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渤海三省一市溶解态无机氮容量总量控制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修林 崔正国 +3 位作者 李克强 韩秀荣 李雁宾 祝陈坚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19-622,626,共5页
对溶解无机氮(DIN)容量总量控制实施的具体原理和方法进行了研究。1979~2005年渤海DIN排海通量总体上呈“N”形变化趋势,年均入海通量34×10^4t/a。基于多介质海洋环境中的迁移-转化箱式模型,推算出在Ⅰ类、Ⅱ类、Ⅲ类和Ⅳ类海... 对溶解无机氮(DIN)容量总量控制实施的具体原理和方法进行了研究。1979~2005年渤海DIN排海通量总体上呈“N”形变化趋势,年均入海通量34×10^4t/a。基于多介质海洋环境中的迁移-转化箱式模型,推算出在Ⅰ类、Ⅱ类、Ⅲ类和Ⅳ类海水水质标准下渤海DIN极小海洋环境容量分别为(22,29,38,47)×10^4t/a。分配容量优化结果表明,在在国家Ⅰ类、Ⅱ类海水水质标准条件下,2010年辽宁、河北、天津和山东三省一市DIN排放量均超过其最大允许排放量,均需不同程度的削减,平均削减预计排放量的37%和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量总量控制 环境容量 分配 溶解无机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河流水环境容量测算与容量总量控制 被引量:21
2
作者 于乃利 王爱杰 +1 位作者 单德鑫 张颖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19-224,共6页
实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改善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我国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先后经历了浓度控制和目标总量控制阶段,现已逐渐进入容量总量控制阶段。浓度控制和目标总量控制制度的实施,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环境管理工作中发挥了巨大... 实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改善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我国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先后经历了浓度控制和目标总量控制阶段,现已逐渐进入容量总量控制阶段。浓度控制和目标总量控制制度的实施,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环境管理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环境管理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原有的浓度控制和目标总量控制制度已不能适应。为此,探索、建立容量总量控制机制是当前环保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针对蚂蚁河流域水质现状进行了水质达标分析,对辖区内的点源、面源和生活源排放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选择适宜的容量测算模型,并科学地确定了COD、氨氮等水主要污染物的降解系数等计算参数,对该河水主要污染物环境容量进行了计算与核定,指出污染物的水环境容量研究是进行流域排污总量控制的基础,并对环境容量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河流 容量测算 容量总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沙河焦作段水环境容量与容量总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战平 丁明磊 +1 位作者 李永乐 赵荣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A01期131-134,共4页
利用一维水质模型计算了大沙河焦作段的水环境容量,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其容量总量控制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大沙河焦作段CODCr和NH3-N的水环境容量分别为1 213.05 t/a和60.22 t/a,远远小于CODCr和NH3-N的现状入河量3 852.64 t/a和461.3 t... 利用一维水质模型计算了大沙河焦作段的水环境容量,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其容量总量控制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大沙河焦作段CODCr和NH3-N的水环境容量分别为1 213.05 t/a和60.22 t/a,远远小于CODCr和NH3-N的现状入河量3 852.64 t/a和461.3 t/a;为实现大沙河焦作段水环境目标,其CODCr的总控制量和总削减量分别应为978.59 t/a和2 874.05 t/a,NH3-N的总控制量和总削减量分别应为48.86 t/a和412.44 t/a.该研究可为大沙河焦作段水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容量 容量总量控制 大沙河焦作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江流域铊污染物水环境容量与总量控制 被引量:8
4
作者 彭克俭 文涛 +4 位作者 陈灿 姜苹红 万勇 钟振宇 田石强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327-2336,共10页
针对湖南湘江流域含铊工业废水大量排放,引起部分河段地表水铊含量超标的问题,通过对河流相应集水区各涉铊污染源进行调查分析,计算铊污染物入河量,选择模型,按水功能区划要求的水质目标,估算出目标河段铊污染物的水环境容量,并按容量... 针对湖南湘江流域含铊工业废水大量排放,引起部分河段地表水铊含量超标的问题,通过对河流相应集水区各涉铊污染源进行调查分析,计算铊污染物入河量,选择模型,按水功能区划要求的水质目标,估算出目标河段铊污染物的水环境容量,并按容量总量管理模式,提出各地区、各污染源铊污染物排放与削减的分配方案.结果显示,湘江干流永州、郴州、衡阳和娄底段尚有一定的环境容量,而株洲、湘潭、长沙和岳阳段容量计算结果为负值,表明该河段铊污染物含量已超过水环境容量;除汨罗江外,湘江一级支流均有剩余的铊环境容量,容量较大的是耒水,其次是洣水和舂陵水;10条涉及铊排放的二级支流,都还有剩余环境容量,容量最多的是西河,其次是永乐江和攸水.铊排放超出环境容量的区域,须进行铊污染物削减,需要削减的地市有永州、衡阳、湘潭、长沙和岳阳,需要削减的行业涉及化工、有色、钢铁、锰业和玻璃行业,削减总量达到每年3.188 t.化工行业排放最大,为每年3.239 t,需要削减的量也最大,为每年2.862 t,占削减总量的8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铊污染物 水环境容量 容量总量控制 允许排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创新与未来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15
