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0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多端口寄存器文件的全自动物理编译器
1
作者 明天波 刘必慰 +3 位作者 胡春媚 吴振宇 宋睿强 宋芳芳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76-987,共12页
在专用微处理器设计中,设计师需反复尝试不同的体系结构参数以实现最佳应用支持。多端口寄存器文件作为核心部件,仍采用全定制或传统编译器辅助设计,但是这2种方法往往难以兼顾高性能需求与设计灵活性,因此难以与体系结构联合优化。提... 在专用微处理器设计中,设计师需反复尝试不同的体系结构参数以实现最佳应用支持。多端口寄存器文件作为核心部件,仍采用全定制或传统编译器辅助设计,但是这2种方法往往难以兼顾高性能需求与设计灵活性,因此难以与体系结构联合优化。提出一种用于多端口寄存器文件的物理编译器,可以全自动地快速生成指定容量和端口数的寄存器文件电路与版图。此外,还提出了优化的端口结构,以提升寄存器文件的并行访问性能;并提出了性能驱动的启发式算法,以实现优化的布局布线结果。使用所提出的编译器生成寄存器文件的时间约为数十小时,满足联合优化需求。与全定制设计相比,所提编译器速度提升了31.5%,功耗降低了28.8%;与传统编译器辅助设计相比,所提编译器速度提升了20.7%,功耗降低了3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口寄存器文件 物理编译器 端口优化技术 启发式算法 计算机体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中子多重性移位寄存器设计与验证
2
作者 胡文兴 张焱 +4 位作者 张浩然 李明玉 孟祥厅 刘翅 王仁波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5-333,共9页
中子多重性计数是一种重要的核材料非破坏性分析方法,通过多重性移位寄存器对中子多重性计数器获取的脉冲时间序列进行统计,实现对铀钚等核材料的准确测量。为了实现多重性移位寄存器的自主设计研发,本文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开... 中子多重性计数是一种重要的核材料非破坏性分析方法,通过多重性移位寄存器对中子多重性计数器获取的脉冲时间序列进行统计,实现对铀钚等核材料的准确测量。为了实现多重性移位寄存器的自主设计研发,本文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开发了一款多重性移位寄存器原理样机,并采用模拟脉冲时间序列的方法实现无源验证。结果表明,样机得到的多重计数率与模拟结果的相对偏差小于5%。本文设计的多重性移位寄存器对国产化中子多重性测量装置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多重性计数 非破坏性分析 多重性移位寄存器 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申威平台寄存器溢出策略的预选先验优化
3
作者 蔡淳豪 梁淑萍 +1 位作者 姜军 邵宁远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2-87,共6页
在国产多核处理器申威平台上,申威JDK的C2即时编译器通过图着色寄存器分配算法完成寄存器分配工作。即时编译器在分配寄存器时并没有考虑国产处理器的指令特征,导致编译器生成了过多的访存代码,从而无法更全面地发挥国产处理器的性能。... 在国产多核处理器申威平台上,申威JDK的C2即时编译器通过图着色寄存器分配算法完成寄存器分配工作。即时编译器在分配寄存器时并没有考虑国产处理器的指令特征,导致编译器生成了过多的访存代码,从而无法更全面地发挥国产处理器的性能。为了更充分地发挥申威国产处理器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减少图着色寄存器分配时溢出代码的编译优化策略。优化策略基于图着色寄存器分配算法,根据在申威平台上特殊信息的寄存器规律,构造先验模型,并按照先验模型调整溢出策略,从而减少访存代码的生成。该策略在申威JDK上实现了优化,并基于基准测试集SPECjbb2015和SPECjvm2008验证了优化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SPECjbb2015的max-jOPS和critical-jOPS分数分别提升了4.20%和5.98%,SPECjvm2008的总分数提升了2.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着色寄存器分配 访存寻址 溢出代码 编译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位宽感知的寄存器绑定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高猛 赵家程 +1 位作者 崔慧敏 冯晓兵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31-2647,共17页
寄存器绑定是高层次综合中的一个基础优化问题,主要目标是在保证电路功能的同时最小化寄存器资源的使用.传统的方法尝试将编译器的寄存器分配算法应用于寄存器绑定中,但却忽略了分配问题与绑定问题的差异性,因此在绑定过程中引入了额外... 寄存器绑定是高层次综合中的一个基础优化问题,主要目标是在保证电路功能的同时最小化寄存器资源的使用.传统的方法尝试将编译器的寄存器分配算法应用于寄存器绑定中,但却忽略了分配问题与绑定问题的差异性,因此在绑定过程中引入了额外的资源约束,或采用了不适合电路设计的编译优化技巧,从而导致资源浪费.为解决这些问题,将寄存器绑定问题转化为连续多重着色问题,并提出一种基于位宽与顶点度结合的启发式求解方法.所提方法通过对变量的位宽和活跃区间等信息的细粒度刻画和建模,能够进一步优化寄存器资源的开销,同时无需插入额外的指令.将该算法与两种典型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MiBench测试集的96.72%的测试用例中达到理论最优解,比其他两种方法分别提高31.5%和25.1%;在Rosetta测试集的所有测试用例中均表现为最优解,比其他两种方法分别提高7.41%和7.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次综合 寄存器绑定 资源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序列密码的非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可重构并行化设计 被引量:8
