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于菁 张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2818-2823,共6页
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eucine-rich-alpha-2-glycoprotein-1,LRG1)为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蛋白家族重要的一员,其主要生理作用是通过调节体内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通路影响各种生物功能。研究发现LRG1... 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eucine-rich-alpha-2-glycoprotein-1,LRG1)为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蛋白家族重要的一员,其主要生理作用是通过调节体内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通路影响各种生物功能。研究发现LRG1可以通过TGF-β依赖Smads途径和非依赖Smads途径来影响TGF-β信号通路参与关节炎症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免疫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也可以通过促进异常血管生成,调节细胞凋亡,促进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的转变等过程来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因此LRG1可能成为治疗炎症性疾病及抗肿瘤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α-2糖蛋白1 转化生长因子-Β 炎症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LRG1、NGAL和PGC-1α水平与小儿肾积水手术后分肾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静涛 郎兴 +3 位作者 魏建新 荣雪静 高宇光 马新生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5-340,共6页
目的探究血清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eucine-richα2 glycoprotein 1,LRG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目的探究血清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eucine-richα2 glycoprotein 1,LRG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1α,PGC-1α)水平与小儿肾积水术后分肾功能(differential renal function,DRF)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邯郸市中心医院2019年3月至2022年6月期间行肾盂输尿管成形术的124例肾积水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18个月DRF情况,将患儿分为DRF≥45%组(n=72)和DRF<45%组(n=5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儿血清中LRG1、NGAL和PGC-1α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血清LRG1、NGAL、PGC-1α水平与肾功能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肾积水患儿术后DRF<45%的影响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血清LRG1、NGAL、PGC-1α对肾积水患儿术后DRF的预测价值。结果DRF≥45%组和DRF<45%组患儿血清LRG1分别为(184.28±55.46)ng/mL、(315.62±98.53)ng/mL(t=9.437,P<0.05);肌酐(rerum Creatinine,Scr)分别为(26.84±7.64)μmol/L和(35.46±10.27)μmol/L(t=5.361,P<0.05);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分别为(5.24±1.52)mmol/L和(7.23±2.31)mmol/L(t=5.783,P<0.05);β_(2)-微球蛋白(β_(2)-microglobulin,β_(2)-MG)分别为(2.16±0.43)mg/L和(3.68±0.84)mg/L(t=13.164,P<0.05);PGC-1α分别为(4.26±1.14)ng/mL和(2.85±0.89)ng/mL(t=7.430,P<0.05);术前患侧DRF分别为(43.25±4.57)%和(31.58±3.68)%(t=15.192,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LRG1、NGAL与Scr、BUN、β_(2)-MG呈正相关(P<0.05);PGC-1α与β_(2)-MG、Scr、BUN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LRG1、NGAL、Scr、BUN、β_(2)-MG、PGC-1α、术前患侧DRF是术后DRF<45%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LRG1、NGAL、PGC-1α及三者联合评估肾积水患儿术后DRF<45%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99、0.872、0.878及0.982,三者联合评估优于单独评估(Z_(三者联合-LRG1)=3.148、Z_(三者联合-NGAL)=3.937、Z_(三者联合-PGC-1α)=3.125,P<0.05)。结论肾积水术后DRF<45%的患儿血清中LRG1、NGAL水平升高,PGC-1α水平降低,三者联合检测对于术后DRF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积水 分肾功能 肾功能试验 生物标记 酸α2-糖蛋白1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miR-21-5p通过下调PHLPP2促进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6
3
