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上拖缆宽方位多源地震采集枪阵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福祥 唐松华 +3 位作者 胡斌 刘文峰 李珂 王家伟 《海洋石油》 CAS 2019年第3期9-14,20,共7页
针对海上拖缆宽方位多源地震资料采集对震源的要求,以及现有设备条件的限制,开展了枪阵设计关键技术的研究。在不同枪架和不同容量枪的条件下,通过对大量不同气枪阵列组合震源开展地震子波模拟分析,设计出了不同组合容量的枪阵震源激发... 针对海上拖缆宽方位多源地震资料采集对震源的要求,以及现有设备条件的限制,开展了枪阵设计关键技术的研究。在不同枪架和不同容量枪的条件下,通过对大量不同气枪阵列组合震源开展地震子波模拟分析,设计出了不同组合容量的枪阵震源激发得到地震子波特征相同、能量一致的气枪阵列震源组合。将针对不同枪架和配件的枪控设计出的震源阵列组合应用到宽方位多源地震采集项目中,所采集到的实际地震资料的能量和频谱达到预期设计目标,表明所设计的震源阵列符合海上拖缆宽方位多源地震资料采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位多源地震采集 枪阵 子波 能量一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方位局部角度域偏移成像技术在顺北油气田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宗杰 李海英 +3 位作者 王立歆 李弘 张庆 李赋斌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02-911,共10页
顺北油气田二叠系地层火成岩广泛发育,断控缝洞储集体横向非均质性强因而精确速度建模及目标地质体成像困难。在常规地震数据处理中,传统的OVT分扇区处理技术无法获得地下真实角度信息,不能准确反映引起的速度突变,为进一步提高顺北复... 顺北油气田二叠系地层火成岩广泛发育,断控缝洞储集体横向非均质性强因而精确速度建模及目标地质体成像困难。在常规地震数据处理中,传统的OVT分扇区处理技术无法获得地下真实角度信息,不能准确反映引起的速度突变,为进一步提高顺北复杂构造区的宽方位地震成像精度,利用全方位局部角度域偏移成像技术实现了顺北油气田的分方位、分角度的精确成像。利用全方位网格层析速度建模技术分析全方位道集的剩余延迟,建立层析成像矩阵,实现各向异性场的精确速度建模。采用全方位地下局部角度域分解与成像技术,对全方位共倾角道集进行分倾角叠加、散射增强和镜像增强处理,提高深层小尺度地质体的可识别能力;利用倾角道集的特点进行散射成像,获得散射数据体,突出了地下缝洞体的能量;利用不同波场的传播特点进行镜像能量成像,获得信噪比更高、细节更清晰的叠加数据,清晰刻画断裂展布特征,为顺北油气田缝洞储层及小尺度地质体的预测提供了基础数据该项技术。也可为其它地区的缝洞型地质异常体的预测提供技术参考。顺北油气田的应用结果表明,火成岩建模及成像精度明显提升,突出了缝洞储层的串珠反射能量,提高了断裂识别的准确度。相较于常规克希霍夫偏移技术,全方位局部角度域偏移成像技术保留了不同传播方向波场成像值的局部方位信息,能更准确地反映地下成像点地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位地震采集 各向异性 地震偏移成像 方位局部角度域 顺北油气田 散射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岩性地震勘探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建民 刘杰烈 +4 位作者 陈守田 许建军 王雪艳 周志才 孙长赞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9-224,共6页
海拉尔盆地是一个断陷叠置的复杂盆地,历经五个发育阶段,具有三套烃源岩地层、五套储层。该盆地近地表结构、岩性及速度在纵横向上均复杂多变,且规则干扰较为强烈。为此,基于宽方位角观测系统设计提出"四高、四精确、三小、二中、... 海拉尔盆地是一个断陷叠置的复杂盆地,历经五个发育阶段,具有三套烃源岩地层、五套储层。该盆地近地表结构、岩性及速度在纵横向上均复杂多变,且规则干扰较为强烈。为此,基于宽方位角观测系统设计提出"四高、四精确、三小、二中、一宽、三措施"的配套岩性勘探地震采集技术、保真处理及精确成像技术、复杂断陷盆地层序地层学解释技术、精确储层预测技术、岩性圈闭识别与描述技术等组成的海拉尔断陷盆地岩性地震勘探集成技术系列,在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及乌尔逊凹陷的岩性勘探应用中取得了成功,其中据此预测成果部署的希3井和巴X2井均获高产工业油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地震勘探 断陷叠置盆地 宽方位采集 保真成像处理 岩性圈闭 储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2007年度EAGE年会看地球物理技术的发展 被引量:3
4
作者 黄中玉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7年第6期473-485,共13页
