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生命演绎艺术《钢琴家》指下流淌的钢琴音乐
- 1
-
-
作者
莫晓莺
-
机构
杭州师范学院钱江学院
-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5-97,共3页
-
文摘
随着电影对钢琴音乐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以钢琴音乐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也逐步增加,《钢琴家》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它因以钢琴音乐不同的风格体现出真挚、细腻的情感而斩获多项大奖。电影与音乐的结合,深深震撼了观众的心灵。此影片中音乐与战争是主题思想,战争让世界充满惊恐和祸患,而音乐则让世界变得美好。钢琴和战争交织在一起,诠释了战争期间人们颠沛流离的悲苦生活,影片运用的钢琴音乐作品中,没有以节奏渲染战争的磅礴气势。
-
关键词
磅礴气势
波罗乃兹
风格体现
主题思想
密茨凯维支
复三部曲式
单三部曲式
皮尔
波洛涅兹
人物形象
-
分类号
J617.6
[艺术—音乐]
-
-
题名祖国—肖邦创作的永恒主题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周锦利
-
机构
吉林艺术学院音乐系
-
出处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1990年第S1期30-34,共5页
-
文摘
伟大的波兰民族音乐家肖邦,是19世纪上半叶西欧音乐艺术走向高峰时期,涌现出的许多伟大的浪漫主义音乐家中最突出、最有独创性的天才之一,他的名字可与莫扎特、贝多芬等不朽的名字并列而无愧。
-
关键词
浪漫主义音乐
玛祖卡舞曲
民族音乐家
艺术走向
波洛涅兹
谐谑曲
主部
密茨凯维支
三段体
沙皇专制制度
-
分类号
I
[文学]
-
-
题名乔治·桑是一种思想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小菲
-
出处
《南腔北调》
2006年第6期42-43,共2页
-
文摘
我的身边聚集着我所爱的人,他们就像一支神圣的军队,这令我无所畏惧。这句话今天听来也无法不惊异于它的气焰。
-
关键词
玛丽亚
于勒
密茨凯维支
田园牧歌式
创作文本
俊男美女
命运之神
伤痕累累
一个女性
漫漫长夜
-
分类号
K837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肖邦《g小调叙事曲》与史诗《康拉德·华伦洛德》
- 4
-
-
作者
唐艺芳
-
机构
广西艺术学院
-
出处
《北方音乐》
2010年第3期54-55,共2页
-
文摘
密茨凯维支是波兰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一生的生活和创作始终贯穿着一个争取祖国解放的理想。肖邦对他充满民族感情的诗歌十分喜爱,不仅为他的诗歌谱曲,也从他的长诗中获取创作灵感。肖邦以贯穿他一生创作中的民族情感,表示对密茨凯维支始终不渝的尊敬。肖邦《g小调叙事曲》是根据密茨凯维支长诗《康拉德·华伦洛德》为灵感而作,笔者将从两位作者的生平以及两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品中内在的联系等几个方面,深入研究《g小调叙事曲》与《康拉德·华伦洛德》的关系。
-
关键词
肖邦《g小调叙事曲》密茨凯维支《康拉德'华伦洛德》
-
分类号
J605
[艺术—音乐]
-
-
题名写歌与知识面
- 5
-
-
作者
郭兆胜
-
出处
《北方音乐》
1986年第3期27-8,共2页
-
文摘
有人说:“文学是各种文艺形式创作之本”。这句话或许不尽确切,但歌曲创作和文学的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歌词本身就是一种文学形式,曲调的成功与否虽不一定取决于作者文学修养的高低,然而作曲者文学修养的高低却直接影响着曲调的写作水平。其实,与音乐创作有关联的并不只限于文学。
-
关键词
文学修养
音乐创作
歌曲创作
作曲者
音乐大师
文艺形式
门德尔松
音乐评论
形式创作
密茨凯维支
-
分类号
J6
[艺术—音乐]
-
-
题名在华沙过复活节
- 6
-
-
-
出处
《中国天主教》
1989年第2期53-53,共1页
-
文摘
去年早春,我在北欧办完公务,越过波罗的海,来到波兰首都华沙,等侯两天后直飞北京的航班。在驻波使馆工作的熟人对我说,你来得不巧,这里从今天起放假过复活节了,除了教堂,哪里都关门。我却想,也许是来巧了,正好看看华沙人是怎样过复活节的。据圣经说,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后第三天复活。按波兰习俗,节前的最后一个礼拜五,被称为“Good Friday”(耶稣受难)次日礼拜六是“复活节前夕(Easter Eue)”,(望复活),后天礼拜日是“复活节(Easter)”。
-
关键词
EASTER
对我说
FRIDAY
第三天
密茨凯维支
天后
圣乐
里夫
粉画
城门楼
-
分类号
B976.1
[哲学宗教—宗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