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上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宽频带振荡非同时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高磊 张慧媛 +2 位作者 许军 姚蜀军 吴倩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0-56,共7页
随着“双高”电力电子设备的大量使用,宽频带振荡对于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亟待解决。目前分析振荡波形的“频谱”特性主要是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提取波形的频谱图进行分析。文章分析了快速傅里叶变换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利用快速傅里叶变... 随着“双高”电力电子设备的大量使用,宽频带振荡对于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亟待解决。目前分析振荡波形的“频谱”特性主要是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提取波形的频谱图进行分析。文章分析了快速傅里叶变换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和短时傅里叶变换提取振荡波形“时频谱”图的方法,对振荡后的波形进行研究分析。根据海上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结构在PSCAD/EMTDC搭建其仿真模型,研究系统控制参数突变失稳以及系统故障时出现的宽频带振荡波形的时频谱特性,利用短时傅里叶变换发现不同的振荡频率出现的时刻不同,发现了海上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宽频带振荡非同时性的存在,为研究宽频带振荡的传播以及振荡的抑制提供了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频带振荡 振荡传播 海上柔性直流输电 傅里叶变换 短时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电网条件下考虑频率耦合的三相并网逆变器简化阻抗建模及宽频带振荡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王海宁 陈燕东 +3 位作者 廖书寒 伍文华 徐元璨 张松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29,共11页
并网逆变器作为新能源并网时的关键接口,弱电网条件下其输出阻抗和电网阻抗的交互,可能会引起10~2000 Hz宽频带振荡问题,通过分析锁相环、电流环及延时环节对阻抗特性的影响发现,锁相环和电流环是引起系统中低频振荡的主要原因,延时是... 并网逆变器作为新能源并网时的关键接口,弱电网条件下其输出阻抗和电网阻抗的交互,可能会引起10~2000 Hz宽频带振荡问题,通过分析锁相环、电流环及延时环节对阻抗特性的影响发现,锁相环和电流环是引起系统中低频振荡的主要原因,延时是引起系统高频振荡的主要原因。在考虑频率耦合的情况下,建立了并网逆变器单输入单输出SISO(single input single output)序阻抗模型,并根据不同控制环主导影响不同频段的动态,建立了中低频段(10~800 Hz)和高频段(>800 Hz)简化模型。针对不同控制器对系统阻抗影响界限模糊的问题,通过对系统阻抗曲线的分频段分析明确了不同控制器对于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界限,通过阻抗匹配和奈奎斯特判据对逆变器并网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本文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频带振荡 序阻抗 逆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的自抗扰控制宽频带振荡抑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段茜月 陈燕东 +4 位作者 徐元璨 曹世骧 伍文华 谢志为 王自力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2-24,共13页