5
作者 陈韬 杨萱 +2 位作者 戴紫彬 李伟 陈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8-32,38,共6页
基于序列密码的非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将可重构技术与并行化处理相融合,提出了一种非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的可重构并行化架构.结果表明:可重构并行化架构能够灵活重构任意结构的非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并行化思想能够支持在一个时钟周期... 基于序列密码的非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将可重构技术与并行化处理相融合,提出了一种非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的可重构并行化架构.结果表明:可重构并行化架构能够灵活重构任意结构的非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并行化思想能够支持在一个时钟周期完成对非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的并行更新;在0.18μm的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工艺中,其核心工作频率能够达到172MHz,针对256级的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当并行度选取为32时,其吞吐率能够达到5.5G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密码 非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 可重构 并行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二进制翻译中全寄存器直接映射方法 被引量:13
6
作者 廖银 孙广中 +2 位作者 姜海涛 靳国杰 陈国良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1年第11期21-24,48,共5页
二进制翻译是不同体系结构之间软件移植的重要手段。体系结构和硬件环境上的差别,可以通过二进制翻译系统来弥补,在翻译过程中往往使用多条本地指令模拟一条目标指令,翻译代码规模随之显著增加,从而导致被翻译程序的执行效率下降。寄存... 二进制翻译是不同体系结构之间软件移植的重要手段。体系结构和硬件环境上的差别,可以通过二进制翻译系统来弥补,在翻译过程中往往使用多条本地指令模拟一条目标指令,翻译代码规模随之显著增加,从而导致被翻译程序的执行效率下降。寄存器作为处理器和内存交换信息的重要存储部件,寄存器的模拟器方式对于程序的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提高特定平台翻译后代码的执行效率,提出了在动态二进制翻译机制中使用全部寄存器直接映射方法,详细分析了二进制翻译中的上下文切换原理和寄存器访问范围,为异构平台之间寄存器直接映射提供方法指导。利用QEMU模拟器,把x86架构的8个通用寄存器全部的直接映射到MIPS架构的对应寄存器,在此基础上,进行大量的指令翻译规则的简化。实验数据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简化指令翻译,降低代码膨胀率,使得SPEC CINT 2000测试程序在龙芯CPU上翻译后代码运行时间下降了30%-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二进制翻译 寄存器映射 x86体系结构 MIPS体系结构 QEM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和非线性寄存器系统的并行化技术 被引量:5
7
作者 秦晓懿 王瀚晟 曾烈光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06-410,共5页
并行化技术可降低电路工作速率、延时和功耗 ,广泛应用于通信处理中 .对线性寄存器系统 ,通过对系统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的讨论提出一般性的 (1,N)并行化方法 ,其对任意并行路数N均有统一计算方法 ;并对某些情况下的 (M ,N)并行提出一种... 并行化技术可降低电路工作速率、延时和功耗 ,广泛应用于通信处理中 .对线性寄存器系统 ,通过对系统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的讨论提出一般性的 (1,N)并行化方法 ,其对任意并行路数N均有统一计算方法 ;并对某些情况下的 (M ,N)并行提出一种新实现方法 .对非线性寄存器系统 ,给出其定义 ,对其状态转移进行线性化 ,提出线性化矩阵法的并行方法 ;并对其特例———非线性移位寄存器的并行化提出推广延时因子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寄存器 非线性寄存器 非线性移位寄存器 (M N)并行 线性化矩阵法 推广延时因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敏感寄存器替换的电路软错误率与开销最优化 被引量:4
8
作者 孙岩 张民选 +1 位作者 李少青 高昌垒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8-35,共8页
