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宽体金线蛭大棚陆基设施养殖模式试验
1
作者 胡晓波 金敬中 +3 位作者 陆静 姚德强 富琳桦 孙伟杰 《科学养鱼》 2025年第4期49-50,共2页
笔者于2023年在壹蛭(浙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宽体金线蛭的大棚陆基设施养殖试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生产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广大养殖主体参考。一、设施建设1.场地条件试验在浙江省桐乡市高桥街道骑力村的壹蛭(浙江)生物科... 笔者于2023年在壹蛭(浙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宽体金线蛭的大棚陆基设施养殖试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生产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广大养殖主体参考。一、设施建设1.场地条件试验在浙江省桐乡市高桥街道骑力村的壹蛭(浙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水蛭养殖中心进行,交通便利,靠近自然河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体金线 经济效益 养殖模式 大棚陆基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养殖槽规格、放养密度下宽体金线蛭生产与效益分析
2
作者 陆静 孙伟杰 +2 位作者 胡晓波 姚德强 金敬中 《江西水产科技》 2025年第4期21-23,共3页
为探索不同养殖槽规格、不同放养密度下宽体金线蛭集约化养殖效果,试验组选取大槽(58 m^(2)/个)、小槽(23 m^(2)/个)两种规格,分别设为A、B组,每组设定3个放养密度梯度:120条/m^(2)、150条/m^(2)、180条/m^(2),每个放养密度设置2个平行... 为探索不同养殖槽规格、不同放养密度下宽体金线蛭集约化养殖效果,试验组选取大槽(58 m^(2)/个)、小槽(23 m^(2)/个)两种规格,分别设为A、B组,每组设定3个放养密度梯度:120条/m^(2)、150条/m^(2)、180条/m^(2),每个放养密度设置2个平行,开展宽体金线蛭养殖试验,对其生长情况、成活率、产量、经济效益等进行对比。养殖138 d后起捕,结果显示:在两种养殖槽规格下,宽体金线蛭单位产量、单位效益均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同一养殖密度下,小槽宽体金线蛭的成活率、单位产量、单位效益均高于大槽。宽体金线蛭设施化养殖在槽面积23 m^(2),养殖密度180条/m^(2)时,达到最高成活率45.18%、最高单位产量1.29 kg/m^(2)、单位效益128元/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体金线 集约化养殖 设施化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体金线蛭体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郝爽 刘肖莲 +5 位作者 李翰林 姚学良 张墨池 雷卫震 张萍 白晓慧 《江西水产科技》 2024年第5期43-48,共6页
宽体金线蛭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具有通经、消肿等功效,广泛应用于传统中医药和现代医药学等方面,许多学者对其化学成分开展深入研究,目前已报道了多种蛋白多肽类、蝶啶类、脂质类等具有抗凝血、抗血栓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本文对宽体金线... 宽体金线蛭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具有通经、消肿等功效,广泛应用于传统中医药和现代医药学等方面,许多学者对其化学成分开展深入研究,目前已报道了多种蛋白多肽类、蝶啶类、脂质类等具有抗凝血、抗血栓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本文对宽体金线蛭体成分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相关基础研究和药用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体金线 营养成分 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体金线蛭源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祝林 覃晓曼 +1 位作者 刘峰 苏应兵 《南方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474-3486,共13页
