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类基于数字签名的密钥认证方案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子臣 杨义先 吴伟陵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15-116,共2页
本文基于文献 [1]中提出的数字签名方案 ,产生一种新的密钥认证方案 ,同时给出基于一般的ElGamal数字签名方案的密钥认证方案 .在这种新的密钥认证方案中 ,认证信息由用户独立产生 ,不通过TC或KAC 。
关键词 数字签名 密钥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KE协议中预共享密钥认证的分析及改进
2
作者 叶承宗 余梅生 王颖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130-131,134,共3页
IKE协议是IPSec协议族中的自动密钥交换协议,用于动态的建立安全关联(SA)。文章对IKE协议主模式下预共享密钥认证方式中存在的身份保护缺陷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新的修改意见,使得协议更加完整并提高了效率。
关键词 IPSEC IKE 预共享密钥认证 主模式 身份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数据出域安全的鲁棒认证密钥协商协议
3
作者 张晶辉 张起嘉 +2 位作者 刘海 田有亮 李凤华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43,共15页
针对数据出域场景下的数据安全传输需求,给出了相应的系统模型与安全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TEE的鲁棒认证密钥协商协议。该协议基于收发双方的可信执行环境,实现了传输密钥的高效抗干扰合成。通过理论证明,所提协议中的通信消息具有机... 针对数据出域场景下的数据安全传输需求,给出了相应的系统模型与安全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TEE的鲁棒认证密钥协商协议。该协议基于收发双方的可信执行环境,实现了传输密钥的高效抗干扰合成。通过理论证明,所提协议中的通信消息具有机密性和存在性不可伪造。最后,实验结果和性能分析表明,与同类型协议相比,所提协议在安全性上具有明显优势,并且降低了通信开销与计算开销,满足基于隐私计算的多方数据安全计算模型的轻量级需求,未来可支撑在可信环境中隐私信息的按需脱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出域安全 认证协商 可信执行环境 中间人攻击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格密码的5G-R车地认证密钥协商方案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永 刘雯 张薇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2-93,共12页
5G-R作为我国下一代高速铁路无线通信系统,其安全性对于保障行车安全至关重要。针对5G-AKA协议存在隐私泄露、根密钥不变和效率低等问题,基于格密码理论提出一种新型5G-R车地认证方案。首先,使用临时身份信息GUTI代替SUCI,克服了SUCI明... 5G-R作为我国下一代高速铁路无线通信系统,其安全性对于保障行车安全至关重要。针对5G-AKA协议存在隐私泄露、根密钥不变和效率低等问题,基于格密码理论提出一种新型5G-R车地认证方案。首先,使用临时身份信息GUTI代替SUCI,克服了SUCI明文传输的缺点。其次,设计基于格密码的根密钥更新策略,采用格上公钥密码体制、近似平滑投射散列函数和密钥共识算法,实现了根密钥的动态更新和前后向安全性。再次,加入随机质询和消息认证码,实现了通信三方的相互认证,可有效防范重放、DoS等多种恶意攻击。最后,采用串空间形式化方法进行安全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较其他方法有更高的安全性,被攻击成功的概率最低,仅为O(n^(2))×2^(-128),且有较低的计算开销和通信开销,能够满足5G-R高安全性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R 车地认证协商 前后向安全性 串空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车联网通勤的双阶段认证密钥协商协议
5
作者 张海波 余艺 +1 位作者 王冬宇 贺晓帆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8-139,共12页
针对通勤车辆在车联网中向路边单元(RSU)获取服务的安全与效率问题,提出了一种双阶段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在初始认证阶段,利用车辆、RSU和可信机构(TA)间协商的3个独立会话密钥,保障2个实体间传输的隐私不被第三方实体窃取。在快速认... 针对通勤车辆在车联网中向路边单元(RSU)获取服务的安全与效率问题,提出了一种双阶段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在初始认证阶段,利用车辆、RSU和可信机构(TA)间协商的3个独立会话密钥,保障2个实体间传输的隐私不被第三方实体窃取。在快速认证阶段,车辆和RSU间利用车辆旅行时间表高效地完成相互认证。协议支持车辆匿名与匿名追溯,且能防止通勤路线等隐私泄露。此外,通过随机预言机证明了协议的安全性。仿真结果表明,在典型通勤场景下,所提方案比同类方案降低了59.35%的计算开销和44.21%的通信开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网 认证协商 匿名追溯 随机预言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M2的标识认证密钥交换协议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晓虎 林超 伍玮 《信息安全学报》 CSCD 2024年第2期84-95,共12页
