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宽级配砾石土防渗料含水率快速检测试验研究
1
作者 郑星 敖大华 +2 位作者 张胜 魏伟琼 陈晓华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75-1782,共8页
针对RM水电站宽级配砾石土防渗料,系统统计分析了大量含水率与级配试验数据,在掌握粗、细料含水率及级配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微波湿度法和加权法对全级配土料含水率快速检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微波湿度法可以实现5 mm以下细颗粒土... 针对RM水电站宽级配砾石土防渗料,系统统计分析了大量含水率与级配试验数据,在掌握粗、细料含水率及级配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微波湿度法和加权法对全级配土料含水率快速检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微波湿度法可以实现5 mm以下细颗粒土料含水率的快速准确检测,微波湿度法和加权法相结合可以快速获得全级配砾石土料的含水率,与传统烘干法试验结果相比,误差可以控制在±0.5%。整个检测过程可以控制在15min之内完成,可提升土料生产过程和填筑碾压过程的质量控制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级配砾石土 含水率 微波湿度法 加权法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级配砾石土的应力路径试验及其本构模型验证 被引量:11
2
作者 卢廷浩 钱玉林 殷宗泽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2期74-79,共6页
介绍了宽级配砾石土的几种应力路径试验结果,分析了该土料的变形特征,讨论了目前土的本构模型理论.邓肯非线性模型和修正椭圆抛物双屈服面模型模拟应力路径转折的计算结果表明,它们可用于宽级配砾石土的应力变形计算.
关键词 宽级配砾石土 应力路径 本构模型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级配砾石土中降雨入渗的优先流模型 被引量:3
3
作者 苏立君 刘超 +2 位作者 余方威 张崇磊 徐兴倩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7-43,共7页
宽级配砾石土的级配较宽,孔隙尺度跨越几个数量级,降雨入渗易形成空间上的不均匀入渗,即优先流入渗。基于孔隙结构的分形特征,定量研究降雨在宽级配砾石土中的入渗规律。根据多孔介质分形理论及HagenPoiseulle方程,水在不同尺度的孔隙... 宽级配砾石土的级配较宽,孔隙尺度跨越几个数量级,降雨入渗易形成空间上的不均匀入渗,即优先流入渗。基于孔隙结构的分形特征,定量研究降雨在宽级配砾石土中的入渗规律。根据多孔介质分形理论及HagenPoiseulle方程,水在不同尺度的孔隙管道内入渗率的量级不同,将土体的孔隙部分划分为2个区域—基质区和优先流区,这2个区域所占的比例随雨强的变化而变化。基质区内各孔隙管道的入渗率均达到其最大的入渗率,但各不相同,孔隙管道的直径量级小,入渗率量级小,优先流区各孔隙管道的入渗率相同且均未达到其最大入渗率,孔隙管道直径量级大,入渗率的量级远大于基质区,据此特征从理论上推导了降雨在土体不同孔隙区域内的入渗量和入渗率的表达式;基于此研究了基质区和优先流区的面积在孔隙中所占比例随雨强的变化特征及相应入渗量和入渗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降雨在土体中的入渗呈现出优先流区高速入渗,基质区入渗相对缓慢的特点;随着雨强的增大,优先流区域的入渗率也随之增大。降雨入渗优先流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土体多尺度的孔隙结构和无压力的自由入渗边界2个因素,其大小和分布受到土的饱和渗透系数和降雨强度的影响。从孔隙结构的角度解释了降雨入渗优先流的产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级配砾石土 分形 多尺度 优先流 降雨入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瞬态剖面法测定宽级配砾石土水力参数试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胡凯 陈晓清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43-348,共6页
土—水特征曲线和渗透函数是土体渗流分析和稳定性研究的重要参数。基于瞬态剖面法原理,加工制作30 cm×30 cm×30 cm(长×宽×高)正方体和30 cm×60 cm(直径×高)的渗透柱,针对宽级配砾石土进行时域反射法标... 土—水特征曲线和渗透函数是土体渗流分析和稳定性研究的重要参数。基于瞬态剖面法原理,加工制作30 cm×30 cm×30 cm(长×宽×高)正方体和30 cm×60 cm(直径×高)的渗透柱,针对宽级配砾石土进行时域反射法标定试验和渗透柱试验。此渗透柱装置可以同时测定不同断面基质吸力和体积含水率变化,试验经进水饱和与排水蒸发阶段,得到宽级配砾石土体积含水率与基质吸力的关系,并根据瞬态剖面法得到非饱和渗透系数随基质吸力的变化关系;同时,采用van Genuchten和Brooks-Corey土—水特征曲线模型和渗透系数函数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渗透柱适用于宽级配砾石土水力参数测定;van Genuchten和Brooks-Corey土—水特征曲线模型都能很好地描述宽级配砾石土土—水特征曲线;Brooks-Corey渗透系数函数在描述宽级配砾石土渗透系数与基质吸力关系要优于van Genuchten渗透系数函数。