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精髓与我国刑罚体系的补正 被引量:20
1
作者 张小虎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1-140,259,共11页
宽严相济是我国的基本刑事政策,其核心内容是宽严互补及宽严交融。为了全面系统地贯彻这一基本刑事政策,我国《刑法》仍需予以宽严兼顾及轻重包容的刑罚补正体系。具体包括:增设财产刑的主刑,扩展资格刑的内容;提高有期徒刑的刑期,建立... 宽严相济是我国的基本刑事政策,其核心内容是宽严互补及宽严交融。为了全面系统地贯彻这一基本刑事政策,我国《刑法》仍需予以宽严兼顾及轻重包容的刑罚补正体系。具体包括:增设财产刑的主刑,扩展资格刑的内容;提高有期徒刑的刑期,建立无期徒刑缓刑制度,进一步完善死刑制度;构建刑罚与保安处分的双轨处罚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刑罚体系补正 《刑法》 主刑 附加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视检察侦查强制措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具体贯彻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爝 王强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8-103,共6页
职务犯罪侦查程序视域下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实现,应当立足于侦查主体、侦查对象和侦查场(侦查过程中调查取证和强制措施的适用)之三元结构,围绕被追诉人司法处遇这一核心论题展开。严密侦查措施及配套系统和改良刑事强制措施系统是宽严... 职务犯罪侦查程序视域下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实现,应当立足于侦查主体、侦查对象和侦查场(侦查过程中调查取证和强制措施的适用)之三元结构,围绕被追诉人司法处遇这一核心论题展开。严密侦查措施及配套系统和改良刑事强制措施系统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具体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犯罪侦查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侦查措施 强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实施和公民参与 被引量:8
3
作者 姜涛 《东方法学》 2012年第2期143-159,共17页
公众参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过程,就是公民试图影响刑事政策、刑事法律体系和刑事法律实践的一切活动。作为一个法治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过程,公民参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过程有其法律、理论与现实依据,并具有重要的纠偏、保障和沟通功能... 公众参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过程,就是公民试图影响刑事政策、刑事法律体系和刑事法律实践的一切活动。作为一个法治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过程,公民参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过程有其法律、理论与现实依据,并具有重要的纠偏、保障和沟通功能。而公民参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复杂体系,主要关涉公民参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两大组成部分,前者要求倡导民意调查和建立政策听证制度,后者则包括犯罪预防意义上的社区警务、邻里守望等措施,刑事司法意义上刑事和解、被害人谅解和人格调查等制度,以及刑罚执行意义上的社区矫正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公民参与 刑事和解 人格调查 社区矫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应坚持的原则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东阳 李明见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2-95,共4页
实践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就要正确把握宽和严的标准,着力实现宽与严的"相济"即协调运作,减少实践中出现的偏差和失误。而实现这一目标,则应当坚持罪刑法定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和程序正当原则。其中... 实践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就要正确把握宽和严的标准,着力实现宽与严的"相济"即协调运作,减少实践中出现的偏差和失误。而实现这一目标,则应当坚持罪刑法定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和程序正当原则。其中,罪刑法定原则对"宽"和"严"的标准具有界限功能,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确立了"宽"和"严"的度,主客观相统一原则解决了"宽"和"严"的事实依据,而程序正当原则则是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制度性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罪刑法定原则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程序正当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农民工犯罪中的运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春林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69-173,共5页
农民工作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由于存在制度缺陷、心理失衡刺激、文化因素影响以及权益保护不力等原因,导致农民工犯罪率很高。犯罪后刑事责任,依据罪刑法定原则,无法定从严从宽处罚情形,在司法实践中,法官视情形对农民工犯罪采取宽严相... 农民工作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由于存在制度缺陷、心理失衡刺激、文化因素影响以及权益保护不力等原因,导致农民工犯罪率很高。犯罪后刑事责任,依据罪刑法定原则,无法定从严从宽处罚情形,在司法实践中,法官视情形对农民工犯罪采取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而予以从宽处罚。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要求宽与严都要真正落实,都要依法进行。为有效治理农民工犯罪,必须严格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侦查起诉、审判以及执行阶段视情形对农民工犯罪从宽处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犯罪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大学生犯罪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玉运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102-105,共4页
