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S2000激光粒度仪与密度计法的土工颗分对比试验 被引量:9
1
作者 赵寿刚 张学义 +1 位作者 杨小平 孟献颖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8年第5期70-72,共3页
激光粒度仪已经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且在水库、河道的悬移质和推移质泥沙颗粒粒度测量分析上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然而,激光粒度仪在土工颗粒分析试验中还没有得到应用,激光粒度分析仪进行颗粒分析具有快速、方便的特点,把... 激光粒度仪已经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且在水库、河道的悬移质和推移质泥沙颗粒粒度测量分析上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然而,激光粒度仪在土工颗粒分析试验中还没有得到应用,激光粒度分析仪进行颗粒分析具有快速、方便的特点,把其引进到土工颗粒分析试验中将具有创新意义。本文对激光粒度仪与密度计法的相关性、试验结果的相互转化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激光粒度仪在土工颗粒分析中的成功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粒度仪 颗粒分析 对比试验 密度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土量对密度计法颗分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彭振阳 郭会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3-125,共3页
通过试验分析了用土量对密度计法颗粒分析结果和土质分类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级配曲线随着试验用土量的增加向上抬升,但增幅随着用土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沙土级配曲线比黏土级配曲线受用土量影响大;当试验用土量为20~50 g时,级配曲线... 通过试验分析了用土量对密度计法颗粒分析结果和土质分类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级配曲线随着试验用土量的增加向上抬升,但增幅随着用土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沙土级配曲线比黏土级配曲线受用土量影响大;当试验用土量为20~50 g时,级配曲线没有显著变化,也不会影响土质的分类结果,而当用土量少于20 g时会显著影响级配曲线测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计法 用土量 级配曲线 土质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计法颗粒分析曲线的拟合及其修正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书宪 刘春平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7-79,共3页
提出了密度计法颗粒分析试验的一种曲线拟合及修正方法 ,经验证效果较好。
关键词 颗粒分析 曲线拟合 修正 密度计法 土工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法与密度计法颗粒级配回归模型的建立
4
作者 赵寿刚 吴然 陈小林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5-108,共4页
激光法和密度计法是两种原理不同的颗粒分析试验方法,密度计法是土工试验规程规定方法,而激光法具有快速、方便的优势。分别利用激光法和密度计法进行大量各种土质颗粒分析对比试验,并建立了两种试验方法之间的转换模型,比较分析了支持... 激光法和密度计法是两种原理不同的颗粒分析试验方法,密度计法是土工试验规程规定方法,而激光法具有快速、方便的优势。分别利用激光法和密度计法进行大量各种土质颗粒分析对比试验,并建立了两种试验方法之间的转换模型,比较分析了支持向量机法和多项式拟合法回归方程的精度,总体上支持向量机法要优于最小二乘多项式拟合法。转换模型的建立为激光法在土工颗粒分析试验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密度计法 回归模型 支持向量机 多项式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计法测定土颗粒分析时粘粒含量的准确测定及其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韩星霞 《焦作工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29-30,共2页
在进行土颗粒分析时只有将土中易溶盐洗出,准确测定出粘粒含量这一重要指标,才能准确地判断土的液化性及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关键词 颗粒分析 密度计法 地震液化 地基承载力 粘粒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分析中密度计法土粒粒径计算公式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赵忠义 王健 +2 位作者 申景转 张立海 钱慧英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47-249,共3页