作者 柯井卫 沈宏春 +2 位作者 刘星 戟美英 唐义权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34-540,共7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来源的外泌体对前列腺癌细胞PC-3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q PCR检测miR-21-5p在前列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BMSC分离...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来源的外泌体对前列腺癌细胞PC-3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q PCR检测miR-21-5p在前列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BMSC分离出的外泌体形态,Western blotting检测外泌体表面标志物的表达以及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21-5p和同源血小板富亮氨酸复重蛋白磷酸酶2(PH domain leucine-rich repeat protein phosphatase 2,PHLPP2)的靶向调控关系。向PC-3细胞培养液中加入10μl的BMSC外泌体悬液(Exo组)、转染sh-PHLPP2或antagomiR,CCK-8和Transwell实验检测PC-3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结果:miR-21-5p在前列腺癌PC-3细胞系中高表达。成功分离BMSC培养液上清中的外泌体,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外泌体典型的囊泡状结构,且表达CD9、CD63和CD81等特异性蛋白。Exo组中PC-3细胞的增殖、侵袭[(421.34±22.45)vs(200.09±14.22)个,P<0.05]、迁移能力和N-cadherin、Vimentin和miR-21-5p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证实PHLPP2是miR-21-5p的靶基因。与对照组相比,Exo组和sh-PHLPP2组PC-3细胞中PHLPP2的表达明显降低(0.66±0.09、0.42±0.05 vs 1.09±0.08,均P<0.01),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87.23±12.67)%、(82.45±10.13)%vs(66.46±9.13)%]能力均显著提高(均P<0.01),E-cadherin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miR-21-5p在前列腺癌PC-3细胞系中高表达,BMSC外泌体miR-21-5p通过靶向下调PHLPP2提高PC-3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miR-21-5p 同源血小板复重蛋白酶2 前列腺癌 PC-3细胞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后线粒体Drp1通过LRRK2-HK2诱导mPTP过度开放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段晨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7-123,共7页
目的:探究缺氧后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dynamin-related protein 1,Drp1)对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通道(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开放的调控机制。方法: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中通过免疫荧光方法观察缺氧后mPTP开放情况... 目的:探究缺氧后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dynamin-related protein 1,Drp1)对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通道(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开放的调控机制。方法: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中通过免疫荧光方法观察缺氧后mPTP开放情况;通过超速离心法分离线粒体和细胞质成分蛋白;使用Co-IP和Westernblot检测缺氧或者干预Drp1、干预己糖激酶-2(hexokinase-2,HK2)后Drp1的表达分布情况、HK2与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蛋白(voltage dependent anion channel,VDAC)结合情况、Drp1与富含亮氨酸重复激酶2(leucine-rich repeat kinase 2,LRRK2)结合情况;使用蛋白分子对接和蛋白芯片方法筛选Drp1的潜在结合蛋白及结合位点;使用Drp1抑制剂和点突变法用于相应机制探究。结果:缺氧后Drp1发生线粒体转位促使mPTP过度开放(P<0.05)。使用Mdivi-1减少线粒体Drp1表达后可抑制mPTP开放,减少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C)释放(P<0.05)。缺氧后HK2-Thr473磷酸化水平减低引起的HK2线粒体分离会导致mPTP结构破坏,通过HK2 T473D点突变恢复HK2活性后,HK2与线粒体结合情况及mPTP开放情况明显改善(P<0.05)。Drp1蛋白芯片结果发现缺氧后Drp1可以与LRRK2结合并封闭其活性位点,通过Drp1 T595A点突变破坏Drp1-LRRK2结合后,HK2活性及HK2线粒体分离情况明显改善(P<0.05),mPTP开放情况明显减少(P<0.05)。结论:缺氧后线粒体Drp1通过封闭激酶LRRK2活性位点导致HK2 Thr473磷酸化水平减低及其线粒体分离,最终诱导mPTP过度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动力相关蛋白1 重复激酶2 己糖激酶-2 线粒体 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LRG1、LDH与牙周指标和牙周病变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6
5
