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菘蓝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余志伟 陈垣 +2 位作者 郭凤霞 董鹏斌 王红燕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74-2385,共12页
为探究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使用Codon W 1.4.2软件和在线软件CUSP对筛选到的52个蛋白质编码序列进行密码子使用模式分析。结果表明:菘蓝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总GC含量(Total GC... 为探究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使用Codon W 1.4.2软件和在线软件CUSP对筛选到的52个蛋白质编码序列进行密码子使用模式分析。结果表明:菘蓝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总GC含量(Total GC content of codon,GC_(all))为37.59%,密码子第1位碱基GC含量(GC content of the first base of codon,GC_(1))>密码子第2位碱基GC含量(GC content of the second base of codon,GC_(2))>密码子第3位碱基GC含量(GC content of the third base of codon,GC_(3)),且均小于50%,说明密码子第3位碱基拥有较低的GC含量且密码子偏好使用A或U。有效密码子数(Effective number of codon,ENC)值为35.92~55.32,密码子适应指数(Codon adaptation index,CAI)值为0.10~0.31,密码子偏好指数(Codon bias index,CBI)值为-0.24~0.20,最优密码子使用频率(Frequency of optimal codons,FOP)值为0.24~0.54,说明密码子使用偏好性较弱;通过中性绘图分析、PR2-plot分析、ENC-plot分析和对应性分析,发现菘蓝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受选择压力和突变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主要因素为自然选择。最优密码子分析共筛选出14个最优密码子,且均以A或U结尾。以上研究可为菘蓝的系统进化、环境适应性和种质改良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菘蓝 叶绿体基因组 选择 密码子使用偏好性 最优密码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君子科3种红树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钟才荣 何斯敏 +1 位作者 方赞山 张颖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共12页
为探究使君子科(Combretaceae)红树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及其影响因子,对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 C.F.Gaertn.)、红榄李〔Lumnitzera littorea(Jack)Voigt〕、榄李(Lumnitzera racemosa Willd.)叶绿体基因组的52个共... 为探究使君子科(Combretaceae)红树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及其影响因子,对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 C.F.Gaertn.)、红榄李〔Lumnitzera littorea(Jack)Voigt〕、榄李(Lumnitzera racemosa Willd.)叶绿体基因组的52个共有蛋白质编码序列(CDS)进行密码子第1、第2、第3位碱基的GC含量(分别为GC 1、GC 2、GC 3)、密码子总GC含量(GC all)、有效密码子数(ENC)和相对同义密码子使用度(RSCU)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每种植物的GC 1、GC 2、GC 3、GC all和ENC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每种植物叶绿体基因组进行中性绘图、ENC-plot、PR2-plot和最优密码子分析;此外,还基于rbcL基因序列和叶绿体基因组共有CDS的RSCU值对使君子科11种植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种植物叶绿体基因组GC all值的均值为38.0%~38.2%,GC 1、GC 2和GC 3值的均值均低于50%,均表现为GC 1值的均值最大、GC 3值的均值最小,且GC 3值的均值明显低于GC 1和GC 2值的均值,并与二者呈不显著正相关;ENC值的均值为47.2~47.3,且3种植物叶绿体基因组中ENC值大于45的基因占比均高于70%。3种植物叶绿体基因组中的高频密码子均有29个,以A或U结尾的高频密码子占比达96.6%。中性绘图、ENC-plot和PR2-plot分析结果表明3种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主要受自然选择的影响。拉关木、红榄李和榄李叶绿体基因组的最优密码子分别有8、6和10个,且多以A或U结尾;共有最优密码子有4个,分别为CGA、AGA、GGA、AC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红榄李和榄李均首先聚在一起,说明二者的亲缘关系较近。综上所述,3种红树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以A或U结尾,且密码子使用偏好性主要受自然选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植物 叶绿体基因组 密码子使用偏好性 最优密码子 自然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个物种Toll样受体5基因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戴开宇 杨治风 郭烨星 《中国畜牧兽医》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2,共12页
