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词分类、语义选择与汉语的空宾语结构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和友 邓思颖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9-56,共8页
以汉语普通话空宾语结构为主要讨论对象,考察其在动词特征、宾语所负载的题元角色、宾语的指称特征等方面受到的限制。考察结果发现,除了心理动词与简单的动作动词之外,其他动词都不能进入空宾语结构。此外,不同题元角色的宾语对于空宾... 以汉语普通话空宾语结构为主要讨论对象,考察其在动词特征、宾语所负载的题元角色、宾语的指称特征等方面受到的限制。考察结果发现,除了心理动词与简单的动作动词之外,其他动词都不能进入空宾语结构。此外,不同题元角色的宾语对于空宾语结构可接受度的影响是不同的,而宾语有定无定之别也有影响。进一步论证空宾语结构与"是"字省略句无论在句法上,还是在语义上都呈现差异,这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空宾语结构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宾语结构 动词短语删略句 题元角色 指称特征 动词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汉时期的双宾语结构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宋川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6-62,共7页
本文依据笔者的界定归纳了两汉双宾语结构的类型 ,并对各类型的结构式以及与非双宾语结构式的转换作了分析 ,最后将两汉与先秦的双宾语结构作了比较 ,认为 :上古前后期双宾语结构的五个主要类型是相同的 ,但汉以后大概只保留了四个 ;两... 本文依据笔者的界定归纳了两汉双宾语结构的类型 ,并对各类型的结构式以及与非双宾语结构式的转换作了分析 ,最后将两汉与先秦的双宾语结构作了比较 ,认为 :上古前后期双宾语结构的五个主要类型是相同的 ,但汉以后大概只保留了四个 ;两汉带双宾语的常用述动有 4 3个 ,其中保留了先秦的 1 8个 ,而一半以上是更替和新生的 ;两汉双宾语结构式有 7个 ,但占绝对优势并能延续到汉以后的是A1式 ,而宾语前置的各种结构式已经锐减或绝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关系 宾语结构 汉代 汉语 古代语法 述语动词 结构 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楚辞》双宾语结构的语用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胡云晚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0-152,共3页
受语用制约,《楚辞》25例双宾语结构中,双宾式仅8例,其同义句式却有17例。主观情态因素"语义焦点"是《楚辞》双宾式最主要的制约因素,篇章因素"诗歌整齐性"、"诗体体例"是其同义句式的主要制约因素,这种... 受语用制约,《楚辞》25例双宾语结构中,双宾式仅8例,其同义句式却有17例。主观情态因素"语义焦点"是《楚辞》双宾式最主要的制约因素,篇章因素"诗歌整齐性"、"诗体体例"是其同义句式的主要制约因素,这种语用特征是由《楚辞》偏向于词汇语法层次的文体特征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 宾语结构 语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汉语动词“问”带宾语结构的演变 被引量:1
4
作者 杜道流 《语言科学》 2005年第2期92-100,共9页
文对古代汉语中以动词“问”为核心的语法结构由“受事成分”优先占据近宾语位置发展到由“与事成分”优先占据近宾语位置的过程作了全面系统的考察,运用功能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问”核结构的各种演变模式及其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作了充... 文对古代汉语中以动词“问”为核心的语法结构由“受事成分”优先占据近宾语位置发展到由“与事成分”优先占据近宾语位置的过程作了全面系统的考察,运用功能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问”核结构的各种演变模式及其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作了充分的探讨并从理论上给以合理的解释。指出:“经济原则”和“明确原则”这一对基本的语用原则在人们选用某种语言表达式时会起到互相矛盾的作用,这种互相矛盾的作用是“问”核结构发展的内在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 经济原则 明确原则 古代汉语 动词 宾语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保留宾语结构的生成模式再探 被引量:1
5
作者 许歆媛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4-116,共13页
汉语保留宾语结构是近年来语法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尤其生成学派对该结构的生成机制提出了诸多不同的解决方案,但都没能提供一个圆满的解释。文章尝试将非宾格动词带宾语句、保留宾语被字句和保留宾语把字句联系起来统一解释。首先,文... 汉语保留宾语结构是近年来语法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尤其生成学派对该结构的生成机制提出了诸多不同的解决方案,但都没能提供一个圆满的解释。文章尝试将非宾格动词带宾语句、保留宾语被字句和保留宾语把字句联系起来统一解释。首先,文章围绕名词短语NP的赋格问题提出了两种方案:方案一是基于IS(信息结构)理论的分析,方案二是基于MRI(受害者插入)规则的分析。方案一是将句首NP 1视为基础生成的悬垂话题,动词后的NP 2先上移到[Spec,TP]位置拿主格,再继续右向上移到[Spec,FocP]位置成为离位焦点,或直接在原位默认为自然焦点。