作者 杨婷婷 黄一丹 +2 位作者 杨蓉蓉 杨莹 张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250-2255,共6页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T2DM)合并慢性牙周炎(CP)患者血清富含亮氨酸α-2糖蛋白1(LRG1)、乳酸脱氢酶(LDH)与牙周指标和牙周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口腔医院收治的112例T2DM合并CP患者(T2DM合并CP...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T2DM)合并慢性牙周炎(CP)患者血清富含亮氨酸α-2糖蛋白1(LRG1)、乳酸脱氢酶(LDH)与牙周指标和牙周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口腔医院收治的112例T2DM合并CP患者(T2DM合并CP组),根据牙周病变程度将其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组;选取同期本院112例单纯CP患者(CP组),再选取112例单纯T2DM患者(T2DM组);检测LRG1、LDH和牙周指标;Pearson法分析血清LRG1、LDH及二者与牙周指标的相关性;重度T2DM合并CP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LRG1、LDH对重度T2DM合并CP的诊断价值。结果CP组、T2DM组以及T2DM合并CP组LRG1、LDH水平依次升高(P<0.05)。轻度、中度和重度组血清LRG1、LDH、附着丧失(AL)、牙周探诊深度(PD)、牙龈出血指标(BI)水平依次升高(P<0.05)。根据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知,血清LRG1与LDH呈正相关(P<0.05),二者均与AL、PD、BI呈正相关(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得知LRG1、LDH、AL、PD、BI均为影响重度T2DM合并CP的因素(P<0.05)。根据ROC曲线得知血清LRG1和LDH二者联合诊断重度T2DM合并CP的AUC为0.910,两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诊断(Z_(联合vs LRG1)=2.659、Z_(联合vs LDH)=2.627,P<0.05)。结论LRG1、LDH在T2DM合并CP患者血清中显著升高,两者与牙周指标和牙周病变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慢性牙周炎 酸α-2糖蛋白1 脱氢酶 牙周指标 牙周病变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LRG1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俊 于菁 +2 位作者 韩艳秋 任慧娟 苏晓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2446-2450,共5页
背景糖尿病肾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是医疗工作者始终关注的问题,目前临床诊断糖尿病肾病方法较单一,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RG1)可能成为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且准确、简便及风险性更小的生物学标志物,而国内相关的研究较少。目的研究2型糖... 背景糖尿病肾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是医疗工作者始终关注的问题,目前临床诊断糖尿病肾病方法较单一,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RG1)可能成为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且准确、简便及风险性更小的生物学标志物,而国内相关的研究较少。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LRG1水平及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ACR)的关系,探讨LRG1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290例,根据不同AC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D1组)、微量白蛋白尿组(D2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D3组),选取同期年龄、性别与实验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128例作为对照组(N组)。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检测血清中LRG1、炎性指标、纤维化指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组间LRG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D3组LRG1要高于D2、D1和N组,D2组高于D1和N组,D1组高于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logACR与空腹血糖(r=0.578)、胰岛素抵抗指数(r=0.632)、C反应蛋白(r=0.834)、LRG1(r=0.930)、转化生长因子-β1(r=0.739)、纤维连接蛋白(r=0.92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r=0.691)呈线性正相关,而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328)呈线性负相关(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LRG1水平可能成为早期预测糖尿病肾病的新型血清标志物,与2型糖尿病肾脏损伤的炎性反应、纤维化过程及异常血管新生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 糖尿病肾病 酸α-2糖蛋白-1 尿白蛋白排泄率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RG-1在舌癌组织及舌癌细胞系Tca8113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7
作者 郝丽静 郑文娇 +3 位作者 王淑芬 郑颖 何韶衡 张斌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7-302,共6页