针对自抗扰控制策略在并网系统参数变化时能否维持逆变器接入弱电网的稳定性展开了进一步研究。首先,建立了计及频率耦合的自抗扰控制型并网逆变器等效单输入单输出序阻抗模型,并采用Nyquist稳定判据定量分析逆变器输出功率、电网短路... 针对自抗扰控制策略在并网系统参数变化时能否维持逆变器接入弱电网的稳定性展开了进一步研究。首先,建立了计及频率耦合的自抗扰控制型并网逆变器等效单输入单输出序阻抗模型,并采用Nyquist稳定判据定量分析逆变器输出功率、电网短路比、锁相环以及自抗扰控制器参数变化对并网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其次,针对上述参数变化所导致的弱电网下自抗扰控制型逆变器稳定性降低、宽频带振荡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enhanced linear expansion state observer,e-LESO)的自抗扰控制宽频带振荡抑制方法。通过在传统一阶自抗扰控制器中LESO内部增添比例支路和滤波环节,重塑自抗扰控制型并网逆变器输出阻抗,拓宽其中频段(100 Hz~1 kHz)内呈正阻尼特性的频率范围,从而增强自抗扰型并网逆变器鲁棒性,实现宽频带振荡抑制。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器 序阻抗建模 自抗扰控制 改进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 宽频带振荡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场经MMC-HVDC送出系统宽频带振荡机理与分析方法 被引量:63
4
作者 李光辉 王伟胜 +3 位作者 郭剑波 陈新 刘纯 何国庆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5281-5297,5575,共18页
MMC柔性直流输电(modularmulti-levelconverter based HVDC,MMC-HVDC)具备向弱电网/无源系统提供电压和频率支撑的能力,逐渐成为弱电网/海上风电送出的一种新方式。部分风电场经MMC-HVDC送出工程发生宽频带振荡事故,振荡机理及分析方法... MMC柔性直流输电(modularmulti-levelconverter based HVDC,MMC-HVDC)具备向弱电网/无源系统提供电压和频率支撑的能力,逐渐成为弱电网/海上风电送出的一种新方式。部分风电场经MMC-HVDC送出工程发生宽频带振荡事故,振荡机理及分析方法亟待研究。建立直驱风电机组(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PSMG)/双馈风电机组(double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阻抗与控制器参数间的数学模型,分析关键控制参数对风电机组宽频带阻抗特性的影响;建立MMC-HVDC序阻抗解析模型,分析其宽频带阻抗特性;基于最大峰值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分析系统振荡的边界条件,揭示直驱/双馈风电场经MMCHVDC送出系统发生宽频带振荡的机理;基于控制硬件在环仿真平台(control hardware in the loop,CHIL)时域仿真和阻抗扫描频域分析,验证振荡机理与分析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并网 MMC柔性直流输电 宽频带振荡 阻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驱风电场接入弱电网宽频带振荡机理与抑制方法(二):基于阻抗重塑的宽频带振荡抑制方法 被引量:39
5
作者 李光辉 王伟胜 +3 位作者 刘纯 金一丁 年珩 何国庆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6908-6920,共13页
针对系列文章1中直驱风电场接入弱电网宽频带振荡现象及机理分析,基于永磁直驱风电机组(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s,PMSG)控制参数优化设计或控制策略改进的阻抗重塑技术,是实现振荡抑制的一种有效措施。现有文献通常针... 针对系列文章1中直驱风电场接入弱电网宽频带振荡现象及机理分析,基于永磁直驱风电机组(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s,PMSG)控制参数优化设计或控制策略改进的阻抗重塑技术,是实现振荡抑制的一种有效措施。现有文献通常针对振荡事故发生后的具体振荡频带进行阻抗重塑设计,缺乏适应复杂电网环境的宽频带阻抗重塑设计方法。该文针对频带III和频带IV振荡问题,提出基于有源阻尼与虚拟导纳相结合的阻抗重塑控制策略,建立计及阻抗重塑控制策略的机组序阻抗解析模型,并验证模型的准确性,为宽频带阻抗重塑控制参数优化设计奠定模型基础;综合考虑系列文章1分析的不同频带间频带重叠效应,对机组各控制器控制参数的统一迭代优化设计,依次实现了频带II、频带IV、频带III的阻抗特性重塑,提升机组接入弱电网的稳定裕度;针对某型号PMSG机组宽频带振荡问题,基于控制硬件在环仿真平台,验证了该文提出的基于阻抗重塑的宽频带振荡抑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风电机组 频带重叠 宽频带振荡 阻抗重塑 阻抗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例电力电子电力系统宽频带振荡研究综述 被引量:102