【目的】探究Toll样受体5(TLR5)基因的密码子使用模式,并分析TLR5基因密码子使用偏好性的影响因素。【方法】综合运用CodonW、BioEdit和R等软件对筛选的15个不同物种TLR5基因完整编码区(CDS)序列核苷酸组成和密码子使用模式进行计算和统... 【目的】探究Toll样受体5(TLR5)基因的密码子使用模式,并分析TLR5基因密码子使用偏好性的影响因素。【方法】综合运用CodonW、BioEdit和R等软件对筛选的15个不同物种TLR5基因完整编码区(CDS)序列核苷酸组成和密码子使用模式进行计算和统计,再基于同义密码子相对使用度(RSCU)和CDS分别进行聚类分析,推测TLR5基因发挥相似生物学功能的物种,并通过ENC-plot、Neutrality-plot和PR2-plot 3种绘图分析造成密码子偏好性现象的可能因素。【结果】9个物种TLR5基因CDS密码子第3位碱基GC含量(GC3)>0.5,14个物种有效密码子数(ENC)值>35,15个物种密码子AU偏斜度(AU skew)和GC偏斜度(GC skew)值<0;不同物种TLR5基因CDS有31个高频密码子,其中21个以G或C结尾,此外GCC、AGA、AGG和CUG表现为较高的RSCU值,为优势密码子;RSCU层次聚类和系统发育聚类结果不完全相同,但两种聚类方法均提示猪、牛和羊TLR5基因的密码子使用特点相似,鸡和绿头鸭相似,虹鳟和鲫鱼相似;ENC-plot分析发现各物种TLR5基因均分布在标准曲线下方较远位置,Neutrality-plot显示密码子第1、2位GC含量的平均值(GC12)和GC3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PR2-plot则显示密码子第3位碱基使用频率不一致。【结论】不同物种TLR5基因密码子使用模式存在偏好性现象,该现象是物种进化过程中受碱基突变和翻译选择双重影响的结果,其中碱基突变是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可为后续TLR5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挖掘提供新的角度和理论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R5基因 密码子使用偏好性 碱基突变 翻译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数据的湿地松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分析
4
作者 胡蓉 赖猛 +3 位作者 张露 陈婷萱 黄文丁 易敏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50-59,共10页
研究湿地松转录组编码序列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明确密码子使用频率,探究湿地松异源表达受体的最佳选择,为湿地松分子育种奠定基础。以筛选到的13932条湿地松转录组编码序列(coding sequence,CDS)为研究对象,利用CodonW 1.4.2、EMBOSS在... 研究湿地松转录组编码序列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明确密码子使用频率,探究湿地松异源表达受体的最佳选择,为湿地松分子育种奠定基础。以筛选到的13932条湿地松转录组编码序列(coding sequence,CDS)为研究对象,利用CodonW 1.4.2、EMBOSS在线分析程序、MEGA 7等软件进行湿地松密码子组成分析,计算同义密码子相对使用度(relative synonymous codon usage,RSCU)、不同位置GC含量和有效密码子数(effective number of codon,ENc)等指标,同时展开中性绘图分析和偏倚性分析等,系统地探究影响密码子偏好性的主导因素,从而筛选出最优密码子,并选择合适的遗传转化受体。研究结果表明,湿地松转录组密码子中的平均GC含量为43.72%,其中GC1含量最大,为50.78%,其次是GC2和GC3,含量分别为40.68%和39.71%,表明不同位置的碱基组成存在差异,第3位上是A/U碱基的概率更大;ENc值在25.94~61.00之间,平均值为53.58,CAI均值较低,为0.20,表明密码子整体偏好性较弱。中性绘图、PR2-plot绘图和ENc-GC3s关联分析结果均表明,自然选择是大多数湿地松基因密码子存在使用偏好性的主要原因;以高频率高表达的标准筛选出25个湿地松最优密码子,均以A/U结尾。通过将湿地松与大肠杆菌、拟南芥、烟草、酵母菌、水稻等5种生物的密码子使用频率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烟草、拟南芥是湿地松基因进行遗传转化功能验证的理想选择。综上所述,湿地松转录组密码子整体偏好性弱,第3位碱基偏好使用A/U,自然选择是其产生密码子偏好性的关键原因,烟草、拟南芥可作为湿地松基因异源表达的理想植物受体。结果有利于湿地松功能基因的异源表达,也为进一步研究湿地松遗传背景及高产脂分子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转录组 最优密码子 密码子使用偏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橄榄转录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2
