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型宽带超短脉冲参量放大技术 |
吴健,
吴昆
徐晗
曾和平
|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2
|
自相似锁模超短脉冲掺铒光纤激光器 |
赵辉
王蓟
夏敬华
王国政
叶海钦
薛明昆
刘诗晗
贾惟元
|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小型化超宽带光学参量啁啾脉冲放大系统的研究 |
刘红军
赵卫
陈国夫
王屹山
|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4
|
钛宝石超短脉冲放大过程中的增益窄化效应 |
赵尚弘
王屹山
陈国夫
王贤华
侯洵
|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
1997 |
9
|
|
5
|
基于级联光参量放大的超短脉冲群速度调控(特邀) |
周冰洁
马金贵
袁鹏
王静
钱列加
|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6
|
超短中红外参量放大过程的时空走离特性 |
邓颖
朱启华
张颖
曾小明
王凤蕊
谢旭东
王逍
王方
黄征
郭仪
|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7
|
电子束泵浦KrF激光器进行超短脉冲的单束放大实验研究 |
汤秀章
张海峰
龚堃
马维义
单玉生
王乃彦
|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8
|
全光纤结构超短脉冲光纤放大器 |
于峰
葛廷武
代京京
张文启
王璞
王智勇
|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9
|
光纤中基于交叉相位调制与喇曼放大的超短光脉冲串的产生 |
曹文华
张有为
刘颂豪
郭旗
|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3
|
|
10
|
MgO:LiNbO_3与KTiOAsO_4超短中红外光参量放大 |
邓颖
朱启华
曾小明
王凤蕊
黄征
郭仪
|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1
|
超短脉冲掺Yb^3+光纤放大器实验研究 |
杨玲珍
王云才
陈国夫
王屹山
赵卫
|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2
|
超短光脉冲通过分布式光纤放大器的传输特性 |
周小红
王黎
高晓蓉
王泽勇
罗斌
|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3
|
超短光脉冲放大的研究 |
林美荣
黄明雄
张包铮
陈文驹
|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
1992 |
0 |
|
14
|
半导体激光放大器中超短光脉冲放大过程的研究 |
邱昆
高以智
|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15
|
基于EDFA的超短光脉冲放大技术及其进展 |
余巧燕
曹文华
|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6
|
高功率单晶光纤超短脉冲放大技术研究进展(特邀) |
曹雪
李峰
赵华龙
王屹山
周伟
沈德元
|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7
|
包括振动弛豫的超短光脉冲染料放大器理论分析 |
方学信
陈国夫
许林
王贤华
侯洵
|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
1994 |
0 |
|
18
|
自相似抛物脉冲光纤放大器中超短脉冲的演化特性 |
涂成厚
雷霆
朱辉
李勇男
郭文刚
魏岱
吕福云
|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9
|
|
19
|
紫外超短脉冲的准分子激光放大技术 |
张艳琳
游利兵
王宏伟
王琪
胡泽雄
范军
方晓东
|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20
|
基于光参量过程直接产生高重频超短脉冲序列 |
王文昊
周冰洁
章艳芳
王静
马金贵
张浩
钱列加
|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