【目的】对引起湖北省荆州市太湖养殖基地宽体金线蛭急性死亡的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为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宽体金线蛭养殖业健康发展。【方法】从患病宽体金线蛭病变组织中分离细菌并进行人工感染试验,通过形... 【目的】对引起湖北省荆州市太湖养殖基地宽体金线蛭急性死亡的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为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宽体金线蛭养殖业健康发展。【方法】从患病宽体金线蛭病变组织中分离细菌并进行人工感染试验,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鉴定、16S rRNA序列分析、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等方法确定其分类地位。同时,通过PCR检测分离菌株的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携带情况,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其药物敏感性,并进行中药抑菌试验。【结果】从患病的宽体金线蛭病变组织中分离到菌株W23,人工感染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W23具有较高致病性,通过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初步判断其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16S rR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菌株W23与维氏气单胞菌参考菌株具有高度相似性,并在系统发育进化树中与其聚为一支。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分离菌株W23携带whiB3、Fla、Act、Lip、Aer、Ela共6种毒力基因和blaTEM、tetA、qnrS共3种耐药基因。此外,分离菌株W23具有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对数生长期为接种后5~9 h。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W23对多黏菌素B、四环素和氧氟沙星等10种抗生素敏感,对头孢氨苄和复方新诺明2种抗生素中度敏感,对苯唑西林、青霉素和头孢唑林等7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中药抑菌试验结果表明,乌梅、五倍子、五味子和苏木对分离菌株W23有明显抑制效果。【结论】维氏气单胞菌是引起湖北省荆州市太湖养殖基地宽体金线蛭急性死亡的病原菌,其携带6种毒力基因和3种耐药基因,具有较高的致病性。在宽体金线蛭养殖过程中可选用乌梅、五倍子、五味子和苏木对维氏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的疾病进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体金线 维氏气单胞菌 毒力基因 药物治疗 多位点序列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藻粉对宽体金线蛭生长、酶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影响
5
作者 闫晶男 吴怡蓉 +2 位作者 张雨婷 江玲丽 高有领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74-983,共10页
为揭示方形环棱螺搭配投喂蛋白核小球藻粉或螺旋藻粉对宽体金线蛭生长、消化酶活性、抗凝血酶活性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将体质量(4.15±0.03)g的宽体金线蛭随机放入38.5 cm×27.5 cm×13.5 cm的透明塑料盒中,每盒20条,分... 为揭示方形环棱螺搭配投喂蛋白核小球藻粉或螺旋藻粉对宽体金线蛭生长、消化酶活性、抗凝血酶活性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将体质量(4.15±0.03)g的宽体金线蛭随机放入38.5 cm×27.5 cm×13.5 cm的透明塑料盒中,每盒20条,分别投喂方形环棱螺(螺组)、方形环棱螺加蛋白核小球藻粉(小球藻粉组)和方形环棱螺加螺旋藻粉(螺旋藻粉组)30 d,螺每1 d、藻粉每2 d投喂1次,养殖30 d时,测定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等生长相关基因的表达量,α-葡萄糖苷酶(α-GLU)、甘油三酯酶(ATGL)和蛋白酶(PT)消化酶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及免疫相关基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水蛭素(WP)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10、20 d和30 d小球藻粉组宽体金线蛭的体质量高于其他组(P<0.05),10 d的特定生长率高于螺组(P<0.05),25 d和30 d的高于螺旋藻粉组(P<0.05),30 d的摄食量高于其他两组(P<0.05),饲料系数在10 d优于螺组,且在30 d优于螺旋藻粉组(P<0.05);养殖30 d后,各组存活率在91.67%以上;小球藻粉组和螺旋藻粉组抗凝血酶活性在30 d均高于螺组(P<0.05),小球藻粉组的脂肪酶活性高于螺组和螺旋藻粉组(P<0.05);小球藻粉组宽体金线蛭的GH、IGF1和PT基因表达量在30 d高于螺旋藻粉组且小球藻粉组的GH和PT基因表达量高于螺组(P<0.05)。综上所述,蛋白核小球藻粉作为辅助饵料与方形环棱螺搭配投喂宽体金线蛭30 d,显著促进了生长,提高了脂肪酶和抗凝血酶的活性,影响了相关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体金线 蛋白核小球藻粉 螺旋藻粉 生长 消化酶 抗凝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体金线蛭(水蛭)、青虾高效生态混养技术试验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山宝 《当代水产》 2024年第2期72-73,共2页