GB/T 5 0 12 3— 199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中采用密度计法进行颗粒分析时 ,土粒粒径计算公式 (斯托克斯公式 )是在层流条件下 ,对低速运动的微小球形颗粒仅考虑介质粘性阻力和有效重力条件下导出的。试验的土颗粒都具有不规则的形状 ,... GB/T 5 0 12 3— 199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中采用密度计法进行颗粒分析时 ,土粒粒径计算公式 (斯托克斯公式 )是在层流条件下 ,对低速运动的微小球形颗粒仅考虑介质粘性阻力和有效重力条件下导出的。试验的土颗粒都具有不规则的形状 ,颗粒在下沉过程中由于周围颗粒的存在而引起附加作用 (即干涉沉降 ) ,这些因素会使颗粒沉降速度大为降低。此外颗粒沉降速度较大时悬液中将产生紊流 ,超出斯托克斯公式适用范围。上述因素都会使试验结果与实际产生一定偏差。通过对上述因素的剖析 ,得出了斯托克斯公式的修正方法及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粒 粒径 密度计法 颗粒沉降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工试验密度计法和移液管法的利弊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安杰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0-121,共2页
由于土发生"液化"对建筑物的影响极大,因而室内试验中,颗粒分析试验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重点论述了当土粒径小于0.075mm时的颗分试验,分别采用密度计法、移液管法试验,就其对悬液的搅动影响结果进行比较,提出了针对性的试验... 由于土发生"液化"对建筑物的影响极大,因而室内试验中,颗粒分析试验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重点论述了当土粒径小于0.075mm时的颗分试验,分别采用密度计法、移液管法试验,就其对悬液的搅动影响结果进行比较,提出了针对性的试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试验 密度计法 移液管 悬液搅动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体颗分曲线测试的密度计法取样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黄智超 房营光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0-55,共6页
为探究不同土取样量对颗分曲线绘制精度的影响机制,利用两种不同取样量的砂土和黏土试样进行颗分试验,并绘制对应的颗分曲线,计算出对应土样的不均匀系数C u和曲率系数C c进行对比。针对土取样量不同导致颗分曲线误差大的缺点,提出取样... 为探究不同土取样量对颗分曲线绘制精度的影响机制,利用两种不同取样量的砂土和黏土试样进行颗分试验,并绘制对应的颗分曲线,计算出对应土样的不均匀系数C u和曲率系数C c进行对比。针对土取样量不同导致颗分曲线误差大的缺点,提出取样量改进方案,并与原曲线进行比较。最后利用考虑颗粒数量以及形状系数颗粒沉降计算公式修正国家标准所作出的颗分曲线与上述曲线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土取样量越大颗分曲线越往上偏移且偏差量越小,且对砂土影响更大。2)在20 g及以下取样量下C c;C u值明显偏低。3)采用改进方案比原有国标方法绘制的颗分曲线精度高。其物理机制初步认定为悬浮液浓度不同导致的土颗粒沉降群体行为的浓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计法 粒径分析 粒径分布曲线 取样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机械分散密度计法测定土壤机械组成
9
作者 张尼 周团坤 +1 位作者 张莹 姚谷敏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470-2472,2482,共4页
利用自主研制的自动机械分散装置,建立了用于密度计法测定土壤机械组成的分析方法。研究了自动分散装置搅拌片触底、搅拌片液面高度、自动分散频次和时间对土壤机械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触底搅拌、频次大于50次/min和搅拌片上提距液... 利用自主研制的自动机械分散装置,建立了用于密度计法测定土壤机械组成的分析方法。研究了自动分散装置搅拌片触底、搅拌片液面高度、自动分散频次和时间对土壤机械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触底搅拌、频次大于50次/min和搅拌片上提距液面2 cm的最优条件下,对14种土壤样品的土壤机械组成测定。结果显示,各土壤粒级测定结果的极差满足环保标准平行样差值合格率为97%,并优于人工法的74%的合格率;测定结果的标准偏差满足ISO标准规定的合格率,本方法与人工法分别是98%和70%。该方法提高了土壤机械组成测定方法的准确度以及分析效率,降低了人工操作导致的高复查率,节约了试剂损耗,降低了人力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分散 土壤机械组成 密度计法 土壤粒度 土壤质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计法与激光粒度仪法在颗粒分析试验中的误差分析
10
作者 吕龙龙 游耀星 +2 位作者 李学丰 李霄洋 伏映鹏 《工程地质学报》 2025年第4期1499-1509,共11页
