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容量转移常数(Ktrans)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曾晶晶 杨丙奎 +3 位作者 卜阳阳 钱琦 金平 林敏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第5期819-820,823,共3页
目的 探讨1.5 T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容量转移常数(Ktrans)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1.5 T MRI扫描成像仪和8通道乳腺相控阵线圈对乳腺肿块性质待定的患者进行DCE-MRI检查.多病灶患者取最大者纳入研究,最终收集2... 目的 探讨1.5 T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容量转移常数(Ktrans)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1.5 T MRI扫描成像仪和8通道乳腺相控阵线圈对乳腺肿块性质待定的患者进行DCE-MRI检查.多病灶患者取最大者纳入研究,最终收集26个病灶,其病理结果为乳腺癌16例、乳腺纤维腺瘤10例.测量并记录两组病灶的Ktrans(mean)、Ktrans(max)、表观扩散系数(ADC).采用Levene方差分析比较两组间差异,受试者特性曲线(ROC)描述并比较Ktrans与ADC两者的诊断效能.结果 乳腺癌的Ktrans(mean)为(0.56±0.12)min-1、Ktrans(max)为(2.25±0.43)min-1、ADC值为(1.36±0.27)×10-3mm2/s;乳腺纤维腺瘤的Ktrans(mean)为(0.17±0.03)min-1、Ktrans(max)为(0.37±0.07)min-1,ADC值(1.36±0.20)×10-3mm2/s.乳腺癌与乳腺纤维腺瘤间Ktran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最大约登指数作为最佳诊断切点值,即Ktrans(mean)=0.26min-1、Ktrans(max)=0.58min-1、ADC=1.38×10-3mm2/s作为阈值时,三者判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分别为87.5%、93.8%和62.5%;特异度分别为80.0%、90.0%和60.0%;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0、0.944、0.528.结论 Ktrans对乳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显著临床价值,且诊断效能明显优于AD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容量转移常数 表观扩散系数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动态增强定量分析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结节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9
2
作者 申景涛 贾支俊 +3 位作者 王强 张冰 瞿丽萍 辛小燕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2期248-251,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的血流动力学定量参数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16年1月~2018年2月行乳腺DCE-MRI扫描,且均有病理和临床随访证实的乳腺结节患者51例。先行乳腺常规MRI平扫,然后采用T_1高分辨率各...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的血流动力学定量参数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16年1月~2018年2月行乳腺DCE-MRI扫描,且均有病理和临床随访证实的乳腺结节患者51例。先行乳腺常规MRI平扫,然后采用T_1高分辨率各向同性容积采集技术(T_1 high resolution isotropic volume excitation, THRIVE)先后进行5次不同翻转角(3°、6°、9°、12°、15°)扫描、再进行DCE-MRI的60期动态扫描,将5组不同翻转角序列、60个动态增强序列先后导入到Omni-Kinetics分析软件中,计算出病灶的K^(trans)、K_(ep)、V_e、iAUC等动力学参数。并运用t检验分析良恶性结节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良恶性结节的界值。结果良恶性结节的K^(trans)、V_e值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K_(ep)、iAUC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恶性结节的K^(trans)、V_e值明显高于良性结节,根据ROC曲线确定K^(trans)的诊断价值较大,K^(trans)选取0.72为截点时,诊断敏感性为75.8%,特异度为84.7%。结论 DCE-MRI可以量化分析乳腺结节的血流动力学,其中的K^(trans)、V_e值有助于乳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腺病 磁共振成像 容量转移常数 速率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E-MRI定量参数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 被引量:6
3
作者 韩茜茜 卜岛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0-55,共6页
本文选取了子宫内膜癌患者108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患者105例作为对照组,均行DCE-MRI检查后发现,观察组容量转移常数(K trans)、速率常数(K 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值(V e)高于对照组(P<0.05);K trans、K ep、V ... 本文选取了子宫内膜癌患者108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患者105例作为对照组,均行DCE-MRI检查后发现,观察组容量转移常数(K trans)、速率常数(K 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值(V e)高于对照组(P<0.05);K trans、K ep、V e值联合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1;K trans、K ep、V e值与临床分期、肌层浸润程度呈正相关,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本研究结果提示DCE-MRI定量参数对子宫内膜癌具有一定鉴别诊断价值,有助于进一步区分子宫内膜癌患者肌层浸润程度、临床分期、分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 容量转移常数 速率常数 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值 子宫内膜癌 临床病理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动态磁共振增强扫描在星形细胞瘤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何建灵 江治民 +2 位作者 蔡亮 张遇乐 刘聪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2期148-151,共4页