1材料与方法1.1塘口条件试验塘口各项条件优良,面积8亩,池塘水深2m,塘埂四周建防逃和防鸟网,防止鸟类危害,进排水口设置双层钢丝网,防止敌害进入及水蛭、青虾逃逸。1.2放养前准备1.2.1清塘消毒每亩用120~150kg生石灰干法消毒,包括塘埂,... 1材料与方法1.1塘口条件试验塘口各项条件优良,面积8亩,池塘水深2m,塘埂四周建防逃和防鸟网,防止鸟类危害,进排水口设置双层钢丝网,防止敌害进入及水蛭、青虾逃逸。1.2放养前准备1.2.1清塘消毒每亩用120~150kg生石灰干法消毒,包括塘埂,并曝晒一周以上,彻底杀灭黄鳝、黑鱼、鲇鱼、细菌、病毒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排水口 宽体金线 试验塘 青虾 防逃 放养前准备 钢丝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北地区宽体金线蛭亲蛭培育与苗种繁育技术
7
作者 李项岳 高兆明 +1 位作者 刘帅 时兴杰 《农业知识》 2024年第6期32-34,共3页
宽体金线蛭是养殖最为广泛的特种水产药用动物之一,养殖效益显著,近年来在鲁北地区推广已近千亩,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当地地域环境的亲蛭培育与苗种繁育技术。本文基于工作实践和深入调查,对宽体金线蛭亲蛭培育和苗种繁育技术及养殖效益... 宽体金线蛭是养殖最为广泛的特种水产药用动物之一,养殖效益显著,近年来在鲁北地区推广已近千亩,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当地地域环境的亲蛭培育与苗种繁育技术。本文基于工作实践和深入调查,对宽体金线蛭亲蛭培育和苗种繁育技术及养殖效益进行了系统总结与探讨,旨在为养殖者提供科学、实用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北地区 宽体金线 培育 苗种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宽体金线蛭肠道菌群多样性分析
8
作者 梁照东 崔庆华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3期35-39,共5页
为探究宽体金线蛭肠道与土壤环境中细菌群落多样性差异,本研究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了该物种肠道和土壤中的细菌群落。结果表明,金线蛭肠道和土壤样品中的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存在明显差异,表明土壤对肠道细菌群落的建立影响不... 为探究宽体金线蛭肠道与土壤环境中细菌群落多样性差异,本研究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了该物种肠道和土壤中的细菌群落。结果表明,金线蛭肠道和土壤样品中的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存在明显差异,表明土壤对肠道细菌群落的建立影响不大。与土壤样品相比,肠道样品中的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明显降低;肠道中的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40.64%、变形杆菌(Proteobacteria)28.94%和拟杆菌门(Bacteroidota)16.20%等,土壤中的优势菌门为变形杆菌48.95%、拟杆菌门16.69%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14.85%等;肠道中优势属为气单胞菌属(Aeromonas)23.76%、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9.98%和刺骨鱼属(Epulopiscium)8.16%。土壤类群中优势属为氢噬胞菌属(Hydrogenophaga)6.16%、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11.36%和气单胞菌属5.26%。两者在转运通路、碳循环通路和免疫等方面存在差异。研究结果为了解宽体金线蛭的肠道细菌群落及与土壤环境间的关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体金线 肠道菌群 土壤菌群 菌群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质对两种规格宽体金线蛭越冬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郭坤 罗鸣钟 +4 位作者 杨代勤 罗静波 阮国良 魏蘶 李锐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8-101,共4页
为寻找宽体金线蛭(Whitmania pigra)合适的越冬基质,以完善其人工养殖技术,选择两种规格(规格Ⅰ:(10.14±0.66)g/尾和规格Ⅱ:(3.03±0.34)g/尾)的宽体金线蛭,设置土壤、稻草、水、土壤和稻草混合基质(土壤、稻草质量比1∶1)4种... 为寻找宽体金线蛭(Whitmania pigra)合适的越冬基质,以完善其人工养殖技术,选择两种规格(规格Ⅰ:(10.14±0.66)g/尾和规格Ⅱ:(3.03±0.34)g/尾)的宽体金线蛭,设置土壤、稻草、水、土壤和稻草混合基质(土壤、稻草质量比1∶1)4种基质,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基质对其越冬的影响,实验周期102d。结果显示:4种基质中两种规格宽体金线蛭的存活率差异均不显著,其中土壤和稻草混合基质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水基质存活率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规格Ⅰ宽体金线蛭失重率均低于规格Ⅱ,且水基质中差异显著。实验第30~60天,即温度3~8℃时,宽体金线蛭死亡率最高,总体质量下降最多。结果表明,以土壤和稻草混合(质量比1∶1)作为基质,宽体金线蛭越冬存活率高,失重率低,是合适的越冬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体金线(whitmania pigra) 越冬 基质 规格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宽体金线蛭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8
