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感病毒受体识别以及流感病毒跨宿主感染的分子机理 被引量:6
1
作者 江经纬 潘德敏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06年第1期24-27,共4页
近年来禽流感病毒在亚洲流行,使家禽养殖业受到很大冲击。令人担心的是,从东南亚疫情爆发地区还报道了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的病例,我国湖南等省也有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目前疫情虽然已经得到控制,但是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将长期在亚洲存... 近年来禽流感病毒在亚洲流行,使家禽养殖业受到很大冲击。令人担心的是,从东南亚疫情爆发地区还报道了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的病例,我国湖南等省也有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目前疫情虽然已经得到控制,但是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将长期在亚洲存在。由于流感病毒的自身基因组极易产生变异和亚洲地区家禽业的养殖模式特点,禽流感病毒极有可能进化成可以跨宿主感染的新型流感毒株。本文对流感病毒的受体识别和跨宿主感染的分子机理作一综述,并讨论若出现流感大流行时的药物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受体识别 宿主感染 分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天然宿主感染伪狂犬病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陆莹梅 郭敏红 杨涛涛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3-77,共5页
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是导致伪狂犬病(Peudorabies或Aujeszky's disease)发生的病原。该病毒最早于1902年发现,因感染PRV的家兔表现出类似狂犬病的临床症状(狂怒、奇痒),被命名为伪狂犬病[1]。伪狂犬病现已成为对生... 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是导致伪狂犬病(Peudorabies或Aujeszky's disease)发生的病原。该病毒最早于1902年发现,因感染PRV的家兔表现出类似狂犬病的临床症状(狂怒、奇痒),被命名为伪狂犬病[1]。伪狂犬病现已成为对生猪健康及生猪产业具有重大危害的传染病之一[2]。猪(包括野猪)是PRV的天然宿主、贮存者和传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毒 PRV 生猪产业 宿主感染 狂犬病 临床症状 天然宿主 传染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增李斯特菌内化素家族蛋白Lmo1136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叶泽安 杨立锋 +4 位作者 丁强 宋厚辉 孙静 程昌勇 陈绵绵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97-1004,共8页
单增李斯特菌内化素家族蛋白通常在该菌感染及致病中起重要作用,为探究其内化素家族蛋白Lmo1136在李斯特菌感染致病机制中的作用,本研究以单增李斯特菌EGD-e基因组为模板,经PCR扩增lmo1136基因的上下游基因片段,经重叠延伸PCR将同源臂... 单增李斯特菌内化素家族蛋白通常在该菌感染及致病中起重要作用,为探究其内化素家族蛋白Lmo1136在李斯特菌感染致病机制中的作用,本研究以单增李斯特菌EGD-e基因组为模板,经PCR扩增lmo1136基因的上下游基因片段,经重叠延伸PCR将同源臂连接后与温敏型穿梭质粒pKSV7连接构建重组质粒,利用同源重组技术使重组质粒与EGD-e同源片段发生交换,得到缺失株Δlmo1136并经PCR和测序鉴定;以单增李斯特菌EGD-e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lmo1136基因与启动子片段,并与整合型穿梭质粒pIMK2连接后电转化Δlmo1136感受态细胞,得到回补株CΔlmo1136并经PCR和测序鉴定。将单增李斯特菌EGD-e、Δlmo1136和CΔlmo1136分别接种96孔板,37℃培养12h后测定各菌株OD600nm值,并根据OD600nm值绘制各菌株的生长曲线。结果显示各菌株生长速度无显著差异(P>0.05)。将各菌株以感染复数(MOI)10感染人结直肠腺癌细胞(Caco-2细胞)后30min和90min时收集细胞裂解物,接种于BHI培养基进行单菌落计数,结果显示,与EGD-e相比,Δlmo1136的黏附性无显著差异(P>0.05),侵袭力显著下降(P<0.05),而CΔlmo1136的黏附性与侵袭力均无显著差异(P>0.05)。