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氢杨梅素分子结构与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辛国鹏 毛敏 +3 位作者 刘信平 马文涛 马杰 张煜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4,共6页
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采用B3LYP泛函结合6-31G基组上对二氢杨梅素的分子几何结构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以水为溶剂计算二氢杨梅素分子的活性位点以及红外光谱进行分析.静电势结果表明二氢杨梅素的亲核活性位点位于酚羟基氢原子(H... 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采用B3LYP泛函结合6-31G基组上对二氢杨梅素的分子几何结构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以水为溶剂计算二氢杨梅素分子的活性位点以及红外光谱进行分析.静电势结果表明二氢杨梅素的亲核活性位点位于酚羟基氢原子(H23)附近;而亲电活性位点位于氧原子(O32)及其附近.前线分子轨道研究结果表明二氢杨梅素分子的最高占据轨道(HOMO)都位于酮基氧(O32)和羟基氧(O20)附近,说明这些位点易与亲电试剂反应.而最低空轨道(LUMO)位于碳原子(C12、C13、C14)区域,表明这些区域可与亲核试剂反应.简缩福井函数(f)结果证实了位于C-O-C键中的氧原子的f-值的亲电活性较其他位点氧原子大;而位于C8碳原子的f^(+)值较大,因此该位点亲核活性较强.通过理论计算所得到的二氢杨梅素的红外光谱数据与实验所得到的红外光谱数据相差不大,这就说明理论计算结果是较为可靠的.从而为实验和理论研究二氢杨梅素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密度泛函理论 反应活性位点 量子化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位甲基红水溶液的光谱性质随pH值的变化:含时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与实验研究(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郑东 袁相爱 马晶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90-300,共11页
探明影响甲基红光谱性质的各种因素,有助于拓宽偶氮苯衍生物在有机光电器件中的应用。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溶液酸碱性和溶剂水对邻位甲基红水溶液光谱的影响。溶液pH从13.1逐渐降低至0.5,邻位甲基红水溶液的最大... 探明影响甲基红光谱性质的各种因素,有助于拓宽偶氮苯衍生物在有机光电器件中的应用。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溶液酸碱性和溶剂水对邻位甲基红水溶液光谱的影响。溶液pH从13.1逐渐降低至0.5,邻位甲基红水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从430 nm红移至520 nm。在不同酸碱条件下,主要有三种物种共存于甲基红水溶液中,它们分别是双质子化的甲基红o-H_2MR+(强酸性条件下),单质子化的甲基红oHMR(弱酸条件下)和碱性甲基红o-MR–(碱性条件下),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了三种不同形式的电子结构特征。采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甲基红偶极跃迁允许的最低激发能,分别采用连续介质模型和分子簇模型研究水溶剂对甲基红电子结构和光谱性质的影响。在酸性条件下,o-H_2MR+和o-HMR分子内氢键导致π共轭体系平面性增强,因而光谱红移。而在碱性条件下,溶剂对o-MR–的光谱有显著影响:极性o-HMR和o-MR–与水分子的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导致光谱进一步红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位甲基红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pH 氢键 溶剂效应 密度泛函理论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羟基喹啉铍及其衍生物电子光谱性质的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廖奕 苏忠民 +4 位作者 陈亚光 阚玉和 段红霞 仇永清 王荣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77-480,共4页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 (DFT) B3 LYP方法和 ab initio HF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 (CIS)法分别优化了有机金属配合物 8-羟基喹啉铍 (Be Q2 )及其 3种衍生物分子的基态及最低激发单重态几何结构 .系统分析了分子结构、前线分子轨道特征和能级分布...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 (DFT) B3 LYP方法和 ab initio HF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 (CIS)法分别优化了有机金属配合物 8-羟基喹啉铍 (Be Q2 )及其 3种衍生物分子的基态及最低激发单重态几何结构 .系统分析了分子结构、前线分子轨道特征和能级分布规律以探索电子跃迁机理 .应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TD-DFT)计算分子的电子光谱 ,揭示了 Be Q2 及其衍生物的发光源于配体中 π→ π*电子跃迁 ,指出通过配体修饰可以有效地影响配合物前线分子轨道分布 ,调整发光波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基喹啉铍 衍生物 电子光谱 密度泛函理论 铍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h_2(mqp)的电子结构和光谱性质的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谭克 滕云雷 +2 位作者 阚玉和 杨双阳 史丽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4-87,共4页