10
作者 高明 侯建华 +2 位作者 刘玉芝 高玉红 李双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10547-10548,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对宽体金线蛭的生长的影响,为宽体金线蛭的人工养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在不同温度(15、20、25、30℃)下养殖20d,每组2d测1次体重,比较各组宽体金线蛭的日增重。[结果]15、20、25、30℃条...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对宽体金线蛭的生长的影响,为宽体金线蛭的人工养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在不同温度(15、20、25、30℃)下养殖20d,每组2d测1次体重,比较各组宽体金线蛭的日增重。[结果]15、20、25、30℃条件下平均日增重分别为2.04%、2.99%、3.23%、0.62%。在15~2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其生长明显加快(P〈0.05);20~25℃平均日增重率最高,达到2.99%~3.23%,差异不显著(P〉0.05);超过30℃则宽体金线蛭生长显著下降,存活率为55%。[结论]宽体金线蛭生长的适宜温度是2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体金线 温度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体金线蛭基因组SSR序列特征分析及其分子标记开发 被引量:10
11
作者 熊良伟 王帅兵 +4 位作者 岳丽佳 王建国 陶桂庆 徐亮 王权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298-2303,共6页
【目的】分析宽体金线蛭基因组SSR序列特征,并开发多态性SSR分子标记,为宽体金线蛭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及良种选育等提供有效的分子标记。【方法】利用基因组de novo测序技术对宽体金线蛭基因组进行扫描,通过序列拼接得到基因组序列,利用... 【目的】分析宽体金线蛭基因组SSR序列特征,并开发多态性SSR分子标记,为宽体金线蛭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及良种选育等提供有效的分子标记。【方法】利用基因组de novo测序技术对宽体金线蛭基因组进行扫描,通过序列拼接得到基因组序列,利用Tandem Repeats Finder v4.09查找拼接序列SSR位点,分析SSR序列特征并使用PRIMER3 Input(version 2.3.7)设计引物,随机选择三碱基、四碱基和五碱基SSR分子标记引物50对对8份宽体金线蛭DNA样品进行PCR验证,并以多态性SSR分子标记分析宽体金线蛭江苏高邮群体遗传多样性。【结果】测序拼接共得到148803个scaffolds序列,scaffold序列长度181~564229 bp,平均1544 bp,总长度230 Mb,N50为5948 bp,GC含量36.94%。宽体金线蛭基因组中三碱基重复SSR位点最多,有136890个,占总SSR位点的68.43%;其次为四碱基重复,有33769个,占总SSR位点的16.88%;六碱基、五碱基、二碱基和单碱基重复分别有11813、7110、6546和3907个,占总SSR位点的5.91%、3.55%、3.27%和1.95%。基序为AAT/ATA/TAA/ATT/TTA/TAT的SSR位点数量最多,其次为ATG/TGA/GAT/TAC/ACT/CTA、AGT/GTA/TAG/TCA/CAT/ATC和AAC/ACA/CAA/TTG/TGT/GTT,其他基序位点数量较少。有11871个SSR位点设计出引物,占总SSR位点的5.93%;选择的50对引物中有18对引物在8份宽体金线蛭DNA样品中具有多态性;群体遗传多样性检测发现宽体金线蛭江苏高邮群体18个SSR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Na)3.81个,观测杂合度(HO)为0.0000~0.6429,平均为0.3631,期望杂合度(He)0.0701~0.7792,平均为0.4869,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低。【结论】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发SSR分子标记效率高,且新开发的18个宽体金线蛭SSR分子标记多态性丰富,可用于宽体金线蛭资源保护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体金线 基因组 denovo测序 SSR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理种群宽体金线蛭繁殖力及其初孵稚蛭、幼蛭成活率和生长指标比较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信海 姜爱兰 +3 位作者 唐金玉 丁辰龙 吴学军 蔺玉华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76-582,共7页
