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波氏块菌与5种松树幼苗的菌根合成及对松树幼苗生长的影响
1
作者
黄兰兰
万山平
+1 位作者
汪延良
于富强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78,共7页
选用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华山松(P.armandii)、马尾松(P.massionana)、辐射松(P.radiata)和黑松(P.thunbergii)幼苗,采用孢子接种法与波氏块菌(Tuber borchii)合成菌根,6个月后考察菌根定殖率、菌根形态和解剖特征,测定松树幼苗...
选用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华山松(P.armandii)、马尾松(P.massionana)、辐射松(P.radiata)和黑松(P.thunbergii)幼苗,采用孢子接种法与波氏块菌(Tuber borchii)合成菌根,6个月后考察菌根定殖率、菌根形态和解剖特征,测定松树幼苗的株高、茎直径、冠幅。结果表明:波氏块菌与5种松树幼苗形成的菌根呈二叉状或珊瑚状结构,菌根表面光滑或具有丰富的针状外延菌丝,外菌套呈迷宫状,菌丝侵入皮层细胞间隙形成哈蒂式网结构;波氏块菌的定殖显著增加云南松和马尾松幼苗的株高和茎直径,对其他3种松树幼苗的生长无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波氏块菌在我国的引种栽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子接种
菌根形态
宿主植物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波氏块菌与5种松树幼苗的菌根合成及对松树幼苗生长的影响
1
作者
黄兰兰
万山平
汪延良
于富强
机构
云南开放大学云南乡村振兴教育学院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78,共7页
基金
云南省教育厅青年人才基础研究专项计划(2024J0754)
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YNQRQNRC-2019-057)
+2 种基金
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202102AE090034)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202201AT070268)
云南省真菌多样性与绿色发展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2205AG070092)。
文摘
选用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华山松(P.armandii)、马尾松(P.massionana)、辐射松(P.radiata)和黑松(P.thunbergii)幼苗,采用孢子接种法与波氏块菌(Tuber borchii)合成菌根,6个月后考察菌根定殖率、菌根形态和解剖特征,测定松树幼苗的株高、茎直径、冠幅。结果表明:波氏块菌与5种松树幼苗形成的菌根呈二叉状或珊瑚状结构,菌根表面光滑或具有丰富的针状外延菌丝,外菌套呈迷宫状,菌丝侵入皮层细胞间隙形成哈蒂式网结构;波氏块菌的定殖显著增加云南松和马尾松幼苗的株高和茎直径,对其他3种松树幼苗的生长无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波氏块菌在我国的引种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孢子接种
菌根形态
宿主植物生长
Keywords
Spore inoculation
mycorrhiza morphology
host plant growth
分类号
S791.2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波氏块菌与5种松树幼苗的菌根合成及对松树幼苗生长的影响
黄兰兰
万山平
汪延良
于富强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