目的探讨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RG-1)在舌癌及舌癌细胞系Tca8113中的表达及其与舌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并分析LRG-1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我院40例浸润性舌癌患者的病灶及癌旁正常组织、20例舌部不典型性增生组织... 目的探讨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RG-1)在舌癌及舌癌细胞系Tca8113中的表达及其与舌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并分析LRG-1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我院40例浸润性舌癌患者的病灶及癌旁正常组织、20例舌部不典型性增生组织、20例舌原位癌中LRG-1的表达,分析LRG-1表达与舌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舌癌细胞系(Tca8113)中LRG-1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舌癌组织及细胞系Tca8113中LRG-1的表达;MTT法检测LRG-1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影响;体外小管形成实验观察LRG-1对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 LRG-1阳性表达率在舌癌组织中(85%,34/40)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10%,4/40),亦显著高于舌部不典型性增生组织(30%,6/20)及舌原位癌(50%,1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RG-1在舌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等不相关,而与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LRG-1能够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小管形成。结论 LRG-1在舌癌组织及细胞系中表达异常,且能够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和小管形成,提示其可能与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α2糖蛋白1 舌鳞癌 TCA8113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血清miR-23a-3p和miR-27a-3p的表达水平及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陈巍 韩峥 +2 位作者 邹艳丽 黄莎莎 田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69-1074,共6页
目的·探究miR-23a-3p和miR-27a-3p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血清中的表达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模型组小鼠采用含有5%硫酸葡聚糖钠(dextran sul... 目的·探究miR-23a-3p和miR-27a-3p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血清中的表达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模型组小鼠采用含有5%硫酸葡聚糖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的饮用水诱导7 d,诱导期间观察小鼠一般情况、粪便形态以及隐血状况;7 d后,采集小鼠全血和结肠组织,测量结肠长度并称取湿重。qRT-PCR检测血清中miR-23a-3p和miR-27a-3p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coactivator 1α,PPARGC1A)、PH域富含亮氨酸重复蛋白磷酸酶2(PH domain leucine-rich repeat protein phosphatase,PHLPP2)、B淋巴细胞瘤2蛋白(B-cell lymphoma-2,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C)和胱天蛋白酶3剪切体(cleaved cysteine-containing aspartate-specific proteases,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DSS诱导后,模型组小鼠出现精神萎靡、体质量减轻、腹泻、肉眼血便等症状,结肠长度缩短、湿重减轻(均P<0.05),小鼠UC模型构建成功。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miR-23a-3p和miR-27a-3p表达明显下调(均P<0.05),结肠组织中PPARGC1A、PHLPP2、BAX、CYT-C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均P<0.05),而BCL-2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miR-23a-3p和miR-27a-3p在UC小鼠血清中呈低表达水平,可能通过介导结肠组织中PPARGC1A和PHLPP2表达上调,触发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从而参与了UC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疾病活动指数 微小RNA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 PH域重复蛋白酶2 线粒体途径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RG-1在高血压肾损害小鼠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琳琳 肖湘成 +3 位作者 胡雪玲 王维 彭玲 唐荣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37-845,共9页
目的:长期的血压升高可能导致肾损伤,而高血压肾损害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检测高血压肾损害小鼠血清及肾组织中富含亮氨酸α-2糖蛋白-1(leucine-rich alpha-2-glycoprotein-1,LRG-1)的表达,分析其与相关指标的关系,探讨其在... 目的:长期的血压升高可能导致肾损伤,而高血压肾损害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检测高血压肾损害小鼠血清及肾组织中富含亮氨酸α-2糖蛋白-1(leucine-rich alpha-2-glycoprotein-1,LRG-1)的表达,分析其与相关指标的关系,探讨其在高血压肾损害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以C57BL/6小鼠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组和Ang Ⅱ+厄贝沙坦组(n=5)。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灌胃;Ang Ⅱ组用Ang Ⅱ以1.5 mg/(kg·d)的速度持续皮下泵入28 d构建高血压肾损害小鼠模型,再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Ang Ⅱ+厄贝沙坦组用相同方法构建高血压肾损害小鼠模型,再用厄贝沙坦灌胃。