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2┐维RLL码容量率的一种算法
1
作者 叶中行 司马雁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8-91,共4页
2-维游程限长(RLL)码是1维游程限长码的拓展,可应用于2-维条形码及电荷耦合器件。2-维RLL码具有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游程约束。
关键词 游程限长码 容量率 随机场 RLL码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渍条件对PEDOT型固体铝电解电容器容量引出率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汪斌华 邓永红 +3 位作者 戈钧 周啸 王晓工 杨邦朝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377-1379,共3页
利用化学氧化法在电容器芯包中形成导电高分子固体阴极层,制备出固体铝电解电容器样品,考察了单体浓度、浸渍次数、氧化剂/单体浓度比例等浸渍条件对固体铝电解电容器容量引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按理论化学计量比配置浸渍液的前提下... 利用化学氧化法在电容器芯包中形成导电高分子固体阴极层,制备出固体铝电解电容器样品,考察了单体浓度、浸渍次数、氧化剂/单体浓度比例等浸渍条件对固体铝电解电容器容量引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按理论化学计量比配置浸渍液的前提下,随着单体浓度和浸渍次数的增加,电容器的容量引出率呈递增趋势,最高达到标称容量的93.3%。氧化剂相对于单体的浓度比例对电容器的容量引出率有显著影响,随着氧化剂浓度的提高,电容器的容量引出率显著增加,当氧化剂相对于单体的摩尔比增加到略高于理论化学计量比,达到2.5∶1时,电容器的容量引出率达到峰值,继续增大氧化剂的浓度,电容器的容量引出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3 4-乙撑二氧噻吩) 固体铝电解电容 容量引出 浸渍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铁锂电池倍率容量特性建模及荷电状态估算 被引量:9
3
作者 张金龙 佟微 +2 位作者 李端凯 漆汉宏 张纯江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15-222,共8页
针对磷酸铁锂蓄电池,首先采用解析型动力学电池模型(KBM)对电池的倍率容量特性进行描述,进而推导出双井荷电状态(SOC)的数学表达式;为建立SOC与电池电压的联系,进一步将KBM与电动势模型相结合形成综合模型;最后,基于该综合模型及非线性... 针对磷酸铁锂蓄电池,首先采用解析型动力学电池模型(KBM)对电池的倍率容量特性进行描述,进而推导出双井荷电状态(SOC)的数学表达式;为建立SOC与电池电压的联系,进一步将KBM与电动势模型相结合形成综合模型;最后,基于该综合模型及非线性滤波算法实现SOC估算。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体现锂电池的倍率容量特性及可用容量恢复特性,双井SOC估算结果可更全面地体现锂电池的SOC;此外,这种基于非线性滤波的SOC估算策略还具备初始误差自校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电池 容量特性 非线性滤波 荷电状态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倍率容量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超级电容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赵杰 郭月 +4 位作者 沈桢 杨立军 吴强 王喜章 胡征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851-4872,共22页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是由带正电荷的金属氢氧化物层板、层间带负电荷的阴离子和水分子组成的二维层状材料,可通过氢氧化物与羟基氧化物之间的可逆氧化还原反应存储与释放电荷,具有理论容量高、形貌与组分可调、成本低、易宏量制备...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是由带正电荷的金属氢氧化物层板、层间带负电荷的阴离子和水分子组成的二维层状材料,可通过氢氧化物与羟基氧化物之间的可逆氧化还原反应存储与释放电荷,具有理论容量高、形貌与组分可调、成本低、易宏量制备等优点,成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超级电容材料在大电流密度下的比容量与其应用潜力密切相关,研究者们通过材料设计及电极工程,探索了多种提升LDHs倍率容量(即不同电流密度下的容量)的方法与技术,但至今LDHs的实际储能性能仍然远低于预期。简述了LDHs的结构、储能机理与面临的挑战,从增加反应活性、促进电荷传输动力学的角度归纳总结了提升LDHs倍率容量的研究进展,探讨了通过匹配电子传输和离子输运能力进一步提升LDHs倍率容量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超级电容器 电化学 容量 动力学 纳米材料 电极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ukert定律预测锂离子电池倍率容量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雅琨 苏来锁 +1 位作者 王彩娟 宋杨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1,共4页
