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密度泛函方法研究甲烷与碳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孙文晶 江成发 薛英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985-1989,共5页
基于密度泛函方法,研究了甲烷在两种碳材料模型(Armchair和Tip)表面的物理吸附和化学解离过程。物理吸附过程考察了甲烷在两种模型上7种活性位的吸附能与结构参数,结果表明,甲烷在碳材料表面倾向于吸附在具有苯环结构的碳原子顶位;化学... 基于密度泛函方法,研究了甲烷在两种碳材料模型(Armchair和Tip)表面的物理吸附和化学解离过程。物理吸附过程考察了甲烷在两种模型上7种活性位的吸附能与结构参数,结果表明,甲烷在碳材料表面倾向于吸附在具有苯环结构的碳原子顶位;化学解离过程考察了甲烷在两种构型的活性位上的化学解离过程,结果表明,甲烷C—H键在Tip模型上比在Armchair模型更容易解离,解离路径倾向于沿着T2—T6—T5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方法 甲烷 碳材料 吸附 解离 分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泛函方法研究噻唑橙类菁染料的光谱性质 被引量:1
2
作者 曹建芳 樊江莉 +1 位作者 郭宇 吴红梅 《应用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74-1480,共7页
4-(二乙基氨基)丁基取代的三甲川噻唑橙(DEAB-TO3)具有极低的本底荧光可用于核酸检测。本文运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4-(二乙基氨基)丁基取代的一甲川噻唑橙(DEAB-TO1)和DEAB-TO3光谱性质。基态和激发态几何优化显示激发态构型高度扭曲;... 4-(二乙基氨基)丁基取代的三甲川噻唑橙(DEAB-TO3)具有极低的本底荧光可用于核酸检测。本文运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4-(二乙基氨基)丁基取代的一甲川噻唑橙(DEAB-TO1)和DEAB-TO3光谱性质。基态和激发态几何优化显示激发态构型高度扭曲;光谱计算和轨道分析得出第一激发态是暗态,出现了扭曲的分子内电荷转移;势能曲线计算可知,DEAB-TO1和DEAB-TO3有着极低的能隙和旋转能垒。以上结果解释了本底荧光极弱的实验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方法 噻唑橙类染料 几何优化 光谱计算 势能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紧束缚密度泛函方法水模型的优化
3
作者 王钦 孙延波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65-1568,共4页
利用Boltzmann反演迭代方法,对电荷自洽的紧束缚密度泛函(SCC-DFTB)方法中水模型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经Boltzmann反演迭代方法修正后的水模型可更好地吻合实验结果;水分子的扩散系数更接近实验值.
关键词 紧束缚密度泛函方法 水模型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体系分子-离子结构 被引量:3
4
作者 邢丽丹 杨茹 +4 位作者 唐贤文 黄文娜 刘其峰 余启鹏 李伟善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47-552,共6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锂离子电池碳酸丙烯酯(PC)基电解液体系中锂盐离子与溶剂分子静电相互作用形成的可能结构.计算结果表明,电解液中溶剂分子-离子的结构取决于体系的溶剂分子数.在PC基电解液,Li+最多只能与4个PC溶剂分子相结合...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锂离子电池碳酸丙烯酯(PC)基电解液体系中锂盐离子与溶剂分子静电相互作用形成的可能结构.计算结果表明,电解液中溶剂分子-离子的结构取决于体系的溶剂分子数.在PC基电解液,Li+最多只能与4个PC溶剂分子相结合,锂盐阴离子与带正电的PC分子烷基基团相结合,而不以自由离子形式存在.本文的计算结果能很好地解释文献报道的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解液 溶剂分子-离子结构 密度泛函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酞菁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与富勒烯非共价相互作用的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婷谊 王一波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7-64,共8页