为探究异地引进的宽体金线蛭Whitmania pigra苗种是否适合本地养殖,对江苏省宿迁市的骆马湖(SQ)、江苏省兴化市的乌巾荡(XH)、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的太湖(WJ)、湖北省大悟县竹竿河(DWX)和黑龙江省宾县的松花江(BX) 5个不同地理种群的野... 为探究异地引进的宽体金线蛭Whitmania pigra苗种是否适合本地养殖,对江苏省宿迁市的骆马湖(SQ)、江苏省兴化市的乌巾荡(XH)、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的太湖(WJ)、湖北省大悟县竹竿河(DWX)和黑龙江省宾县的松花江(BX) 5个不同地理种群的野生宽体金线蛭亲蛭的繁殖力,稚蛭第21天时的成活率、生长指标,以及幼蛭第121天时的成活率、生长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区在亲蛭体质量间无显著性差异(P>0. 05)的情况下,其各自平均产卵茧数量、卵茧平均质量和平均出苗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 05),种蛭平均体质量与卵茧的平均质量、卵茧的平均出苗数量均成正比;各地区间稚蛭第21天时的成活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 05),黑龙江宾县稚蛭从第11天起生长指标明显低于其他4个地区;江苏3个地区幼蛭第121天时的成活率明显高于黑龙江宾县和湖北大悟县幼蛭,黑龙江宾县幼蛭从第30天起生长指标明显低于其他4个地区。研究表明,江苏3个地区的宽体金线蛭较适宜本地区养殖,夏季水温应控制在30℃以下,在宽体金线蛭的养殖购种时最好选择与本地环境相近的亲本和蛭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体金线 不同地理种群 繁殖力 成活率 生长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水产药物对宽体金线蛭幼苗的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郭坤 罗鸣钟 +2 位作者 阮国良 魏巍 李锐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96-601,共6页
在水温(25.0±1.5)℃、pH 7.2~7.8、溶解氧(6.0±0.5)mg/L条件下,将体质量(0.062±0.006)g的宽体金线蛭幼蛭置于10 cm×10 cm×5 cm的80目网袋中,网袋浸于40 cm×50 cm×30 cm的塑料水箱中并固定,采用半静... 在水温(25.0±1.5)℃、pH 7.2~7.8、溶解氧(6.0±0.5)mg/L条件下,将体质量(0.062±0.006)g的宽体金线蛭幼蛭置于10 cm×10 cm×5 cm的80目网袋中,网袋浸于40 cm×50 cm×30 cm的塑料水箱中并固定,采用半静水式试验方法研究硫酸铜、聚维酮碘、高锰酸钾和辛硫磷对宽体金线蛭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硫酸铜、聚维酮碘、高锰酸钾和辛硫磷对宽体金线蛭幼苗的24 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0.579、78.173、3.956、0.978 mg/L;48 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0.389、67.898、3.327、0.836 mg/L;72 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0.280、62.747、2.703、0.611 mg/L;96 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0.241、56.058、2.313、0.493 mg/L;其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53、15.367、0.706、0.183 mg/L。对照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毒性分类标准,硫酸铜和辛硫磷对宽体金线蛭幼苗属高毒物,高锰酸钾属中毒物,而聚维酮碘属低毒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体金线 水产药物 急性毒性 半致死质量浓度 安全质量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湿度及稻草基质对宽体金线蛭繁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郭坤 罗鸣钟 +3 位作者 苏应兵 田进松 覃铸 王成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918-1922,共5页
