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宽带电力线载波OFDM信道估计 被引量:5
1
作者 孙增友 凌霞 +1 位作者 李欢欢 滕志军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2-125,131,共5页
正交频分复用(OFDM)是电力线高速数据传输的有效调制技术。而电力线信道的时频双选择性造成OFDM系统的频率偏移,导致载波间干扰(inter-carrier interference,ICI)。为准确掌握信道特性,提出了基于离散长球序列-基扩展模型(DPSS-BEM)的... 正交频分复用(OFDM)是电力线高速数据传输的有效调制技术。而电力线信道的时频双选择性造成OFDM系统的频率偏移,导致载波间干扰(inter-carrier interference,ICI)。为准确掌握信道特性,提出了基于离散长球序列-基扩展模型(DPSS-BEM)的宽带电力线载波OFDM信道估计方法。采用二维DPSS-BEM对电力线信道进行建模,将电力线信道视为二维正交分量的线性加权,并利用导频位置的训练信息和最小二乘法估计权值。仿真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跟踪电力线信道变化,改善信道的归一化均方误差和误码率性能,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减少载波间的相互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线信道 DPSS-BEM 宽带电力线载波 信道估计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的FFT实现 被引量:10
2
作者 迟海明 陈翔 +1 位作者 周春良 唐晓柯 《电子测量技术》 2018年第22期5-9,共5页
在分析了基4 FFT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迭代计算1 024点基4 FFT的一种数字逻辑实现结构。蝶形计算单元使用共享寄存器和共享复数乘法器来减少面积,同时通过流水线设计降低延时。设计了一种存储结构通过存储器分组、交叉连接及特定的访问... 在分析了基4 FFT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迭代计算1 024点基4 FFT的一种数字逻辑实现结构。蝶形计算单元使用共享寄存器和共享复数乘法器来减少面积,同时通过流水线设计降低延时。设计了一种存储结构通过存储器分组、交叉连接及特定的访问时序实现两路蝶形计算单元无等待访问。块浮点单元根据每次迭代计算得到的最大值实时压缩数据,提高了数据处理的动态范围。旋转因子单元通过正弦对称性,将旋转因子存储空间减小75%。通过MATLAB仿真,定点FFT的输出信噪比达50.4 dB。相应的RTL实现通过Systemverilog得以验证。采用SMIC 40 nm LOGIC0040LL标准单元库综合,在PVT为ss/0.99 V/-40℃下,最高时钟为310.5 MHz,吞吐量为2.11 Gbps,面积为161.36 kGE,功耗为10.14 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 快速傅立叶变换 迭代 蝶形运算 块浮点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宽带电力载波的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5
3
作者 孙增友 李依潼 吉海强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6-79,共4页
电能质量正确的传输、检测、评估和分类是对电网评估的关键。本文设计了基于宽带电力线载波的电能质量监测系统,阐述了宽带电力线载波传输的基本原理,完成了各相关部分的软硬件设计,并对某冷轧厂的电能质量进行测量,实测结果表明,该监... 电能质量正确的传输、检测、评估和分类是对电网评估的关键。本文设计了基于宽带电力线载波的电能质量监测系统,阐述了宽带电力线载波传输的基本原理,完成了各相关部分的软硬件设计,并对某冷轧厂的电能质量进行测量,实测结果表明,该监测系统测量准确度高,可靠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宽带电力线载波 监测系统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电力线宽带载波通信系统发射端物理层的实现 被引量:4
4
作者 金鑫 张乐平 +1 位作者 罗鸿轩 胡珊珊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78-83,118,共7页
文章分析了载波通信的现状,以及宽带载波测量的关键因素。研究了低压电力线宽带载波通信系统物理层发射端的结构,该物理层发射端由信道编码、星座映射、IFFT、循环前缀与加窗、正交调制和加前导等模块构成,针对上述模块从算法实现的角... 文章分析了载波通信的现状,以及宽带载波测量的关键因素。研究了低压电力线宽带载波通信系统物理层发射端的结构,该物理层发射端由信道编码、星座映射、IFFT、循环前缀与加窗、正交调制和加前导等模块构成,针对上述模块从算法实现的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文章对Turbo交织模块、编码模块、IFFT模块等关键模块的FPGA实现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和分析。该实现方案对宽带载波标准信号生成设备研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电力线宽带载波通信 OFDM调制 TURBO编码 信道交织 分集拷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宽带载波的全自动低压配电网信道模拟系统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毅 田富公 +2 位作者 叶君 孙洪亮 龙方家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30-34,70,共6页