采用 ab initio HF和 DFT B3 LYP方法 ,对配合物 BPh2 (mqp)基态结构进行优化 ,分析了前线分子轨道特征和能级分布 .用 ab initio CIS方法优化体系激发态结构 .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TD-DFT)对 BPh2(mqp)的电子光谱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 ... 采用 ab initio HF和 DFT B3 LYP方法 ,对配合物 BPh2 (mqp)基态结构进行优化 ,分析了前线分子轨道特征和能级分布 .用 ab initio CIS方法优化体系激发态结构 .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TD-DFT)对 BPh2(mqp)的电子光谱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 ,该物质是配体发光配合物 ,其发光源于 mqp配体内 π* → π的电子跃迁 .这表明在 mqp配体上进行修饰 ,可有效地影响配合物前线分子轨道分布 ,达到调整发光波段的目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h2(mqp) 密度泛函理论(TD-DFT) 吸收光谱 发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2-苯基-8-羟基喹啉)锌及其衍生物的电子光谱性质的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志锋 吕玲玲 +1 位作者 袁焜 康敬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59-663,共5页
采用从头算(ab initio)和密度泛函理论(DFT B3LYP)方法。对二(2-苯基-8-羟基喹啉)锌(Zn(qPh)2)及其衍生物的基态结构进行优化,同时用ab initio HF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CIS)法在6-31G基组上优化其最低激发单重态几何结构,用含时密度泛函理... 采用从头算(ab initio)和密度泛函理论(DFT B3LYP)方法。对二(2-苯基-8-羟基喹啉)锌(Zn(qPh)2)及其衍生物的基态结构进行优化,同时用ab initio HF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CIS)法在6-31G基组上优化其最低激发单重态几何结构,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B3LYP)及6-31G基组计算吸收和发射光谱。计算表明,该类物质电子在基态与激发态间的跃迁,主要是电子云分布由定域化向离域化的转变。吸收及发射光谱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符合。该类化合物的电子亲和能较大,都是优良的电子传输材料,改变中心金属原子对配合物光谱性质影响不大。而羟基氧被硫原子取代后,化合物的吸收光谱产生明显红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基喹啉锌衍生物 电子光谱 激发态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qCl_2及其衍生物的电子光谱性质的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志锋 吕玲玲 +1 位作者 袁焜 康敬万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9-183,共5页
采用从头算法(abinitio)和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对二氯取代的八羟基喹啉锌(ZnqCl2)及其2种衍生物的基态结构进行优化,同时用abinitioHF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CIS)法在6-31G(d)基组上优化其最低激发单重态几何结构,用含时密度泛函理... 采用从头算法(abinitio)和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对二氯取代的八羟基喹啉锌(ZnqCl2)及其2种衍生物的基态结构进行优化,同时用abinitioHF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CIS)法在6-31G(d)基组上优化其最低激发单重态几何结构,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B3LYP)及6-31G(d)基组计算吸收和发射光谱。计算表明,该类物质电子在基态与激发态间的跃迁,主要是在配体8-羟基喹啉(q)环内的电荷转移,电子从含O的苯酚环转移至含N的吡啶环上,发射光谱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符合。该类化合物的电子亲和能较大,都是优良的电子传输材料,改变中心金属原子对配合物光谱性质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基喹啉锌衍生物 电子光谱 激发态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苯基-6-芳基-1,2,4-三唑并[3,4-b]-1,3,4-噻二唑的电子结构和光谱性质的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李会学 萧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47-750,共4页