目的探讨定量磁共振动态增强在星形细胞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0名怀疑脑内肿瘤的患者(男32名,女28名)使用GE Signa HDx T 3.0T(Milwaukee)进行定量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对比剂使用非离子型钆对比剂钆双胺,剂量0.2 m L/kg... 目的探讨定量磁共振动态增强在星形细胞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0名怀疑脑内肿瘤的患者(男32名,女28名)使用GE Signa HDx T 3.0T(Milwaukee)进行定量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对比剂使用非离子型钆对比剂钆双胺,剂量0.2 m L/kg,注射流速3 m L/s。所有患者的扫描原始图像均使用OK软件自动选取感兴趣区,每个病变测量3个层面:中心层面、中心两旁各1/2层面处,取其平均值,计算其容量转移常数(K_(trans))、速率常数(K_(ep))及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_e);测量时应尽量避开血管及伪影。结果 35名患者发现颅内有肿瘤,其中28名进行了手术并取病理活检,星形细胞瘤14名,脑膜瘤3名,室管膜瘤3名,转移瘤4名,颅咽管瘤2名,听神经瘤2名。病理结果显示14例星形细胞瘤3例Ⅰ级、4例为Ⅱ级,4例为Ⅲ级、3例为Ⅳ级,定量参数K_(trans)值、K_(ep)值、V_e值在Ⅲ级与Ⅳ级的高级别星形细胞瘤均明显高于Ⅰ级与Ⅱ级的低级别星形细胞瘤(P<0.05);Ⅰ级与Ⅱ级,Ⅲ级与Ⅳ级星形细胞瘤之间K_(trans)值、V_e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磁共振定量参数K_(trans)值、K_(ep)值、V_e值可用于术前区分低级别与高级别星形细胞瘤,也可用于术后评估复发可能性,对于术前进行无创性评价肿瘤病理分级具有临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 星形细胞瘤 鉴别诊断 容量转移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病理分期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35
5
作者 谢宗源 李伟兰 +3 位作者 谭志斌 李晖 王雅静 王志强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9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及二者定量参数容量转移常数(K^(trans))、容积分数(V_e)、回流速率常数(K_(ep))、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宫颈癌病理分期的评估价值。方法 122例经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术...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及二者定量参数容量转移常数(K^(trans))、容积分数(V_e)、回流速率常数(K_(ep))、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宫颈癌病理分期的评估价值。方法 122例经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术前行常规MRI、DCE-MRI及DWI扫描,采用Kappa检验评估常规MRI及常规MRI+DCE+DWI对病理分期的诊断价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直线回归分析法分析DCE-MRI定量参数K^(trans)、V_e、K_(ep)值及DWI定量参数ADC值与病理分期的相关性。结果常规MRI+DCE+DWI诊断的宫颈癌病理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具有高度一致性(符合率91.8%,112/122,Kappa=0.89),优于常规MRI(符合率79.5%,97/122,Kappa=0.73)。随着肿瘤病理分期程度增高,K^(trans)、V_e、K_(ep)值逐渐增加,ADC值逐渐减低(P均<0.05)。结论常规MRI结合DCE-MRI及DWI检查有助于提高宫颈癌术前病理分期评估的准确性,定量参数K^(trans)、V_e、K_(ep)、ADC值与宫颈癌病理分期存在相关性,在宫颈癌术前精确病理分期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容量转移常数 容积分数 回流速率常数 表观扩散系数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对比增强参数在前列腺癌恶性程度评价中的价值 被引量:12
6
作者 陈熙 吴志清 李文艳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0年第6期687-692,共6页
目的探究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前列腺恶性程度评价中的价值,并对定量参数与前列腺癌病理分期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选择120例经病理诊断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67.64岁。所有... 目的探究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前列腺恶性程度评价中的价值,并对定量参数与前列腺癌病理分期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选择120例经病理诊断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67.64岁。所有患者术前行常规MRI联合DWI和DCE-MRI,记录所有患者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e)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并对定量参数与前列腺癌病理分期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120例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诊断证实为前列腺癌。A期为22例,B期76例,C期21例,D期1例。DCE-MRI诊断的前列腺癌病理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具有高度一致性(符合率93.33%,Kappa=0.89)优于DWI(符合率80.83%,Kappa=0.73);随着前列腺癌病理分期程度增高,MRI定量参数值中Ktrans、Ve、Kep逐渐增加,而ADC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35、27.33、9.33、333.20,P <0.05);与病理分期的回归方程:Ktrans=0.09+0.08×(病理分期),Ve=0.26+0.10×(病理分期),Kep=0.45+0.04×(病理分期),ADC=1.26-0.12×(病理分期)。结论 DCE-MRI与DWI对前列腺癌病理分期的诊断均具有一定价值,但DCE-MRI对前列腺癌恶性程度评估较高于DWI。当使用DWI诊断前列腺癌病理分期时可联合DCE-MRI与定量参数Ktrans、Ve、Kep、ADC值进行检查,为患者术前治疗方案选择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前列腺癌 容量转移常数 容积分数 回流速率常数 表观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