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逻辑电路对放射性粒子引起的软错误越来越敏感.现有的电路加固技术通常会带来较大的面积开销.综合考虑电路的软错误率和面积开销,提出一种新的电路加固评估指标FAP,并提出基于贪婪算法的寄存器替换技术,通过将电路... 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逻辑电路对放射性粒子引起的软错误越来越敏感.现有的电路加固技术通常会带来较大的面积开销.综合考虑电路的软错误率和面积开销,提出一种新的电路加固评估指标FAP,并提出基于贪婪算法的寄存器替换技术,通过将电路的部分敏感寄存器替换为冗余寄存器来免疫电路中的软错误.针对贪婪算法有时不能达到可靠性和开销整体最优的局限,进一步提出可靠性-开销最优的启发式替换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贪婪算法的寄存器替换技术只需50%的面积开销就可降低90%的电路软错误率;而可靠性-开销最优的启发式替换算法只需45%左右的面积开销,电路软错误率就降低达90%以上.与其他已有技术相比,电路软错误免疫技术在可靠性和面积开销间达到了更好的折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错误 开销 可靠性 敏感寄存器 贪婪算法 启发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进制翻译中动静结合的寄存器分配优化方法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军 庞建民 +3 位作者 傅立国 岳峰 单征 张家豪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08-718,共11页
针对二进制翻译器QEMU(quick emulator)在寄存器映射时未考虑基本块之间以及循环体之间对寄存器需求的差异,造成不必要的寄存器溢出而导致的冗余访存开销问题,引入全局寄存器静态映射和局部寄存器动态分配思想,提出高效的基于优先级的... 针对二进制翻译器QEMU(quick emulator)在寄存器映射时未考虑基本块之间以及循环体之间对寄存器需求的差异,造成不必要的寄存器溢出而导致的冗余访存开销问题,引入全局寄存器静态映射和局部寄存器动态分配思想,提出高效的基于优先级的动静结合寄存器映射优化算法.该算法首先基于源平台不同寄存器使用的统计特征和各变量的生命周期,静态进行全局寄存器映射;然后依据中间表示与源平台寄存器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基本块中间指令需求寄存器次数并排序确定寄存器分配的优先级;之后依据优先级顺序动态进行寄存器分配,从而减少寄存器溢出次数,降低生成的本地代码的膨胀率以及访存次数,提高目标程序性能.对NBENCH、典型的递归程序和SPEC2006的测试表明:该算法有效地减少了本地代码的访存次数,提高了程序性能,平均比优化前性能分别提升了8.67%, 8.25%, 8.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进制翻译 寄存器分配 翻译器QEMU 反馈式静态二进制翻译器FD-SQEMU TCG中间表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局部寄存器分配的优化策略 被引量:6
10
作者 姜军 王超 尉红梅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15-217,254,共4页
寄存器作为机器硬件结构中有限的宝贵资源,使得寄存器分配技术成为编译器最为关键的优化技术之一。寄存器分配效率提高的关键在于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溢出带来的开销。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局部寄存器需求预估和胖点优化的局部寄存... 寄存器作为机器硬件结构中有限的宝贵资源,使得寄存器分配技术成为编译器最为关键的优化技术之一。寄存器分配效率提高的关键在于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溢出带来的开销。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局部寄存器需求预估和胖点优化的局部寄存器分配优化策略,并在国产CPU SW1600的配套编译器SWCC上实现了该算法。实验表明,优化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存器分配 局部寄存器需求预估 胖点 SWC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寄存器传输级低功耗设计方法 被引量:6
11
作者 罗旻 杨波 +1 位作者 高德远 沈绪榜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207-1211,共5页
随着移动设备需求量的不断增大和芯片工作速度的不断提高 ,芯片的功耗已经成为电路设计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对于芯片整体性能的评估已经由原来的面积和速度的权衡变成面积、时序、可测性和功耗的综合考虑 ,并且功耗所占的权重会越来越大 ... 随着移动设备需求量的不断增大和芯片工作速度的不断提高 ,芯片的功耗已经成为电路设计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对于芯片整体性能的评估已经由原来的面积和速度的权衡变成面积、时序、可测性和功耗的综合考虑 ,并且功耗所占的权重会越来越大 .本文主要讲述在 RTL 设计中如何实现低功耗设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功耗设计 寄存器传输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程感知寄存器重命名的SMT处理器资源分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华 崔刚 +1 位作者 刘宏伟 杨孝宗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45-857,共13页