对3-苯基-6-芳基-1,2,4-三唑并[3,4-b]-1,3,4-噻二唑(PATT)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方法(DFT)在B3LYP/6-31G(d)水平上进行了几何构型的全优化,探讨了分子电荷转移、前线轨道能量和电子光谱等性质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采用含时密度泛函方法(T... 对3-苯基-6-芳基-1,2,4-三唑并[3,4-b]-1,3,4-噻二唑(PATT)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方法(DFT)在B3LYP/6-31G(d)水平上进行了几何构型的全优化,探讨了分子电荷转移、前线轨道能量和电子光谱等性质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采用含时密度泛函方法(TDDFT)计算了分子激发态的电子跃迁能.将其与实验所得激发态的电子跃迁能结果相比,理论计算最大相对偏差为0.071,最小相对偏差为0.0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苯基-6-芳基-1 2 4-三唑并[3 4-b]-1 3 4-噻二唑(PATT) 电子结构 密度泛函理论 前线轨道 电子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_nO_n(1≤n≤16)团簇光谱与电子性质的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朝霞 楚合营 +1 位作者 黄新成 胡芸莎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97-401,共5页
采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对CdnOn(1≤n≤16)团簇的吸收光谱,能隙(HOMO-LUMO)及电子性质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当n≤3时,团簇的最低能量结构为平面结构,当4≤n≤16时,团簇的最低能量结构为三维笼状结构.随着CdnOn(1≤n≤16)团簇尺寸的增... 采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对CdnOn(1≤n≤16)团簇的吸收光谱,能隙(HOMO-LUMO)及电子性质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当n≤3时,团簇的最低能量结构为平面结构,当4≤n≤16时,团簇的最低能量结构为三维笼状结构.随着CdnOn(1≤n≤16)团簇尺寸的增大,团簇的吸收光谱逐渐红移,表现出较强的量子尺寸效应.团簇CdnOn(3≤n≤15)的吸收峰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团簇的对称性越高,团簇的吸收峰越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On(1≤n≤16)团簇 密度泛函理论 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钨四重键化合物电子光谱的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仇毅翔 王曙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1-169,共9页
运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对具有代表性的钼、钨四重键化合物M2Cl84-,M2Cl4(PMe3)4,M2(O2CCH3)4和M2(PhNCHNPh)4(M=Mo,W)的低占据电子激发能进行了计算,系统地考察了局域(LDA)、离域(GGA)和杂化(Hybrid)泛函对金属四重键化合物中d-... 运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对具有代表性的钼、钨四重键化合物M2Cl84-,M2Cl4(PMe3)4,M2(O2CCH3)4和M2(PhNCHNPh)4(M=Mo,W)的低占据电子激发能进行了计算,系统地考察了局域(LDA)、离域(GGA)和杂化(Hybrid)泛函对金属四重键化合物中d-d跃迁和电荷转移跃迁(CT)计算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LDA和GGA泛函对d-d跃迁激发能计算的较为准确,但对CT跃迁激发能的计算误差较大.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CT跃迁具有显著的离域特征,采用不含时泛函(LDA或GGA)代替含时泛函后未能对电子在CT跃迁中的长程行为给予正确的描述.包含HF交换项的杂化泛函可以对CT跃迁激发能给予一定的修正,但却降低了d-d跃迁激发能的计算准确性.如果对两种跃迁同时进行严格而准确的描述,则需将准确的含时泛函应用于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四重键化合物 密度泛函理论 电子光谱 D-D跃迁 电荷转移跃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的对位卤代二苯醚电子跃迁机理
10
作者 姜龙 曾娅玲 +1 位作者 蔡啸宇 李鱼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27-636,共10页