开展电池在不同环境温度及荷电状态下的静置老化实验。根据电池的容量和内阻变化情况,构建电池老化经验模型,利用Peukert定律预测电池在0.1 C、0.5 C和1.0 C等不同倍率下容量随静置时间的变化,预测误差为±4%。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Peukert定律 老化 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分布式发电渗透率极限值定义与计算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肖峻 王传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2-360,共9页
未来配电网接入分布式发电的比例将不断提高,为此提出了分布式发电(distributed generation,DG)渗透率极限值的定义及计算方法。首先,利用消纳能力曲线和负荷时序特性得到按时间分布的消纳能力。其次,在此基础上定义功率、容量和能量3... 未来配电网接入分布式发电的比例将不断提高,为此提出了分布式发电(distributed generation,DG)渗透率极限值的定义及计算方法。首先,利用消纳能力曲线和负荷时序特性得到按时间分布的消纳能力。其次,在此基础上定义功率、容量和能量3个渗透率极限值。将渗透率极限值定义为保证任一时刻DG出力不超过该时刻消纳能力下的渗透率的最大值。再次,给出渗透率极限值的计算方法。根据DG容量及其时序出力特性和按时间分布的消纳能力确定DG容量极限值,进而得到渗透率极限值。最后,用IEEE 33节点算例进行验证,与现有方法比较表明,所得结果更为准确。定义的渗透率极限值易于使用,在满足安全性前提下,为衡量DG接入配电网程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消纳能力曲线 消纳能力 渗透极限值 容量渗透极限值 能量渗透极限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备用容量及考虑禁止区间的含风-蓄电力系统经济调度 被引量:6
7
作者 杨丽君 张钊 +2 位作者 吕雪姣 汪明 梁景志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48-1553,共6页
风电出力具有随机性和反调峰性,接入电网后会对其稳定运行产生负面影响。抽水蓄能电站能够依据负荷需求储存多余风能或释放电能,平抑风电出力波动,减少弃风量。由于火电厂组件的物理限制,发电机在其运行区间的某些范围内会使轴承振动放... 风电出力具有随机性和反调峰性,接入电网后会对其稳定运行产生负面影响。抽水蓄能电站能够依据负荷需求储存多余风能或释放电能,平抑风电出力波动,减少弃风量。由于火电厂组件的物理限制,发电机在其运行区间的某些范围内会使轴承振动放大。因此应该在含风-蓄系统的电力系统经济调度模型中,设置火电机组出力的禁止区间。通过最小日负荷率和备用容量率对给定的负荷等级进行划分,确定抽水蓄能电站的运行状态;建立解决风-蓄系统接入含禁止区间电力系统的经济调度问题的0-1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该模型中设置含有禁止区间的备用容量约束,采用matlab编写BNB20函数对6火电机组、1风场和1抽水蓄电站系统进行仿真,研究禁止区间和备用容量对经济调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行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调度 禁止区间 风-蓄系统 最小日负荷 备用容量率 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容量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6)Co_(0.2)Mn_(0.2)O_(2)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恩通 杨林芳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09-1215,共7页
以LiNi_(0.6)Co_(0.2)Mn_(0.2)O_(2)为研究对象,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F物质的量分数(0%、1%、3%、5%)的LiNi_(0.6)Co_(0.2)Mn_(0.2)O_(2)三元正极材料(NCM),通过对NCM材料的晶格结构、微观形貌、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掺杂后... 以LiNi_(0.6)Co_(0.2)Mn_(0.2)O_(2)为研究对象,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F物质的量分数(0%、1%、3%、5%)的LiNi_(0.6)Co_(0.2)Mn_(0.2)O_(2)三元正极材料(NCM),通过对NCM材料的晶格结构、微观形貌、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掺杂后提高了NCM材料的结晶度,降低了阳离子混乱程度,适量的F掺杂有助于减小NCM三元正极材料的尺寸和提高均匀性,F的掺杂还能够降低NCM三元正极材料的极化现象,初始放电比容量随着F的掺杂含量升高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循环性能随着F的掺杂得到了提高,F掺杂物质的量分数为3%的NCM三元正极材料初始放电比容量167.2 mA·h/g,容量保持率达到98.5%,阻抗较小,电化学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Ni_(0.6)Co_(0.2)Mn_(0.2)O_(2) F掺杂 容量 容量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酸锂电池低温特性和针刺安全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钱广俊 郑岳久 +2 位作者 卢兰光 孙跃东 韩雪冰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9,共9页