方案二是将句首NP 1视为主语,根据MRI规则,动词V每增加一个受害者论元,就相应地增加一次赋宾格的机会;但在经历被动化(或逆动化)后又失去一次赋格的机会,因此NP 2仍可留在原位拿格。其次,文章明确指出保留宾语被字句和保留宾语把字句的异同之处。相同的是,两类句式中动词在经历被动化(或逆动化)后都失去了一次给宾语赋格的机会;不同的是,被字句中被抑制/降级的是施事,把字句中被抑制/降级的是蒙事或受事。总之,两种方案都能有效解决三类句式中所有NP的赋格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统一解释其生成机制。但是,方案一更能系统地解释三类保留宾语句及其同义句式的生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宾语结构 生成模式 赋格 信息结构理论 受害者插入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语言视角下双宾语结构的格理论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全峰 韩景泉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3-111,共9页
双宾语结构的名词赋格现象一直都是倍受关注的热点话题。在文献中,Chomsky (1981, 1986)、Larson (1988)等认为间接宾语被赋予结构格,直接宾语被赋予固有格;而黄正德(2007)等则认为间接宾语被赋予固有格,直接宾语被赋予结构格。本文从... 双宾语结构的名词赋格现象一直都是倍受关注的热点话题。在文献中,Chomsky (1981, 1986)、Larson (1988)等认为间接宾语被赋予结构格,直接宾语被赋予固有格;而黄正德(2007)等则认为间接宾语被赋予固有格,直接宾语被赋予结构格。本文从跨语言的角度分析固有格假设在理论和经验上存在的问题,提出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都被赋予结构格的观点,即结构格分析法,并论证结构格分析法不仅能合理、统一、简洁地解释各语言双宾语结构的被动化移位模式,还有利于解释与格结构具有"致使拥有"义的语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宾语结构 被动化移位 固有格分析法 结构格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汉语中应特殊理解的双宾语结构 被引量:2
7
作者 刘乾先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33-36,共4页
古代汉语的双宾语结构,一般在理解上不产生分歧。但是有一种句子,如“紾(Zhěn,扭)兄之臂而夺之食”(《孟子·告子下》),“夺之食”到底是“夺其食”呢?还是双宾语呢?又如“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论语·公冶长》)... 古代汉语的双宾语结构,一般在理解上不产生分歧。但是有一种句子,如“紾(Zhěn,扭)兄之臂而夺之食”(《孟子·告子下》),“夺之食”到底是“夺其食”呢?还是双宾语呢?又如“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论语·公冶长》),其中的“为之宰”也同样会有不同看法。杨树达先生的《词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宾语结构 宾语 间接宾语 动词 结构理解 动宾关系 直接宾语 古代汉语 特殊 左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动用法的双宾语结构 被引量:1
8
作者 柳士镇 《高校教育管理》 1985年第4期50-53,共4页
使动用法是古代汉语中的一种特殊的语法现象。它指的是某些词用於宾语之前,可以使得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产生某一种行为,或者具有一种性质状态,或者成为某一种事物。古代汉语中,动词、形容词与名词等都可以用如使动。 动词、形容词与名词... 使动用法是古代汉语中的一种特殊的语法现象。它指的是某些词用於宾语之前,可以使得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产生某一种行为,或者具有一种性质状态,或者成为某一种事物。古代汉语中,动词、形容词与名词等都可以用如使动。 动词、形容词与名词用如使动以后,就具备了及物动词的性质,都可以带有宾语。使动用法的动词与宾语之间多数是一对一的的关系,即一个动词带有一个宾语。例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动用法 宾语结构 直接宾语 兼语结构 古代汉语 动宾关系 使动意义 赵盾 不及物动词 名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国时期的双宾语动词和双宾语结构
9
作者 徐适端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S2期66-71,共6页
关于古汉语中的双宾语结构及能带双宾语的动词的问题,语法学界的讨论由来已久,但意见至今仍未统一.其原因有三:一是在材料占有方面,忽略了语言是个历史范畴,对这些问题缺乏作相对静态的、断代的定量考察和分析,以至在一篇文章中,先秦、... 关于古汉语中的双宾语结构及能带双宾语的动词的问题,语法学界的讨论由来已久,但意见至今仍未统一.其原因有三:一是在材料占有方面,忽略了语言是个历史范畴,对这些问题缺乏作相对静态的、断代的定量考察和分析,以至在一篇文章中,先秦、两汉以至明清,上下几千年的材料一把抓;二是在对语言材料的分析上,忽略了汉语是具有独特的高度综合特点的语言,尤其是古代汉语,词约义丰,其词语的组合要受语义、语用、音节等等各方面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宾语结构 宾语动词 战国时期 受事宾语 古汉语 方所 语言环境 结构形式 宾语 用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传》中的使动双宾语结构
10
作者 吴道勤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S2期216-217,共2页
