合 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 胶体粒子 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纳米级苯乙烯-丙烯酸酯微乳液的制备 被引量:4
11
作者 柯昌美 汪厚植 +3 位作者 周鹏 鄢永普 赵惠忠 李轩科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133-1136,共4页
采用自制的属于Gemini型的特殊乳化剂KD-1用于苯乙烯丙烯酸酯微乳液的聚合。研究了反应温度、乳化剂用量和单体含量对微乳液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只使用质量分数为0 95%~1 60%的单一阴离子型乳化剂KD-1就可得到较高固含量(质量分数为... 采用自制的属于Gemini型的特殊乳化剂KD-1用于苯乙烯丙烯酸酯微乳液的聚合。研究了反应温度、乳化剂用量和单体含量对微乳液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只使用质量分数为0 95%~1 60%的单一阴离子型乳化剂KD-1就可得到较高固含量(质量分数为30%~50%)的透明纳米级苯乙烯丙烯酸酯微乳液,并保持微胶乳平均粒径为40~60nm。与常规苯乙烯丙烯酸酯乳液相比,其粒径小,最低成膜温度有所降低,而玻璃化转变温度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丙烯酸酯乳液 微乳液 固含量 成膜温度 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的流变性能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艳芳 崔玲玲 +1 位作者 徐保良 滕谋勇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5-48,共4页
采用毛细管流变仪测试了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ASA)树脂的表观黏度、黏流活化能、非牛顿指数等流变参数,讨论了剪切速率、剪切应力、温度对ASA表观黏度的影响,研究了黏流活化能与剪切速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共聚物的... 采用毛细管流变仪测试了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ASA)树脂的表观黏度、黏流活化能、非牛顿指数等流变参数,讨论了剪切速率、剪切应力、温度对ASA表观黏度的影响,研究了黏流活化能与剪切速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共聚物的表观黏度下降,非牛顿指数增大;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树脂的黏流活化能降低;其非牛顿指数n小于1,说明ASA是典型的假塑性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苯乙烯-丙烯酸 毛细管流变仪 流变性能 表观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Ⅲ)卟啉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催化环己烷羟化作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余汉城 陈鲜丽 +2 位作者 李锡贤 黄锦汪 计亮年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1-63,共3页
合成了铁(Ⅲ)卟啉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物并以UV-V IS,IR,ICP和相对分子质量测定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共聚物模拟细胞色素P450催化环己烷羟化作用,发现该共聚物具有比未以高分子负载的铁(Ⅲ)卟啉高很多的催化活性,循环使用多次后其催化活... 合成了铁(Ⅲ)卟啉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物并以UV-V IS,IR,ICP和相对分子质量测定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共聚物模拟细胞色素P450催化环己烷羟化作用,发现该共聚物具有比未以高分子负载的铁(Ⅲ)卟啉高很多的催化活性,循环使用多次后其催化活性基本不变,以铁(Ⅲ)卟啉周围微环境的观点讨论了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Ⅲ)卟啉丙烯酸-苯乙烯共聚物 合成 催化 环己烷羟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稀土铕(Ⅲ)配位聚合物的研究 Ⅰ.铕(Ⅲ)-噻吩甲酰三氟丙酮-聚(苯乙烯-丙烯酸)的结构表征 被引量:6
14
作者 肖荔人 高锋 +1 位作者 唐洁渊 章文贡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56-761,共6页
研究了铕 (Ⅲ )和噻吩甲酰三氟丙酮 (HTTA)形成的有机配合物与聚 (苯乙烯 丙烯酸 )PSAA在不同pH值时发生配位反应得到配位聚合物NaEu(Ⅲ ) TTA PSAA的 3种样品 (a) ,(b) ,(c)。红外光谱、紫外光谱、X光电子能谱的测试表明了Eu3+ 分别与... 研究了铕 (Ⅲ )和噻吩甲酰三氟丙酮 (HTTA)形成的有机配合物与聚 (苯乙烯 丙烯酸 )PSAA在不同pH值时发生配位反应得到配位聚合物NaEu(Ⅲ ) TTA PSAA的 3种样品 (a) ,(b) ,(c)。红外光谱、紫外光谱、X光电子能谱的测试表明了Eu3+ 分别与PSAA ,TTA- 发生配位。元素分析和电导率测定结果证明了配位组成和结构在不同的 pH条件下发生变化。结果表明 ,配合物试样 (a) ,(b) ,(c)中Eu3+ 的含量分别为11 89% ,12 5 5 % ,13 4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铕配合物 噻吩甲酰三氟丙酮 聚(苯乙烯-丙烯酸) 结构表征 发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丙烯腈)共混体系相分离的特征动态流变响应 被引量:9
15
作者 杜淼 王利群 +2 位作者 杨碧波 宋栩冰 郑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61-964,共4页
采用动态流变学方法,结合小角激光光散射(SALLS)测定,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苯乙烯-丙烯腈)(SAN)共混体系的动态流变行为与相分离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在低频区域,时温叠加失效与共混物体系发生相分离有关,时温... 采用动态流变学方法,结合小角激光光散射(SALLS)测定,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苯乙烯-丙烯腈)(SAN)共混体系的动态流变行为与相分离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在低频区域,时温叠加失效与共混物体系发生相分离有关,时温叠加失效温度Tb 与用SALLS测定的浊点温度Tc一致,用低频区域动态储能模量G’与频率 的关系[1gG’~lg( αT)] 偏离线性粘弹模型或时温叠加失效温度表征PMMA/SAN共混体系的相分离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丙烯腈)共混物 动态流变响应 动态流为行为 时温叠加 相分离 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马来酸酐-苯乙烯降凝剂的制备及其降滤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6
