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殖吸虫的生态学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继芳 杨廷宝 李建军 《生态科学》 CSCD 2002年第2期164-169,共6页
单殖吸虫是一类宿主专一性较强的寄生虫,外环境和宿主特征对单殖吸虫有明显的影响。本文对目前单殖吸虫生态学方面的研究作了一个概述,主要论述了宿主、环境等对单殖吸虫的影响、单殖吸虫之间的关系以及单殖吸虫种群的空间分布。
关键词 单殖吸虫 生态学 宿主专一性 种间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海水网箱养殖鱼类本尼登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被引量:2
2
作者 方伟 杨圆圆 丁雪娟 《海洋与渔业》 2016年第8期56-57,共2页
鱼类本尼登虫病(Benedeniasis)是由本尼登虫的寄生引起的。本尼登虫(沿海渔民称“白蚁仔”)为一种世界性海水养殖鱼类常见的病原生物,在分类学上隶属于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单殖吸虫纲(Monogenea)的分室科(Capsalidae... 鱼类本尼登虫病(Benedeniasis)是由本尼登虫的寄生引起的。本尼登虫(沿海渔民称“白蚁仔”)为一种世界性海水养殖鱼类常见的病原生物,在分类学上隶属于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单殖吸虫纲(Monogenea)的分室科(Capsalidae)本尼登虫亚科(Benedeniin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尼登虫病 吸虫纲 分室科 海水网箱养殖 沿海渔民 感染强度 红鳍笛鲷 紫红笛鲷 蓝点笛鲷 宿主专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榕-传粉小蜂化学通讯机制研究进展
3
作者 杨扬 王嵘 陈小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400-4410,共11页
榕属植物与其传粉小蜂组成了高度专一的专性共生关系(榕-蜂共生系统),如此高度紧密的互作关系被认为是驱动两者多样化的关键因素。榕-蜂共生系统主要依靠化学通讯完成相互识别,但目前仍不清楚化学通讯是如何维系现有共生关系并促进物种... 榕属植物与其传粉小蜂组成了高度专一的专性共生关系(榕-蜂共生系统),如此高度紧密的互作关系被认为是驱动两者多样化的关键因素。榕-蜂共生系统主要依靠化学通讯完成相互识别,但目前仍不清楚化学通讯是如何维系现有共生关系并促进物种形成的。结合已有研究,系统梳理了榕-蜂共生系统化学通讯的基础与两者特异性识别的机制,阐述化学通讯在物种和种群层次对维持这一专性传粉关系的重要贡献,进而探讨化学通讯如何在协同成种和宿主转移成种两种模式中介导物种形成。最后,结合生理与多组学等技术展望榕-蜂共生系统的未来研究方向,为深入解析植物与昆虫协同进化的机制以及全球变化下物种的潜在响应模式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榕和榕小蜂 化学通讯 宿主专一性 协同成种 宿主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地区兔鞭虫的调查
4
作者 蔡葵蒸 李作民 +4 位作者 鲍嘉铭 孙融冰 李昌才 张永森 赵功强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CAS 1993年第2期46-48,共3页
支献记载兔鞭虫共有两种:即兔毛首线虫(Trlchocephalus leporis)和棉尾兔毛首线虫(Trlchocephalus syluilagi),前者寄生于家兔、野兔及黄鼠,后者只在野兔中有寄生,未见家兔体内寄生的报道。关于兔毛首线虫,我国尹文真在北京市山区... 支献记载兔鞭虫共有两种:即兔毛首线虫(Trlchocephalus leporis)和棉尾兔毛首线虫(Trlchocephalus syluilagi),前者寄生于家兔、野兔及黄鼠,后者只在野兔中有寄生,未见家兔体内寄生的报道。关于兔毛首线虫,我国尹文真在北京市山区的1只草兔(Lepus capensis)体内曾有发现和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鞭虫 形态特征 分布 宿主专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