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池敞水区和湖滨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志中 鲁斌 +2 位作者 董晋延 郭艳英 潘珉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6期69-76,共8页
通过2022年开展滇池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对动物物种种类、密度与生物量、群落结构相似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滇池大型底栖动物隶属4门8纲20目32科,敞水区26种,湖滨带54种。敞水区平均密度167.76 ind./m^(2),湖滨带平均密度160.88 ind.... 通过2022年开展滇池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对动物物种种类、密度与生物量、群落结构相似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滇池大型底栖动物隶属4门8纲20目32科,敞水区26种,湖滨带54种。敞水区平均密度167.76 ind./m^(2),湖滨带平均密度160.88 ind./m^(2)。软体动物生物量占比较高,节肢动物生物量湖滨带大于敞水区,环节动物生物量敞水区大于湖滨带。敞水区和湖滨带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组成差异性显著,优势种差异大。敞水区底栖动物丰富度分布较湖滨带均匀,湖滨带底栖动物多样性较高但丰富度分布相对不均匀。以Shannon-Wiener指数评价分级,敞水区点位5%为“良好”,95%为“中等”;湖滨带点位41%为“良好”,47%为“中等”,6.0%为“较差”,6.0%为“很差”。以Pielou指数评价分级,敞水区点位5%为“优秀”,95%为“良好”;湖滨带点位5.9%为“优秀”,70.4%为“良好”,11.9%为“中等”,5.9%为“较差”,5.9%为“很差”。以期为滇池大型底栖动物监测及针对性开展区域保护修复提供基础性资料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种类组成 密度和生物量 群落结构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