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S量子点表面巯基酸分子排列方式的宽带和频光谱研究
1
作者 刘晨西 吴雪娇 +4 位作者 何玉韩 郭伟 杨亨婷 刘晓琳 王朝晖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8-433,共6页
巯基酸是一种常用的量子点表面配体,对量子点的光电属性和催化活性具有重要影响.用宽带和频光谱(BBSFG)研究巯基酸分子(HS-(CH2)n-COOH,n=2,5,10)在Au膜和CdS量子点表面的排列方式.结果表明:在Au膜表面,3种自组装巯基酸单分子膜都是较... 巯基酸是一种常用的量子点表面配体,对量子点的光电属性和催化活性具有重要影响.用宽带和频光谱(BBSFG)研究巯基酸分子(HS-(CH2)n-COOH,n=2,5,10)在Au膜和CdS量子点表面的排列方式.结果表明:在Au膜表面,3种自组装巯基酸单分子膜都是较有序的排列,可以检测到与巯基和羧基相连的2个亚甲基的C-H振动和频谱峰.而在CdS量子点表面,短链的巯基丙酸和巯基己酸处于较无序的混乱包覆状态,检测不到C-H振动和频谱峰;但长链的巯基十一烷基酸在CdS量子点表面呈较有序的类似反胶束状的排列,可以检测到与羧基相连的亚甲基的C-H振动和频谱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和频光谱 CDS量子点 排列方式 巯基酸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体系中金电极表面硫氰根离子的宽带和频光谱研究
2
作者 徐媚 王静静 +3 位作者 皇甫至超 王瑛 何玉韩 王朝晖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9-325,共7页
本文使用宽带和频光谱研究不同电位下碱性溶液中多晶金电极表面硫氰根离子(SCN-)的吸附行为.在-1.1 V^0.2 V(vs.SCE),C—N伸缩振动的Stark斜率的变化表明,随着电位正移,SCN-在金电极表面从N端吸附变为S端吸附.在较正电位下,C—N伸缩振... 本文使用宽带和频光谱研究不同电位下碱性溶液中多晶金电极表面硫氰根离子(SCN-)的吸附行为.在-1.1 V^0.2 V(vs.SCE),C—N伸缩振动的Stark斜率的变化表明,随着电位正移,SCN-在金电极表面从N端吸附变为S端吸附.在较正电位下,C—N伸缩振动具有Fano线型.这是因为金的费米能级随电位的正移而降低,和频过程中金的电子跃迁方式从带内跃迁(sp→sp)变为带间跃迁(d→sp),造成金基底与表面吸附SCN-和频信号的相对相位改变.实验表明,通过研究和频光谱线型随电位的变化可以获取电极表面电子能级相对位置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和频光谱 金电极 硫氰根离子 碱性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和金表面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自组装膜的和频光谱谱峰线型研究
3
作者 杨亨婷 王静静 +4 位作者 何玉韩 郭伟 刘晓琳 余文静 王朝晖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34-839,共6页
利用宽带和频光谱(BB-SFG)对Cu和Au表面的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APDTC)自组装膜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Cu表面APDTC的SFG共振谱峰为叠加在基底宽带非共振谱峰上的正峰,其与Cu基底的相对相位约为0;而在Au表面,共振谱峰为负峰,相对相位约为π.... 利用宽带和频光谱(BB-SFG)对Cu和Au表面的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APDTC)自组装膜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Cu表面APDTC的SFG共振谱峰为叠加在基底宽带非共振谱峰上的正峰,其与Cu基底的相对相位约为0;而在Au表面,共振谱峰为负峰,相对相位约为π.烷基十八硫醇自组装膜的SFG中也观察到相似的线型变化.X射线衍射(XRD)谱分析表明Cu表面有氧化峰,而Au表面没有,这是由于Cu在自组装过程中发生了自发氧化.因此,Cu表面的SFG信号来自于氧化物,而Au表面的信号来自于金属本身,两者绝对相位的不同造成其表面分子与基底相对相位的差异,使APDTC分子SFG共振谱峰分别表现为正峰和负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和频光谱 自组装膜 谱线线型 相对相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