5
作者 邓义祥 郑赛赛 +2 位作者 李子成 郝晨林 郑丙辉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82-388,共7页
为解决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创新及与排污许可制的关系,探索我国未来水环境总量控制制度的发展方向,对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我国水污染控制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是改善水环境质量的根... 为解决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创新及与排污许可制的关系,探索我国未来水环境总量控制制度的发展方向,对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我国水污染控制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是改善水环境质量的根本措施,排污许可制是水环境管理的核心手段.②我国水污染总量控制研究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容量总量控制研究,先后经历了理论探索、应用探索和理论深化3个阶段,在管理上则经历了排污许可制试行阶段、制度探索阶段、总量控制目标责任制阶段.③我国目前实施的总量控制仍然是目标总量控制,难以与地表水质直接挂钩.对我国水环境保护形势和相关法律政策的研究表明,我国从污染源达标排放控制1.0时代、目标总量控制2.0时代,逐步进入容量总量控制3.0时代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建议以排污许可制作为推进总量控制3.0的重要抓手,完善相关制度建设,严格问责机制,确保容量总量控制的真正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量控制制度 容量总量控制 排污许可制 未来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兼顾目标总量和容量总量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确定方法 被引量:15
6
作者 魏文龙 曾思育 +2 位作者 杜鹏飞 陈吉宁 刘毅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6-142,共7页
针对中国水污染物总量管理面临由目标总量管理向容量总量管理的转变趋势,提出了一种兼顾两种管理模式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计算方法.该方法建立在水体分类计算、汇水区与行政区相关联、自下而上、不同保护要求的水体予以差别化对待、污染... 针对中国水污染物总量管理面临由目标总量管理向容量总量管理的转变趋势,提出了一种兼顾两种管理模式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计算方法.该方法建立在水体分类计算、汇水区与行政区相关联、自下而上、不同保护要求的水体予以差别化对待、污染物控制类型扩展的原则上,将水体按环境容量利用方式的不同划分为保护性利用、恢复性利用、控制性利用、开发性利用和限制性利用5种类型,分别采用目标总量、混合管理、容量总量、容量总量和混合管理等不同模式,并给出了分别按汇水区和行政区计算污染物排放限值的一般过程.将上述方法应用于西南区域发展战略环评案例,结果表明云南省31.25%地市需调减COD总量,43.75%地市需调减氨氮总量,而贵州省55.56%地市可适当调增COD总量,44.44%地市可适当调增氨氮排放总量.该方法可将总量限值的确定与当地水环境质量改善紧密结合,强化水环境对现状质量不达标地区未来发展的约束,同时适当减弱水环境条件对达标地区的约束以换取其发展空间.以计算出的排放限值为依据对当前的减排目标进行调整可为云贵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支撑.经案例验证,本文所建立的方法为中国水环境管理从目标总量模式向容量总量模式发展提供了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总量控制 容量总量控制 水环境 环境管理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头口门水库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的确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谢阳村 赵越 +3 位作者 徐敏 路瑞 续衍雪 温勖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8-101,共4页
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的确定是当前总量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采用ReNuMa模型对石头口门水库流域建立了污染源—水质的定量响应关系,从径流量、总氮的模拟结果来看,模型的模拟精度满足要求。其次,建立了包括4部分内容(容量总量... 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的确定是当前总量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采用ReNuMa模型对石头口门水库流域建立了污染源—水质的定量响应关系,从径流量、总氮的模拟结果来看,模型的模拟精度满足要求。其次,建立了包括4部分内容(容量总量控制目标、规划年预测排污量、目标合理性因子、环境管理调控系数)的流域总氮总量控制目标确定模型。通过模型计算得到2020年石头口门水库流域总氮的总量控制目标为2.49万t。该总量控制目标确定模型统筹了目标总量控制与容量总量控制要求,兼具科学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头口门水库 容量总量控制 目标总量控制 ReNuM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现阶段环境污染防治战略的三大转变
8
作者 朱敏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10-11,13,共3页
关键词 环境污染防治 无害化工艺 排放总量控制 污染集中控制 清洁生产 经济增长方式 环境管理 主要污染物 容量总量控制 浓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