探究颗粒分析试验方法的误差对精准测定土的粒径分布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甲、乙密度计和激光粒度仪对包括风积砂、粉细砂、沉积砂、黄土、海相黏土、湖积黏土的18种土样进行了颗粒分析试验,评价了两类试验方法的稳定性,探究了不同方法测... 探究颗粒分析试验方法的误差对精准测定土的粒径分布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甲、乙密度计和激光粒度仪对包括风积砂、粉细砂、沉积砂、黄土、海相黏土、湖积黏土的18种土样进行了颗粒分析试验,评价了两类试验方法的稳定性,探究了不同方法测试细粒含量的相关性和液限、矿物成分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筛分法对激光粒度仪所得砂土、黄土级配结果优化的修正方法。结果表明:激光粒度仪法测砂粒含量较筛分法偏低,修正可以提高细粒含量测定和土样分类的准确性;激光粒度仪法与密度计法在粉粒含量测试上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而砂粒、黏粒含量相关性较差;颗粒分析试验方法稳定性从优到劣依次为激光粒度仪法、甲密度计法、乙密度计法,不同液限的黄土适用的密度计种类不同;激光粒度仪法与密度计法的差异受矿物相对密度和黏土矿物含量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计法 激光粒度仪 粒径级配 矿物含量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原油密度测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唐蒙 周琳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47-147,共1页
采用国标GB/T 1 884- 92密度计法测量原油密度时 ,由于测量温度不同 ,可能带来测量结果的不一致。采用简化的t检验方法检验了不同组间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说明测量温度的影响。建议在给出原油密度测量结果的同时 。
关键词 原油 密度计法 测量温度 密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理等角度统计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章荣岫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219-222,共4页
现行节理的统计法有密度计法、普洛宁网法和何作霖规尺法。密度计法使用较普遍,它是用平面等面积的密度计来统计球面等面积的赖特网极点图;普洛宁网法改在吴氏网上统计,考虑了吴氏网的等角距关系,但不能达到等面积统计;何氏规尺法在普... 现行节理的统计法有密度计法、普洛宁网法和何作霖规尺法。密度计法使用较普遍,它是用平面等面积的密度计来统计球面等面积的赖特网极点图;普洛宁网法改在吴氏网上统计,考虑了吴氏网的等角距关系,但不能达到等面积统计;何氏规尺法在普洛宁网法基础上,改统计步骤按方位角进行,而统计范围仍采用普洛宁网规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理 等角度统计 密度计法 普洛守网 何向霖规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粒度仪在特殊土颗粒分析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丁国权 陈凯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3-129,共7页
采用激光粒度仪对膨胀土、黄土和红土进行了颗粒分析试验,研究了取样质量和超声波分散时间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发现遮光率与取样质量呈现很好的线性正相关,给出了特殊土在激光粒度仪法试验中适宜的遮光率范围(15%~25%)、取样质量(膨胀土取... 采用激光粒度仪对膨胀土、黄土和红土进行了颗粒分析试验,研究了取样质量和超声波分散时间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发现遮光率与取样质量呈现很好的线性正相关,给出了特殊土在激光粒度仪法试验中适宜的遮光率范围(15%~25%)、取样质量(膨胀土取0.1~0.2 g,黄土取0.4~0.8 g,红土取0.2~0.4 g)和超声波分散时间(膨胀土取6 min,黄土和红土取2 min);激光粒度仪法试验结果的离散性,对于黄土和膨胀土较小,但对红土相对较大,红土平行试验中粒组含量极差的最大值为10.1%;与密度计法相比,激光粒度仪法测得的胶粒(0,0.002]mm含量偏小,而黏粒(0.002,0.005]mm或更大粒组的含量则偏大,可能是因为两者试验原理的不同而导致的;2种方法对红土的测试结果差异较大,与红土的特殊性质有一定关系。研究成果为激光粒度仪在特殊土颗粒分析试验中的应用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粒度仪 特殊土 颗粒分析 密度计法 遮光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城郊表层黄土的粒度组成及其形态特征 被引量:8
14
作者 许卫疆 车得福 +1 位作者 蔡宏 徐通模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3-227,共5页
目的 对西安地区表层黄土的粒度组成与形态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其与沙尘暴发生时沙尘颗粒的来源、起动机理与迁徙过程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筛分析法和密度计法,对西安城郊表层黄土土样进行了粒度组成分析,同时利用扫描电镜对颗粒的赋... 目的 对西安地区表层黄土的粒度组成与形态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其与沙尘暴发生时沙尘颗粒的来源、起动机理与迁徙过程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筛分析法和密度计法,对西安城郊表层黄土土样进行了粒度组成分析,同时利用扫描电镜对颗粒的赋存形态加以考察。结果 西安城郊表层黄土属级配良好土,土壤颗粒组成主要以细沙和粗粉沙为主,沙粒尤其是粗沙粒的含量较表层以下的正常黄土偏大;土壤粒度分布曲线具有典型黄土粒度分布的双峰式特征。结论 西安地区发生的沙尘天气,与地表黄土组成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组成与形态 筛分析密度计法 沙尘颗粒 表层黄土 西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粒度仪在土工颗粒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游波 王保田 赵辰洋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50-54,共5页