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肾组织中LRG-1及纤维化相关指标(Ⅰ型胶原和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LRG-1及相关炎症因子水平,检测小鼠的尿蛋白-肌酐比值及肾功能,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ng Ⅱ组小鼠血清LRG-1水平升高,肾组织LRG-1蛋白、Ⅰ型胶原及纤维连接蛋白表达增加(均P<0.01)。经过厄贝沙坦治疗后,高血压小鼠肾损害减轻,血清及肾组织LRG-1水平降低,肾组织Ⅰ型胶原及纤维连接蛋白表达下调(均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肾损害小鼠血清LRG-1水平与尿蛋白-肌酐比值、血尿素氮及血肌酐水平呈正相关;血清LRG-1水平与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1β及IL-6呈正相关。结论:高血压肾损害小鼠血清及肾组织LRG-1表达增加,厄贝沙坦在减轻肾损害的同时可以降低LRG-1的表达;血清LRG-1水平与高血压肾损害程度及炎症反应呈正相关,提示其可能参与高血压肾损害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肾损害 酸α-2糖蛋白-1 肾纤维化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RG1对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纤维化的促进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文艳杰 魏超群 +6 位作者 陈杨 孙莉尧 高轶 贺洁 罗佳林 白宇婧 葛红岩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5-322,共8页
目的探讨亮氨酸α-2糖蛋白1(LRG1)在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HPFs)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鼻侧原发性翼状胬肉切除手术的翼状胬肉组织和行斜视矫正手术切除的鼻侧正常结膜组织... 目的探讨亮氨酸α-2糖蛋白1(LRG1)在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HPFs)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鼻侧原发性翼状胬肉切除手术的翼状胬肉组织和行斜视矫正手术切除的鼻侧正常结膜组织各30例,分别作为翼状胬肉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2个组LRG1蛋白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法检测2个组LRG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组织块贴壁法从翼状胬肉组织中培养原代HPFs,观察其形态,并进行波形蛋白和角蛋白免疫荧光法鉴定。将HPFs分为rhLRG1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用含或不含10μg/ml的rhLRG1培养24 h,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测定细胞的迁移能力。另将HPFs分为空白对照组、LRG1过表达组和LRG1敲减组,LRG1过表达组和LRG1敲减组分别使用LRG1过表达质粒和小干扰RNA转染HPFs 24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GF-β1 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TGF-β1和纤维化标志物纤维连接蛋白(FN)、Ⅲ型胶原(COL3)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水平。结果提取细胞呈梭形、旋涡状排列,波形蛋白鉴定呈阳性,角蛋白免疫荧光染色呈阴性,证实为HPFs。rhLRG1组HPFs细胞迁移率为(83.01±2.56)%,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的(50.32±4.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9,P<0.00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相比于正常结膜组织,翼状胬肉组织中LRG1蛋白显著高表达,广泛分布于纤维结缔组织和上皮层中。翼状胬肉组LRG1和TGF-β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RNA:t=10.18、6.15,均P<0.05;蛋白:t=6.83、8.79,均P<0.05)。LRG1过表达组HPFs细胞中TGF-β1 mRNA相对表达量和FN、COL3、α-SMA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LRG1敲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LRG1可促进HPFs的纤维化并增强其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上调TGF-β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纤维化 酸α-2糖蛋白1 转化生长因子Β1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癌组织中LRG-1的表达及siRNA靶向抑制LRG-1对舌癌细胞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亚军 张志忠 +1 位作者 致克谦 杜良智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9期2239-2242,共4页
目的:研究舌癌组织中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RG1)的表达及siRNA靶向抑制LRG-1对舌癌细胞活力的影响。方法:收集舌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测定LRG-1的表达量;培养舌癌细胞株Tca8113,分别转染阴性对照siRNA(NC-siRNA组)和靶向LRG1的siRNA(LRG1-si... 目的:研究舌癌组织中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RG1)的表达及siRNA靶向抑制LRG-1对舌癌细胞活力的影响。方法:收集舌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测定LRG-1的表达量;培养舌癌细胞株Tca8113,分别转染阴性对照siRNA(NC-siRNA组)和靶向LRG1的siRNA(LRG1-siRNA组),测定细胞活力以及血管新生分子、凋亡分子、自噬分子的表达量。