精确计算酞菁、卟啉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与富勒烯分子间非共价相互作用能,探讨其相互作用本质,需要完成由上百个原子构成的超分子复合物、涉及数千个基函数第一性原理计算,对于当前的理论方法和计算机发展水平都构成严峻的挑战.本文首先... 精确计算酞菁、卟啉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与富勒烯分子间非共价相互作用能,探讨其相互作用本质,需要完成由上百个原子构成的超分子复合物、涉及数千个基函数第一性原理计算,对于当前的理论方法和计算机发展水平都构成严峻的挑战.本文首先选择酞菁…C_(60)、酞菁镍…C_(60)和酞菁锌…C_(60)作为此类非共价复合物的代表.在保留它们分子间相互作用区域结构特征前提下,裁剪成四氮杂卟啉…碗烯、四氮杂卟啉镍…碗烯和四氮杂卟啉锌…碗烯三个模型.通过大规模的CCSD(T)/CBS计算,获得了此三个模型的达到化学精度的分子间相互作用能.以此为基准,从27种密度泛函及其色散和非局域校正方法中,筛选出ωB97M-V,ωB97X-D和BLYP-D3BJ方法,其结果与CCSD(T)/CBS基准值相差均在化学精度范围,特别是ωB97M-V方法,最大误差仅为0.05 kcal/mol,很好地重现了CCSD(T)/CBS的计算结果,说明ωB97M-V方法不仅适用于主族元素分子间非共价相互作用的研究,对于涉及Ni,Zn等闭壳层过渡金属配合物与富勒烯相互作用能计算同样是非常优秀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菁 酞菁过渡金属配合物 富勒烯 非共价相互作用 CCSD(T)/CBS 密度泛函理论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素分子振动光谱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郭勇 谢代前 +1 位作者 薛英 鄢国森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2061-2064,共4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 BLYP/6-31 1 ++G( 2 df ,2 pd)对尿素分子的平衡几何构型进行了优化 ,并计算了该分子的谐力场 .使用 Wilson的 GF矩阵方法 ,对尿素分子的振动基频进行了理论研究 .根据振动频率的势能分布对此分子的振动基频进行了... 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 BLYP/6-31 1 ++G( 2 df ,2 pd)对尿素分子的平衡几何构型进行了优化 ,并计算了该分子的谐力场 .使用 Wilson的 GF矩阵方法 ,对尿素分子的振动基频进行了理论研究 .根据振动频率的势能分布对此分子的振动基频进行了理论归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 密度泛函方法 振动光谱 谱振力场 简正标分析 构型优化 从头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多硝基吡嗪氮氧化物的结构和爆轰性能 被引量:4
7
作者 朱佳平 任君 +3 位作者 韩新艳 李永祥 王建龙 曹端林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7-52,共6页
在DFT-B3LYP(B3P86)/6-31+G**水平上优化了多硝基吡嗪氮氧化物的几何构型。用线性方程式H50=-23.16597+(73.60873×BDE/E)×104,计算了14种炸药的撞击感度,通过设计等键反应,计算了气相生成焓。用Monte-Carlo方法理论估算了标... 在DFT-B3LYP(B3P86)/6-31+G**水平上优化了多硝基吡嗪氮氧化物的几何构型。用线性方程式H50=-23.16597+(73.60873×BDE/E)×104,计算了14种炸药的撞击感度,通过设计等键反应,计算了气相生成焓。用Monte-Carlo方法理论估算了标题化合物的密度,用Kamlet-Jacobs经验公式预测了爆速、爆压。结果表明,多硝基吡嗪环具有芳香性,所设计的系列硝基吡嗪类化合物的爆速在7.38~9.77km/s之间,是具有潜力的含能材料的候选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化学 多硝基吡嗪氮氧化物 撞击感度 爆轰性能 B3LYP密度泛函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团簇P_(13)结构的密度泛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明宏 焦毓才 +1 位作者 刘建文 张乾二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1-335,共5页
使用分子建模软件设计出多种可能的P13团簇结构后,再用B3LYP密度泛函方法(6 31G 基组)进行几何优化和振动频率计算,得到了15种势能面上局域最小点结构(所有的振动频率均为正值),它们分别具有Cs和C2v对称性,原子团簇中的磷原子采用二或... 使用分子建模软件设计出多种可能的P13团簇结构后,再用B3LYP密度泛函方法(6 31G 基组)进行几何优化和振动频率计算,得到了15种势能面上局域最小点结构(所有的振动频率均为正值),它们分别具有Cs和C2v对称性,原子团簇中的磷原子采用二或三配位成键.由楔状P8派生出的结构(Cs对称性)是最稳定的同分异体.从分子结构的几何形状上看,P8的楔状构型经常包含在P13的模型中,它是组成大分子磷原子的重要结构基元,可用来构造能量相对较低的大分子磷原子团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原子团簇 同分异构体 P13 密度泛函方法 分子结构 振动频率 几何构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Ⅱ)多吡啶配合物DNA光裂解性质的密度泛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建夫 李俊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78-982,共5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对钌多吡啶配合物1-4的DNA光裂解性质进行了研究.首先,用不同的密度泛函方法计算了配合物1-4的氧化还原电势,并对激发态配合物1-4的氧化还原电势进行了准确计算,根据激发态配合物1-4还原电势的大小,合理地解释了配合物1-... 用密度泛函理论,对钌多吡啶配合物1-4的DNA光裂解性质进行了研究.首先,用不同的密度泛函方法计算了配合物1-4的氧化还原电势,并对激发态配合物1-4的氧化还原电势进行了准确计算,根据激发态配合物1-4还原电势的大小,合理地解释了配合物1-4的DNA光裂解效率(φ),即φ(4)>φ(3)>φ(2)>φ(1).最后,并根据配合物结构的特点,解释了不同的配体对激发态还原电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Ⅱ)多吡啶配合物 密度泛函方法 DNA光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原子分子激发态势能的自旋相关局域Hartree-Fock密度泛函理论方法