5
作者 赖瑞联 冯新 +3 位作者 陈瑾 钟春水 陈义挺 吴如健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1-38,共8页
为了解橄榄密码子使用偏好特征,以福榄1号橄榄为材料,利用codonW和EMBOSS等软件分析橄榄转录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参数,并探讨偏好性形成的可能因素。结果表明,橄榄转录组平均有效密码子数(ENc)、密码子G和C(GC)含量及密码子第3位上G和C(G... 为了解橄榄密码子使用偏好特征,以福榄1号橄榄为材料,利用codonW和EMBOSS等软件分析橄榄转录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参数,并探讨偏好性形成的可能因素。结果表明,橄榄转录组平均有效密码子数(ENc)、密码子G和C(GC)含量及密码子第3位上G和C(GC3s)含量分别为51.80、0.435和0.377,表明橄榄转录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较弱,且倾向使用富含A和T且以A或T结尾的密码子。橄榄转录组高低表达基因样本之间同义密码相对使用度(RSCU)差异较小,其中CGC、ATC、CTC和ACC等可作为橄榄最优密码子群。密码子组分分析、中性绘图分析、ENc-GC3s关联分析和偏倚分析结果表明,橄榄转录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可能是以突变压力为主,多种作用方式共同影响的结果。此外,烟草和酵母菌可作为橄榄目标基因异源转化的理想受体系统。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橄榄遗传背景和分子进化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 转录组 密码子使用偏好性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FUT2基因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分析及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戴开宇 黄焱杰 +2 位作者 吴丽思 包文斌 吴圣龙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863-1872,共10页
为了揭示猪α-(1,2)岩藻糖转移酶2(FUT2)基因密码子使用特性并提高其在外源宿主内的表达量,本研究综合运用EMBOSS Explorer网站和CodonW软件包分析了猪FUT2基因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的相关参数,并与3种模式生物(大肠杆菌、酵母菌和果蝇)... 为了揭示猪α-(1,2)岩藻糖转移酶2(FUT2)基因密码子使用特性并提高其在外源宿主内的表达量,本研究综合运用EMBOSS Explorer网站和CodonW软件包分析了猪FUT2基因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的相关参数,并与3种模式生物(大肠杆菌、酵母菌和果蝇)基因组密码子使用模式进行比较,最后参照与之最为相近的模式生物基因组密码子使用方式,利用JCat和OPTIMIZER两个密码子优化网站对猪FUT2基因密码子进行优化。结果显示,猪FUT2基因表达水平不高,存在24种偏好密码子,且这24种偏好密码子中有23种以G/C结尾;猪FUT2基因与果蝇基因组密码子使用模式的差异小于大肠杆菌和酵母基因组,表明果蝇更适合猪FUT2基因的外源表达;根据果蝇基因组密码子使用模式优化猪FUT2基因密码子,优化后其适应指数有了明显提高,而整体GC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说明在理论上猪FUT2基因优化成功。本研究从翻译水平上揭示了猪FUT2基因的密码子使用特性,为其在遗传改良中选择最佳外源表达系统及提高其在宿主细胞内的表达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T2基因 密码子使用偏好性 密码子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牛瘦素受体基因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范新阳 欧阳依娜 +3 位作者 王鹏武 张永云 滕晓红 苗永旺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69-1078,共10页
试验选取27头河流型水牛和41头沼泽型水牛,以从NCBI数据库中下载的家牛、野牦牛、野牛、绵羊、山羊、小鼠和人的序列作对照,对编码瘦素受体(leptin receptor,LEPR)基因的密码子偏好性及水牛与其他物种间密码子使用的差异和进化关系进行... 试验选取27头河流型水牛和41头沼泽型水牛,以从NCBI数据库中下载的家牛、野牦牛、野牛、绵羊、山羊、小鼠和人的序列作对照,对编码瘦素受体(leptin receptor,LEPR)基因的密码子偏好性及水牛与其他物种间密码子使用的差异和进化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发现,所有的密码子在河流型水牛和沼泽型水牛LEPR基因中均有使用,两种类型水牛偏好使用的密码子有28个,其中使用偏好性较强的密码子为AGA(RSCU≥2),表明河流型水牛和沼泽型水牛LEPR基因密码子使用特征相似。水牛及参考物种LEPR基因均偏好使用以A/U结尾的密码子,但水牛与其他参考物种间偏好使用密码子的种类和数目有差异。密码子使用偏好聚类分析表明,河流型水牛与沼泽型水牛亲缘关系最近,先聚为一类,然后与家牛、野牦牛和野牛聚为一类,再与绵羊、山羊、小鼠和人等物种聚为一类。在密码子使用频率上,河流型水牛LEPR基因与酵母密码子偏好性差异小于与大肠杆菌和小鼠密码子偏好性差异,从而揭示酵母更适合作为水牛LEPR基因的外源表达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型水牛 沼泽型水牛 LEPR基因 密码子使用偏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份忍冬属材料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杰敏 马东来 +3 位作者 韩晓伟 严玉平 郑玉光 孙会改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23,共12页
