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Al_(2)O_(3)-Ag@Ni-Mo自润滑材料宽温域多循环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文怀兴
黄琰
何乃如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3-138,共6页
采用真空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Al_(2)O_(3)-Ag@Ni-Mo自润滑材料,分析了Al_(2)O_(3)-Ag@Ni-Mo自润滑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研究了Al_(2)O_(3)-Ag@Ni-Mo自润滑材料从室温到800℃的摩擦学性能以及其在800℃时的多循环摩擦学性能,并通过磨损表...
采用真空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Al_(2)O_(3)-Ag@Ni-Mo自润滑材料,分析了Al_(2)O_(3)-Ag@Ni-Mo自润滑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研究了Al_(2)O_(3)-Ag@Ni-Mo自润滑材料从室温到800℃的摩擦学性能以及其在800℃时的多循环摩擦学性能,并通过磨损表面分析探讨了其在宽温域以及多循环条件下的润滑机理.结果表明:将软金属润滑剂以Ag@Ni核壳结构的形式添加到基体材料中,可使Al_(2)O_(3)陶瓷在宽温域环境下摩擦学性能得到显著改善,实现了材料在较宽温度范围内的连续润滑.同时,由于Ni的保护作用,能够减少Ag在高温下的扩散问题,使其在5个循环周期后依然能保持良好的摩擦学性能,从而延长材料服役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Ni核壳结构
宽温域润滑
多循环摩擦学性能
服役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V-Al-C-N宽温域涂层的制备及其摩擦学行为
2
作者
齐帆
张玉鹏
+3 位作者
王振玉
汪爱英
王铁钢
柯培玲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7-85,共9页
目的设计制备用于高速切削难加工材料的长寿命刀具涂层。方法采用三靶磁控共溅射技术,通过改变石墨靶材的溅射功率,调控不同润滑相的配比,制备具有不同C含量的V-Al-C-N纳米复合涂层。利用纳米压痕仪和高温摩擦试验机,对涂层的力学性能...
目的设计制备用于高速切削难加工材料的长寿命刀具涂层。方法采用三靶磁控共溅射技术,通过改变石墨靶材的溅射功率,调控不同润滑相的配比,制备具有不同C含量的V-Al-C-N纳米复合涂层。利用纳米压痕仪和高温摩擦试验机,对涂层的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进行检测。采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涂层的显微结构和摩擦磨损表面形貌,并分析其磨损机理。结果制备了具有优异性能的V-Al-C-N纳米复合刀具涂层。当涂层中C原子数分数为29.40%时,涂层的硬度和弹性模量分别高达36.3 GPa和370.5 GPa。在室温(RT)~650℃宽温域范围内,涂层具有稳定、良好的摩擦学性能。RT条件下,涂层中的磨痕很浅,摩擦因数(COF)为0.43;在300℃工作时,对比VAlN涂层,其非晶包裹纳米晶的结构使得掺C后的COF降低了14%,至0.72,磨损机理包含磨粒磨损和氧化磨损;650℃条件下,磨痕出现大量犁沟,大量磨屑在摩擦轨道两侧被压实,此时氧化反应明显加剧,涂层表面生成V_(2)O_(5)润滑相,摩擦因数稳定在0.35。结论采用三靶磁控共溅射技术,在VAlN涂层中引入不同含量的C,可提高其力学性能,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涂层的高温摩擦因数。不同温度条件下摩擦因数的变化与涂层的磨损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l-C-N
宽温域润滑
力学性能
非晶包裹纳米晶
V_(2)O_(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织构化钛合金表面二硫化钨磷酸盐涂层的制备及其宽温域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
6
3
作者
马震
雷耀
+4 位作者
樊恒中
胡天昌
张建晓
宋俊杰
胡丽天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69-480,共12页
本文中以水为分散介质,二硫化钨为固体润滑剂,二氧化锆为增强相,磷酸二氢铝为黏结剂,采用喷涂工艺在织构化的钛合金表面制备环境友好型的磷酸盐涂层.考察涂层在室温~400℃范围内的摩擦磨损性能,并探究涂层与钛合金表面微织构的协同减摩...
本文中以水为分散介质,二硫化钨为固体润滑剂,二氧化锆为增强相,磷酸二氢铝为黏结剂,采用喷涂工艺在织构化的钛合金表面制备环境友好型的磷酸盐涂层.考察涂层在室温~400℃范围内的摩擦磨损性能,并探究涂层与钛合金表面微织构的协同减摩抗磨机制及其对涂层磨损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钛合金表面的二硫化钨磷酸盐涂层在宽温域条件下展现出良好的减摩抗磨性能.在400℃时,含有涂层的钛合金磨损率可降低至1.3×10^(−4)mm^(3)/(N·m),比钛合金基底的磨损率降低了45%.在钛合金表面构筑微织构,可进一步改善涂层的耐磨损性能,延长宽温域条件下的磨损寿命.在室温~400℃温度范围内,钛合金织构化表面涂层与TC4球对摩的摩擦系数均可低至0.30以下,磨损率可低至1.2×10^(−5)mm^(3)/(N·m)以下.同时提出了高温条件下涂层的润滑机理,以及表面微织构与固体润滑涂层间的“机械互锁”与“自补偿润滑”的减摩抗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表面织构
二硫化钨
宽
温域
自
润滑
磨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Al_(2)O_(3)-Ag@Ni-Mo自润滑材料宽温域多循环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文怀兴
黄琰
何乃如
机构
陕西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3-13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05325)。
文摘
采用真空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Al_(2)O_(3)-Ag@Ni-Mo自润滑材料,分析了Al_(2)O_(3)-Ag@Ni-Mo自润滑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研究了Al_(2)O_(3)-Ag@Ni-Mo自润滑材料从室温到800℃的摩擦学性能以及其在800℃时的多循环摩擦学性能,并通过磨损表面分析探讨了其在宽温域以及多循环条件下的润滑机理.结果表明:将软金属润滑剂以Ag@Ni核壳结构的形式添加到基体材料中,可使Al_(2)O_(3)陶瓷在宽温域环境下摩擦学性能得到显著改善,实现了材料在较宽温度范围内的连续润滑.同时,由于Ni的保护作用,能够减少Ag在高温下的扩散问题,使其在5个循环周期后依然能保持良好的摩擦学性能,从而延长材料服役寿命.