将各菌株均以MOI0.2感染小鼠巨噬细胞(RAW246.7细胞)后2h、5h和8h时收集细胞裂解物接种于BHI培养基,单菌落计数,结果显示,与EGD-e相比,Δlmo1136和CΔlmo1136菌落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将各菌株均以1×10^(6) cfu/只经腹腔注射小鼠,48 h后取小鼠脾脏与肝脏研磨,接种于BHI培养基进行单菌落计数,结果显示,与EGD-e相比,Δlmo1136的菌落数显著下降(P<0.05),CΔlmo1136的菌落数无显著差异(P>0.05)。将各菌株均以1×10^(6)cfu/只经腹腔注射小鼠,每隔24h记录小鼠存活情况,结果显示,与EGD-e相比,Δlmo1136组小鼠存活率显著升高(P<0.05),CΔlmo1136组小鼠的存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上述结果首次表明lmo1136缺失后,单增李斯特菌的生长能力、细胞黏附性和胞内增殖能力均无显著变化,但对细胞侵袭力、小鼠脏器定植能力显著降低,小鼠存活率显著升高,阐明了内化素家族蛋白Lmo1136在单增李斯特菌细胞侵袭、脏器定植和对小鼠致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上述结果为进一步解析Lmo1136介导细菌的感染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增李斯特菌 内化素家族蛋白 侵袭力 宿主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诊断
4
作者 徐林 张朝辉 +1 位作者 汤承 张斌 《四川畜牧兽医》 2021年第10期50-51,共2页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可引发猪只严重腹泻。PEDV基因组编码的刺突Spike(S)蛋白在感染宿主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分析S基因可了解PEDV毒株分子特征。藏猪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腹泻是严重危害藏猪仔猪的常见疾病。1实验材料和方法1.1材料...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可引发猪只严重腹泻。PEDV基因组编码的刺突Spike(S)蛋白在感染宿主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分析S基因可了解PEDV毒株分子特征。藏猪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腹泻是严重危害藏猪仔猪的常见疾病。1实验材料和方法1.1材料1.1.1病料某规模化藏猪场病猪的新鲜粪便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藏猪 分子特征 PEDV 粪便样本 感染宿主 基因组编码 材料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寄生虫感染的来源和途径
5
作者 高士义 《吉林畜牧兽医》 2020年第11期113-113,共1页
寄生是许多生物的一种生活方式,或者说是生物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类型,包括寄生物和宿主两个方面。寄生生活的动物,我们称之为寄生虫,如寄生在猪和人小肠中的蛔虫。了解寄生虫感染的来源和途径,我们才能制定出有效的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寄生是许多生物的一种生活方式,或者说是生物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类型,包括寄生物和宿主两个方面。寄生生活的动物,我们称之为寄生虫,如寄生在猪和人小肠中的蛔虫。了解寄生虫感染的来源和途径,我们才能制定出有效的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1寄生虫感染的来源绝大多数寄生虫(蠕虫或者原虫)都是以虫卵或者是幼虫的形式,随宿主的排泄物或分泌物散布到自然界,通过直接发育或间接发育来感染宿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虫感染 寄生虫病 综合防治措施 感染宿主 排泄物 寄生物 蠕虫 蛔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鞭毛钩在不同运动行为下的差异性弯曲刚度
6
作者 张榕京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86-286,共1页