10
作者 周忠源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45-857,共13页
基于自旋相关局域Hartree-Fock(SLHF)势函数,本文提出了一种计算双原子分子激发态势能的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H+2和H2的激发态势能曲线的计算.在只考虑交换能的情况下,本文的DFT计算结果与文献中精确方法和Hartree-Fo... 基于自旋相关局域Hartree-Fock(SLHF)势函数,本文提出了一种计算双原子分子激发态势能的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H+2和H2的激发态势能曲线的计算.在只考虑交换能的情况下,本文的DFT计算结果与文献中精确方法和Hartree-Fock(HF)方法的结果符合的非常好,说明采用SLHF势函数作为交换势的DFT方法是一个很好的计算激发态势能的方法.本文还计算和探讨了电子的关联势函数和关联能,发现传统的近似方法在较大核间距的情况下大大低估了电子的关联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方法 自旋相关的局域Hartree-Fock势泛函 交换势 势能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镍六原子团簇吸附CO的密度泛函研究
11
作者 唐典勇 胡建平 +1 位作者 伏秦超 张元勤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86-490,共5页
在UBP86/LAN2DZ水平上计算了金镍二元团簇(AunNi6-n,n=0~6)吸附CO的稳定构型和相关性质。计算结果表明,AunNi6-nCO团簇的最低能量结构是在AunNi6-n团簇最低能量结构或亚稳态结构基础上吸附CO分子而形成。优化结构中C-O键长表明,吸附后... 在UBP86/LAN2DZ水平上计算了金镍二元团簇(AunNi6-n,n=0~6)吸附CO的稳定构型和相关性质。计算结果表明,AunNi6-nCO团簇的最低能量结构是在AunNi6-n团簇最低能量结构或亚稳态结构基础上吸附CO分子而形成。优化结构中C-O键长表明,吸附后的CO没有解离,即CO分子在AunNi6-n团簇表面发生非解离吸附。除Au6和Au5Ni团簇外,AunNi6-nCO团簇中C-O键长均在0.120 nm以上,CO分子的活化程度较大。除Au6团簇外,CO在AunNi6-n团簇表面的吸附能均比较大,表明CO吸附后不容易发生解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镍二元团簇 电子结构 CO吸附 吸附能 密度泛函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O2+与CH3CHO反应机理的密度泛函研究
12
作者 陈新 徐光年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89-395,共7页
用密度泛函方法在B3LYP/6-311G(d,p)水平上研究了VO_2^+氧化CH3CHO的反应机理.计算结果表明VO_2^+氧化CH_3CHO的优势反应路径为:首先,CH_3CHO与1VO_2^+或~3VO_2^+通过无能垒的放热反应形成配合物;然后,VO_2^+的O原子进攻CH_3CHO分子中-... 用密度泛函方法在B3LYP/6-311G(d,p)水平上研究了VO_2^+氧化CH3CHO的反应机理.计算结果表明VO_2^+氧化CH_3CHO的优势反应路径为:首先,CH_3CHO与1VO_2^+或~3VO_2^+通过无能垒的放热反应形成配合物;然后,VO_2^+的O原子进攻CH_3CHO分子中-CHO的C原子,形成四元环中间体;最后,通过H迁移反应形成~1VO^+或~3VO^+与CH_3COOH的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机理 CH3CHO 1VO2+ 3VO2+ 密度泛函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类抗生素定量结构-活性关系的密度泛函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钦超 冯大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96-699,共4页
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方法B3LYP对9种头孢类抗生素的电子结构进行了理论计算,并对它们进行了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建立了头孢类抗生素分子的结构-活性数学模型头孢类抗生素的抑菌活性与QC8,QC7以及偶极距(Dipole)呈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头孢类抗生素 量子化学 密度泛函方法 定量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碱类化合物的密度泛函计算与抗乙型肝炎病毒活性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春露 龙伟 刘培勋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6期724-728,共5页