以二苯醚(DE)为参照物,借助Gaussian软件的量子化学计算并结合自然键理论与跃迁密度矩阵平面图对9种对位卤代二苯醚的基态分子活性、紫外光谱及基态-激发态电子跃迁机理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处于基态时的DE与4,4'-二氯二苯... 以二苯醚(DE)为参照物,借助Gaussian软件的量子化学计算并结合自然键理论与跃迁密度矩阵平面图对9种对位卤代二苯醚的基态分子活性、紫外光谱及基态-激发态电子跃迁机理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处于基态时的DE与4,4'-二氯二苯醚(CDE-15)分别最易发生亲电/核反应,对位卤代基的引入缩小了DE的能级差。随着取代基体积的增大,对位取代二苯醚紫外光谱的最大吸收波长变大,吸收增强。所研究的10种物质有着相似的跃迁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对位卤代二苯醚 基态分子活性 紫外光谱 电子跃迁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对飞秒激光场响应的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小琴 王锋 +3 位作者 洪许海 苏文勇 苟秉聪 陈慧敏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55-660,共6页
采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线性分子碳化锂(Li2C2)对飞秒激光场响应的电子-离子动力学行为.在典型的近共振和非共振的激光频率作用下,分别对比分析了分子的共振和非共振电离过程.研究发现:分子在共振频率激光场的作用下发生更强的电... 采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线性分子碳化锂(Li2C2)对飞秒激光场响应的电子-离子动力学行为.在典型的近共振和非共振的激光频率作用下,分别对比分析了分子的共振和非共振电离过程.研究发现:分子在共振频率激光场的作用下发生更强的电离过程,并倾向于发生库伦爆炸,键长的振荡断裂与电离相互促进影响,而分子在较弱的激光场作用下发生单光子电离过程;随着双脉冲时间间隔的增加,离化电子数在一定范围内呈振荡上升趋势,随后趋于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场 密度泛函理论 电离 电子-离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15)NO_(4)H_(n)I_(m)(n=11,12,13,m=4,3,2,n+m=15)结构与光谱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12
作者 郭雅晶 李秀燕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142-3148,共7页
二碘甲状腺原氨酸(分子式为C_(15)NO_(4)H_(13)I_(2)),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分子式为C_(15)NO_(4)H_(12)I_(3))以及四碘甲状腺原氨酸(分子式为C_(15)NO_(4)H_(11)I_(4))作为甲状腺分泌的主要激素,对人脑的发育、神经递质的合成、新陈代谢... 二碘甲状腺原氨酸(分子式为C_(15)NO_(4)H_(13)I_(2)),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分子式为C_(15)NO_(4)H_(12)I_(3))以及四碘甲状腺原氨酸(分子式为C_(15)NO_(4)H_(11)I_(4))作为甲状腺分泌的主要激素,对人脑的发育、神经递质的合成、新陈代谢的调节和甲状腺功能正常运作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理论计算方式对C_(15)NO_(4)H_(n)Im(n=11,12,13,m=4,3,2,n+m=15)三种化合物进行系统研究,为今后的实验研究提供详实的理论依据。通过Gaussian软件包和GaussView软件结合进行理论计算,在选用B3LYP/Lanl2mb基组水平上,首先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优化了C_(15)NO_(4)H_(n)Im(n=11,12,13,m=4,3,2,n+m=15)三种团簇的几何和电子结构。然后基于这些团簇的基态稳定结构下,其激发态吸收谱和发射谱的研究使用相同的基组水平并采用极化连续介质模型(PCM)下运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优化所得C_(15)NO_(4)H_(n)Im(n=11,12,13,m=4,3,2,n+m=15)团簇的几何结构对称性均为C1;在C_(15)NO_(4)H_(n)Im(n=11,12,13,m=4,3,2,n+m=15)基态稳定结构基础上,得出它们的输运性质,即二碘甲状腺分子(C_(15)NO_(4)H_(13)I_(2))既不具有p型输运性质亦不具有n型输运性质,而三碘甲状腺素(C_(15)NO_(4)H_(12)I_(3))和四碘甲状腺素(C_(15)NO_(4)H_(11)I_(4))团簇均为p型输运材料;通过含时密度泛函理论,在优化好的基态结构基础上,又计算了它的溶剂效应,进一步得出该分子在水溶剂中的吸收谱特性,同时通过研究还获得了C_(15)NO_(4)H_(n)Im(n=11,12,13,m=4,3,2,n+m=15)团簇的手性光谱ECD特征图谱。理论研究可以为实验研究提供可对比的理论数值,为今后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可行性参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素 密度泛函理论 密度泛函理论 手性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种苯并咪唑类药物的密度泛函理论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亚飞 罗平 +2 位作者 梁峻毅 郑玉国 张仟春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2期59-63,84,共6页
