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WLED驱动的电流检测放大器的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汪明亮 解光军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30-1333,1342,共5页
文章依据WLED驱动芯片的性能及技术指标设计了一款能用于电流模式PWM的电流检测放大器,其中引入了一种易实现且稳定性好的频率补偿电路。所设计的放大器采用CSMC 0.6μm Mix signal DPDM工艺,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且低功耗,能够很好... 文章依据WLED驱动芯片的性能及技术指标设计了一款能用于电流模式PWM的电流检测放大器,其中引入了一种易实现且稳定性好的频率补偿电路。所设计的放大器采用CSMC 0.6μm Mix signal DPDM工艺,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且低功耗,能够很好地应用于白光LED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宽度调制 频率补偿 开环增益 密勒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LDO的三级误差放大器的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盛林 刘桥 吴宗桂 《现代电子技术》 2010年第2期15-18,共4页
为了促进LDO在低电源电压环境中的应用,提高其稳定性,在此采用SMIC0.35um,N阱CMOS工艺,设计并实现了适用于LDO内部误差放大器的一种单密勒电容频率补偿的三级CMOS运算放大器。仿真结果表明该运算放大器的工作电压范围宽(2.5~6... 为了促进LDO在低电源电压环境中的应用,提高其稳定性,在此采用SMIC0.35um,N阱CMOS工艺,设计并实现了适用于LDO内部误差放大器的一种单密勒电容频率补偿的三级CMOS运算放大器。仿真结果表明该运算放大器的工作电压范围宽(2.5~6.5V),静态电流小,开环电压增益为112.16dB,相位裕度为89.03°,增益带宽积为6.04MHz,共模抑制比为89.3dB,电源抑制比为104.8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O 低压三级运放 密勒电容 共模抑制比 电源抑制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门单元多输入跳变电流源模型
3
作者 钱晨曦 陶俊 曾璇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13-1520,共8页
电压信号的非线性问题和多输入跳变现象给时序分析带来了严重挑战.为更好地解决此问题,文中设计电路对门单元输入端和内部节点间的密勒电容进行了验证,从器件结构上分析了其来源,并通过引入该电容改进了已有多输入跳变电流源模型,以获... 电压信号的非线性问题和多输入跳变现象给时序分析带来了严重挑战.为更好地解决此问题,文中设计电路对门单元输入端和内部节点间的密勒电容进行了验证,从器件结构上分析了其来源,并通过引入该电容改进了已有多输入跳变电流源模型,以获得更高的模型精度;同时将二输入门单元模型扩展到多输入门单元,并详述了建模方法.多种门单元上的数值实验结果表明,与已有模型相比,在可接受的时间开销内,文中模型能够显著地提高门单元时延和输出波形的仿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源模型 密勒电容 多输入跳变 串扰噪声 波形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CMOS全差分两级OTA建立时间的优化设计
4
作者 邹睿 迮德东 洪志良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068-2071,共4页
介绍了一种CMOS全差分两级OTA,第一级为折叠级联放大器,第二级为共源输出增益级,OTA技术采用了级联密勒电容补偿技术和开关电容共模反馈技术.在分析了OTA的零极点分布以及建立特性后,设计出一个MATLAB优化程序,找到最佳的阻尼因子和自... 介绍了一种CMOS全差分两级OTA,第一级为折叠级联放大器,第二级为共源输出增益级,OTA技术采用了级联密勒电容补偿技术和开关电容共模反馈技术.在分析了OTA的零极点分布以及建立特性后,设计出一个MATLAB优化程序,找到最佳的阻尼因子和自然频率使OTA建立时间最小,并通过CadenceSpectre仿真表明,该OTA完全满足性能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级OTA 级联密勒电容补偿 零极点 建立时间 优化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