结果:舌癌组织中LRG-1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转染siRNA后,NC-siRNA组细胞的OD值呈升高趋势,LRG1-siRNA组细胞的OD值呈降低趋势,LRG1-siRNA组细胞转染后各个时间点的OD值显著低于NC-siRNA组(P<0.05);转染后24h,LRG1-siRNA组细胞中血管新生相关分子缺氧诱导因子(HIF-1α)、PI3K、Ak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抗凋亡分子Bcl-2、Bmi-1、Survivin的表达量显著低于NC-siRNA组(P<0.05),促凋亡分子p53、Caspase-3以及自噬分子Beclin-1、LC3Ⅱ的表达量显著高于NC-siRNA组(P<0.05),LC3I的表达量与NC-siRNA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舌癌组织中LRG-1呈高表达趋势,靶向抑制LRG-1的表达能够降低舌癌细胞活力、抑制血管新生、促进细胞凋亡及自噬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癌 酸α2糖蛋白1 血管新生 凋亡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RG1抑制小鼠肝巨噬细胞活化从而改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基于增强TGF-β1信号通路 被引量:6
12
作者 徐龙飞 韩晶 +5 位作者 杨喆 杨燕平 陈金慧 吴西军 王琪 洪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64-1171,共8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来源的富含亮氨酸α-2糖蛋白1(LRG1)对M1型肝巨噬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通过高脂饮食(HFD)喂养16周来建立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模型,油酸诱导小鼠原代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用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肝组织... 目的探讨肝细胞来源的富含亮氨酸α-2糖蛋白1(LRG1)对M1型肝巨噬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通过高脂饮食(HFD)喂养16周来建立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模型,油酸诱导小鼠原代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用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肝组织和肝细胞中LRG1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将原代肝巨噬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脂肪变性肝细胞来源的上清(CM)刺激组、CM+LRG1组、CM+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组、CM+TGF-β1+LRG1组,各组培养24 h后,Western bot法检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水平的表达,RT-PCR法检测iNOS、趋化因子1(CXCL-1)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mRNA水平的表达。MAFLD小鼠分为4组,1组作为对照(6只),其余3组经尾静脉分别注射LRG1(6只)、TGF-β1(6只)或者TGF-β1+LRG1(6只),收集肝组织,经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肝组织中F4/80+细胞的分布,RT-PCR法检测肝组织iNOS、CXCL-1和IL-1β的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HFD小鼠肝组织和脂肪变性的肝细胞中LRG1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脂肪变性肝细胞来源的CM刺激明显促进肝巨噬细胞中iNOS、CXCL-1和IL-1β的mRNA水平的表达,而TGF-β1和LRG1联合刺激时明显抑制这些分子mRNA水平的表达(P<0.05)。小鼠HFD16周后,单独注射LRG1或TGF-β1均可减少肝内脂质沉积以及肝内巨噬细胞的浸润,二者联合上述改变更加明显。同时,TGF-β1和LRG1联合刺激时也明显抑制iNOS、CXCL-1和IL-1β的mRNA水平的表达(P<0.05)。结论LRG1通过增强TGF-β1信号通路抑制肝巨噬细胞浸润,从而缓解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α2-糖蛋1 肝巨噬细胞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 脂肪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rg1基因敲除损伤小鼠睾丸睾酮产生与生精功能
13
作者 肖诗维 郝杰 +1 位作者 李冲 廖晓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483-1491,共9页
目的利用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eucine-rich-alpha-2-glycoprotein 1,Lrg1)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对Lrg1在睾丸中的生物学功能进行研究。方法通过Crispr/cas9技术制备Lrg1基因敲除小鼠。6只4月龄Lrg1基因敲除雄性小鼠与6只4月龄野生型雄性... 目的利用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eucine-rich-alpha-2-glycoprotein 1,Lrg1)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对Lrg1在睾丸中的生物学功能进行研究。方法通过Crispr/cas9技术制备Lrg1基因敲除小鼠。6只4月龄Lrg1基因敲除雄性小鼠与6只4月龄野生型雄性小鼠分别作为实验组与对照组,HE染色方法观察两组小鼠睾丸形态变化,采用ELISA方法测定小鼠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与睾酮水平。利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睾丸组织基因转录谱表达变化。结果 LRG1表达于睾丸精原细胞与精母细胞。免疫荧光与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LRG1蛋白在敲除小鼠睾丸中表达缺失。