所谓使动双宾语结构,是指一个动词在用作使动、带有使动宾语的同时,又用作一般动词,因而另带有一个受事宾语的那种结构形式。例如: (1)国老皆贺子文,子文饮之酒。(僖公二十七年)此例中的“饮之酒”,意思是“请他们喝酒”。其中“饮”既... 所谓使动双宾语结构,是指一个动词在用作使动、带有使动宾语的同时,又用作一般动词,因而另带有一个受事宾语的那种结构形式。例如: (1)国老皆贺子文,子文饮之酒。(僖公二十七年)此例中的“饮之酒”,意思是“请他们喝酒”。其中“饮”既用作使动,带有使动宾语“之”(指代“国者”),又用作一般动词,带有受事宾语“酒”。这就是所谓使动双宾语结构。 使动双宾语络构在《左传》中出现较多,全书共约三十例。因此,它是《左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动双宾语结构 受事宾语 《左传》 使动宾语 及物动词 一般动词 金九 金块 大夫 结构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宾结构带宾语”格式成因探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朱军 盛新华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42,共6页
"动宾结构带宾语"格式的产生及流行,有醒目、简洁以及认知方便等方面的语用动因,并在句法和语义上有一定的依据。句法上主要是通过动宾式动词的词化、喻化和类化等手段实现的;语义上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才可以构成"动... "动宾结构带宾语"格式的产生及流行,有醒目、简洁以及认知方便等方面的语用动因,并在句法和语义上有一定的依据。句法上主要是通过动宾式动词的词化、喻化和类化等手段实现的;语义上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才可以构成"动宾结构带宾语"格式:动词具有位移性或者原来是三价动词;作用于人与人、人与单位之间具有反对等关系的交互动词、两个宾语在语义上具有属种关系或限制和被限制关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宾结构宾语 语用动因 句法成因 语义动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虚化动词结构使用的多维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爱朴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4年第8期14-19,共6页
英语虚化动词结构是动词性的临时组合,是一种有标记的语言现象。本文利用语用学、功能语言学等现代语言学理论,通过实例分析,旨在发掘英语DVC的使用规律。文章从语义、语用、语篇等层面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虚化动词结... 英语虚化动词结构是动词性的临时组合,是一种有标记的语言现象。本文利用语用学、功能语言学等现代语言学理论,通过实例分析,旨在发掘英语DVC的使用规律。文章从语义、语用、语篇等层面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虚化动词结构在某些情形中,与简单动词结构、同源宾语结构的语义相关或相同,但是它们不能随意替换。实际使用中如何选用,有着严格的规定。具体来说:语义层面有词汇个体语义差异制约,词汇语义空缺制约,结构的类型语义差异制约;语用层面有语用修辞制约;语篇层面主要是语篇衔接的要求。此外,还有语体制约。本文的发现对英语教学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对语法研究的发展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化动词结构 简单动词结构 同源宾语结构 使用 制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宾语动词的语义类型及特征
13
作者 王琳琳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9-80,共2页
英语中有不少动词后面可接两个宾语,该类动词称为双宾语动词,句法形式为VN1N2,其中N1为间接宾语,N2为直接宾语。双宾语结构是英语语法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在考题中经常出现。然而,由于可用于该结构的动词数量不少,且种类不... 英语中有不少动词后面可接两个宾语,该类动词称为双宾语动词,句法形式为VN1N2,其中N1为间接宾语,N2为直接宾语。双宾语结构是英语语法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在考题中经常出现。然而,由于可用于该结构的动词数量不少,且种类不一,因此学生在学习该知识点时难免倍感困难。其实,双宾语动词并不是任意的、杂乱无章的,它们在语义上存在共同之处,并且正是语义上的这种共同点才使得它们可以出现在双宾语结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宾语动词 语义类型 英语语法教学 宾语结构 句法形式 间接宾语 直接宾语 知识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汉语后续句中三种省略结构的性质与允准 被引量:7
14
作者 周永 江火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01-614,共14页
文章考察了现代汉语后续句中的三种省略结构:"情态动词"结构、"是"字结构和"空宾语"结构,认为在这三种省略结构中,"是"字结构允准的是一个句子或命题省略,表可能的情态动词可以允准一个动词短... 文章考察了现代汉语后续句中的三种省略结构:"情态动词"结构、"是"字结构和"空宾语"结构,认为在这三种省略结构中,"是"字结构允准的是一个句子或命题省略,表可能的情态动词可以允准一个动词短语省略,而"空宾语"结构所允准的域则最小,只可以缺失一个宾语。与印欧语言的一致关系允准不同,现代汉语后续句中三种省略结构的允准是由中心语动词的词汇性质所决定的,是词汇允准。对现代汉语后续句中不同的空位成分应该加以区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态动词”结构 “是”字结构 “空宾语结构 省略 允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汉语双宾语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金岩 《汉语学习》 CSSCI 1997年第4期29-32,共4页