采用多方位或宽方位的三维采集技术,能够改善地震资料的照明、去除多次波和提高横向分辨率,因此,相对窄方位采集的资料,在成像方面有明显的改进。在地震速度建模方法中建立短波长的速度模型,可以提高速度场的分辨率。复杂地质体建模加... 采用多方位或宽方位的三维采集技术,能够改善地震资料的照明、去除多次波和提高横向分辨率,因此,相对窄方位采集的资料,在成像方面有明显的改进。在地震速度建模方法中建立短波长的速度模型,可以提高速度场的分辨率。复杂地质体建模加入地层倾角变化和各向异性的影响,使得速度模型更加适应地下复杂构造。在构造倾角大于90°和射线多路径成像问题中,可以采用逆时偏移方法实现高陡构造的成像。纵波各向异性叠前深度偏移应用表明,在偏移处理中即使采用最简单的各向异性参数,也比使用各向同性参数处理的效果好,各向异性参数应尽早引入处理流程。对比转换波资料的各向异性叠前时间偏移和各向异性叠前深度偏移,各向异性叠前深度偏移能够改善成像道集和剖面的质量。S波分裂中的慢S波在含水地层的振幅响应为弱振幅,且S波分裂现象明显,而含油地层的S波分裂不明显。这些观测表明了用S波分裂进行油水识别的可行性。多分量地震资料中PS波的振幅信息能够提升PP波在河道砂岩识别中的精度,速度比和各向异性参数的应用能精细刻画地层裂缝发育。在四维地震资料处理中,叠前时间偏移和叠前深度偏移获得的不同差值剖面可能会改变对剩余油分布的判断,显示出叠前深度偏移处理的重要性。用时移地震资料监测断层的移动,可以规避钻井穿越活动断层时的风险。贝叶斯方法能够有效地计算出AVAZ反演产生的不确定性,可视化显示后可为AVAZ反演效果提供评估依据。叠前地震资料反演的属性参数能用于储层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方位采集 地震速度建模 逆时偏移 各向异性叠前深度偏移 四维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岩性地震勘探方法及攻关方向 被引量:2
5
作者 慕万军 王建民 +3 位作者 刘杰烈 陈守田 崔凤林 许建军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74-280,共7页
为了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保真度和成像精度,并增强解释精度,满足岩性油气藏精细勘探需要,通过对海拉尔盆地岩性地震勘探方法研究,形成以宽方位角观测系统设计的“四高(高接收道数,高覆盖次数,高时间采样率,高空间采样率)、... 为了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保真度和成像精度,并增强解释精度,满足岩性油气藏精细勘探需要,通过对海拉尔盆地岩性地震勘探方法研究,形成以宽方位角观测系统设计的“四高(高接收道数,高覆盖次数,高时间采样率,高空间采样率)、四精确(精确测量,精确表层调查,精确吸收衰减分析,精确激发井深设计)、三小(小面元,小组合距,小滚动距)、二中(中频检波器,中药量)、一宽(宽方位角观测)、三措施(震检联合组合,实时现场质量监控,实时动态环境干扰监控)”岩性勘探地震采集方法,保真处理及精确成像、复杂断陷盆地层序地层学解释、精确储层预测、岩性圈闭识别描述等技术为核心的岩性地震勘探配套技术系列,在海拉尔盆地地震勘探中应用取得了突出的地质效果。随着勘探难度加大,需进一步加强基底裂缝储层、南一段砂体地震识别预测、复杂油藏含油气性地震预测方法攻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拉尔盆地 岩性地震勘探方法 宽方位采集 精确保真成像处理 裂缝储层预测 南一段砂体预测 含油气性地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中坳陷深潜山及其内幕地震勘探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袁胜辉 唐传章 +3 位作者 葛黛薇 崔宏良 李小艳 周璐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3年第1期39-43,共5页
冀中坳陷的勘探程度高,易于勘探的埋藏较浅的大型潜山几乎勘探殆尽,但深潜山的勘探程度相对较低,且具有很大的勘探潜力,是目前主要勘探领域。为了大幅度地提高深潜山地震资料品质及其成像精度,满足超深隐蔽型油气藏勘探的需求,针对深潜... 冀中坳陷的勘探程度高,易于勘探的埋藏较浅的大型潜山几乎勘探殆尽,但深潜山的勘探程度相对较低,且具有很大的勘探潜力,是目前主要勘探领域。为了大幅度地提高深潜山地震资料品质及其成像精度,满足超深隐蔽型油气藏勘探的需求,针对深潜山及其内幕勘探目标埋藏深、隐蔽性强、地震波能量吸收衰减严重、地震波场非常复杂、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低、成像困难、储层的非均质性强、潜山形态及内幕圈闭落实难度大等勘探难点,开展了大量的攻关研究,形成了宽方位高密度采集、基于目的层响应频率的低频采集处理、时间域融合地震勘探、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定量预测等4项关键技术。通过应用,地震资料的能量和信噪比得到大幅度提高,而且低频信息丰富,成像效果好,深潜山及其内幕断层更为清楚,圈闭形态更落实,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勘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潜山及其内幕 方位高密度采集 低频勘探 时间域融合勘探 储层非均质性定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