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方钢管约束密实增强混凝土轴压短柱承载性能研究
1
作者 高春彦 樊荣 +1 位作者 刘明洋 刘勇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5-92,共8页
以钢纤维体积掺量、套箍系数为变化参数,通过对非约束密实增强混凝土(CRC)和方钢管约束CRC棱柱体短柱进行轴向加载试验,研究了试件的破坏特征、荷载-变形关系、主要特征点指标等,揭示了各变化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方钢管约束CRC的... 以钢纤维体积掺量、套箍系数为变化参数,通过对非约束密实增强混凝土(CRC)和方钢管约束CRC棱柱体短柱进行轴向加载试验,研究了试件的破坏特征、荷载-变形关系、主要特征点指标等,揭示了各变化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方钢管约束CRC的破坏形态为钢管焊缝不同程度的撕裂破坏,焊缝撕裂范围内核心CRC被压碎,其破坏形态完全不同于非约束CRC的剪切型破坏.方钢管约束使得核心CRC轴压强度明显提高,纵向变形性能大大改善.套箍系数对试件轴压力学性能的影响最为显著,而钢纤维体积掺量对试件轴压强度和变形能力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实增强混凝土 钢纤维体积掺量 套箍系数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混杂钢纤维增强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被引量:11
2
作者 于婧 雷实满 +2 位作者 梁兴文 刘小军 李林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1-615,629,共6页
进行了一种新型混杂钢纤维增强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首先以净浆流动度为指标,优选出1组符合要求的净浆配合比;然后根据包裹在钢纤维及砂颗粒表面的平均裹浆厚度(ATPL)以及砂纤比,优选出力学性能和工作性能符合要求的配合比... 进行了一种新型混杂钢纤维增强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首先以净浆流动度为指标,优选出1组符合要求的净浆配合比;然后根据包裹在钢纤维及砂颗粒表面的平均裹浆厚度(ATPL)以及砂纤比,优选出力学性能和工作性能符合要求的配合比.采用该配合比设计方法可以配制出坍落度大于260mm,扩展度大于550mm,纤维总体积分数为1.50%的具有自密实工作性能的混凝土.经28d标准养护,其抗压强度最高可达114.5MPa,抗弯强度可达18.8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钢纤维增强密实混凝土 配合比 平均裹浆厚度 砂纤比 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 抗弯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对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和抗压韧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3
作者 韩建平 韩维丽 +2 位作者 文旭皓 牛昌林 魏宏亮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117,共6页
纤维掺量是影响钢纤维增强自密实混凝土(SFRSCC)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研究钢纤维掺量对SFRSCC性能的影响,设计制作6组不同纤维掺量的试块,进行工作性能和轴心受压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钢纤维能够有效延缓裂缝发展,提高混凝土峰值应变... 纤维掺量是影响钢纤维增强自密实混凝土(SFRSCC)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研究钢纤维掺量对SFRSCC性能的影响,设计制作6组不同纤维掺量的试块,进行工作性能和轴心受压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钢纤维能够有效延缓裂缝发展,提高混凝土峰值应变,等效抗压韧性指数随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增大.钢纤维的掺加使得新拌合混凝土流动性降低,与流变特性相关的SFRSCC形状因子λ值低于普通自密实混凝土(SCC).钢纤维的掺加对SFRSCC抗压强度的影响不大,且随着纤维掺量增加,抗压强度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增强密实混凝土 坍落扩展度 轴心受压 抗压强度 抗压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HDF混凝土增强密实(抗裂)剂的研制及其在水工中的应用
4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75-175,共1页
关键词 WHDF混凝土增强密实 抗裂剂 水工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型工艺对南疆盐渍土环境下FRSCC耐久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5
作者 张大利 宁作君 +2 位作者 金恒刚 宫厚杰 杨雪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7-191,共5页
基于FRSCC在南疆盐渍土环境中的腐蚀破坏现象,通过优选矿物掺合料、聚丙烯纤维和混凝土添加剂配制C30~C80自密实混凝土,研究高浓度硫酸盐和氯盐共同作用下机械振捣成型、自密实成型及6 m高抛成型工艺对FRSCC耐久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基于FRSCC在南疆盐渍土环境中的腐蚀破坏现象,通过优选矿物掺合料、聚丙烯纤维和混凝土添加剂配制C30~C80自密实混凝土,研究高浓度硫酸盐和氯盐共同作用下机械振捣成型、自密实成型及6 m高抛成型工艺对FRSCC耐久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同强度等级FRSCC,振捣成型工艺混凝土的相对动弹性模量值最高,抗冻性最好,自密实成型工艺次之,6 m高抛工艺成型最低;多种成型工艺的FRSCC总电通量均达到Q-IV等级,成型工艺对氯离子抗渗性影响不大,3种成型工艺下的FRSCC-80都具备优异的抗渗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密实混凝土 成型工艺 相对动弹性模量 抗氯离子渗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