会话密钥(SessionSecretKey,SSK)可在远程实现各方之间的安全通信,在实际的开放网络部署中具有重要地位。传统SSK主要是基于公钥基础设施的认证密钥交换(Authenticated Key Exchange, AKE)协议构建的,因涉及证书的颁发、更新、撤销等繁... 会话密钥(SessionSecretKey,SSK)可在远程实现各方之间的安全通信,在实际的开放网络部署中具有重要地位。传统SSK主要是基于公钥基础设施的认证密钥交换(Authenticated Key Exchange, AKE)协议构建的,因涉及证书的颁发、更新、撤销等繁琐操作,面临昂贵的计算、通信和存储开销。虽然基于标识(Identity, ID)的AKE(ID-AKE)协议可解决这个问题,但目前的大部分ID-AKE协议均基于国外密码算法设计,尚未见基于国产商用密码算法的ID-AKE协议在国内外刊物上正式发表,不符合我国密码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要求。SM2认证密钥交换(Authenticated Key Exchange From SM2, SM2-AKE)协议因具有高安全和高效率的特性,在商用密码中得到广泛应用。但证书管理开销问题仍未被解决,这将极大限制了SM2-AKE协议的应用与推广。文章于标识密码(Identity-based Cryptography, IBC)体系下采用类Schnorr签名密钥生成方法,基于SM2设计了一种标识认证密钥交换(SM2-ID-AKE)协议,并在CDH安全假设和随机谕言模型下证明了该协议的安全性。最后的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ID-AKE协议相比,文章协议至少节省66.67%的通信带宽和34.05%的计算开销,有效降低和减轻了系统的代价和负担,更能够适应网络通讯部署等领域下不同用户的安全通信服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识 SM2 认证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PN的车载网络无证书匿名认证和密钥协商方案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郑路 冯涛 苏春华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116,共16页
为了解决现有车载网络的认证方案中普遍存在密钥托管带来的缺陷,以及没有考虑计算受限电子控制单元(ECU)轻量级部署和安全快速认证的问题,首先,针对计算不受限的ECU网络,提出了一种无双线性配对的轻量级无证书匿名认证和密钥协商方案,... 为了解决现有车载网络的认证方案中普遍存在密钥托管带来的缺陷,以及没有考虑计算受限电子控制单元(ECU)轻量级部署和安全快速认证的问题,首先,针对计算不受限的ECU网络,提出了一种无双线性配对的轻量级无证书匿名认证和密钥协商方案,该方案通过椭圆曲线密码体制安全构建认证密钥对,通过哈希函数和异或等轻量级方法实现匿名认证和密钥协商。然后,针对计算受限的ECU网络,提出了一种无证书批量验证方案来降低认证成本。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有色Petri网(CPN)和Dolev-Yao攻击者模型的安全验证方法,对整体方案进行形式化安全性评估。安全评估和性能分析表明,所提方案能有效抵抗重放、伪装、篡改、已知密钥、已知特定会话临时信息攻击等多种不同类型的攻击,在保证多重安全属性的同时有较小的计算与通信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网络 安全协议 认证协商 有色PETRI网 形式化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证群密钥协商协议的安全性分析与改进 被引量:3
8
作者 汪小芬 李胜强 肖国镇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1-54,共4页
对Tseng协议构造了一种有效的中间人伪造攻击,敌手可以成功获得群会话密钥,因此Tseng协议不满足密钥认证性。然后基于Tseng协议的安全缺陷,提出改进协议,并进行安全性分析和性能分析。改进协议实现了通信节点之间的双向认证,不但满足前... 对Tseng协议构造了一种有效的中间人伪造攻击,敌手可以成功获得群会话密钥,因此Tseng协议不满足密钥认证性。然后基于Tseng协议的安全缺陷,提出改进协议,并进行安全性分析和性能分析。改进协议实现了通信节点之间的双向认证,不但满足前向安全性、密钥认证性,还能有效抵抗被动攻击和中间人伪造攻击。改进协议中的低能量节点计算出会话密钥的时间只需2.03s,高能量节点的计算时间仅为原协议的1/2,并且通信开销减小了40%,更适用于能量受限,带宽受限的移动通信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 前向安全性 密钥认证 中间人伪造攻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抵抗智能电网数据注入攻击的认证密钥机制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文琴 范会联 文俊浩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9-112,共4页