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是当前智能电网通信研究热点,其产品标准和检验技术规范正在制定中。目前缺乏针对复杂电力线信道进行模拟的测试装置和相应标准。文章以智能配电网全自动载波信道模拟试验系统为背景,分析了宽带电力线载波测试装... 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是当前智能电网通信研究热点,其产品标准和检验技术规范正在制定中。目前缺乏针对复杂电力线信道进行模拟的测试装置和相应标准。文章以智能配电网全自动载波信道模拟试验系统为背景,分析了宽带电力线载波测试装置的系统架构、设计原理及功能,并实测该系统在不同配电参数下的信道特性,验证了该系统模拟场外通信环境的可行性和灵活性。在信道模拟基础上,提出宽带电力线载波产品通信性能测试项目、测试方法及评价方式,为实验室载波通信模拟技术提供整套集成方案,为系统化解决产品检测和验收提供一种便捷、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电力线载波 信道模拟 信道特性 系统性能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电力集抄上行通信信号盲区解决方案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张秋雁 丁超 +1 位作者 邓春花 陈伟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27-30,共4页
为解决用电信息采集设备因安装在移动信号盲区,而导致GPRS/CDMA模块通信无法上线的问题,文中介绍了一种基于宽带载波通信技术的无线信号中继器设备——宽带电力线载波无线信号中继器。宽带电力线载波无线信号中继器由数据转换单元、本... 为解决用电信息采集设备因安装在移动信号盲区,而导致GPRS/CDMA模块通信无法上线的问题,文中介绍了一种基于宽带载波通信技术的无线信号中继器设备——宽带电力线载波无线信号中继器。宽带电力线载波无线信号中继器由数据转换单元、本地单元和远程单元组成,本地单元与远程单元间通过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进行通信。在使用原有终端与GPRS/CDMA远程通信模块的条件下,加装宽带电力线载波无线信号中继器,可使信号不良区域的终端实现与主站实时数据交互。通过试验测试表明,宽带电力线载波无线信号中继器具有良好的通信实时性和可靠性,能够较好地满足低压电力集抄系统上行通信对于通信技术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集抄 上行通信 宽带电力线载波 中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智能售用电管理系统的应用及技术 被引量:15
7
作者 朱国富 张晓东 +1 位作者 闫书芳 赵军平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3-16,共4页
基于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智能售用电管理系统,是对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补充和完善,主要针对国网公司目前无法覆盖的用户和区域提供有序用电管理,融合远程网络充值、本地CPU卡充值和移动充值技术,解决不同用电用户的缴费收费... 基于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智能售用电管理系统,是对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补充和完善,主要针对国网公司目前无法覆盖的用户和区域提供有序用电管理,融合远程网络充值、本地CPU卡充值和移动充值技术,解决不同用电用户的缴费收费管理需求。从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架构和应用现状到用电采集系统的关键技术做了简单的分析,重点介绍了智能售用电管理系统在园区级、社区级等领域用电用户的应用技术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智能售用电 远程网络充值 移动充值 电力线宽带载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rkov-Middleton脉冲噪声模型的硬件实现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毅 胡学涛 +3 位作者 侯兴哲 叶君 郑可 李松浓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168-176,共9页
影响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关键因素之一是随机突发的脉冲噪声。目前的噪声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建模上,缺乏标准化的电力线噪声硬件实现方法。文中深入研究Markov-Middleton脉冲噪声模型,分析产生Markov性质的脉冲序列原理,利用System Gen... 影响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关键因素之一是随机突发的脉冲噪声。目前的噪声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建模上,缺乏标准化的电力线噪声硬件实现方法。文中深入研究Markov-Middleton脉冲噪声模型,分析产生Markov性质的脉冲序列原理,利用System Generator和Xilinx Vivado联合仿真工具,设计出具有随机突发特性的电力线噪声生成系统,并完成该系统的硬件实现。通过对比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输出、Middleton Class A模型仿真与实测电力线噪声的统计特性,证明了该硬件实现方法能够生成具有随机突发性和时间相关性的脉冲噪声。通过搭建实验室环境下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测试不同参数下噪声对通信成功率的影响程度,对比其他的硬件实现方法,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 Markov-Middleton System GENERATOR XILINX VIVADO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约主编寄语