目的鞭毛钩是推动细菌游动的鞭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力学性质对鞭毛实现正常功能至关重要,进而影响细菌的运动能力甚至感染宿主的能力。本文发展流场单分子施力技术,精确测量活细菌鞭毛钩的抗弯刚度,发现细菌鞭毛钩在不同运动行为下展现... 目的鞭毛钩是推动细菌游动的鞭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力学性质对鞭毛实现正常功能至关重要,进而影响细菌的运动能力甚至感染宿主的能力。本文发展流场单分子施力技术,精确测量活细菌鞭毛钩的抗弯刚度,发现细菌鞭毛钩在不同运动行为下展现不同的弯曲刚度,并探索这种不对称性对于细胞运动的重要性。方法在微流系统中,通过将弹性杆模型与流场单分子施力的高分辨率微珠实验结合,准确测量了细菌鞭毛钩在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下的弯曲刚度。结果阐明了鞭毛钩如何实现这种双重功能:在顺时针旋转下,鞭毛钩变得更加坚硬,其弯曲刚度是逆时针旋转下的两倍。讨论该结果为多鞭毛细菌提供了鲁棒的交替直行和翻滚的游动能力。自然界中存在种类丰富的鞭毛细菌,鞭毛钩的力学性质在各种鞭毛细菌的不同运动模式中起着关键作用,比如本团队之前在极性单鞭毛细菌-铜绿假单胞菌中发现的wrap游动新模式[PNAS 119,e2120508119(2022)],就是由其鞭毛钩足够柔性的抗弯刚度实现的。这里发展的精确测量鞭毛钩力学性质的方法,可以方便地用于其他种类细菌的测量中。本研究结果对于理解细菌运动机制和设计新型微纳机器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鞭毛 感染宿主 弯曲刚度 逆时针旋转 铜绿假单胞菌 抗弯刚度 单分子 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流感病毒NS1蛋白抑制IFN抗病毒作用的机制 被引量:5
7
作者 史一博 孙建和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30-1032,共3页
关键词 IFN-α/β 抗病毒作用 A型流感病毒 蛋白抑制 干扰素-Α 病毒感染宿主 调控基因 传染病流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共生固氮研究之进展
8
作者 王绍东 马兰 李宏波 《农业与技术》 2003年第3期76-79,共4页
关键词 日本 共生固氮 研究进展 根瘤菌 豆科植物 固氮机制 宿主感染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韩凌霞 童光志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2年第2X期7-11,共5页
圆环病毒(circovirus)是近年来引起广泛重视的新病毒之一,感染宿主包括植物、动物和人。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主要侵犯机体免疫系统,临床上常呈并发或继发感染,使病情加重,以至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年来,国外对PC... 圆环病毒(circovirus)是近年来引起广泛重视的新病毒之一,感染宿主包括植物、动物和人。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主要侵犯机体免疫系统,临床上常呈并发或继发感染,使病情加重,以至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年来,国外对PCV已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我国也有猪群感染PCV报道,并造成严重损失。下面就PCV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 PMWS 继发感染 细胞培养物 感染宿主 PORCINE 病毒混合感染 致病性 猪肾 慢性被动充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雏鸭病毒性肝炎诊治
10
作者 杨国亮 黄决算 刘远亮 《中兽医学杂志》 2014年第4期28-29,共2页
鸭病毒性肝炎是鸭肝炎病毒引起小鸭的急性传染病,感染宿主只有5周龄以下的鸭才患病,特别是3周龄易感染.随着日龄的增加,其敏感度逐渐降低.特点是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症状表现角弓反张,病变为肝炎,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一年四季都可发... 鸭病毒性肝炎是鸭肝炎病毒引起小鸭的急性传染病,感染宿主只有5周龄以下的鸭才患病,特别是3周龄易感染.随着日龄的增加,其敏感度逐渐降低.特点是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症状表现角弓反张,病变为肝炎,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一般冬春季节较流行.