SMT处理器的资源分配一般是通过调控各线程的取指过程间接实现的,这种间接调控有时会导致资源滥用和饥饿,从而严重浪费资源并降低整体性能.以往的改进措施往往实现代价较大,且不能消除资源分配的"不均衡性",因此效果不太理想... SMT处理器的资源分配一般是通过调控各线程的取指过程间接实现的,这种间接调控有时会导致资源滥用和饥饿,从而严重浪费资源并降低整体性能.以往的改进措施往往实现代价较大,且不能消除资源分配的"不均衡性",因此效果不太理想.文中提出一种新的SMT处理器资源调控机制——线程感知寄存器重命名TSRR(Thread-Sensitive Register Renaming),消除了资源分配的"不均衡性",其优点如下:(1)资源分配自动适应线程运行状态的变化,实现"按需分配";(2)通过调控重命名寄存器文件(RRF)的分配来间接控制其它资源分配,实现代价较低;(3)兼顾资源分配的效率和公平,既防止了资源滥用和饥饿,又充分发掘各线程的性能潜力.此外,TSRR还可以间接降低RRF的尺寸要求和取指逻辑的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多线程 资源分配 寄存器重命名 处理器 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逐次逼近寄存器型模数转换器 被引量:5
13
作者 石蓝 居水荣 +1 位作者 丁瑞雪 朱樟明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16-923,共8页
设计了一种逐次逼近寄存器型模数转换器(SAR ADC)。提出了一种新型全动态钟控比较器结构,消除了比较器的亚稳态误差,解决了ADC输出不稳定的问题,实现了失调和噪声之间良好的折中,提升了ADC的动态性能;设计了一种全新的自举开关,在确保... 设计了一种逐次逼近寄存器型模数转换器(SAR ADC)。提出了一种新型全动态钟控比较器结构,消除了比较器的亚稳态误差,解决了ADC输出不稳定的问题,实现了失调和噪声之间良好的折中,提升了ADC的动态性能;设计了一种全新的自举开关,在确保采样保持电路性能的同时提高了其可靠性;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正反馈结构的动态逻辑单元,并应用在逐次逼近逻辑电路中,在降低功耗的同时消除了误码问题;改进了共模电平产生电路结构,提高了共模电平的产生速度和稳定性。电路采用0.18μm DB S-BCD工艺设计实现,芯片面积约为360μm×560μm,10 bit分辨率模式下的功耗和信噪失真比(SNRD)分别为21.1μW和58.64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数转换器(ADC) 逐次逼近寄存器(SAR) 比较器 自举开关 动态逻辑单元 共模电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作式全局指令调度与寄存器分配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承勇 连瑞琦 +1 位作者 张兆庆 乔如良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93-499,共7页
指令级并行是现代高性能处理器的重要特征 .对于发挥这类处理器所具有的并行处理能力来说 ,编译器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文中讨论指令级并行编译中的核心问题——全局指令调度与寄存器分配 ,并以作者为一种新型的显式并行体系结构微处理器... 指令级并行是现代高性能处理器的重要特征 .对于发挥这类处理器所具有的并行处理能力来说 ,编译器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文中讨论指令级并行编译中的核心问题——全局指令调度与寄存器分配 ,并以作者为一种新型的显式并行体系结构微处理器研制的编译系统为背景 ,介绍了此类编译器后端设计中面临的指令调度与寄存器分配的时序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令级并行 全局指令调度 寄存器分配 编译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流分析的寄存器参数恢复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方霞 尹青 +2 位作者 蒋烈辉 黄海 何红旗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62-64,共3页
针对在反编译IA32体系结构可执行程序过程中涉及的寄存器参数恢复问题,基于IA32适用的ABI约定,分析寄存器参数的特征,借鉴数据流分析中到达-定义分析及使用-定义链等经典方法,利用寄存器定义和使用等信息,提出一种寄存器参数的识别、处... 针对在反编译IA32体系结构可执行程序过程中涉及的寄存器参数恢复问题,基于IA32适用的ABI约定,分析寄存器参数的特征,借鉴数据流分析中到达-定义分析及使用-定义链等经典方法,利用寄存器定义和使用等信息,提出一种寄存器参数的识别、处理及实参恢复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编译 寄存器参数 参数恢复 数据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分区域优先级的寄存器分配算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岳峰 庞建民 赵荣彩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005-3010,共6页
编译器速度和生成代码质量是衡量寄存器分配阶段性能的两个关键因素,现代的即时编译器要求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编译出高质量的代码。传统的基于图着色的算法和线性扫描算法均不能很好地满足这个要求,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矩阵填充的区域优先... 编译器速度和生成代码质量是衡量寄存器分配阶段性能的两个关键因素,现代的即时编译器要求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编译出高质量的代码。传统的基于图着色的算法和线性扫描算法均不能很好地满足这个要求,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矩阵填充的区域优先级寄存器分配算法,不追求理论上完美的寄存器分配,而采用贪婪式的方法,对程序循环区域进行分割,按区域内生命域的长度和溢出权重两种优先级排序方法进行物理寄存器分配,再扩展到整个程序段。算法在保留线性分配时间的同时产生了高质量的代码,应用于编译SSA形式的PTX指令到多核平台的过程中,基于该编译平台的实验证明了该文改进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译器 寄存器分配 循环区域分割 贪婪法 生命域长度优先级 溢出权重优先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的轻量级强PUF设计 被引量:4