这种试验方法为宽级配砾石土水力参数的测定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级配砾石土 时域反射法 瞬态剖面法 —水特征曲线 渗透系数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级配砾石土缩尺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胡凯 李和元 +1 位作者 陈晓清 黄卫国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69-1076,共8页
宽级配砾石土广泛分布于泥石流易发区,其强度特性是正确评价泥石流启动和防治设计的关键性问题。为探讨宽级配砾石土强度参数与最大颗粒粒径和颗粒级配的关系,针对3种不同颗粒级配缩尺处理后最大粒径分别为30mm、20mm、10mm和5mm的宽级... 宽级配砾石土广泛分布于泥石流易发区,其强度特性是正确评价泥石流启动和防治设计的关键性问题。为探讨宽级配砾石土强度参数与最大颗粒粒径和颗粒级配的关系,针对3种不同颗粒级配缩尺处理后最大粒径分别为30mm、20mm、10mm和5mm的宽级配砾石土进行三轴固结不排水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宽级配砾石土具有液化特性,试验曲线表现为应变软化、应变硬化和应变软化-硬化3种形态;对于出现液化的土体,有效内摩擦角随着最大粒径的增大而线性增大;有效内摩擦角随着不均匀系数的增大而增大,两者呈二次函数关系;随着特征粒径的增大呈分段线性增大。研究结果为泥石流启动预测和防治工程设计的参数选取提供一定参考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级配砾石土 缩尺强度 液化 有效内摩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石流宽级配砾石土结构特征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冯鑫 陈兴长 +2 位作者 陈慧 唐勤 谢奎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2期13934-13943,共10页
泥石流堆积物是一种宽级配砾石土,深入研究其结构特征和渗透特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根据粗细颗粒的含量,提出了接触式堆积、紧密堆积和基底式堆积3种结构类型,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和分析,分析表明,细粒含量是决定宽级配土结构... 泥石流堆积物是一种宽级配砾石土,深入研究其结构特征和渗透特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根据粗细颗粒的含量,提出了接触式堆积、紧密堆积和基底式堆积3种结构类型,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和分析,分析表明,细粒含量是决定宽级配土结构的关键。击实实验显示,土中细颗粒含量达到16.52%时,干密度最大;渗透实验也表明,此时其渗透性接近细粒土的渗透性;数值模拟表明,细颗粒含量达到22.23%时,孔隙率最小。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认为,宽级配砾石土中紧密堆积结构的细颗粒含量上限应为20%,超过此含量,粗颗粒的骨架作用会被减弱,强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宽级配砾石土 堆积结构 最优细颗粒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m级土质心墙堆石坝防渗砾石土料加水工艺试验 被引量:2
7
作者 郭勇 张建博 +2 位作者 张胜 胡永福 王照英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0-102,69,共4页
针对某300 m级特高土质心墙堆石坝的天然宽级配砾石防渗土料存在“天然含水率低”的特点,进行了“皮带机加水+堆料机堆料+料仓闷料”工艺和“分层摊铺+管网加水+料仓闷料”工艺的现场对比试验,验证相关加水工艺的合理性、可行性。试验... 针对某300 m级特高土质心墙堆石坝的天然宽级配砾石防渗土料存在“天然含水率低”的特点,进行了“皮带机加水+堆料机堆料+料仓闷料”工艺和“分层摊铺+管网加水+料仓闷料”工艺的现场对比试验,验证相关加水工艺的合理性、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皮带机加水工艺较管网分层加水工艺具有优势,主要表现在皮带机自动化加水系统能实时、高效、精准地实现土料自动化加水;补水后的土料经过皮带运输由堆料机堆料,可实现自动化均匀堆料;土料加水完毕,闷制3~4 d后内部含水率基本稳定,闷料所需时间短;并提出了皮带机加水工艺的改进措施,改进后的“皮带机加水+堆料机堆料+料仓闷料”工艺可为类似土石坝的土料含水率调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0 m质心墙堆石坝 天然宽级配砾石土 防渗料改性 提高含水率 工艺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