对智能电网中新兴的坏数据注入攻击进行了探讨,它通过篡改传感数据对电力系统进行欺骗。对此提出了一种以簇为分界线的两层加密认证机制,即簇内认证密钥加密采用同态加密的对称算法,簇间的认证采用密钥基于内容生成方式的对称加密技术... 对智能电网中新兴的坏数据注入攻击进行了探讨,它通过篡改传感数据对电力系统进行欺骗。对此提出了一种以簇为分界线的两层加密认证机制,即簇内认证密钥加密采用同态加密的对称算法,簇间的认证采用密钥基于内容生成方式的对称加密技术。通过仿真验证,本机制性能良好,减少了密钥动态更新的开销,增强了网络结构上的认证性,能够有效地防御错误数据注入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坏数据注入 同态加 密钥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airing的可认证的群密钥协商协议
10
作者 李明 王勇 +1 位作者 谷大武 白英彩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00-203,共4页
基于Pairing计算和密钥树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动态群密钥协商方案.通过引入群公钥证书并在群密钥中结合群以及成员的长期密钥和临时密钥,提供了隐含密钥认证,以有效地对抗中间人攻击.此外,该方案的设计思想可以作为一种通用方法,把可认证两... 基于Pairing计算和密钥树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动态群密钥协商方案.通过引入群公钥证书并在群密钥中结合群以及成员的长期密钥和临时密钥,提供了隐含密钥认证,以有效地对抗中间人攻击.此外,该方案的设计思想可以作为一种通用方法,把可认证两方Diffile-Hellman协议扩展到群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IRING 协商 隐含密钥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验证元的三方口令认证密钥交换协议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文敏 温巧燕 张华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49-152,164,共5页
基于验证元的口令认证密钥交换协议的最基本安全目标是抵抗字典攻击和服务器泄露攻击。利用双线性对的性质给出了一个基于验证元的三方口令认证密钥交换协议,有如下特点:能够抵抗字典攻击和服务器泄露攻击;保持密钥秘密性,提供前向安全... 基于验证元的口令认证密钥交换协议的最基本安全目标是抵抗字典攻击和服务器泄露攻击。利用双线性对的性质给出了一个基于验证元的三方口令认证密钥交换协议,有如下特点:能够抵抗字典攻击和服务器泄露攻击;保持密钥秘密性,提供前向安全性;确保无密钥控制;抵抗已知密钥攻击和中间人攻击;协议执行一次可以生成4个会话密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令认证交换 基于验证元 字典攻击 双线性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身份的移动互联网高效认证密钥协商协议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真 马兆丰 罗守山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9-27,共9页
针对椭圆曲线中双线性对运算计算开销较大和PKI中证书管理的问题,利用基于身份的公钥密码算法和椭圆曲线加法群上的GDH困难问题,设计了一种高效安全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并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下证明了协议的安全性。分析表明,该协议满足已... 针对椭圆曲线中双线性对运算计算开销较大和PKI中证书管理的问题,利用基于身份的公钥密码算法和椭圆曲线加法群上的GDH困难问题,设计了一种高效安全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并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下证明了协议的安全性。分析表明,该协议满足已知会话密钥安全性、完美前向安全性、抗临时密钥泄露攻击和抗会话密钥托管等安全属性,且能够在仅5次标量乘法运算后完成参与方之间的相互认证和会话密钥协商,具有较小的计算开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身份码学 认证协商 随机预言机模型 椭圆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身份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的安全分析与改进 被引量:23
13
作者 汪小芬 陈原 肖国镇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21,共6页