9
作者 陈皓勇 许爱东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共2页
近年来,电力物联网的概念引起多方面广泛关注,它总体上包括3方面的涵义:1)物联网技术(LPWAN、5G等)在电力行业的应用,作为传统电力信息化、自动化的延伸,主要是获取边缘数据(“电力+物联网”);2)通过物联网技术获取电力用户用电数据,通... 近年来,电力物联网的概念引起多方面广泛关注,它总体上包括3方面的涵义:1)物联网技术(LPWAN、5G等)在电力行业的应用,作为传统电力信息化、自动化的延伸,主要是获取边缘数据(“电力+物联网”);2)通过物联网技术获取电力用户用电数据,通过数据科学方法处理其中所包含的大量有价值的社会经济信息并为各行各业提供决策支撑(“物联网+电力”);3)利用电力线作为通信介质(如宽带电力线载波HPLC),网随电通,传输其他非电气量数据(如水、电、气、热四表合一集抄)(“电网也是物联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信息化 四表合一 社会经济信息 物联网 集抄 通信介质 宽带电力线载波 数据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LC通信的配电场域网时间精准同步策略 被引量:6
10
作者 肖宇 邓汉钧 +3 位作者 黄瑞 刘谋海 任卫军 刘宣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4-142,共9页
配电场域网内各节点高精准的时间同步,是实现其业务实时性与精益化的重要技术支撑。针对基于高速电力线宽带载波通信的配电场域网,文中设计了一种时间逐级逐步精准同步策略。首先,通信主站通过远程通信网对场域网中心节点实时校时,使其... 配电场域网内各节点高精准的时间同步,是实现其业务实时性与精益化的重要技术支撑。针对基于高速电力线宽带载波通信的配电场域网,文中设计了一种时间逐级逐步精准同步策略。首先,通信主站通过远程通信网对场域网中心节点实时校时,使其成为场域网主时钟;其次,依托该场域网低时延性、广播机制和网络基准时间,对网内各节点时钟的时间和频率进行精准监测并获得其偏差;然后,通过重新标定节点时钟温补系数方式调整时钟频率,使节点时间在一个校时周期内逐步达到同步;最后,在实验室和应用现场对该场域网时间同步性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该场域网时间同步准确度在±0.23 s/d以内,比窄带电力线载波配电场域网提高了28%,且避免了在时间同步过程中出现时间空档或时间重复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系统 配电场域网 高速电力线宽带载波通信 时间同步策略 网络基准时间 晶振温补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LC与RF自适应通信的配用电异构场域网 被引量:11
11
作者 黄瑞 刘超 +3 位作者 刘谋海 余敏琪 肖湘奇 曾文伟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6-83,共8页
为提高配用电场域网连通率和传输效率,构建了具有高速电力线载波和微功率无线通信能力的配用电双模异构场域网。首先,详细论述该场域网的拓扑结构、中心结点组网过程、游离节点动态入网流程和网络动态维护机制。其次,设计混合路由表的... 为提高配用电场域网连通率和传输效率,构建了具有高速电力线载波和微功率无线通信能力的配用电双模异构场域网。首先,详细论述该场域网的拓扑结构、中心结点组网过程、游离节点动态入网流程和网络动态维护机制。其次,设计混合路由表的路由度量机制与改进的层数限制最短路径路由算法。最后,依据实时混合路由表,网络节点自适应选择最优链路以最佳速率进行数据传输。实验结果表明,该场域网提高了智能电表与中心节点的连通率,减少了网络层级,提高了传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用电网络 场域网 异构网络 高速电力线宽带载波 微功率无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模异构配电场域网多径并发传输动态决策算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叶方彬 孙剑桥 +2 位作者 姜驰 赵羚 汪金荣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144-151,共8页
为提高配电场域网节点间的传输速率和连通率,构建了具有高速电力线宽带载波和微功率无线通信能力的混合多径双模异构配电场域网。首先论述了该场域网的拓扑结构、组网过程以及维护机制。其次设计了一种滑动窗口加权平均链路度量方法,采... 为提高配电场域网节点间的传输速率和连通率,构建了具有高速电力线宽带载波和微功率无线通信能力的混合多径双模异构配电场域网。首先论述了该场域网的拓扑结构、组网过程以及维护机制。其次设计了一种滑动窗口加权平均链路度量方法,采用改进的跳数受限Bellman-ford最短路径算法计算混合多径路由,并使用最近最多使用策略对各节点路由进行分散更新。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自适应多径并发数据传输动态决策算法。最后将构建的该场域网应用到配电信息采集系统中,并在实验室和工程现场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场域网比单模场域网在提高抄收率和缩短抄收时间方面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配电网络 双模异构场域网 多径并发传输 高速电力线宽带载波 微功率无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