以低温下工作的钴酸锂(LCO)电池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研究其在低温下的特性和热失控温度变化情况。首先,通过不同温度下的容量测试,对比了-30℃时三元锂离子电池与LCO电池的容量保持率,结果表明,LCO电池在-30℃低温放电容量保持率几乎达... 以低温下工作的钴酸锂(LCO)电池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研究其在低温下的特性和热失控温度变化情况。首先,通过不同温度下的容量测试,对比了-30℃时三元锂离子电池与LCO电池的容量保持率,结果表明,LCO电池在-30℃低温放电容量保持率几乎达到三元锂离子电池的2倍;其次,利用混合功率脉冲特性测试得到了不同温度下电池的内阻;接着,对低温下LCO电池电化学阻抗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0,-20,-30℃时的电荷转移阻抗较0℃时分别增加了180%,702%,2 400%;最后,对LCO进行针刺热失控实验,结果表明,钢针刺破电池背面后,电池表面最高温度不超过530℃,伴有少量火星,很快产生大量烟雾,并没有发生着火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酸锂电池 容量保持 电荷转移阻抗 针刺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LiAlO_(2)协同提升LiNi_(0.92)Co_(0.04)Mn_(0.04)O_(2)正极材料循环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牛小伟 李妍泽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8-236,共9页
锂离子电池(LIBs)是最普遍的储能设备之一,高镍LiNi_(0.92)Co_(0.04)Mn_(0.04)O_(2)正极因其放电比容量高而备受关注,然而,在长循环的过程中,由于正极表面的活性物质发生了化学和结构变化,LIBs的能量存储能力会随着循环的进行而减弱。... 锂离子电池(LIBs)是最普遍的储能设备之一,高镍LiNi_(0.92)Co_(0.04)Mn_(0.04)O_(2)正极因其放电比容量高而备受关注,然而,在长循环的过程中,由于正极表面的活性物质发生了化学和结构变化,LIBs的能量存储能力会随着循环的进行而减弱。理解和缓解这些退化机制是减少容量衰退的关键,从而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包覆是常见的改性手段,可改善高镍LiNi_(0.92)Co_(0.04)Mn_(0.04)O_(2)正极界面稳定性并降低表面降解的程度。但是,常规包覆方法形成的包覆层的厚度和均匀性难以调控,为了改进此问题,本研究建立了一种Al_(2)O_(3)/LiAlO_(2)薄膜,对LiNi_(0.92)Co_(0.04)Mn_(0.04)O_(2)具有协同改性效应,可形成厚度均匀的双包覆层,增强正极材料的循环性能和结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Al_(2)O_(3)/LiAlO_(2)双包覆层可以有效抑制不可逆相变,提高材料的结构稳定性。改性的材料展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在2.75~4.40V电压范围内循环200圈,放电比容量为141.2 mAh/g,容量保持率高达76.1%。本研究为商业化正极材料界面的改性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均匀性 Al_(2)O_(3)/LiAlO_(2)双包覆层 容量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法实现Rb^(+)/Cl^(-)双位点共掺杂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8)Co_(0.1)Mn_(0.1)O_(2)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桂芬 杨广场 +2 位作者 方明 杨怡诗 赖飞燕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1-144,共4页