17
作者 侯申 郭阳 +1 位作者 李暾 李少青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5-131,共7页
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UF),是一种新型硬件安全原语,可以用FPGA和ASIC实现,避免芯片被过度制造和非法克隆。PUF可以用于安全密钥生成和芯片认证,强PUF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分类,强PUF具有极大的CRP空间,适用于设备实体的安全认证。经典的以仲裁... 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UF),是一种新型硬件安全原语,可以用FPGA和ASIC实现,避免芯片被过度制造和非法克隆。PUF可以用于安全密钥生成和芯片认证,强PUF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分类,强PUF具有极大的CRP空间,适用于设备实体的安全认证。经典的以仲裁器PUF为代表的强PUF设计面积开销大,唯一性不够理想,难以在一些资源集约的场景,如嵌入式系统和物联网(IoT)设备中应用。为了减小硬件开销,提出了一种新型轻量级强PUF设计,该设计利用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对弱PUF的输出响应进行混淆以获得大量的输出响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在28 nm的FPGA上实现并评估了该PUF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PUF的随机性为49.8%,唯一性为50.25%,硬件开销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件安全 物理不可克隆函数 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 FPGA 轻量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的差分能量攻击 被引量:8
18
作者 臧玉亮 韩文报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406-2410,共5页
能否有效去除算法噪声的影响,直接关系到能量攻击成败。该文以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LFSR)相邻两个时钟周期的能量消耗差异为出发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差分能量攻击算法。它从根本上去除了密码算法噪声在攻击过程中带来的影响。由于该算法随... 能否有效去除算法噪声的影响,直接关系到能量攻击成败。该文以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LFSR)相邻两个时钟周期的能量消耗差异为出发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差分能量攻击算法。它从根本上去除了密码算法噪声在攻击过程中带来的影响。由于该算法随机选择初始向量(initialization vector),从而使攻击者能够容易地将其推广到具有类似结构的流密码体制。为了进一步验证攻击算法的有效性,该文利用软件仿真的方法对DECIM进行了模拟攻击。仿真结果表明,该攻击算法能够有效降低LFSR的密钥搜索的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密码 差分能量攻击 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 DECIM 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抗能量分析攻击的复合寄存器系统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泽艺 高能 +2 位作者 屠晨阳 马原 刘宗斌 《密码学报》 2014年第5期411-421,共11页
能量分析攻击是最常见、最成熟的一种侧信道分析技术,对密码算法硬件实现以及多种密码芯片产品产生巨大的威胁.在针对密码算法硬件实现的能量分析攻击中,主要的攻击目标是寄存器,对寄存器进行差分能量分析(Differential Power Analysis,... 能量分析攻击是最常见、最成熟的一种侧信道分析技术,对密码算法硬件实现以及多种密码芯片产品产生巨大的威胁.在针对密码算法硬件实现的能量分析攻击中,主要的攻击目标是寄存器,对寄存器进行差分能量分析(Differential Power Analysis,DPA)是最普遍的一类攻击方式.双轨预充电逻辑(Dual-rail Precharge Logic,DPL)作为隐藏技术中的代表方案,是一类抵抗能量分析攻击的有效方法,但使用DPL结构会使密码芯片面积加倍,同时吞吐率也会降低一半.针对这些缺陷,本文提出了一种复合寄存器系统的设计方案.该方案针对硬件电路中能量消耗最大的寄存器部分进行重点防护,使整个复合寄存器系统在每一时钟周期内的总汉明重量与总汉明距离值保持恒定.该方案在保持密码芯片吞吐率基本不变的同时,对寄存器进行了有效的抗能量分析保护.实验表明,在本文提出的复合寄存器方案保护下,10万条能量曲线也无法恢复出真实密钥,相比于无保护寄存器260条即可恢复出真实密钥的情况,有效提高了密码算法实现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能量分析 双轨预充电逻辑 复合寄存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进神经网络非线性移位寄存器的综合 被引量:3
20
作者 马晓敏 杨义先 章照止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0-73,共4页
本文利用二进神经网络及其学习算法特点和对布尔函数的映射能力,设计了一个精巧的非线性移位寄存器的综合算法,同时得到序列非线性复杂度的移位寄存器的反馈布尔函数.此综合算法简单可靠,所需存储运算量小.
关键词 非线性 移位寄存器 神经网络 布尔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