通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计算15种苯并咪唑类药物分子的量子化学性质。在DFT、TDDFT及B3LYP/6-31+G*组合条件下优化几何结构,确定其药物分子的最高占有轨道、最低未占据轨道、电子亲和性、电子亲电性和电负... 通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计算15种苯并咪唑类药物分子的量子化学性质。在DFT、TDDFT及B3LYP/6-31+G*组合条件下优化几何结构,确定其药物分子的最高占有轨道、最低未占据轨道、电子亲和性、电子亲电性和电负性等,探究各种因素对分子得失电子能力的影响,从而为今后苯并咪唑类药物结构性能和活性实验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咪唑 密度泛函理论 密度泛函理论 B3LY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咪唑二甲酸合锌及其水合物电子光谱性质的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勤芳 戴国梁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31期7606-7610,共5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 B3LYP)方法,对配合物ZnL2及其两种水合物基态结构进行优化,得到了稳定的几何结构。在此基础上,对分子的电荷布局进行了分析,并对分子的红外光谱进行了计算,得到了分子的光谱数据。在优化得到的稳定构型基础上,采...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 B3LYP)方法,对配合物ZnL2及其两种水合物基态结构进行优化,得到了稳定的几何结构。在此基础上,对分子的电荷布局进行了分析,并对分子的红外光谱进行了计算,得到了分子的光谱数据。在优化得到的稳定构型基础上,采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B3LYP)及6-311++G**基组计算电子光谱。结果表明,电子在基态与激发态间的跃迁,主要是在配体4,5-咪唑二甲酸(L)与中心金属之间的电荷转移。电子从中心金属Zn转移至含N和O的4,5-咪唑二甲酸配体上。通过计算配合物ZnL2的电子亲和能,预测该类配合物是优良的电子传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5-咪唑二甲酸 吸收光谱 前沿轨道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铁矿(100)表面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及其对浮选的影响 被引量:23
15
作者 李玉琼 陈建华 +1 位作者 陈晔 郭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19-926,共8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平面波赝势方法计算理想黄铁矿(100)表面的结构弛豫、原子的Mulliken布居以及电子结构,并解释黄铁矿体相中电荷分布异常的原因。从浮选角度分析表面结构和性质对黄铁矿浮选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黄铁矿(100)表面...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平面波赝势方法计算理想黄铁矿(100)表面的结构弛豫、原子的Mulliken布居以及电子结构,并解释黄铁矿体相中电荷分布异常的原因。从浮选角度分析表面结构和性质对黄铁矿浮选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黄铁矿(100)表面弛豫较小,表面Fe-S相互作用相对于体相增强;表面5配位的铁原子具有较高的活性;表面层铁硫原子的能隙降低;表面层的导电性强于体相的,表面的电化学活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表面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Mulliken布居 电子结构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7-′(亚甲胺基)-二-8-羟基喹啉及其衍生物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志锋 朱元成 +2 位作者 李三相 袁焜 康敬万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62-1366,共5页
在B3LYP/6-31G(d)水平上对5,7′-(亚甲胺基)-二-8-羟基喹啉及其5种衍生物进行了几何构型全优化,探讨了喹啉不同位H被吸电子基团CN及羟基O被S原子取代对分子电离势(IP)、电子亲和势(EA)、电荷转移、前线轨道能量和电子光谱等性质的影响.... 在B3LYP/6-31G(d)水平上对5,7′-(亚甲胺基)-二-8-羟基喹啉及其5种衍生物进行了几何构型全优化,探讨了喹啉不同位H被吸电子基团CN及羟基O被S原子取代对分子电离势(IP)、电子亲和势(EA)、电荷转移、前线轨道能量和电子光谱等性质的影响.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计算了分子在气相及液相的吸收光谱,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基本符合.取代基对5,7′-(亚甲胺基)-二-8-羟基喹啉锌分子的性质有较大影响.电子亲和势计算表明,该类化合物的电子亲和势较大,都是较好的电子传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基喹啉衍生物 前线轨道 电子光谱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甲基-2-取代苯乙烯基苯并咪唑染料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17
作者 张象涵 王兰英 +3 位作者 陈沁闻 翟高红 文振翼 张祖训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82-586,共5页
