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上游地区泥石流冲击刚性防护结构运动过程的移动粒子半隐式流固耦合模拟
1
作者 王志刚 冯亚亚 +7 位作者 张长青 孙中科 徐扬 卢明辉 黄丽颖 马鑫弟 郑俊杰 刘冠男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8-633,共16页
黄河上游地区泥石流灾害具有高突发性和强破坏性,其细颗粒含量高、黏度大的特性使得传统数值方法难以准确模拟其冲击过程。基于移动粒子半隐式(MPS)方法与宾汉姆流变模型的耦合框架,构建了适用于泥石流-结构流固耦合模拟的高精度数值模... 黄河上游地区泥石流灾害具有高突发性和强破坏性,其细颗粒含量高、黏度大的特性使得传统数值方法难以准确模拟其冲击过程。基于移动粒子半隐式(MPS)方法与宾汉姆流变模型的耦合框架,构建了适用于泥石流-结构流固耦合模拟的高精度数值模型,并通过对比模型模拟结果与前人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针对黄河上游地区典型泥石流灾害场景,系统模拟了不同泥石流体积(10~30 m3)和边坡坡度(5°~15°)下泥石流对刚性防护结构冲击动力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边坡坡度为5°工况下,当泥石流体积为25 m3时,泥石流冲击力峰值为287.80 kN;当泥石流体积为30 m3时,泥石流冲击力第1个峰值陡增至681.71 kN,且第2个峰值(261.07 kN)仍具显著破坏性;当泥石流体积为15~30 m3时,泥石流冲击力峰值与泥石流体积之间的关系呈现指数函数关系;根据这一关系,泥石流体积从20 m3增长到25 m3时,泥石流冲击力峰值增大幅度仅为52.4%,但是泥石流体积从25 m3增长到30 m3时,泥石流冲击力峰值增大幅度高达116.5%;泥石流冲击力峰值突变对应的泥石流体积阈值为27 m3。(2)在泥石流体积为15 m3工况下,当边坡坡度增大至15°时,泥石流冲击力时程曲线呈现显著双峰特征,峰值分别为442.54和398.29 kN(两者相差小于10%),导致刚性防护结构反复受力的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刚性防护结构 移动粒子半隐式方法 宾汉姆流变模型 流固耦合 冲击荷载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砂浆流变性能的自密实混凝土制备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廖国胜 丁正 +3 位作者 刘发民 廖宜顺 梅军鹏 何军林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6-120,共5页
通过测定机制砂掺量、胶砂比和粉煤灰掺量因素下砂浆剪切应力随着剪切速率的变化规律,根据宾汉姆流体模型线性拟合,结果得到的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指导砂浆组分优化,并基于砂浆-粗骨料两相悬浮原理制备自密实混凝土(SCC)。试验结果表明:... 通过测定机制砂掺量、胶砂比和粉煤灰掺量因素下砂浆剪切应力随着剪切速率的变化规律,根据宾汉姆流体模型线性拟合,结果得到的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指导砂浆组分优化,并基于砂浆-粗骨料两相悬浮原理制备自密实混凝土(SCC)。试验结果表明:混合使用超细砂与机制砂、增大胶砂比及掺入粉煤灰都可以有效地改善砂浆流变性,制备强度等级为C50的SCC时,机制砂用量为40%、胶砂比为1.0、粉煤灰掺量为30%的砂浆具有较小的屈服应力和适宜的塑性黏度,其对粗骨料的动力传输能力及包裹性也最佳,制备的SCC表现出优良的工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宾汉姆流体模型 砂浆流变性 自密实混凝土 触变性 工作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主动悬挂系统磁流变减振器的阻尼力实验与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进秋 欧进萍 +1 位作者 李猛 狄方社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2-127,共6页
采用磁流变减振器的履带车辆半主动悬挂系统,由于磁流变液体阻尼器结构简单、体积小、能耗低、反应迅速且阻尼力可调,正在成为新型履带车辆悬挂系统的发展方向。本文基于磁流变可控流体本构关系的Bingham模型,对影响车用磁流变减振器的... 采用磁流变减振器的履带车辆半主动悬挂系统,由于磁流变液体阻尼器结构简单、体积小、能耗低、反应迅速且阻尼力可调,正在成为新型履带车辆悬挂系统的发展方向。本文基于磁流变可控流体本构关系的Bingham模型,对影响车用磁流变减振器的阻尼力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对自行研制的双出杆剪切阀式磁流变减振器进行了实验研究,用实验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粘滞阻尼力与液体动力粘度的关系、粘滞阻尼力与活塞间隙的关系、总阻尼力与活塞间隙的关系以及活塞间隙与可调系数K的关系。讨论了活塞间隙对磁流变减振器工作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到了活塞间隙的取值范围及依据。文中的数值计算是建立在已成型的试验器材基础上的,所以得到的关系曲线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力 半主动控制 磁流变减振器 宾汉姆模型 活塞间隙 车辆 悬挂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柴油流变学性能的研究
4
作者 舒俊峰 来永斌 +1 位作者 陈秀 袁梦鸿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6-59,共4页