激光粒度仪具有测试速度快、操作方便、重复性好、测试范围宽,能保持土颗粒的完整性等优点,在泥沙颗粒粒度分析中已经得到成功运用,但在土工颗粒分析中应用还较少。通过对激光粒度仪法与密度计法的对比试验,探讨了前处理在激光粒度仪土... 激光粒度仪具有测试速度快、操作方便、重复性好、测试范围宽,能保持土颗粒的完整性等优点,在泥沙颗粒粒度分析中已经得到成功运用,但在土工颗粒分析中应用还较少。通过对激光粒度仪法与密度计法的对比试验,探讨了前处理在激光粒度仪土样测试中的重要性。对两种土工颗粒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建立了结果相互转化的回归方程。对激光粒度仪在土工颗粒分析中的推广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粒度仪 密度计法 颗分试验 前处理 对比分析 回归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粒度仪颗粒分析试验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保田 黄待望 +2 位作者 董薇 张海霞 陈一新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6期34-37,共4页
为了研究激光粒度仪在颗粒分析试验中的应用,通过系列颗分试验探讨了土粒径分布随遮光度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激光粒度仪法与密度计法的异同,得到激光粒度仪可以取代密度计法测试结果的范围区间.试验结果表明:激光粒度仪应用于土样粒度... 为了研究激光粒度仪在颗粒分析试验中的应用,通过系列颗分试验探讨了土粒径分布随遮光度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激光粒度仪法与密度计法的异同,得到激光粒度仪可以取代密度计法测试结果的范围区间.试验结果表明:激光粒度仪应用于土样粒度分析,遮光度控制范围为30%~35%时,测试结果重复性最高;粒径小于0.002mm,密度计法测试结果远高于激光粒度仪法,而当土粒径大于0.004mm时,两种方法得到结果较为吻合.研究成果对激光粒度仪在土体粒度分布测试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粒度仪 遮光度 密度计法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偏磷酸钠浓度对柳州红黏土颗分试验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谷建晓 王勇 梁靖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06期241-243,共3页
柳州红黏土是一种特殊土,具有较多的团粒结构,依据土工试验规范及对试验方法所作相应改进,开展了不同浓度的六偏磷酸钠颗粒分析试验(密度计法)。试验结果表明:柳州红黏土适宜采用0.06%~0.07%的六偏磷酸钠进行分散(相对于1 000 m L),在... 柳州红黏土是一种特殊土,具有较多的团粒结构,依据土工试验规范及对试验方法所作相应改进,开展了不同浓度的六偏磷酸钠颗粒分析试验(密度计法)。试验结果表明:柳州红黏土适宜采用0.06%~0.07%的六偏磷酸钠进行分散(相对于1 000 m L),在此浓度区间六偏磷酸钠的分散效果最佳,有较好的稳定性。此结论明确了土试样差异性对颗分试验结果的影响,使得出的结果更精确。根据试验结果,对六偏磷酸钠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计法 六偏磷酸钠 颗分试验 红黏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散剂对膨胀土颗粒分析试验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娉慧 张培培 +1 位作者 刘会平 袁海英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3期89-93,共5页
膨胀土是一种特殊性土,具有特殊的团粒结构,准确确定其粒组含量对于工程实践有重要意义。以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南阳段膨胀土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基本物理性质的基础上,通过密度计法对不同分散剂下的膨胀土进行颗粒分析试验,对比研究了分... 膨胀土是一种特殊性土,具有特殊的团粒结构,准确确定其粒组含量对于工程实践有重要意义。以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南阳段膨胀土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基本物理性质的基础上,通过密度计法对不同分散剂下的膨胀土进行颗粒分析试验,对比研究了分散剂类型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六偏磷酸钠作为分散剂的分散效果较好,氨水的次之,氢氧化钠的分散效果最差。此结论明确了不同分散剂对同一试样的颗粒分析试验结果的影响,对于进一步认识和了解膨胀土的工程性质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密度计法 分散剂 颗粒分析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颗粒分析试验的误差分析和对策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曹晓娟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8-40,95,共4页