使用CodonW1.4.2和SPSS 22.0等软件对24份忍冬属(Lonicera Linn.)材料叶绿体基因组进行密码子偏好性分析,并基于叶绿体基因组序列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24份忍冬属材料叶绿体基因组中1314个蛋白质编码基因的GC含量为38.7%,密码子... 使用CodonW1.4.2和SPSS 22.0等软件对24份忍冬属(Lonicera Linn.)材料叶绿体基因组进行密码子偏好性分析,并基于叶绿体基因组序列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24份忍冬属材料叶绿体基因组中1314个蛋白质编码基因的GC含量为38.7%,密码子第3碱基位置的GC含量(GC_(3))最低,仅为31.4%,表明其密码子偏好以A或U结尾;根据基因功能将1314个基因分为5类,每类显示出特定的密码子特征;24份忍冬属材料叶绿体基因组的有效密码子数(ENC)为50.2,表明密码子使用偏好性较低。密码子适应指数(CAI)、密码子偏好指数(CBI)和最优密码子使用频率(FOP)与GC_(3)值、总GC含量(GC_(all))和同义密码子第3碱基位置的GC含量(GC_(3s))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说明密码子第3碱基位置的碱基组成对基因表达有很大影响。中性绘图、PR2-plot和ENC-plot以及对应性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密码子使用模式的因子并不单一,自然选择起主要作用,突变压力起次要作用。基于相对同义密码子使用度(RSCU)和高、低表达组的RSCU差值(ΔRSCU),共鉴定出29个高频密码子和18个最优密码子,且大部分以A或U结尾。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24份忍冬属材料聚为一支,各物种间的进化相似且亲缘关系较近。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忍冬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低且富含A或U,受到自然选择和突变压力的双重影响,其中自然选择占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忍冬属 叶绿体基因组 密码子使用偏好性 自然选择 突变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转录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1
9
作者 朱沛煌 陈妤 +2 位作者 朱灵芝 李荣 季孔庶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4-81,共8页
【目的】异源表达是植物蛋白功能验证和分子育种的重要手段,而密码子是异源基因高效表达的重要因素,对马尾松转录组基因编码区密码子偏好性分析可以为马尾松分子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方法】利用CodonW、EMBOSS密码子分析软件对马... 【目的】异源表达是植物蛋白功能验证和分子育种的重要手段,而密码子是异源基因高效表达的重要因素,对马尾松转录组基因编码区密码子偏好性分析可以为马尾松分子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方法】利用CodonW、EMBOSS密码子分析软件对马尾松转录组进行密码子参数分析和密码子偏好性分析,根据中性绘图、ENc-GC3s、偏倚性分析推测马尾松密码子偏好性的主要形成原因。通过比较高低表达基因样本同义密码子相对使用度(RSCU)筛选马尾松最优密码子,通过密码子使用频率比值分析马尾松与拟南芥、烟草、欧洲山杨、大肠杆菌、酿酒酵母的密码子偏好性差异。【结果】马尾松转录组编码序列(CDS)密码子平均GC含量为44.95%,密码子第3位GC含量为38.95%,尤为偏好A/T。高、低表达基因样本统计分析表明,马尾松转录组RSCU差异较小,筛选出TTA、CAA、TGT、GGT等27个密码子可作为马尾松的最优密码子。中性绘图、ENc-GC3s关联分析以及偏倚分析表明,马尾松密码子偏好性的形成可能主要受突变影响,其次受自然选择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密码子使用频率分析表明马尾松密码子偏好性与烟草、拟南芥和欧洲山杨相比差异较小,与大肠杆菌差异最大,与酿酒酵母差异小于大肠杆菌。【结论】马尾松偏好第3位为A/T的密码子,筛选出27个最优密码子,其中25个密码子第3位为A/T。马尾松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形成主要受突变影响,其次受自然选择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烟草可以作为马尾松基因异源表达的优选植物生物体,而微生物中酿酒酵母可能优于大肠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转录组 密码子使用偏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9N2禽流感病毒全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蔚虹 陈永杰 +1 位作者 孙彦阔 孙卫东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5-22,共8页