Lrg1敲除影响睾丸发育:生精小管直径降低[(196.22±27.88)μm vs(183.67±26.32)μm,P<0.05],退化生精细胞增多[(26.17±5.03)vs(196.00±40.34),P<0.01],平均每生精小管圆形精子数量减少[(76.00±12.45)vs(60.00±11.40),P<0.01]。血清睾酮水平下降[(2.90±0.92)ng/m L vs(1.90±0.29)ng/m L,P<0.05]。附睾精子数量减少,活力降低。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Lrg1敲除导致差异表达的基因集中于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染色体分离及代谢程序。具有转录调控作用的48个C2H2锌指蛋白家族成员和17个mi RNA在Lrg1敲除睾丸中表达异常,提示睾丸转录调节网络失调。结论 Lrg1基因在小鼠睾丸中参与生精功能与睾酮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 睾酮 生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下丘脑症状起病的抗LGI1抗体阳性边缘叶脑炎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14
作者 刘洋 刘志 +7 位作者 金嘉慧 赵洋洋 马历兵 张国 刘文革 任俊 李凤娥 孔繁利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09-713,共5页
目的:探讨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LGI1)抗体阳性边缘叶脑炎(LE)的临床特点,为其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分析1例以下丘脑症状起病的抗LGI1抗体阳性LE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总结LE患者的诊治方法。结果:患者入院前2个月出... 目的:探讨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LGI1)抗体阳性边缘叶脑炎(LE)的临床特点,为其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分析1例以下丘脑症状起病的抗LGI1抗体阳性LE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总结LE患者的诊治方法。结果:患者入院前2个月出现性欲减退、过度进食、沉默寡言,日间多眠,间断大汗,无诱因发热,低钠血症,并间断出现遗忘及面-臂肌张力障碍发作(FBDS),症状逐渐加重,入院时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为22分,不能配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血清抗LGI1抗体阳性(1∶100),脑脊液抗LGI1抗体阳性(1∶10)。头部MRI示双侧海马、杏仁核和颞叶内侧T1低信号,T2、Flair高信号,DWI高信号;右侧尤其明显。临床诊断为抗LGI1抗体阳性LE,给予免疫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冲击治疗,全部症状消失,随访6个月,患者恢复正常。结论:患者血清与脑脊液抗LGI1抗体均呈阳性结合头部MRI结果可明确诊断抗LGI1抗体阳性LE。下丘脑症状、记忆障碍和FBDS均对免疫球蛋白联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反应良好,该病早期可能同时存在下丘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叶脑炎 下丘脑 -臂肌张力障碍发作 胶质瘤失活1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清LRG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5
作者 于菁 张俊 +1 位作者 苏晓甜 韩艳秋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50-1855,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LRG1、LDH、β2-MG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化疗后复发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弥漫大B淋巴瘤患者治疗前血清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eucine-rich-alpha-2-glycoprotein-1,LRG1)、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目的:探讨血清LRG1、LDH、β2-MG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化疗后复发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弥漫大B淋巴瘤患者治疗前血清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eucine-rich-alpha-2-glycoprotein-1,LRG1)、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β2-微球蛋白(Beta 2-microglobulin,β2-MG)的水平进行检测并对患者随访。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确定无复发生存(RFS)的最佳截断值,采用分析的最佳截断值比较分析3种血清标记物在预测弥漫大B淋巴瘤患者治疗后复发及预后因素的相关性。结果:LDH、LRG1及β2-MG分别在肿瘤分期高、有结外受侵及骨髓受累的分组中有更高的血清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对LDH、LRG1、β2-MG 3种血清标记物进行分析,并预测其复发风险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LDH 402.37 U/L、LRG11.81 mg/L和β2-MG 168.3 ng/L。进一步的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清LRG1是影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复发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血清中LRG1的表达可能在预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复发风险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α-2糖蛋白-1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复发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