大学生犯罪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现象,受到人们关注。大学生犯罪与他们所受到的学校教育、家庭因素及社会环境影响有关,大多数人身危险性较低,具有从宽处罚的理由。在大学生犯罪中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应严格依法掌握宽和严的界限,当... 大学生犯罪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现象,受到人们关注。大学生犯罪与他们所受到的学校教育、家庭因素及社会环境影响有关,大多数人身危险性较低,具有从宽处罚的理由。在大学生犯罪中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应严格依法掌握宽和严的界限,当宽则宽。在侦查、起诉、审判、执行阶段都要认真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酌情从宽处理。需要关注大学生犯罪后的一些权益保障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犯罪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刑事诉讼法对审判程序的改革与完善——以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为视角
7
作者 刘少军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3-85,286,共13页
我国2012年通过的新刑事诉讼法对我国刑事审判程序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与完善。此种修改凸显了尊重诉讼规律、回应现实问题、契合时代发展、体现刑事政策的鲜明特色。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党中央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提出的... 我国2012年通过的新刑事诉讼法对我国刑事审判程序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与完善。此种修改凸显了尊重诉讼规律、回应现实问题、契合时代发展、体现刑事政策的鲜明特色。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党中央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提出的一项重要的刑事政策,其对我国刑事审判程序的改革与完善发挥着导向与规范的作用。以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为视角,审视新刑事诉讼法在审判程序方面的改革,指出其进步之处与缺陷所在,对于我国刑事审判程序的进一步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此次我国刑事审判程序的改革主要从审判程序的设置、审判对象、证据制度、二审程序与再审程序等方面突出体现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精神与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刑事审判程序 审判程序设置 审判对象 证据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宽严相济刑事立法政策谈未成年人刑罚制度的完善 被引量:5
8
作者 徐留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3-117,共5页
本文首先提出宽严相济刑事立法政策的概念,之后阐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涵和地位,以及宽严相济刑事立法政策的具体要求。在论述宽严相济刑事立法政策对未成年人刑罚制度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四个方面的立法建议:完善对犯罪的未成年人... 本文首先提出宽严相济刑事立法政策的概念,之后阐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涵和地位,以及宽严相济刑事立法政策的具体要求。在论述宽严相济刑事立法政策对未成年人刑罚制度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四个方面的立法建议:完善对犯罪的未成年人从宽处理的具体规定,增设必要的非刑罚处罚方法,率先建立健全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建立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严相济刑事立法政策 未成年人刑罚制度 立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贯彻“宽严相济”与“五大关系”的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春莲 《法治研究》 2007年第12期8-10,共3页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要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当前,政法机关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应当辩证、全面地理解和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具体应当注意处理好以下五个关系:一、要处理好它与执行法律的关...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要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当前,政法机关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应当辩证、全面地理解和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具体应当注意处理好以下五个关系:一、要处理好它与执行法律的关系;二、要处理好它与法律完善的关系;三、要处理好它与"严打"方针的关系;四、要处理好它与其他司法机关的协调统一关系;五、要处理好它与改进考核机制和工作程序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宽严尺度,避免出现对"严打"方针的矫枉过正,如"法外施恩"一味从宽等倾向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司法实践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想与现实:中国刑事政策的展开