针对LiNi_(0.8)Co_(0.1)Mn_(0.1)O_(2)(NCM)正极材料在循环过程中结构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Rb^(+)/Cl^(-)双位点共掺杂NCM材料的策略。NCM晶格中Rb^(+)/Cl^(-)双位点共掺杂的协同效应提高了Li^(+)扩散速率,缓解了内部应变,抑制了高截止... 针对LiNi_(0.8)Co_(0.1)Mn_(0.1)O_(2)(NCM)正极材料在循环过程中结构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Rb^(+)/Cl^(-)双位点共掺杂NCM材料的策略。NCM晶格中Rb^(+)/Cl^(-)双位点共掺杂的协同效应提高了Li^(+)扩散速率,缓解了内部应变,抑制了高截止电压循环时Li^(+)/Ni^(2+)的混排。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Li_(0.99)Rb_(0.01)(Ni_(0.8)Co_(0.1)Mn_(0.1))O_(1.99)Cl_(0.01)(RbCl-NCM)材料在电流密度10C下放电容量高达176.9 mAh/g;RbCl-NCM材料在电流密度1C下首次放电容量203.5 mAh/g,且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经200个循环后,容量保持率高达87.8%,而NCM材料在相同测试条件下的容量保持率仅5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三元正极材料 富镍层状氧化物 双位点掺杂 放电容量 电流密度 循环性能 容量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剂对负极及电池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李保鹏 赵俊丽 +1 位作者 常艳 蔡洪波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73-1979,共7页
浆料的微观结构对电池性能起关键作用,因此改善浆料中各组分的分散状态以及阻止颗粒之间的团聚尤为重要。研究了不同含量的分散剂LD1对负极片以及电池倍率、低温、循环、高温自放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负极浆料加入0.2%(质量分数)分散... 浆料的微观结构对电池性能起关键作用,因此改善浆料中各组分的分散状态以及阻止颗粒之间的团聚尤为重要。研究了不同含量的分散剂LD1对负极片以及电池倍率、低温、循环、高温自放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负极浆料加入0.2%(质量分数)分散剂LD1,可以改善各组分的分散状态,提高浆料的稳定性。与未添加分散剂的浆料相比,涂布得到的负极片反弹率、面内阻、粘结力变化较小。用该极片制备的电池2.0 C充电后负极片界面良好,而未添加分散剂的电池负极片析锂;-20℃@0.5 C放电时,中值电压比未添加分散剂的电池高23 mV,-20℃@0.5 C充电恒流比从13.1%升高至80.0%;常温1.0 C循环2500次的容量保持率为81.4%,相比未添加分散剂的电池提高了34.0%;而且高温循环、高温自放电性能与未添加分散剂的电池无明显差异。此外,与添加0.2%(质量分数)分散剂PVP-K30进行对比,负极浆料中添加0.2%(质量分数)分散剂LD1更有利于提高电池倍率充电、高温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剂 负极浆料 电池 循环性能 容量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极补锂量及工艺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阎笑盈 靳卓 +3 位作者 徐晓明 曾涛 陈超 薛有宝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1-835,共5页
为解决锂离子电池在负极上形成固体电解质界面(SEI)消耗活性Li^(+),并导致初始库仑效率(ICE)较低和容量衰减的问题,对石墨负极进行锂箔间隔补锂,研究负极补锂量及工艺对电池性能的影响。负极补锂可弥补电池活性锂的损失,与未补锂的电池... 为解决锂离子电池在负极上形成固体电解质界面(SEI)消耗活性Li^(+),并导致初始库仑效率(ICE)较低和容量衰减的问题,对石墨负极进行锂箔间隔补锂,研究负极补锂量及工艺对电池性能的影响。负极补锂可弥补电池活性锂的损失,与未补锂的电池A相比,补锂12.76%的电池B在化成过程中的首次充放电效率提高7.54个百分点,常温下以1.00 C在2.50~3.65 V循环445次的容量保持率提高2.77个百分点;补锂22.34%的电池C首次充放电效率提高9.24个百分点,容量保持率提高4.06个百分点。在预化成后对电池C进行45℃高温静置,更有利于锂源的嵌入和电池性能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LiFePO_(4)) 负极预锂化 首次充放电效 容量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级碳导电剂的种类对LiCoO_2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0
14
作者 王国平 张庆堂 +1 位作者 瞿美臻 于作龙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385-1390,共6页
比较了乙炔黑、碳纤维和碳纳米管这3种碳材料作导电添加剂对锂离子电池正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导电剂的种类对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影响较大。粒状乙炔黑不利于导电网络的形成,电极的极化严重;而线性导电剂,特别是碳纳米管,由于其... 比较了乙炔黑、碳纤维和碳纳米管这3种碳材料作导电添加剂对锂离子电池正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导电剂的种类对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影响较大。粒状乙炔黑不利于导电网络的形成,电极的极化严重;而线性导电剂,特别是碳纳米管,由于其高结晶度、良好的一维结构以及同心圆柱微结构,因而表现出较好的导电性,在电极中易形成良好的导电网络,减轻电极的极化,有利于降低导电剂及粘结剂在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中的用量,提高活性材料的利用率以及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充放电倍率。在2C充放电倍率下,碳纳米管/钴酸锂复合电极仍具有120 mA.h/g的放电比容量,达到0.5C时的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锂离子电池 正极 容量 导电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会约束规划的主动配电网分布式风光双层优化配置 被引量:44