【目的】探究H9N2禽流感病毒(AIV)全基因组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2018年国内H9N2 AIV流行毒株的全基因组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碱基组成特性、最优密码子、密码子使用偏好性的影响因素以及病毒对宿主密码子使用... 【目的】探究H9N2禽流感病毒(AIV)全基因组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2018年国内H9N2 AIV流行毒株的全基因组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碱基组成特性、最优密码子、密码子使用偏好性的影响因素以及病毒对宿主密码子使用模式的适应性。【结果】H9N2 AIV的全基因组中AU含量高于GC。大部分最优密码子以A或U结尾,有效密码子数(ENC)平均值为52.86,提示存在密码子使用偏好性但偏好性较低。密码子使用偏好性主要受到突变压力和自然选择的共同作用,其中自然选择(所占比例为61.79%~76.15%)作用大于突变压力(所占比例为23.85%~38.21%)。H9N2 AIV对人Homo sapiens的密码子适应指数平均值为0.739~0.741,提示H9N2 AIV禽流感病毒可能已适应人类的密码子使用模式。【结论】本研究为H9N2 AIV的基因进化分析、已有疫苗的密码子优化和新型疫苗(密码子去优化疫苗)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N2禽流感病毒 密码子使用偏好性 自然选择 突变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植物FERONIA基因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森 邓力华 陈芬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73-1081,共9页
为了了解植物FERONIA(FER)基因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密码子使用模式及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采用Codon W、CUSP在线程序和SPSS等分析软件对不同植物的FER基因密码子进行碱基组成分析、对应性分析、PR2-Plot分析、中性绘图分析和ENC-P... 为了了解植物FERONIA(FER)基因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密码子使用模式及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采用Codon W、CUSP在线程序和SPSS等分析软件对不同植物的FER基因密码子进行碱基组成分析、对应性分析、PR2-Plot分析、中性绘图分析和ENC-Plot分析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单子叶植物FER基因密码子的平均G+C含量高于双子叶植物,且单子叶植物偏好使用以G/C结尾的密码子,而双子叶植物偏好使用以A/T结尾的密码子。对应性分析结果显示,在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中,向量轴1(Axis 1)可解释的变异分别占总变异的42.25%、28.56%。在单子叶植物中,Axis 1与总G+C含量、GC3含量、G3含量、C3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在双子叶植物中则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不同的碱基组成是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形成密码子使用偏好性的重要原因。PR2-Plot分析结果、中性绘图结果和ENC-Plot分析结果表明,自然选择是形成植物FER基因密码子使用偏好性的主要驱动力。基于编码序列(Coding sequence,CDS)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比基于同义密码子相对使用度(RSCU)得出的聚类分析结果更接近传统的分类结果。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展植物分子进化和基因工程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RONIA基因 密码子使用偏好性 分子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齿蛇葡萄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清 罗永坚 +1 位作者 葛蓉 刘军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1期162-169,共8页
【目的】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 grossedentata),是葡萄科(Vitaceae)蛇葡萄属(Ampelopsis)中的一种藤本植物,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分析显齿蛇葡萄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其叶绿体基因组学研究、物种保护和种... 【目的】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 grossedentata),是葡萄科(Vitaceae)蛇葡萄属(Ampelopsis)中的一种藤本植物,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分析显齿蛇葡萄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其叶绿体基因组学研究、物种保护和种质创新提供参考。