6
作者 陈露洁 徐式蕴 +4 位作者 孙华东 毕经天 宋瑞华 易俊 郭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297-2309,共13页
随着电力电子设备在电力系统中所占比例的日益提高,电力系统的动态特性发生了巨大变化,多样化设备在多时间尺度下的交互作用,使得频率覆盖次同步、超同步、高频带的电力系统宽频带振荡问题逐渐凸显。该文将首先总结高比例电力电子电力... 随着电力电子设备在电力系统中所占比例的日益提高,电力系统的动态特性发生了巨大变化,多样化设备在多时间尺度下的交互作用,使得频率覆盖次同步、超同步、高频带的电力系统宽频带振荡问题逐渐凸显。该文将首先总结高比例电力电子电力系统宽频带振荡的新特征,对谐振类和控制振荡类宽频振荡问题进行说明,然后对电力电子设备、同步发电机及电力网络间交互作用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与归纳,对模态分析法、阻抗分析法等电力系统宽频带振荡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适用性进行说明,最后提出高比例电力电子电力系统宽频带振荡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设备 宽频带振荡 振荡特征 动态交互作用 分析方法 振荡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驱风电场接入弱电网宽频带振荡机理与抑制方法(一):宽频带阻抗特性与振荡机理分析 被引量:85
7
作者 李光辉 王伟胜 +2 位作者 刘纯 金一丁 何国庆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6547-6561,共15页
随着局部地区直驱风电场装机比例的不断提高,宽频带(10~1000Hz)振荡脱网事故频发,适用于揭示直驱风电场接入弱电网宽频带振荡机理的模型及分析方法亟待研究。该文采用阻抗分析方法,基于直驱风电机组典型拓扑和控制结构的阻抗模型,建立... 随着局部地区直驱风电场装机比例的不断提高,宽频带(10~1000Hz)振荡脱网事故频发,适用于揭示直驱风电场接入弱电网宽频带振荡机理的模型及分析方法亟待研究。该文采用阻抗分析方法,基于直驱风电机组典型拓扑和控制结构的阻抗模型,建立锁相环、直流电压环、电流环以及延时、主电路滤波器环节对机组阻抗特性影响的频域分布规律模型;分析影响各频带阻抗特性的主导因素,描述不同频带之间以及同一频带内阻抗特性受多个控制器/环节共同作用的频带重叠效应,阐述各频带容性负阻尼特性的产生原因,结合最大峰值Nyquist稳定判据,揭示直驱风电场接入弱电网宽频带振荡机理。最后,基于控制硬件在环仿真平台,开展多个型号实际直驱风电机组阻抗扫描与振荡复现,验证了该文提出的宽频带振荡机理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风电机组 宽频带振荡 阻抗模型 负阻尼特性 频带重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电气端口频域特性的新能源发电设备控制参数辨识方法
8
作者 周佩朋 孙华东 +3 位作者 刘涛 李亚楼 安宁 张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23,I0009,共14页
在对含新能源接入的电力系统进行电磁暂态仿真分析时,新能源发电设备型号众多且控制参数难以直接获取。通过对实际设备或厂家封装模型特性的拟合,辨识其中的关键控制参数,是实现精确建模的重要途径。该文研究全功率变流器型设备和双馈... 在对含新能源接入的电力系统进行电磁暂态仿真分析时,新能源发电设备型号众多且控制参数难以直接获取。通过对实际设备或厂家封装模型特性的拟合,辨识其中的关键控制参数,是实现精确建模的重要途径。该文研究全功率变流器型设备和双馈风电机组(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动态调节参数的频域辨识方法,其关键是建立多个电气端口的频域分析模型并进行充分解耦简化,以及明确控制参数的可辨识条件。首先建立两类设备的多个电气端口频域阻抗模型;其次定义端口频域特性对控制环节的使能灵敏度,通过分析使能灵敏度和参数灵敏度,明确各控制参数的可辨识性和辨识顺序;然后建立简化参数辨识模型并与详细模型进行对比验证,确定参数辨识流程;最后基于主流厂家封装模型仿真算例,给出具体参数辨识过程,将最终得到的通用结构仿真模型与厂家封装模型进行频率特性对比,验证了模型结构及辨识方法的有效性。该参数辨识流程不依赖于优化算法,获得的仿真模型可用于研究宽频带振荡等对动态调节参数较敏感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辨识 频域 灵敏度 阻抗 宽频带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