【目的】探明土壤湿度及稻草作为基质对宽体金线蛭繁殖性能的影响,为促进宽体金线蛭规模化养殖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规格整齐的2龄性成熟且具有生殖环带的宽体金线蛭亲本放养到30%、40%、50%、60%和70%等5个土壤湿度及40%湿度... 【目的】探明土壤湿度及稻草作为基质对宽体金线蛭繁殖性能的影响,为促进宽体金线蛭规模化养殖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规格整齐的2龄性成熟且具有生殖环带的宽体金线蛭亲本放养到30%、40%、50%、60%和70%等5个土壤湿度及40%湿度稻草基质的养殖箱中,分别观察其亲本存活率、产茧数、卵茧规格、卵茧孵化率及孵化量情况。【结果】经过30 d的繁殖周期,不同土壤湿度下的宽体金线蛭亲本存活率、产卵茧数和产茧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下同),但所产卵茧规格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其中,土壤湿度为60%时,亲本存活率、产卵茧数及产茧率最高,土壤湿度为30%时最低。通过拟合的回归方程计算得出:土壤湿度为58.80%时,卵茧孵化率最高,达95.56%;土壤湿度为57.61%时,卵茧孵化量最高,为27.59尾。40%湿度稻草基质条件下的宽体金线蛭亲本存活率、产卵茧数和产茧率均显著低于相同湿度土壤基质的结果;在两种基质条件下,宽体金线蛭卵茧的孵化率和孵化量也无显著差异,孵化率均高于90.00%,孵化量为20.67~22.00尾。【结论】土壤湿度对宽体金线蛭的繁殖性能和卵茧孵化效果影响显著,但对所产卵茧规格无显著影响,其中以土壤湿度保持在60%时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体金线 土壤湿度 稻草基质 繁殖性能 孵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体金线蛭有效成分分子量分布和纯化工艺考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少平 孟莹 +10 位作者 李亚男 宋晓光 李秉润 于帅 刘庆丰 王升光 于盈盈 刘国飞 高鹏 代龙 杨培民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596-2598,共3页
目的:采用不同方法对宽体金线蛭活性溶液进行不同分子量的含量测定和物质分离,获得最优条件。方法:采用不同分子通透性的透析膜对宽体金线蛭活性溶液进行分子量的含量测定。再分别采用大孔树脂、Q Sepharose FF、SP Sepharose FF对宽体... 目的:采用不同方法对宽体金线蛭活性溶液进行不同分子量的含量测定和物质分离,获得最优条件。方法:采用不同分子通透性的透析膜对宽体金线蛭活性溶液进行分子量的含量测定。再分别采用大孔树脂、Q Sepharose FF、SP Sepharose FF对宽体金线蛭活性溶液进行纯化。通过考察不同纯化条件以达到分离有效物质的目的,并结合体外抗凝实验对最佳组分进行活性检测。结果:分别采用500 Da、1000 Da、3000 Da的透析膜对活性溶液进行分子量含量测定,得出<500 Da的物质占37.6%;500 Da^1000 Da的物质占到18.5%;1000 Da^3000 Da的物质占28.1%;>3000 Da物质占到15.7%。采用大孔树脂DA201-C处理得出50%乙醇洗脱液具有很好的活性。再采用Q Sepharose FF、SP Sepharose FF分别对宽体金线蛭活性溶液进行处理,采用不同洗脱剂进行洗脱然后进行活性验证得出1.0%Na Cl的p H值=8.5的Tris缓冲溶液洗脱组分活性比较强。结论:采用不同方法对宽体金线蛭活性溶液进行研究,获得较纯的活性组分,为后期的继续研究做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化 分子量 活性 宽体金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体金线蛭消化道的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立婧 王熙宇 +2 位作者 臧德法 孙岳松 黄旭雄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6期25-28,共4页
运用解剖学和组织学方法对宽体金线蛭消化道的结构进行了组织学研究。结果表明,宽体金线蛭的嗉囊向两侧伸出11对侧盲囊,第6对侧盲囊狭长并延伸到直肠两侧;咽主要由黏膜层、肌层和外膜构成,外膜几乎不可见;食道、嗉囊、肠和直肠管壁由黏... 运用解剖学和组织学方法对宽体金线蛭消化道的结构进行了组织学研究。结果表明,宽体金线蛭的嗉囊向两侧伸出11对侧盲囊,第6对侧盲囊狭长并延伸到直肠两侧;咽主要由黏膜层、肌层和外膜构成,外膜几乎不可见;食道、嗉囊、肠和直肠管壁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构成;咽和直肠的上皮具纹状缘。除肠外,其他消化道的上皮细胞均无发达的纤毛,且黏膜上皮皆为单层柱状上皮;除肠和直肠外,腺体及导管较少;直肠的黏膜肌层为内环外纵两层,其他各部均为纵行肌一层;消化道各部黏膜下层较发达;外膜为浆膜,与黏膜下层分界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体金线 消化道 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宽体金线蛭繁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高明 侯建华 李双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2期11305-11306,共2页
[目的]为水蛭的人工繁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不同温度对照组,研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宽体金线蛭的产卵和孵化,探讨宽体金线蛭的最佳产卵温度、最适孵化温度和孵化时间。[结果]宽体金线蛭产卵和孵化的最适温度是20~25℃,孵化时间为2... [目的]为水蛭的人工繁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不同温度对照组,研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宽体金线蛭的产卵和孵化,探讨宽体金线蛭的最佳产卵温度、最适孵化温度和孵化时间。[结果]宽体金线蛭产卵和孵化的最适温度是20~25℃,孵化时间为25 d左右。[结论]温度对宽体金线蛭繁殖的影响显著,在生产中应当注意对温度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体金线 繁殖 温度 孵化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体金线蛭多肽-锌螯合物的制备及其结构表征 被引量:4