【方法】从NCBI在线数据库下载完整的显齿蛇葡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并进行蛋白编码序列筛选,再利用CodonW软件计算各基因的有效密码子数(ENC)、同义密码子相对使用度(RSCU)及密码子3个位置的GC含量,最后利用R软件计算各参数间的相关性并绘图。【结果】从显齿蛇葡萄叶绿体基因组中共筛选出59条蛋白编码序列。总的GC平均含量和密码子第3位碱基的GC平均含量分别为37.98%和29.45%,ENC值介于37.39~57.12之间,表明显齿蛇葡萄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具有较弱的偏好性。ENC-plot、PR2-plot及中性绘图分析表明,影响显齿蛇葡萄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的最主要因素为自然选择。此外,还鉴定出13个最优密码子,分别为UUU、CUA、AUA、UCA、CCA、ACA、GCA、CAU、GAU、UGA、AGA、GGA和GGG。【结论】研究结果为显齿蛇葡萄系统发育及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进化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体 遗传进化 密码子使用偏好性 显齿蛇葡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对生物钟基因表达模式及功能的影响
13
作者 李艺柔 赵静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6,共3页
密码子的使用对蛋白表达具有重要的影响。密码子的自然选择影响翻译的准确性和效率,而调控基因转录、可变性剪接和RNA结构等可以影响基因表达模式。本文结合模式生物脉孢菌、蓝藻以及果蝇生物钟基因的密码子选择特点,阐述了非最优密码... 密码子的使用对蛋白表达具有重要的影响。密码子的自然选择影响翻译的准确性和效率,而调控基因转录、可变性剪接和RNA结构等可以影响基因表达模式。本文结合模式生物脉孢菌、蓝藻以及果蝇生物钟基因的密码子选择特点,阐述了非最优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对生物钟基因表达模式及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码子使用偏好性 生物钟基因 表达模式 蛋白结构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属物种叶绿体基因组蛋白编码基因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14
作者 李事超 赵诚贵 +3 位作者 姜永成 武自念 田春育 马晖玲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49-1460,共12页
为阐明黄芪属(Astragalus)物种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特征及其进化压力,本研究以黄芪属36个物种叶绿体基因组CDS序列为研究对象,对其碱基组成、密码子适应指数、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密码子偏性指数、最优密码子使用频率、有效密码子数及其... 为阐明黄芪属(Astragalus)物种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特征及其进化压力,本研究以黄芪属36个物种叶绿体基因组CDS序列为研究对象,对其碱基组成、密码子适应指数、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密码子偏性指数、最优密码子使用频率、有效密码子数及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一系列分析,并利用平均值及标准差的方式对53个蛋白编码基因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黄芪属物种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倾向使用以A/U结尾的密码子,且自然选择为影响密码子使用的主要因素,突变压力也会对其产生影响。研究结果可为黄芪属物种的进化和系统发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属 叶绿体基因组 密码子使用偏好性 选择影响 进化发育 最优密码子 系统发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毫早’叶绿体与线粒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15
作者 曾文娟 刘珊 +4 位作者 文聪 张其湘 黄静 龚意辉 陈致印 《茶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7-603,共17页
密码子使用偏好性作为基因表达调控与分子进化的关键驱动机制,在植物细胞器基因组演化中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以茶树品种‘白毫早’(Camellia sinensis cv.‘Baihaozao’)为对象,系统解析其叶绿体(52个基因)与线粒体(29个基因)基因组的... 密码子使用偏好性作为基因表达调控与分子进化的关键驱动机制,在植物细胞器基因组演化中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以茶树品种‘白毫早’(Camellia sinensis cv.‘Baihaozao’)为对象,系统解析其叶绿体(52个基因)与线粒体(29个基因)基因组的密码子使用模式及进化驱动力。结果表明:(1)叶绿体基因组平均有效密码子数(ENC=44.57±4.59)显著低于线粒体基因组(ENC=51.87±5.31),两者均呈现弱偏好性特征。