目的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方法(DFT)对10种苦参碱类化合物的结构进行理论计算,并对其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活性进行分析。方法首先利用密度泛函方法B3LYP对10种苦参碱类生物碱的电子结构进行优化,然后根据计算结果分析该类化合物的分子结... 目的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方法(DFT)对10种苦参碱类化合物的结构进行理论计算,并对其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活性进行分析。方法首先利用密度泛函方法B3LYP对10种苦参碱类生物碱的电子结构进行优化,然后根据计算结果分析该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与其抗HBV活性的构效关系,并应用启发式算法(HM)建立结构-活性关系模型。结果得到一个较好的构效关系模型:IR=-0.155-0.023 MSA+0.078 Sxy(r=0.82,q=0.72)。结论分子的偶极矩、分子表面积、酰胺键的稳定性以及13位C原子上的净电荷是影响苦参碱类化合物抗HBV活性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病毒 肝炎 乙型 构效关系 密度泛函方法 启发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氮桥对双核镍配合物磁性影响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边江鱼 岳淑美 +1 位作者 张敏 张景萍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86-1092,共7页
结合对称性破损(BS)方法,采用不同的密度泛函理论(DFT)对反铁磁性μ-1,3-N3-Ni(II)叠氮配合物[LNi2(N3)](Cl O4)2(L=pyrazolate)的磁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杂化密度泛函理论(HDFT)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非常吻合,能够准确描述配合物... 结合对称性破损(BS)方法,采用不同的密度泛函理论(DFT)对反铁磁性μ-1,3-N3-Ni(II)叠氮配合物[LNi2(N3)](Cl O4)2(L=pyrazolate)的磁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杂化密度泛函理论(HDFT)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非常吻合,能够准确描述配合物的磁特性.磁轨道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表现出较大的单占据轨道能量劈裂(0.93-0.99 e V),显示配合物的单占据轨道去简并化程度较大,且配合物中的2个磁通道(叠氮基、配体pyrazolate)中都分别存在有氮原子之间的p轨道重叠,这些都使得体系表现为反铁磁耦合作用.另外,配合物的磁性与叠氮桥和两金属离子间形成的二面角(τ,Ni-N-N-N-Ni)密切相关,τ从-55.38°逐渐变化到-1.5°的过程中,其反铁磁性逐渐增强,交换耦合常数(Jab)的绝对值逐渐增大,并在-11.95°处达到最大值(Jab=-151.02 cm-1).在此过程中,配合物中叠氮桥及其所连接的2个Ni离子与pyrazolate基配体L-中的2个桥原子N(4)、N(5)形成的七元环共平面性不断增强,即共平面性会诱导增强体系的反铁磁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对称性破损方法 叠氮配合物 交换耦合常数 反铁磁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恩梯拉曼光谱的密度泛函计算
16
作者 张洋洋 陈明华 +3 位作者 肖程 黄伟佳 曹庆国 贾昊楠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1-214,共4页
为了更加详细地了解梯恩梯的物质结构,采用常规拉曼光谱对其进行检测,并通过密度泛函B3LYP/6-311++G(d,p)方法对其分子进行几何结构优化,计算梯恩梯的拉曼光谱;将模拟得到的拉曼光谱数据与实验数据以及多篇参考文献中报道的拉曼光谱数... 为了更加详细地了解梯恩梯的物质结构,采用常规拉曼光谱对其进行检测,并通过密度泛函B3LYP/6-311++G(d,p)方法对其分子进行几何结构优化,计算梯恩梯的拉曼光谱;将模拟得到的拉曼光谱数据与实验数据以及多篇参考文献中报道的拉曼光谱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当频率在200~3 000 cm-1内,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非常接近,可靠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恩梯 密度泛函方法 拉曼光谱 模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掺杂Si团簇的几何结构和电子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阮文 金仕显 +4 位作者 宋红莲 谢安东 刘绥红 林娟 温在国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3-260,共8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在6-311+G(d,p)基组水平,对CaSi_n(n=1~10)的结构进行优化,得出各个尺寸下团簇处于最低能量的结构模型,并对其稳定性等物理化学性质进行理论研究,表明CaSi_2、CaSi_5和CaSi_9为幻数团簇.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 CaSin团簇 几何结构 电子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锐钛矿(101)片卷曲成单壁纳米管的紧束缚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昊 林梦海 谭凯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843-1848,共6页