作者 杜涛 汪树军 +2 位作者 刘红研 杨桃 刘洁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4-448,共5页
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合成了α-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AE)-马来酸酐(MA)-苯乙烯(St)三元共聚物(AMS)降凝剂;考察了AMS的最佳聚合条件及其对中原0#柴油和燕化0#柴油的降滤效果;用GC技术分析了中原0#柴油和燕化0#柴油中正构烷烃碳数的分布;... 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合成了α-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AE)-马来酸酐(MA)-苯乙烯(St)三元共聚物(AMS)降凝剂;考察了AMS的最佳聚合条件及其对中原0#柴油和燕化0#柴油的降滤效果;用GC技术分析了中原0#柴油和燕化0#柴油中正构烷烃碳数的分布;用1HNMR技术表征了AE和AMS的结构。AMS的最佳聚合条件为:n(AE)∶n(MA)∶n(St)=3∶1∶1,时间5h,温度80℃;AMS降凝剂的适宜添加量(占柴油的质量分数)为0.08%,此时中原0#柴油和燕化0#柴油的冷滤点降幅分别为4℃和6℃。对于正构烷烃含量较低、正构烷烃碳数分布较宽且较均匀的柴油,使用AMS降凝剂时,降滤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基溶液聚合 α-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 马来酸酐 苯乙烯 柴油降凝剂 冷滤点 降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丙烯酸酯-丙烯腈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2
17
作者 殷勤俭 王克 +4 位作者 李天政 菅宏宇 江波 张林 李波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61-663,共3页
A series of styrene-acrylonitrile-acrylate(methyl acrylate,butyl acrylate,twelfth acrylate)terpolymers were prepared by bulk,solution and suspension polymeriation.The molecular weights of the terpolymers vary from 70,... A series of styrene-acrylonitrile-acrylate(methyl acrylate,butyl acrylate,twelfth acrylate)terpolymers were prepared by bulk,solution and suspension polymeriation.The molecular weights of the terpolymers vary from 70,000 to 140,000 determined by GPC.The composition of terpolymers could be controled by adjusting the proportion of monom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丙烯酸-丙烯腈三元共聚物 合成 表征 :聚苯乙烯 IC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物高吸油树脂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15
18
作者 孙晓然 张秀玲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8,13,共3页
以甲基丙烯酸酯和苯乙烯为单体 ,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 ,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了高吸油树脂 ;研究了共聚单体组成 ,交联剂用量对吸油树脂吸油性能及吸油后树脂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所制成的树脂可吸自重 2 1倍以上的煤油 ,2 5倍以上... 以甲基丙烯酸酯和苯乙烯为单体 ,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 ,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了高吸油树脂 ;研究了共聚单体组成 ,交联剂用量对吸油树脂吸油性能及吸油后树脂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所制成的树脂可吸自重 2 1倍以上的煤油 ,2 5倍以上的苯、二甲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苯乙烯共聚物 高吸油树脂 合成 性能 悬浮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聚(苯乙烯-丙烯酸)二苯酰基甲烷铕(Ⅲ)配合物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能 被引量:11
19
作者 唐洁渊 章文贡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41-546,共6页
铕 ( )和二苯甲酰甲烷 (HDBM)形成的有机配合物与聚丙烯酸 (PAA) (Mn=5 0 0 0 )、聚 (苯乙烯 -丙烯酸 ) (PSAA) (Mn=3 0 0 0 )发生配位反应 ,分别得到配位聚合物 Eu( ) -DBM-PAA和 Na Eu( ) -DBM-PSAA,产率分别为 89.7%和 87.3 % .红外... 铕 ( )和二苯甲酰甲烷 (HDBM)形成的有机配合物与聚丙烯酸 (PAA) (Mn=5 0 0 0 )、聚 (苯乙烯 -丙烯酸 ) (PSAA) (Mn=3 0 0 0 )发生配位反应 ,分别得到配位聚合物 Eu( ) -DBM-PAA和 Na Eu( ) -DBM-PSAA,产率分别为 89.7%和 87.3 % .红外光谱、紫外光谱、X光电子能谱测试表明 ,Eu3+分别与 PAA,PSAA和 DBM-发生配位 ,元素分析和电导率测定结果证明 ,1个 Eu3+分别与 PAA中 2个链节或 PSAA中3个链节的羧基和 1个 DBM-发生配位 .Eu3+离子在配位聚合物 Eu( ) -DBM-PAA和 Eu( ) -DBM-PSAA中的含量分别为 2 8.4 6%和 1 2 .2 3 % .荧光光谱表明 ,常温下配位聚合物在紫外光下发出强的红光 ,主要是Eu3+离子的 5D0 → 7F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 聚(苯乙烯-丙烯酸) 二苯酰基甲烷 合成 配合物 配位聚合物 荧光光谱 稀土 有机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分布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雅琼 许文林 鲁萍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27-529,共3页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稳定剂 ,研究了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在极性溶剂中分散聚合的工艺条件对微球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实验表明 ,通过控制工艺条件 ,可以制得粒径均匀的共聚物微球。
关键词 窄分布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 共聚物 微球 制备 分散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