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差别大,有些小于1周龄的雏鸭死亡率90%,7日龄左右的鸭死亡率为20%~60%不等,4~5周龄中鸭死亡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雏鸭病毒性肝炎 鸭肝炎病毒 急性传染 小鸭 呼吸道感染 感染宿主 出血斑点 鸡胚接种 高免血清 翅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主要分泌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忠华 万康林 陈创夫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22-724,共3页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分泌蛋白 TUBERCULOSIS 宿主感染能力 巨噬细胞吞噬 休眠状态 细胞内 病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减毒沙门菌载体递呈多糖抗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卞晓萍 刘青 孔庆科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77-981,共5页
近年来,应用减毒沙门菌载体递呈异源抗原开发口服活疫苗受到广泛的重视。沙门菌作为活的疫苗载体,其优点有:(1)沙门菌疫苗通过常规的细菌培养方法即可大量获得,而且可以通过食物或饮水口服给药,是大规模养殖场接种疫苗的经济、方便选择;... 近年来,应用减毒沙门菌载体递呈异源抗原开发口服活疫苗受到广泛的重视。沙门菌作为活的疫苗载体,其优点有:(1)沙门菌疫苗通过常规的细菌培养方法即可大量获得,而且可以通过食物或饮水口服给药,是大规模养殖场接种疫苗的经济、方便选择;(2)经口服接种的减毒沙门菌能够通过粘膜途径感染宿主,诱发特异性粘膜、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1];(3)沙门菌可以在活细胞中生物合成多糖,并且这些多糖可以连接至类脂A(Lipid A)的核心寡糖部分,从而诱导针对异源多糖抗原的系统性免疫应答[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毒沙门菌 疫苗载体 免疫应答 口服给药 多糖抗原 接种疫苗 递呈 感染宿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上)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爵 《国外畜牧科技》 1995年第3期50-54,共5页
[引言]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双股RNA病毒引起的未成年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感染鸡导致免疫抑制。该病在1957年就已出现,1962年Cosgrove正式报道了该病在美国特拉华州(Delaware)甘布罗镇(Gumboro)的肉鸡群中发生,因此又称“甘... [引言]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双股RNA病毒引起的未成年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感染鸡导致免疫抑制。该病在1957年就已出现,1962年Cosgrove正式报道了该病在美国特拉华州(Delaware)甘布罗镇(Gumboro)的肉鸡群中发生,因此又称“甘布罗病”。起初,因其引起明显的肾脏损伤,称该病为“鸡肾炎——肾病综合症”,但病理学家们也发现患鸡法氏囊肿胀。至70年代中期,IBD已遍及包括澳大利亚的大多数工业化养鸡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病 IBD 宿主感染 流行 病原学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副黏病毒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治要点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雨红 《吉林畜牧兽医》 2021年第8期50-50,共1页
在鹅业养殖当中,鹅副黏病毒病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传染病,在临床症状当中,主要表现为腹泻、溃疡、呼吸困难等。这几年在养殖鹅业迅速发展的情况下,扩大了养殖规模和增多了养殖的数量,鹅副黏病毒病也出现上升的趋势,并且不断扩大了感染宿主... 在鹅业养殖当中,鹅副黏病毒病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传染病,在临床症状当中,主要表现为腹泻、溃疡、呼吸困难等。这几年在养殖鹅业迅速发展的情况下,扩大了养殖规模和增多了养殖的数量,鹅副黏病毒病也出现上升的趋势,并且不断扩大了感染宿主的范围,当前有报道显示丹顶鹤、鸽子等受到该病毒的感染。鹅副黏病毒病传播迅速,传播范围广泛,死亡率较高,该病一旦流行就会对鹅业养殖造成灾难性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困难 鹅副黏病毒病 鹅业 传播范围 临床症状 感染宿主 鸽子 丹顶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patology International|胆管细胞癌及混合型肝癌基因组中的HBV整合
15
作者 赵翎皓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21,共1页