利用AR–G2流变仪,研究了三种生物柴油的流变学性能及相关影响困素。结果表明:温度和剪切速率影响生物柴油的流变学性能。三种生物柴油的黏度在冷滤点(CFPP)左右会急剧升高,导致黏温曲线出现转折点,并且该折点温度接近但高于生物柴油的C... 利用AR–G2流变仪,研究了三种生物柴油的流变学性能及相关影响困素。结果表明:温度和剪切速率影响生物柴油的流变学性能。三种生物柴油的黏度在冷滤点(CFPP)左右会急剧升高,导致黏温曲线出现转折点,并且该折点温度接近但高于生物柴油的CFPP;三种生物柴油在低剪切速率下均呈现非牛顿流体特征,而高剪切速率下呈现牛顿流体特征,并且三种生物柴油流体均出现了剪切变稀的现象,高温下这种剪切变稀现象比低温下更为明显;在CFPP温度以上,三种生物柴油均表现为塑性流体的特性,采用宾汉姆模型拟合能较好地表征生物柴油的的流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流变学性能 宾汉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片用混凝土黏度的振动法测定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范鹤飞 王晓伟 杨雄利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1-136,共6页
地铁盾构预制管片用混凝土是一种低水胶比、低坍落度且高黏度的混凝土.但对这种混凝土,没有现成的、简便的黏度测试方法可用.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振动测定法.探讨了低水胶比、低坍落度混凝土在测定过程中的流变行为,并通过改变水胶比、... 地铁盾构预制管片用混凝土是一种低水胶比、低坍落度且高黏度的混凝土.但对这种混凝土,没有现成的、简便的黏度测试方法可用.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振动测定法.探讨了低水胶比、低坍落度混凝土在测定过程中的流变行为,并通过改变水胶比、砂率等配合比参数,对振动法测定黏度的敏感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振动法对管片用低水胶比、低坍落度混凝土的黏度变化具有敏感性,能有效评价混凝土黏度,指导生产活动;黏度和流空时间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测定时可用流空时间表征混凝土黏度;管片用低水胶比、低坍落度混凝土在测定过程中的流变行为可用宾汉姆模型表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管片 振动法 宾汉姆模型 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PS方法的自密实混凝土流动数值模拟 被引量:7
6
作者 李敬军 田雷 +1 位作者 邱流潮 韩宇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09-316,共8页
采用三维移动粒子半隐式(MPS)法来分析和预测自密实混凝土(SCC)的流动性,对L形箱试验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数值模拟与试验中SCC的流动形态和流动时间.在此基础上,研究了L形箱试验和V形漏斗试验中塑性黏度对SCC流动性的影响,并建立了... 采用三维移动粒子半隐式(MPS)法来分析和预测自密实混凝土(SCC)的流动性,对L形箱试验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数值模拟与试验中SCC的流动形态和流动时间.在此基础上,研究了L形箱试验和V形漏斗试验中塑性黏度对SCC流动性的影响,并建立了SCC密度和塑性黏度与V形漏斗试验下落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使用基于Bingham流变模型的MPS方法可以较好地模拟SCC的流动特性,且精度较高;MPS方法可以对SCC在施工过程中的流动时间和流动形态进行模拟预测,结合流变参数分析可以为SCC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密实混凝土 宾汉姆流变模型 数值模拟 MPS L形箱试验 V形漏斗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散坝基灌浆加固的封孔浆体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葛建 梁经纬 +1 位作者 付强 汤金华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3-135,139,共4页
压力灌浆是对松散坝基进行防渗加固的有效手段,但在松散土石混合体压力灌浆防渗施工中存在难封孔、低压重复劈裂、难以起压等问题。从封孔浆体劈裂破坏模型、封孔浆体止浆机制及浆液性能对封孔止浆效果的影响等方面对封孔浆体止浆性能... 压力灌浆是对松散坝基进行防渗加固的有效手段,但在松散土石混合体压力灌浆防渗施工中存在难封孔、低压重复劈裂、难以起压等问题。从封孔浆体劈裂破坏模型、封孔浆体止浆机制及浆液性能对封孔止浆效果的影响等方面对封孔浆体止浆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封孔浆体劈裂压力及保压时间的因素主要有浆料强度、裂隙开度、浆液流变性及浆体高度;封孔浆体的劈裂压力与注浆料的流变性相关,随封孔浆料强度的增大而相应变大;封孔浆体劈裂压力随裂隙开度的增大而降低,裂隙开度对劈裂压力的影响随封孔浆体高度的增加明显增大;适当提高封孔浆体强度可以有效减小裂隙开度,提高封孔浆液浓度也有利于获得较大的塑性黏度和屈服应力,确保浆体封孔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坝基 防渗加固 压力灌浆 封孔止浆 宾汉姆流体模型 浆体劈裂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