对基于身份的标准模型下可证明安全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进行安全性分析,发现恶意的密钥生成中心(PKG,private key generator)能计算出所有的会话密钥,即它在无会话密钥托管模式下不满足PKG前向安全性。因此,为满足无托管的要求,提出一个... 对基于身份的标准模型下可证明安全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进行安全性分析,发现恶意的密钥生成中心(PKG,private key generator)能计算出所有的会话密钥,即它在无会话密钥托管模式下不满足PKG前向安全性。因此,为满足无托管的要求,提出一个改进的基于身份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并在标准模型下证明其为安全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结果表明,改进后协议满足完善前向安全性和PKG前向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身份的认证协商 完善前向安全性 PKG前向安全性 标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卡的强安全认证与密钥协商协议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李晓伟 张玉清 +2 位作者 张格非 刘雪峰 范丹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87-1593,共7页
将认证与密钥协商(Authenticated Key Agreement,AKA)协议所需的一种强安全属性——抗临时密钥泄露攻击引入到基于智能卡和口令的AKA协议中,基于NAXOS方法分别提出了基于智能卡的两方强安全AKA协议和三方强安全AKA协议.同时,首次给出了... 将认证与密钥协商(Authenticated Key Agreement,AKA)协议所需的一种强安全属性——抗临时密钥泄露攻击引入到基于智能卡和口令的AKA协议中,基于NAXOS方法分别提出了基于智能卡的两方强安全AKA协议和三方强安全AKA协议.同时,首次给出了包含临时密钥泄露攻击的基于智能卡和口令的AKA协议的安全模型,并在该模型下给了所提出协议的安全性证明.此外,文中还分析了抗临时密钥泄露攻击不能在仅使用口令的AKA协议中实现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证协商协议 临时泄露攻击 智能卡和口令 安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C安全的空间网络双向认证与密钥协商协议 被引量:12
15
作者 郭渊博 王超 王良民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358-2364,共7页
为了满足空间信息网络异构互联和高动态组网时,实施接入时的访问控制要求,基于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采用签名认证方式,在飞行器与外部子网无任何安全关联的假设条件下,提出了基于有证书的公钥系统模型下的空间信息网络安全接入认证... 为了满足空间信息网络异构互联和高动态组网时,实施接入时的访问控制要求,基于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采用签名认证方式,在飞行器与外部子网无任何安全关联的假设条件下,提出了基于有证书的公钥系统模型下的空间信息网络安全接入认证与密钥协商协议,可用于飞行器进入空间信息网或跨子网漫游时,与接入点之间的双向认证与密钥协商过程.分析表明,在DDH(Decisional Diffie-Hellman)假定成立的前提下,所提出的协议在UC(Universally Composable)安全模型下是可证明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信息网络 通用可组合 认证协商 DDH假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云服务的安全高效无证书聚合签名车联网认证密钥协商协议 被引量:15
16
作者 张文芳 雷丽婷 +1 位作者 王小敏 王宇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814-1823,共10页
针对目前车联网认证密钥协商协议效率低下以及车辆公私钥频繁更新的问题,提出一个基于无证书聚合签名的车联网匿名认证与密钥协商协议.本方案通过引入临时身份和预签名机制实现对车辆的隐私保护以及匿名认证,同时通过构建临时身份索引... 针对目前车联网认证密钥协商协议效率低下以及车辆公私钥频繁更新的问题,提出一个基于无证书聚合签名的车联网匿名认证与密钥协商协议.本方案通过引入临时身份和预签名机制实现对车辆的隐私保护以及匿名认证,同时通过构建临时身份索引数据库,实现可信中心对可疑车辆的事后追查,满足车辆的条件匿名性要求.此外,本方案中车辆的公私钥不随其临时身份动态改变,有效避免了已有方案公私钥频繁更新带来的系统开销.同时,为了提供高效的批量认证,采用无双线性对的聚合签名技术,实现了车辆签名的动态聚合和转发,有效降低了签名传递的通信量和云服务器的验证开销.本文方案在eCK模型和CDH问题假设下被证明是形式化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网 云服务 认证协商 无证书 聚合签名 条件匿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LWE问题的后量子口令认证密钥交换协议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子臣 谢婷 张卷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60-267,共8页