近年来的一系列重要研究发现,HBV通过其自身基因组整合进入感染宿主的肝细胞基因组这一方式同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BV整合入宿主细胞基因组可以导致宿主基因发生突变、插入、缺失或是大片段的重排等一系列结构改变。目前已证实,HB... 近年来的一系列重要研究发现,HBV通过其自身基因组整合进入感染宿主的肝细胞基因组这一方式同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BV整合入宿主细胞基因组可以导致宿主基因发生突变、插入、缺失或是大片段的重排等一系列结构改变。目前已证实,HBV整合到人类基因组中被认为是病毒感染的早期阶段发生的事件,并且贯穿病毒感染的整个自然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细胞癌 混合型肝癌 感染宿主 病毒感染 宿主基因 自然病程 人类基因组 宿主细胞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细胞黏附分析技术可同时监测多种细胞
16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49-1049,共1页
用荧光标记同时分析多个细胞群,是一种检测细胞间相互作用的高效、可靠方法,加快了这个一直以来繁琐和受限的过程。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研究人员开发的荧光标记新方法,也可以用于研究炎症或癌细胞转移过程,以及评估潜在的治疗方法。细... 用荧光标记同时分析多个细胞群,是一种检测细胞间相互作用的高效、可靠方法,加快了这个一直以来繁琐和受限的过程。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研究人员开发的荧光标记新方法,也可以用于研究炎症或癌细胞转移过程,以及评估潜在的治疗方法。细胞通过细胞黏附在血管中移动——细胞表面的特殊分子相互作用和附着。在血流中,剪切力作用在细胞上,帮助协调细胞黏附。但这种控制会导致炎症和疾病,如癌症,同时,病原体也利用细胞黏附感染宿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细胞转移 感染宿主 细胞黏附 细胞间相互作用 细胞群 荧光标记 分子相互作用 同时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驼或成攻克新冠秘密武器
17
《养猪》 2020年第4期40-40,共1页
【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6月27日报道】题:科学家们称,羊驼可能握有消灭新冠病毒的钥匙(记者史蒂夫·伯德)研究人员声称,羊驼可能掌握着消灭新冠病毒的钥匙,有助于抑制第二波新冠病毒疫情,并让各国能够安全解除封锁。来自瑞典和南... 【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6月27日报道】题:科学家们称,羊驼可能握有消灭新冠病毒的钥匙(记者史蒂夫·伯德)研究人员声称,羊驼可能掌握着消灭新冠病毒的钥匙,有助于抑制第二波新冠病毒疫情,并让各国能够安全解除封锁。来自瑞典和南非大学的科学家们利用一种对新冠病毒免疫的羊驼的纳米抗体对抗这种疾病,防止其“结合”或感染人。这种微小的抗体片段,或者说是纳米抗体,针对的是新冠肺炎病毒的“尖刺”,可以“直接干扰”它感染宿主的能力。科学家们说,他们的研究结果“有效中和了这种病毒”,并补充说,由于这些纳米抗体可以廉价、容易地复制,它们可以提供一种“有效的、可以广泛获得的抗病毒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驼 《每日电讯报》 抗病毒药物 纳米抗体 抗体片段 解除封锁 病毒免疫 感染宿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门氏菌病的防制
18
作者 Г.Л.拉赫马宁 А.В.库利科斯基 何朝庄 《云南畜牧兽医》 1990年第3期53-54,共2页
沙门氏菌的种类已发现近2200个血清型,其数目,看来还不止这些。但其中仅有几种损害动物(如S.abortus egut.S.abortus ovis)或人(如S.typhi,S.paratyphi A C)。一些包括具有适应宿主的种(S.dublin,S.cholera suis等),在某些条件下对人和... 沙门氏菌的种类已发现近2200个血清型,其数目,看来还不止这些。但其中仅有几种损害动物(如S.abortus egut.S.abortus ovis)或人(如S.typhi,S.paratyphi A C)。一些包括具有适应宿主的种(S.dublin,S.cholera suis等),在某些条件下对人和动物亦有危害。沙门氏菌病的发病情况大约有以下几种: 1 感染宿主具有临床表现(牛、马、羊流产、禽伤寒、白痢等),并且在死亡动物中检出沙门氏菌: 2 带菌宿主有一般临床表现(体温升高、腹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病 禽伤寒 死亡动物 CHOLERA 血清型 兽医卫生 感染宿主 伤寒病 临床症状 防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