中性分析揭示,叶绿体偏好性主要由自然选择主导(GC3s与ENC相关性R^(2)=0.016),而线粒体则受自然选择与突变压力协同调控(R^(2)=0.11),与双子叶植物细胞器基因组的进化约束差异规律一致。(2)相对同义密码子使用度(Relative synonymous codon usage,RSCU)分析表明,两类细胞器基因组均显著偏好以A/U结尾的同义密码子,其中叶绿体高表达基因(如ndhA、rps14)表现出更强的A/U末端偏好性,暗示翻译选择对高表达基因的优化作用。(3)通过多变量统计筛选,确定18个叶绿体最优密码子(GCA、GCU等)及18个线粒体最优密码子(GCA、AGA等),其中GCA在两类细胞器中均被优选,显示跨细胞器功能基因的适应性趋同。本研究阐明了‘白毫早’细胞器基因组密码子使用特征的异质性及其进化驱动力,为茶树分子育种中外源基因的适配性优化及跨细胞器表达调控网络的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毫早 叶绿体基因组 线粒体基因组 密码子使用偏好性 最优密码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槠叶齐’叶绿体与线粒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16
作者 曾文娟 朱友鹏 +4 位作者 陈嘉欣 李洪玉 王双辉 龚意辉 陈致印 《茶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1-218,共18页
密码子使用偏好性作为基因表达调控与分子进化的重要驱动力,在植物细胞器基因组研究中具有特殊意义。‘槠叶齐’(Camellia sinensis cv.‘Zhuyeqi’)作为中国重要的茶树品种,其细胞器基因组密码子使用模式尚未见系统报道。本研究对‘槠... 密码子使用偏好性作为基因表达调控与分子进化的重要驱动力,在植物细胞器基因组研究中具有特殊意义。‘槠叶齐’(Camellia sinensis cv.‘Zhuyeqi’)作为中国重要的茶树品种,其细胞器基因组密码子使用模式尚未见系统报道。本研究对‘槠叶齐’52个叶绿体编码基因和29个线粒体编码基因开展系统生物学分析。结果表明:(1)‘槠叶齐’叶绿体基因组(ENC=44.64±3.25)和线粒体基因组(ENC=51.98±3.47)均呈现弱密码子偏好性,其中叶绿体偏好性主要受自然选择驱动(GC3s与ENC相关性R2=0.482),而线粒体受自然选择与突变压力共同作用(R2=0.312);(2)相对同义密码子使用度(RSCU)分析揭示两个细胞器基因组均显著偏好以A/U结尾的同义密码子,其中叶绿体基因组高表达基因(rpoC2、psbA等)呈现更强的密码子偏好;(3)通过多参数筛选获得20个叶绿体最优密码子(GCA、GCU等)和23个线粒体最优密码子(GCC、AGG等)。本研究阐明了‘槠叶齐’细胞器基因组密码子使用特征及其进化驱动力,为茶树分子育种体系优化和外源基因高效表达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槠叶齐 叶绿体基因组 线粒体基因组 密码子使用偏好性 最优密码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属种及其近缘属种蔗茅的全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17
作者 田春艳 李旭娟 +2 位作者 李纯佳 毛钧 刘新龙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2-214,共13页
【目的】为解析甘蔗基因组的密码子使用特征,提高异源基因在甘蔗中的表达效率。【方法】以已发布的甘蔗属种(热带种LA-purple、割手密NP-X和AP85-441)及其近缘属种蔗茅(Yunnan2009-3)基因组为数据,利用Python、CodonW1.4.2进行密码子偏... 【目的】为解析甘蔗基因组的密码子使用特征,提高异源基因在甘蔗中的表达效率。【方法】以已发布的甘蔗属种(热带种LA-purple、割手密NP-X和AP85-441)及其近缘属种蔗茅(Yunnan2009-3)基因组为数据,利用Python、CodonW1.4.2进行密码子偏好性分析,同时通过中性绘图、ENC-plot、PR2-plot等分析探讨密码子偏好性形成的影响因素,并结合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密码子偏好性参数与基因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最后,基于RSCU均值与7个主要模式生物种(玉米、高粱、水稻、拟南芥、烟草、大肠杆菌、酿酒酵母)的密码子使用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热带种、割手密和蔗茅的基因组都富含GC,平均GC含量为56.3%,且GC3>GC1>GC2,倾向于使用以G/C结尾的密码子,平均ENC值为48.45,偏好性较低。中性绘图、ENC-plot和PR2-plot分析表明它们的密码子偏好性受到自然选择、突变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自然选择占主导作用。相关性分析表明密码子偏好性参数与基因实际的转录表达水平存在显著相关性,但相关性不强。根据RSCU和?RSCU值,确定了13个最优密码子,均以C或G结尾,密码子使用特性在全基因组和染色体组水平上无差异。通过比较发现,甘蔗的核苷酸组成及密码子偏好性与玉米、高粱和水稻较为相似,而与拟南芥、烟草、大肠杆菌和酵母具有显著差异。【结论】甘蔗热带种、割手密和蔗茅的密码子偏好性高度相似,其形成受自然选择和突变因素的影响。此外,对甘蔗优异基因功能异源验证时可优先选择玉米、水稻和高粱作为异源表达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属 蔗茅 基因组 密码子使用偏好性 最优密码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硫氧还蛋白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18
作者 卢頔 郑若函 +5 位作者 陈慧钦 高鑫丽 于春琳 程子文 杨宝玲 王大为 《现代畜牧兽医》 2024年第12期1-7,共7页