关键词
Ag@Ni核壳结构
宽温域润滑
多循环摩擦学性能
服役寿命
Keywords
Ag@Ni core-shell structure
the lubrication in wide temperature range
multicycle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service life
分类号
TQ174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V-Al-C-N宽温域涂层的制备及其摩擦学行为
2
作者
齐帆
张玉鹏
王振玉
汪爱英
王铁钢
柯培玲
机构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市高速切削与精密加工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新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7-85,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75555)
天津市科技重大专项(18ZXJMTG00050)
天津市科技特派员项目(20YDTPJC01460)。
文摘
目的设计制备用于高速切削难加工材料的长寿命刀具涂层。方法采用三靶磁控共溅射技术,通过改变石墨靶材的溅射功率,调控不同润滑相的配比,制备具有不同C含量的V-Al-C-N纳米复合涂层。利用纳米压痕仪和高温摩擦试验机,对涂层的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进行检测。采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涂层的显微结构和摩擦磨损表面形貌,并分析其磨损机理。结果制备了具有优异性能的V-Al-C-N纳米复合刀具涂层。当涂层中C原子数分数为29.40%时,涂层的硬度和弹性模量分别高达36.3 GPa和370.5 GPa。在室温(RT)~650℃宽温域范围内,涂层具有稳定、良好的摩擦学性能。RT条件下,涂层中的磨痕很浅,摩擦因数(COF)为0.43;在300℃工作时,对比VAlN涂层,其非晶包裹纳米晶的结构使得掺C后的COF降低了14%,至0.72,磨损机理包含磨粒磨损和氧化磨损;650℃条件下,磨痕出现大量犁沟,大量磨屑在摩擦轨道两侧被压实,此时氧化反应明显加剧,涂层表面生成V_(2)O_(5)润滑相,摩擦因数稳定在0.35。结论采用三靶磁控共溅射技术,在VAlN涂层中引入不同含量的C,可提高其力学性能,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涂层的高温摩擦因数。不同温度条件下摩擦因数的变化与涂层的磨损机制有关。
关键词
V-Al-C-N
宽温域润滑
力学性能
非晶包裹纳米晶
V_(2)O_(5)
Keywords
V-Al-C-N
lubrication in a wide temperature range
mechanical property
nanocrystalline wrapped by amorphous
V_(2)O_(5)
分类号
TG174.442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TH117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织构化钛合金表面二硫化钨磷酸盐涂层的制备及其宽温域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
6
3
作者
马震
雷耀
樊恒中
胡天昌
张建晓
宋俊杰
胡丽天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与光电研究中心
兰州兰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69-480,共12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B2000605)
甘肃省重点研发计划(20YF8GA001)资助。
文摘
本文中以水为分散介质,二硫化钨为固体润滑剂,二氧化锆为增强相,磷酸二氢铝为黏结剂,采用喷涂工艺在织构化的钛合金表面制备环境友好型的磷酸盐涂层.考察涂层在室温~400℃范围内的摩擦磨损性能,并探究涂层与钛合金表面微织构的协同减摩抗磨机制及其对涂层磨损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钛合金表面的二硫化钨磷酸盐涂层在宽温域条件下展现出良好的减摩抗磨性能.在400℃时,含有涂层的钛合金磨损率可降低至1.3×10^(−4)mm^(3)/(N·m),比钛合金基底的磨损率降低了45%.在钛合金表面构筑微织构,可进一步改善涂层的耐磨损性能,延长宽温域条件下的磨损寿命.在室温~400℃温度范围内,钛合金织构化表面涂层与TC4球对摩的摩擦系数均可低至0.30以下,磨损率可低至1.2×10^(−5)mm^(3)/(N·m)以下.同时提出了高温条件下涂层的润滑机理,以及表面微织构与固体润滑涂层间的“机械互锁”与“自补偿润滑”的减摩抗磨机制.
关键词
钛合金
表面织构
二硫化钨
宽
温域
自
润滑
磨损机制
Keywords
titanium alloy
surface texture
tungsten disulfide
self-lubricating at elevated temperature
wear mechanism
分类号
TH117.1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Al_(2)O_(3)-Ag@Ni-Mo自润滑材料宽温域多循环摩擦学性能研究
文怀兴
黄琰
何乃如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V-Al-C-N宽温域涂层的制备及其摩擦学行为
齐帆
张玉鹏
王振玉
汪爱英
王铁钢
柯培玲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织构化钛合金表面二硫化钨磷酸盐涂层的制备及其宽温域摩擦学性能
马震
雷耀
樊恒中
胡天昌
张建晓
宋俊杰
胡丽天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