基于口令的认证密钥交换协议在现代通信网络中有很强的实用性.量子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传统公钥密码体制的安全性面临严峻的形势,基于格理论构造密码系统已成为当前后量子密码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格理论环上误差学习(RLWE)问题,使用Peik... 基于口令的认证密钥交换协议在现代通信网络中有很强的实用性.量子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传统公钥密码体制的安全性面临严峻的形势,基于格理论构造密码系统已成为当前后量子密码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格理论环上误差学习(RLWE)问题,使用Peikert式误差协调机制构造了一个C/S模式下的口令认证密钥交换协议(PAKE),设置了合理的参数保证双方以显著概率得到相同的会话密钥,并使用Java在Eclipse平台上进行了此协议的模拟实现.协议在C/S模式的PAKE安全模型下可证明安全,可抵御量子攻击,与现有的基于格理论设计的PAKE协议相比,通信量较低并且在安全度上有较强的优势,是一种简洁高效的后量子口令认证密钥交换协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证交换 环上误差学习问题 后量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模型下增强的基于身份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 被引量:6
18
作者 任勇军 王建东 庄毅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990-1995,共6页
密钥抽取是密钥协商协议的一个重要环节,该文指出2007年王圣宝等人提出的标准模型下基于身份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在该环节存在重要缺陷;并根据密钥抽取函数的不同功能,将标准模型下密钥抽取细化为随机提取和密钥抽取两个步骤,并基于Kilt... 密钥抽取是密钥协商协议的一个重要环节,该文指出2007年王圣宝等人提出的标准模型下基于身份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在该环节存在重要缺陷;并根据密钥抽取函数的不同功能,将标准模型下密钥抽取细化为随机提取和密钥抽取两个步骤,并基于Kiltz等人提出的基于身份的加密方案,设计了一个新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IBAKE,其安全性证明规约更严谨,协议执行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身份的码学 认证协商 标准模型 抽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双线性对的基于身份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 被引量:17
19
作者 曹雪菲 寇卫东 +1 位作者 樊凯 张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41-1244,共4页
鉴于目前大多数基于身份的认证密钥协商(ID-AK)协议需要复杂的双线性对运算,该文利用椭圆曲线加法群构造了一个无双线性对的ID-AK协议。协议去除了双线性对运算,效率比已有协议提高了至少33.3%;同时满足主密钥前向保密性、完善前向保密... 鉴于目前大多数基于身份的认证密钥协商(ID-AK)协议需要复杂的双线性对运算,该文利用椭圆曲线加法群构造了一个无双线性对的ID-AK协议。协议去除了双线性对运算,效率比已有协议提高了至少33.3%;同时满足主密钥前向保密性、完善前向保密性和抗密钥泄露伪装。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下,协议的安全性可规约到标准的计算性Diffie-Hellman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身份的码体制 认证协商 前向保 双线性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一个强安全的认证密钥交换协议的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胡学先 魏江宏 叶茂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278-2282,共5页
在2012年第15届国际公钥密码学(PKC)年会上,Fujioka等人利用密钥封装机制(KEM)提出了认证密钥交换(AKE)协议的一个通用构造,称为GC协议,并在CK+模型下证明了该协议的安全性。该文对GC协议进行了安全性分析,指出该协议是不安全的,难于抵... 在2012年第15届国际公钥密码学(PKC)年会上,Fujioka等人利用密钥封装机制(KEM)提出了认证密钥交换(AKE)协议的一个通用构造,称为GC协议,并在CK+模型下证明了该协议的安全性。该文对GC协议进行了安全性分析,指出该协议是不安全的,难于抵抗不知道任何秘密信息的外部攻击者实施的假冒攻击,进一步分析了原协议安全性证明中被疏忽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码学 认证交换 可证明安全 假冒攻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