10
作者 杨方泉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6-161,共6页
中国的刑事政策一直停留在启蒙阶段,表现在人道主义、法治主义以及科学主义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还没有完全确立。防止犯罪特别是针对犯罪人的各种方法措施没有考虑其作为人的尊严,人道地实施;许多具体刑事政策还不能说完全符合法治国家的要... 中国的刑事政策一直停留在启蒙阶段,表现在人道主义、法治主义以及科学主义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还没有完全确立。防止犯罪特别是针对犯罪人的各种方法措施没有考虑其作为人的尊严,人道地实施;许多具体刑事政策还不能说完全符合法治国家的要求;各个时期的刑事政策目标和对策从科学主义出发是不能成立的。中国的刑事政策从目标来说过于理想化,甚至神话化,有必要回归常识,即现实化。现阶段的基本政策是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人道主义 法治主义 科学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政策发展路径的再思考 被引量:3
11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15,共13页
【专题导引】刑事政策在我国一直备受关注和重视。这是惩治和预防犯罪的基本方针、策略和措施。在新形势下,我国刑事犯罪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和严峻的态势,需要在刑事政策上作出更有针对性的调整和改变。理论上的研讨对于刑事政策的... 【专题导引】刑事政策在我国一直备受关注和重视。这是惩治和预防犯罪的基本方针、策略和措施。在新形势下,我国刑事犯罪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和严峻的态势,需要在刑事政策上作出更有针对性的调整和改变。理论上的研讨对于刑事政策的制定有参考和借鉴意义。本期组织一组有关刑事政策的稿件,对于刑事政策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以飨读者。其中,陈兴良教授和卫磊副教授侧重于对刑事政策宏观问题进行思考。陈兴良教授的《刑法的刑事政策化及其限度》一文,以严打刑事政策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我国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的影响为视角,对刑法与刑事政策的法律层面的问题,即刑法的刑事政策化问题,进行探讨。卫磊副教授的《当代刑事政策发展的实践路径——以刑法司法解释为视角》一文认为,随着当代社会日益成为风险社会,作为规范刑法部分的刑法司法解释日益成为规范刑法工具理性延伸的固有领域,刑事政策需要能动发挥目的理性化解体系性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实践路径 刑法司法解释 严打刑事政策 风险社会 副教授 预防犯罪 刑事犯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总置评 被引量:17
12
作者 陈兴良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6-23,120,共9页
"两高"最新贪贿案件司法解释最引人注目之处,是关于贪贿案件定罪量刑数额标准的调整。总体而言,所作出的调整契合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腐败犯罪治理中的重要体现。但从微观着眼,一些具体的数额设定仍有进... "两高"最新贪贿案件司法解释最引人注目之处,是关于贪贿案件定罪量刑数额标准的调整。总体而言,所作出的调整契合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腐败犯罪治理中的重要体现。但从微观着眼,一些具体的数额设定仍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贪贿犯罪 定罪量刑 数额标准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刑事诉讼法对监所检察工作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4
13
作者 袁其国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5-19,共5页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中直接和间接涉及监所检察工作的法律条文有很多。这些新修改和增加的条文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刑事诉讼制度、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2011年11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中直接和间接涉及监所检察工作的法律条文有很多。这些新修改和增加的条文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刑事诉讼制度、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2011年11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在全国检察机关派出派驻监所检察机构建设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提出了维护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的公平公正、维护监管秩序稳定、维护被监管人合法权益“三个维护”有机统一的监所检察工作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所检察工作 刑事诉讼法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十一届全国人大 最高人民检察院 刑事诉讼制度 合法权益 监管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死刑限制的宪法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晓亮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6-82,共7页