15
作者 马瑞 金艳 刘鸣春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5-154,共10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机会约束规划的主动配电网(ADN)分布式风光双层随机最优潮流优化配置模型。上层模型以兼顾传统配电网的投资收益与配电自动化成本的年利润最大为目标函数,通过蒙特卡罗(MC)随机模拟和前推回代法获取系统静态安全机会约束... 提出了一种基于机会约束规划的主动配电网(ADN)分布式风光双层随机最优潮流优化配置模型。上层模型以兼顾传统配电网的投资收益与配电自动化成本的年利润最大为目标函数,通过蒙特卡罗(MC)随机模拟和前推回代法获取系统静态安全机会约束;下层模型以分布武电源(DG)有功削减最小为目标函数,考虑包括DG有功功率削减限制、有载调压变压器电压调节、DG功率因数调节等主动管理(AM)措施及系统静态安全机会约束。给出了结合遗传算法、MC随机模拟和前推回代法的模型求解方法,通过判断上层模型是否满足静态安全机会约束起动下层模型。算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满足置信水平的机会约束下可有效避免小概率事件的负面影响,且在适应多容量渗透率边界下获得兼顾安全经济环境优化的ADN规划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会约束规划 随机最优潮流 主动配电网 主动管理 容量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加热氢氧化钾活化制备多孔结构竹炭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董会超 张勇 +3 位作者 王力臻 张爱勤 宋延华 李晓峰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2-34,共3页
以竹材为原材料,氢氧化钾作活化剂,用微波加热氢氧化钾活化法制备竹炭。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活化时间对竹炭材料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活化对竹炭的结构没有明显影响,但对其表面... 以竹材为原材料,氢氧化钾作活化剂,用微波加热氢氧化钾活化法制备竹炭。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活化时间对竹炭材料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活化对竹炭的结构没有明显影响,但对其表面形貌和电化学性能影响较大。活化时间为5,10,15,20,25 min时,竹炭样品的质量比电容分别为195,134,151,137,124 F/g。在最佳活化时间(5 min)条件下,制备的竹炭电极材料表现出优良的电容行为和循环稳定性能,即使经过250次充放电循环,放电比电容仍然保持在176 F/g,500 mA/g电流密度时的容量保持率高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炭 活化 比电容 氢氧化钾 容量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i_(1/3)Co_(1/3)Mn_(1/3))_(1-2x)Mg_xAl_xO_2的合成与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6
17
作者 廖力 王先友 +2 位作者 罗旭芳 王希敏 卓海涛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6-29,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900!于空气中煅烧合成了层状复合掺杂型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1-2xMgxAlxO2(x=0,0.01,0.02,0.05)。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电化学测试等研究了掺杂元素对Li(Ni1/3Co1/3Mn1/3)O2的结构和电化学性...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900!于空气中煅烧合成了层状复合掺杂型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1-2xMgxAlxO2(x=0,0.01,0.02,0.05)。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电化学测试等研究了掺杂元素对Li(Ni1/3Co1/3Mn1/3)O2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Mg、Al掺入Li(Ni1/3Co1/3Mn1/3)O2后降低了材料的阳离子混排程度,且晶胞参数随着掺杂量的增加而增加。