18
作者 曾庆瑞 钱文举 +3 位作者 王梦璠 周宇 陈媛媛 韩曜平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15,共5页
以宽体金线蛭组织为蛋白源,用木瓜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组成的复合酶对宽体金线蛭组织进行酶解,然后将酶解得到的多肽与硫酸锌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经过硫化钠法定性测定,制备出一种多肽-锌螯合物。运用紫外、红外、荧光、X衍射分析技术... 以宽体金线蛭组织为蛋白源,用木瓜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组成的复合酶对宽体金线蛭组织进行酶解,然后将酶解得到的多肽与硫酸锌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经过硫化钠法定性测定,制备出一种多肽-锌螯合物。运用紫外、红外、荧光、X衍射分析技术对多肽和多肽-锌螯合物的结构进行初步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反应体系pH、多肽与锌的质量比、多肽浓度对宽体金线蛭多肽与七水合硫酸锌的螯合反应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多肽和多肽-锌螯合物的紫外、红外、荧光、X衍射图谱对比分析,发现两者的图谱明显改变,说明多肽加锌螯合后结构产生了显著变化;最后根据多肽与多肽-锌螯合物的红外光谱图和多肽金属螯合物的一些结构特性,推断出宽体金线蛭多肽-锌螯合物的一种可能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体金线 多肽 螯合物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箱养殖密度对宽体金线蛭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周文宗 张莺莺 +5 位作者 涂尾龙 王洪洋 曹建国 吴华莉 吕巍巍 谈永松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24期194-197,共4页
为研究养殖密度对宽体金线蛭(Whitmania pigra)生长性能的影响,将室外网箱养殖密度设计为30(D1)、40(D2)、50(D3)、60(D4) ind/m^2,试验持续35 d,试验结束后测定各组宽体金线蛭的生长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随着放养密度的... 为研究养殖密度对宽体金线蛭(Whitmania pigra)生长性能的影响,将室外网箱养殖密度设计为30(D1)、40(D2)、50(D3)、60(D4) ind/m^2,试验持续35 d,试验结束后测定各组宽体金线蛭的生长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宽体金线蛭的体质量和体长增加量随之增加,达到一定的养殖密度后,又转而下降;在养殖密度为50 ind./m^2的条件下,日增体质量最大;在养殖密度为40 ind./m^2的条件下,终末体长、日增体长和存活率最大。综合前人研究结果与生产实践来看,宜将养殖密度控制为40 ind./m^2,有助于保证宽体金线蛭虫体健康,并促进其较快地生长,结果可为网箱养殖宽体金线蛭适宜养殖密度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体金线 体质量 体长 存活率 养殖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体金线蛭疾病快速诊断及治疗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蔡丽娟 邹礼根 林启存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95-697,共3页
对发病宽体金线蛭进行常规体表检查后,用无菌操作方法进行病原微生物分离,分离的病原微生物用VITEK-32全自动化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鉴定,并用药敏纸片法对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氟哌酸、丁胺卡那霉素、四环素、恩诺沙星、强力霉素7种抗... 对发病宽体金线蛭进行常规体表检查后,用无菌操作方法进行病原微生物分离,分离的病原微生物用VITEK-32全自动化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鉴定,并用药敏纸片法对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氟哌酸、丁胺卡那霉素、四环素、恩诺沙星、强力霉素7种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以确定治疗发病宽体金线蛭的最适宜抗生素。试验结果表明:病原微生物经鉴定为阴沟肠杆菌,氟哌酸的敏感性最高。以50mg/kg剂量的氟哌酸伴入饵料口服,连用5 d;同时配合使用二氧化氯消毒剂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喂药3 d后病症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体金线 病原鉴定 快速诊断 药敏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