通过卷曲二维锐钛矿(101)周期性单层片(sheets)构造了一系列不同手性((n,0), (0,m), (n,m))的一维单壁TiO2纳米管. 用周期性紧束缚密度泛函理论(DFTB)方法计算并比较了不同管径和手性的TiO2纳米管在几何结构、电子性质等方面的差别. 结... 通过卷曲二维锐钛矿(101)周期性单层片(sheets)构造了一系列不同手性((n,0), (0,m), (n,m))的一维单壁TiO2纳米管. 用周期性紧束缚密度泛函理论(DFTB)方法计算并比较了不同管径和手性的TiO2纳米管在几何结构、电子性质等方面的差别. 结果表明: 除了(6,0)管, 其余纳米管随着管径的增大, 应变能和能隙减小. 而在管径相同的情况下, 不同手性的(n,m)纳米管的应变能随着n/m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能隙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束缚密度泛函理论方法 二氧化钛:锐钛矿 纳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ZSM—5分子筛吸附NO_x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英文)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吉星 袁淑萍 司宏宗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12期2813-2819,共7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对Cu+在ZSM—5分子筛孔道内的位置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NOx(NO,N2O,NO2)分子在Cu—ZSM—5不同孔道内的吸附进行了考察。采用包含完整直孔道、正弦孔道以及两孔道交叉处的22T模型,确定了Cu+在ZSM—5...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对Cu+在ZSM—5分子筛孔道内的位置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NOx(NO,N2O,NO2)分子在Cu—ZSM—5不同孔道内的吸附进行了考察。采用包含完整直孔道、正弦孔道以及两孔道交叉处的22T模型,确定了Cu+在ZSM—5分子筛内的三种可能位置:直孔道内、孔道交叉处和正弦孔道内。研究结果表明,Cu+与2—3个骨架氧原子形成配位键负载于ZSM—5分子筛内;三种结构模型中,Cu+在孔道交叉处的构型最稳定。对Cu—ZSM—5吸附NOx的研究表明,NOx与分子筛均可通过形成Cu—N键而发生较强的相互作用,从而不同程度地削弱了NOx分子中的N—O键,使N—O键长增长。在Cu—ZSM—5的三种结构模型上,NO,N2O,NO2分子的吸附情况有所不同,其中NO,NO2在Cu+位于直孔道的模型上的吸附均引起铜向孔道交叉处迁移,形成的吸附复合物与Cu+位于孔道交叉处的吸附复合物几乎收敛于同一构型。表明由于孔道交叉处空间较大,使NO,NO2更容易达到稳定的平衡状态。吸附复合物总能量数据表明进一步的反应很有可能发生在Cu—ZSM—5分子筛的孔道交叉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ZSM-5 NOx 吸附 密度泛函理论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泛函理论研究烷基乙醇仲胺溴离子液体表面改性四氧化三铁
20
作者 钮占宁 唐好庆 +2 位作者 郑超 田甜 郑立允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25-835,共11页
合成了疏水型烷基乙醇仲胺溴离子液体([RESA]Br),并对羧酸化Fe_(3)O_(4)纳米微球进行了表面改性([RESA]Br@-COOH@Fe_(3)O_(4)),通过核磁共振分析和元素分析进行了结构分析,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DFT),在B3LYP/6-311+G(d,p)水平上计算得... 合成了疏水型烷基乙醇仲胺溴离子液体([RESA]Br),并对羧酸化Fe_(3)O_(4)纳米微球进行了表面改性([RESA]Br@-COOH@Fe_(3)O_(4)),通过核磁共振分析和元素分析进行了结构分析,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DFT),在B3LYP/6-311+G(d,p)水平上计算得到离子间作用能、偶极矩和电子结构参数,研究了[RESA]Br的合成机理;测定了在水、甲醇、乙醇、丙酮、乙腈和氯仿中的溶解性能,采用基数法得到亲水疏水平衡值(HLB),并研究了其疏水性能。结果表明,[RESA]Br和[RESA]Br@-COOH@Fe_(3)O_(4)的结构较稳定,且极性较小,除了极性较弱的氯仿,在其余有机溶剂中均不溶解,且它们的HLB值均较小,均匀涂覆在钕铁硼磁体上滴加水珠,依然呈水滴状,其接触角在90°~180°,具有良好的疏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型离子液体 Fe_(3)O_(4)纳米微球表面改性 密度泛函理论方法 溶解性 疏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