试验旨在分析并比较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与部分顶复门原虫、模式生物的硫氧还蛋白(thioredoxin,Trx)密码子的使用偏好性。试验获取弓形虫、疟原虫、新孢子虫、球虫、小鼠、大鼠、斑马鱼、果蝇、人等的Trx碱基序列,利用CodonW软件... 试验旨在分析并比较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与部分顶复门原虫、模式生物的硫氧还蛋白(thioredoxin,Trx)密码子的使用偏好性。试验获取弓形虫、疟原虫、新孢子虫、球虫、小鼠、大鼠、斑马鱼、果蝇、人等的Trx碱基序列,利用CodonW软件、Hemi软件以及MEGA软件对Trx密码子的碱基组成、偏好性指标、同义密码子相对使用度(RSCU)、影响因素以及系统发育进化树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弓形虫Trx密码子碱基组成中G3、C3、GC3含量偏高,分别为46.03%、53.7%和77.18%;而GC1和GC2含量处于平均水平;密码子适应指数(CAI)、密码子偏好指数(CBI)、最佳密码子频率(FOP)、有效密码子数(ENC)、RSCU均处于较高水平,证明弓形虫Trx密码子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了明显偏好;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自然选择是产生密码子偏好性使用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在自然选择的进化过程中,密码子碱基组成、CAI、CBI、ENC、RSCU等因素是导致弓形虫Trx密码子产生偏好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硫氧还蛋白 密码子使用偏好性 同义密码子相对使用 有效密码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桃查尔酮合成酶基因CHS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义挺 赖瑞联 +3 位作者 冯新 高敏霞 张长和 吴如健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13-1217,共5页
为了解猕猴桃查尔酮合成酶基因(Chalcone Synthase,CHS)的密码子使用特征,采用CodonW、SPSS、MEGA软件和EMBOSS在线程序等分析猕猴桃CHS密码子偏好性,并构建单双子叶植物CHS系统发育树。研究结果表明,猕猴桃CHS有效密码子数(ENc)、总G和... 为了解猕猴桃查尔酮合成酶基因(Chalcone Synthase,CHS)的密码子使用特征,采用CodonW、SPSS、MEGA软件和EMBOSS在线程序等分析猕猴桃CHS密码子偏好性,并构建单双子叶植物CHS系统发育树。研究结果表明,猕猴桃CHS有效密码子数(ENc)、总G和C含量(GC)和密码子第3位上G或C含量(GC3s)分别为57.21、0.533和0.607;同义密码子相对使用度(RSCU)大于1.0的密码子数为30,但不存在偏好性极强的密码子;聚类分析结果发现,基于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分类可将单双子叶进行准确归类,而CHS序列相似性聚类结果并不理想;密码子使用频率分析表明,猕猴桃CHS与模式生物拟南芥和大肠杆菌基因组间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差异相对较小。研究认为,猕猴桃CHS密码子偏好性较弱,但倾向使用G和C,且以G或C结尾的密码子;单双子叶植物CHS间存在严格的密码子使用法则;此外,拟南芥和大肠杆菌可能是猕猴桃CHS遗传转化和异源表达较为理想的受体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查尔酮合成酶 密码子使用偏好性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毛纤孔菌转录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20
作者 王敬 李立 +4 位作者 刘备备 王晖 王鹏 杨贵明 宋永学 《北方蚕业》 2023年第3期20-27,共8页
粗毛纤孔菌(Inonotus hispidus)是桑黄的一种,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本研究为了揭示粗毛纤孔菌转录组编码序列对密码子使用的偏好性及特点,利用CodonW、Python软件等对粗毛纤孔菌转录组进行分析计算,共筛选出符合条件的10716条编码序列... 粗毛纤孔菌(Inonotus hispidus)是桑黄的一种,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本研究为了揭示粗毛纤孔菌转录组编码序列对密码子使用的偏好性及特点,利用CodonW、Python软件等对粗毛纤孔菌转录组进行分析计算,共筛选出符合条件的10716条编码序列。结果显示:GC、GC3s的平均值分别为51.7%和50.8%,ENC的平均值为59.41,且ENC值大于35的占97.8%,密码子偏好性较弱。ENC-plot绘图发现基因并没有均匀的分布在曲线的两边,偏倚性分析显示基因主要分布于中心的周围,说明粗毛纤孔菌在密码子使用偏好性上是受突变压力和自然选择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经筛选共选出14个最优密码子,且在最优密码子中第三位碱基更倾向于使用G和C。粗毛纤孔菌桑黄与库德里阿兹威酵母、家蚕、拟南芥和大肠杆菌密码子使用频率对比发现差异较大。本研究为粗毛纤孔菌桑黄在进化及外源生物中的表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 转录组 密码子使用偏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