关键词 宾语结构 朝鲜语 处所宾语 汉语动词 受事宾语 述宾结构 不及物动词 语义关系 宾语 语义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面语“动宾+宾语”的语法机制及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王永娜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3-156,共14页
文章认为"动宾+宾语"的语体功能一方面是由"动宾结构"在词和语两重特征的作用下无法实现其具体时空性造成的,双音节短语、离合词、双音节动词句法特征与此不同,语体功能有所差异;另一方面是"动宾结构"的... 文章认为"动宾+宾语"的语体功能一方面是由"动宾结构"在词和语两重特征的作用下无法实现其具体时空性造成的,双音节短语、离合词、双音节动词句法特征与此不同,语体功能有所差异;另一方面是"动宾结构"的核心移位降低了原来状语表处所、时间等将事件具体化的功能,进一步增强了泛时空性造成的,代体结构尽管也发生了核心移位,但其中的动词具有较强的具体时空性,故具有口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宾结构+宾语”双音节动宾短语 离合词 双音节动宾式动词 代体结构 泛时空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层二分和宾语
17
作者 庄文中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38-39,共2页
层层二分和宾语庄文中教师今天谈谈老师们来信中提出的问题,问题不少呐。文中好的。教师山东省孟宪法老师提出析句问题,他主张应按如下步骤分析句子:“第一步给语句划分主语和谓语,第二步划出谓语中的宾语,第三步着重分析标示出语... 层层二分和宾语庄文中教师今天谈谈老师们来信中提出的问题,问题不少呐。文中好的。教师山东省孟宪法老师提出析句问题,他主张应按如下步骤分析句子:“第一步给语句划分主语和谓语,第二步划出谓语中的宾语,第三步着重分析标示出语句的主、谓、宾的中心语,第四步一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语 宾语结构 宾语 宾语 宾语 偏正短语 宾语 结构关系 定语 主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玩它个痛快”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剑影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5-61,共7页
本文根据“句式语法”理论,采用“双宾语结构”的核心语义是“有意的给予性转移”这一观点,从“与者”、“受者”、“给予物”和结构中的动词四个方面研究“玩它个痛快”,即“V+ta+ge+~”结构,认为这一结构利用双宾语结构的形式特征,... 本文根据“句式语法”理论,采用“双宾语结构”的核心语义是“有意的给予性转移”这一观点,从“与者”、“受者”、“给予物”和结构中的动词四个方面研究“玩它个痛快”,即“V+ta+ge+~”结构,认为这一结构利用双宾语结构的形式特征,用虚化的“ta”填充间接宾语的句法空位,用“个”将后面的结构体词化,充当直接宾语,表达了自身特有的句式语义:能动地赋予(某物一个状态)+将来时态,该句式语义可以分析为处置性、非现实性、施动性三个语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式语法 宾语结构 给予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汉语动词为动用法例说
19
作者 林治金 《齐鲁学刊》 1981年第6期86-90,共5页
古代汉语里,词类活用是常见的语言现象。词类活用,意义略有变化。如动词的活用:(1)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记·项羽本纪》)(2)父子死余矣。(《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例(1)“活”、例(2)“死”,表示的意义和平常用法不同。“活... 古代汉语里,词类活用是常见的语言现象。词类活用,意义略有变化。如动词的活用:(1)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记·项羽本纪》)(2)父子死余矣。(《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例(1)“活”、例(2)“死”,表示的意义和平常用法不同。“活”是“使……活”的意思,“活之(项伯)”即“使之(项伯)活”;“死”是“为……死”的意思,“死余”即“为余死”。“活”的这种用法,一般称为动词的“使动用法”;“死”的这种用法,一般称为动词的“为动用法”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传 十七年 项羽本纪 为动用法 史记 公元年 汉语动词 公羊传 宾语结构 不及物动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汉语为动用法浅议
20
作者 戴云云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87-89,共3页
古代汉语为动用法浅议戴云云一般地说,动词与宾语的关系是支配与被支配关系,但在古代汉语里,有些动词和它后面紧跟着的名词或代词,却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支配与被支配关系。这种特殊的动宾关系,有时既不能拿使动用法,也不能拿意动用... 古代汉语为动用法浅议戴云云一般地说,动词与宾语的关系是支配与被支配关系,但在古代汉语里,有些动词和它后面紧跟着的名词或代词,却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支配与被支配关系。这种特殊的动宾关系,有时既不能拿使动用法,也不能拿意动用法去解释。请看下面两例:①禹劳天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汉语 为动用法 宾语结构 间接宾语 直接宾语 不及物动词 动宾关系 谓语动词 动作行为 介宾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