限制死刑的适用,是我国一直以来的死刑政策,但是,对于该政策,理论上从宪法角度所作的研讨并不是很多,而实际上,该政策与人权保障、刑事法治等宪法问题密切相关。在国家权力自我约束的情况下,死刑限制政策符合刑法谦抑性的要求,因而具备... 限制死刑的适用,是我国一直以来的死刑政策,但是,对于该政策,理论上从宪法角度所作的研讨并不是很多,而实际上,该政策与人权保障、刑事法治等宪法问题密切相关。在国家权力自我约束的情况下,死刑限制政策符合刑法谦抑性的要求,因而具备自身的法治基础;而死刑限制政策超越死刑是否具有正当性的争论,在人权观念不断进步的情况下为未来废止死刑逐步创造条件,使得自身也具备人权的基础。从宪法的角度寻找死刑限制政策实现的路径,符合我国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现实需求。根据刑事法的特点,对死刑权的限制,既有程序上的限制,又有实体上的限制,但都是在国家的死刑权与公民的人权之间取得平衡,而这需要考察国家究竟为了维护公共利益而需要在多大程度上限制乃至剥夺公民的生命权。对该路径的研讨,既有助于在法治原则下实现对死刑的限制,又能为死刑制度的发展提供一种理论的前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刑限制 宪法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跨国犯罪的死刑适用问题
15
作者 郑延谱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2-118,共7页
我国目前对跨国犯罪的死刑适用问题研究不是很充分,但该问题在当前跨国犯罪屡见不鲜且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显得非常突出。尽管跨国犯罪因跨国因素的复杂性而有多种表现,但在死刑适用上必须遵守刑法第48条第1款的规定。而且,宽严相济刑事政... 我国目前对跨国犯罪的死刑适用问题研究不是很充分,但该问题在当前跨国犯罪屡见不鲜且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显得非常突出。尽管跨国犯罪因跨国因素的复杂性而有多种表现,但在死刑适用上必须遵守刑法第48条第1款的规定。而且,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少杀、慎杀"死刑政策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凸现了其中所蕴含的限制死刑的法治目标,因而也应当贯彻于跨国犯罪案件的死刑适用过程中。据此,需要对跨国犯罪的国际影响区别对待,将国际正面影响作为对跨国犯罪适用死刑的酌定从宽情节予以考量,但不宜将国际负面或者恶劣影响作为死刑适用的考虑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犯罪 死刑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私募基金非法集资犯罪司法治理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赵秉志 杨清惠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2-120,共9页
近年来涉私募基金的非法集资犯罪危害严重且影响广泛,需要认真研究其司法治理问题。关于涉私募基金非法集资犯罪的司法治理,要正确认定单位犯罪及主体的违法性认识问题,并以违法性、公开性、社会性、利诱性来衡量和判定非法集资的犯罪行... 近年来涉私募基金的非法集资犯罪危害严重且影响广泛,需要认真研究其司法治理问题。关于涉私募基金非法集资犯罪的司法治理,要正确认定单位犯罪及主体的违法性认识问题,并以违法性、公开性、社会性、利诱性来衡量和判定非法集资的犯罪行为,还要切实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并着眼于防治犯罪而完善相关监管体系,由监管机构与司法机关开展协作,建立诉讼援助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募基金 非法集资犯罪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高”指导性案例的差异倾向及其原因——基于裁判结果变动的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孙光宁 《东方法学》 CSSCI 2015年第2期121-130,共10页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两高")都分别发布了指导性案例,其结果倾向值得特别关注,尤其是那些裁判结果发生过变动的案件。在这些案件中,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性案例更倾向于"轻判",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两高")都分别发布了指导性案例,其结果倾向值得特别关注,尤其是那些裁判结果发生过变动的案件。在这些案件中,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性案例更倾向于"轻判",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案例则更推崇"重判"。造成"两高"指导性案例在结果倾向上出现差异甚至混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较直接的原因是"两高"对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如何在刑事司法领域内适用存在着理解上的差异和侧重;更深刻的原因在于,在面对转型社会的复杂形势时,司法机关(即使是最高司法机关)缺乏予以有效的应对措施。虽然这一点决定了案例指导制度存在着不少缺陷,但是,仍然应当强调该制度的积极意义,地方司法机关也应当重视对指导性案例的研习和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导性案例 后果主义 同案同判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裁判要点(要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再思考
18
作者 张栋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5,共1页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是依法推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具体化、制度化的重要探索。这一制度建立的直接目的,在于优化司法资源配置,对案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繁简分流,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公正与效率相统一。作为在实践中正式推行的一个重大改...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是依法推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具体化、制度化的重要探索。这一制度建立的直接目的,在于优化司法资源配置,对案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繁简分流,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公正与效率相统一。作为在实践中正式推行的一个重大改革举措,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化 认罪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司法资源配置 公正与效率 制度建立 繁简分流 改革举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