研究目的:颗粒分析试验是对土壤粒径级配的分析试验,是土工试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土的颗粒组成及颗分试验的方法,重点从颗分试验的内容和操作要点出发,分析试验中可能产生误差的原因和造成的后果,在试验中找到相应的应对方法,... 研究目的:颗粒分析试验是对土壤粒径级配的分析试验,是土工试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土的颗粒组成及颗分试验的方法,重点从颗分试验的内容和操作要点出发,分析试验中可能产生误差的原因和造成的后果,在试验中找到相应的应对方法,减少或减轻误差,使试验结果更接近土的真实状态。研究结论:通过分析试验中可能产生误差的原因,得出以下减小误差产生方法的结论:(1)需针对土样情况选择正确的试验方法;(2)所用仪器设备要定期进行计量检定;(3)根据规范和设备的更新情况及时对试验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严格按规范进行操作,尽量减少误差;(4)本文研究结论对减少土工试验中的颗粒分析试验误差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试验 颗粒组成 颗分试验 筛析 密度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roved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tability reliability degree analysis of tunnel surrounding rock 被引量:10
20
作者 苏永华 张鹏 赵明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7年第6期870-876,共7页
An approach of limit state equation for surrounding rock was put forward based on deformation criterion. A method of symmetrical sampling of basic random variables adopted by classical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was mend... An approach of limit state equation for surrounding rock was put forward based on deformation criterion. A method of symmetrical sampling of basic random variables adopted by classical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was mended, and peak value and deflection degree of basic random variables distribution curve were took into account in the mended sampling method. A calculation way of probability moment, based on mended Rosenbluth method, suitable for non-explicit performance function was put forward. The first, second, third and fourth order moments of functional function value were calculated by mended Rosenbluth method through the first, second, third and fourth order moments of basic random variable. A probability density the function(PDF) of functional function was deduced through its first, second, third and fourth moments, the PDF in the new method took the place of the method of quadratic polynomial to approximate real functional function and reliability probability was calculated through integral by the PDF for random variable of functional function value in the new metho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improved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can adapt to various statistic distribution types of basic random variables, its calculation process is legible and need not itemtive circulation. In addition, a stability probability of surrounding rock for a tunnel was calculated by the improved method, whose workload is only 30% of classical method and its accuracy is compara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Rosenbluth method statistic moment entropy density function quadratic polynomi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