合成材料颗粒分布比较均匀,平均粒径约为0.5mm。在充放电倍率为0.1C和电压范围为3.0"4.3V的条件下,与未掺杂样品相比,Mg-Al复合掺杂的样品具有更好的电化学性能和容量保持率。当x#0.02时,复合掺杂样品的首次放电容量和库仑效率分别为153mAh/g和93.0%,20个循环后容量保持率达93.4%。因此Mg-Al复合掺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1-2xMgxAlxO2是很有前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NI1/3CO1/3MN1/3)O2 Mg-Al共掺杂 容量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凝胶改性隔膜在MH-Ni蓄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蔡志江 龚志新 +1 位作者 耿鸣明 唐致远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42-145,共4页
研究了一种新型聚合物凝胶改性隔膜在MH-Ni蓄电池中应用的可能性。通过紫外接枝技术,在普通的聚丙烯隔膜两侧接枝了一层聚丙烯酸凝胶膜,当凝胶层吸附碱液后形成凝胶,使这个实验电池体系全固态化。对凝胶改性隔膜进行的电导率及循环伏安... 研究了一种新型聚合物凝胶改性隔膜在MH-Ni蓄电池中应用的可能性。通过紫外接枝技术,在普通的聚丙烯隔膜两侧接枝了一层聚丙烯酸凝胶膜,当凝胶层吸附碱液后形成凝胶,使这个实验电池体系全固态化。对凝胶改性隔膜进行的电导率及循环伏安测试表明,其作为电解质的性能与KOH水溶液相当;对用凝胶改性隔膜组成的实验电池研究表明,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及循环寿命均较好,特别是电池的储存性能很好,与相同条件下用KOH水溶液为电解质的实验电池相比,其容量保持率提高了近1倍。同时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也没有发现凝胶改性隔膜发生降解反应,说明凝胶改性隔膜非常稳定,有可能运用于商业MH-Ni蓄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凝胶 隔膜 MH-NI蓄电池 容量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晶石LiMn_2O_4表面包覆TiO_2与LiTi_2(PO_4)_3及其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显明 陈上 +2 位作者 麦发任 赵俊海 何海亮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10-1413,1428,共5页
采用湿化学法对LiMn2O4进行TiO2及LiTi2(PO4)3表面包覆。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恒电流充放电等技术对合成产物进行物相、形貌和电化学分析。结果表明:TiO2及LiTi2(PO4)3包覆LiMn2O4与未包覆LiMn2O4具有相似的X射线衍射结果。室温... 采用湿化学法对LiMn2O4进行TiO2及LiTi2(PO4)3表面包覆。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恒电流充放电等技术对合成产物进行物相、形貌和电化学分析。结果表明:TiO2及LiTi2(PO4)3包覆LiMn2O4与未包覆LiMn2O4具有相似的X射线衍射结果。室温和55℃以0.5 C倍率充放电循环20次后,TiO2包覆LiMn2O4的容量保持率分别为98.2%和95.3%,LiTi2(PO4)3包覆LiMn2O4的容量保持率分别为99.1%和96.8%,高于未包覆LiMn2O4的94.6%和92.2%。表面包覆LiTi2(PO4)3后LiMn2O4的锂离子扩散系数变化不大,但包覆TiO2后的锂离子扩散系数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MN2O4 锂离子电池 包覆 容量保持 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化分布式光伏并网条件下储能电站削峰填谷的优化调度方法 被引量:34
20
作者 林俐 费宏运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4-61,共8页
针对区域性规模化分布式光伏并网引起的系统调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含储能电站的削峰填谷优化调度方法。首先从容量渗透率、天气等角度分析了规模化分布式光伏并网后对系统负荷以及调峰能力的影响;随后将储能电站作为独立电源接入系统... 针对区域性规模化分布式光伏并网引起的系统调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含储能电站的削峰填谷优化调度方法。首先从容量渗透率、天气等角度分析了规模化分布式光伏并网后对系统负荷以及调峰能力的影响;随后将储能电站作为独立电源接入系统,提出了规模化分布式光伏并网条件下含储能电站的优化调度方法,利用储能电站削峰填谷,以净负荷方差最小为目标,对储能电站充放电功率进行优化,兼顾系统经济性和风电优先调度,以系统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对常规机组与风电场群进行调度;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 储能电站 削峰填谷 调度方法 容量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