目的运用量子化学计算为苯乙烯基苯并咪唑染料分子的结构与性质关系,以及染料的设计及合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PBE1PBE和B3LYP两种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及6-31G*极化基组对染料分子进行量化计算。结果对α-甲基-2-取代苯乙烯基苯并... 目的运用量子化学计算为苯乙烯基苯并咪唑染料分子的结构与性质关系,以及染料的设计及合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PBE1PBE和B3LYP两种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及6-31G*极化基组对染料分子进行量化计算。结果对α-甲基-2-取代苯乙烯基苯并咪唑染料系列进行了几何构型全优化,并采用含时密度泛函方法(TD-DFT)计算了分子第一激发态的电子跃迁,计算所得到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与实验值吻合得很好,在微观上解释了苯环上取代基CH3,OH,Cl,OCH3,N(CH3)2,NO2对分子电荷转移,前线轨道能量和电子光谱的影响规律。结论采用PBE1PBE/6-31G*方法可以计算并预测苯乙烯基苯并咪唑系列染料分子的几何构型和电子吸收光谱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甲基-2-取代苯乙烯基苯并咪唑染料 密度泛函理论(TD-DFT) 电子光谱 前线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氘代甲烷振动频率和热力学性质 被引量:3
18
作者 陆春海 陈文凯 +3 位作者 廖俊生 王怀胜 汪小琳 孙颖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用密度泛函方法B3LYP/ 6 31G 对甲烷和各种氘代甲烷进行几何构型全优化 ,优化的结果与实验值吻合。用上述方法对甲烷和各种氘代甲烷分子进行了分子的振动基频和热力学性质计算。计算结果表明 ,5种化合物的振动频率计算值与实验值的最... 用密度泛函方法B3LYP/ 6 31G 对甲烷和各种氘代甲烷进行几何构型全优化 ,优化的结果与实验值吻合。用上述方法对甲烷和各种氘代甲烷分子进行了分子的振动基频和热力学性质计算。计算结果表明 ,5种化合物的振动频率计算值与实验值的最大相对偏差为 6 3% ,最小相对偏差为 1 1%。标度后振动频率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的最大相对偏差为 - 2 9% ,最小相对偏差为 0 1%。分子等容热容和熵随着氘取代原子数的增加而增加 ;而总能和焓却随之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氘代甲烷 振动频率 甲烷 从头计算 热力学性质 分子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GTz二聚体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英文)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银 宁艳利 +2 位作者 康莹 宋纪蓉 马海霞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0-38,共9页
在DFT-B3LYP/6-31G*水平下,求得3,6-二硝基胍基-1,2,4,5-四嗪(DNGTz)二聚体势能面上9种优化几何构型和电子结构。用基组叠加误差(BSSE)和零点能(ZPE)校正,计算了分子间相互作用能,二聚体分子间最大相互作用能为-62.24kJ/mol。由自然键轨... 在DFT-B3LYP/6-31G*水平下,求得3,6-二硝基胍基-1,2,4,5-四嗪(DNGTz)二聚体势能面上9种优化几何构型和电子结构。用基组叠加误差(BSSE)和零点能(ZPE)校正,计算了分子间相互作用能,二聚体分子间最大相互作用能为-62.24kJ/mol。由自然键轨道(NBO)分析揭示了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本质。对优化构型进行振动分析,并基于统计热力学求得温度200.0~800.0K从单体形成二聚体的热力学性质变化。结果表明,二聚主要由强氢键所贡献,而结合能不仅取决于氢键。二聚体Ⅰ、Ⅲ、Ⅳ、Ⅴ和Ⅶ的二聚过程在200.0K均能自发进行,表明二聚体Ⅰ、Ⅲ、Ⅳ、Ⅴ和Ⅶ在室温可以稳定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氮能材料 3 6-二硝基胍基-1 2 4 5-四嗪(DNGTz) 分子间相互作用 密度泛函理论(DFT) 自然键轨道分析(NBO) 热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基合金氧还原催化剂设计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欧利辉 陈胜利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共5页
本文提出以合金形成能、Pt表面偏析能和氧原子吸附能作为依据筛选具有高活性和高稳定性的表面富Pt氧还原合金催化剂.利用DFT计算对Pt与各种过渡金属形成的合金的热力学、表面化学和电子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预测Pt-V、Pt-Fe、P... 本文提出以合金形成能、Pt表面偏析能和氧原子吸附能作为依据筛选具有高活性和高稳定性的表面富Pt氧还原合金催化剂.利用DFT计算对Pt与各种过渡金属形成的合金的热力学、表面化学和电子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预测Pt-V、Pt-Fe、Pt-Co、Pt-Ni、Pt-Cu、Pt-Zn、Pt-Mo和Pt-W等合金可能具有好的氧还原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所预期的大部分催化剂已有文献研究结果支持.另外,Pt-Zn和Pt-Mo体系目前报道尚不多,值得进一步细致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催化剂设计 Pt基合金 氧还原反应(OR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