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容量复苏对感染性休克犬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外肺水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梁璐 王仲 +2 位作者 徐军 于学忠 马遂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4-148,共5页
目的观察小容量高渗液体对感染性休克动物模型液体复苏的效果。方法健康杂种犬24只,随机分成高渗盐水组(HS组)、高渗盐水-羟乙基淀粉溶液组(HSS组)、生理盐水组(NS组)、羟乙基淀粉溶液组(HES组),每组6只。注射内毒素制成感染性休克模型... 目的观察小容量高渗液体对感染性休克动物模型液体复苏的效果。方法健康杂种犬24只,随机分成高渗盐水组(HS组)、高渗盐水-羟乙基淀粉溶液组(HSS组)、生理盐水组(NS组)、羟乙基淀粉溶液组(HES组),每组6只。注射内毒素制成感染性休克模型,分别使用不同液体进行复苏,使用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仪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管外肺水的变化。结果4组均可以改善感染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休克时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其中HES组持续效应最长,HS组和HSS组类似,HSS组略优于HS组,NS组的维持时间最短。NS组的血管外肺水增加,其他3组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无论使用何种液体进行液体复苏,都可以改善感染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小容量高渗盐水-羟乙基淀粉溶液同生理盐水、羟乙基淀粉溶液效果相似,且不增加血管外肺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量复苏 感染性休克 血流动力学 血管外肺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液体小容量复苏对内毒素休克大鼠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魏涧琦 关健强 +3 位作者 余高锋 黑子清 蔡珺 陈景晖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8-241,248,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液体小容量复苏对大鼠内毒素休克所致肺损伤的影响。【方法】清洁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C组)、内毒素(LPS)对照组(LPS,E组)、75g/L高渗氯化钠(HSS)组(LPS+HSS,HSS组)、羟乙基淀粉液130/0.4(HES)组(LPS+HE... 【目的】探讨不同液体小容量复苏对大鼠内毒素休克所致肺损伤的影响。【方法】清洁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C组)、内毒素(LPS)对照组(LPS,E组)、75g/L高渗氯化钠(HSS)组(LPS+HSS,HSS组)、羟乙基淀粉液130/0.4(HES)组(LPS+HES,HES组)、75g/L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溶液(HSH)组(LPS+HSH,HSH组)。各组在静注LPS(1mg/kg)30min后予小容量复苏(4ml/kg)干预。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肺组织干/湿质量比例,测定肺泡灌洗液中蛋白浓度,测定肺组织丙二醛(MDA)的浓度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内毒素模型各组病理改变均加重,肺泡灌洗液蛋白浓度均升高(P<0.05),内毒素对照组病理评分升高(P<0.01),干/湿质量比例下降(P<0.05),SOD活性下降(P<0.01),内毒素对照组和75g/L高渗氯化钠组MDA浓度升高;与内毒素对照组比较,75g/L高渗氯化钠组,羟乙基淀粉130/0.4溶液组和75g/L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组,病理改变减轻,肺病理评分、MDA浓度下降(P<0.01),干/湿质量比例升高(P<0.05),SOD活性升高(P<0.01)。羟乙基淀粉130/0.4溶液组和75g/L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组肺泡灌洗液中蛋白浓度下降(P<0.05,P<0.01)。【结论】使用75g/L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130/0.4溶液和75g/L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进行小容量复苏对大鼠内毒素休克所致肺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相比75g/L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130/0.4溶液和75g/L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在减轻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方面作用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休克 容量复苏 干/湿质量比例 肺泡灌洗液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液体小容量复苏对内毒素休克大鼠肾损伤及其NO和H_2S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罗晨芳 高婉菱 +2 位作者 黎尚荣 王艳玲 黑子清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2-37,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液体小容量复苏对大鼠内毒素休克肾损伤的影响,并观察肾皮质硫化氢和一氧化氮水平变化。【方法】清洁级SD大鼠30只,根据复苏所用液体种类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N组)、内毒素休克组(LPS,E组)、75 g/L高渗氯化钠组(LPS+HSS,... 【目的】探讨不同液体小容量复苏对大鼠内毒素休克肾损伤的影响,并观察肾皮质硫化氢和一氧化氮水平变化。【方法】清洁级SD大鼠30只,根据复苏所用液体种类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N组)、内毒素休克组(LPS,E组)、75 g/L高渗氯化钠组(LPS+HSS,HSS组)、羟乙基淀粉液130/0.4(万汶)组(LPS+HES,HES组)、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溶液(霍姆)组(LPS+HSH,HSH组)。各组在静注LPS(1 mg/kg)30 min后予小容量复苏(4 mL/kg),测量不同时间点的血压;复苏60min后处死大鼠,取肾标本行病理学及干湿质量比检测,肾皮质匀浆测定一氧化氮(NO)和硫化氢(H2S)水平。【结果】①内毒素休克大鼠右颈总动脉收缩压进行性下降,予不同液体复苏后血压有不同程度回升,其中HSH效果最为明显;②内毒素休克大鼠肾切片病理观察发现肾小管局部坏死、肾小球足突融合、基底膜有沉积物,复苏组病理改变减轻,HSH组病变最轻;③各组大鼠肾干湿质量比未见有明显差异(P﹥0.05);④内毒素休克组肾皮质H2S浓度明显下降,NO水平明显升高(P<0.01),小容量复苏后,HES和HSH复苏组肾皮质H2S浓度明显升高,HSH组NO水平明显回落(P<0.05)。【结论】内毒素休克大鼠肾损伤明显,应用高渗盐水、羟乙基淀粉130/0.4溶液、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溶液小容量复苏后肾脏病理改变减轻,肾皮质H2S水平升高、NO水平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休克 容量复苏 肾脏 一氧化氮 硫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容量复苏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周荣斌 王丽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9期3350-3352,共3页
容量复苏是治疗脓毒症、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等危重症的基本手段,是急危重病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容量复苏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但具体实施的最佳方案仍存在争论。本文就容量复苏时机,复苏终点的判断及复苏液体的选择等做一综述。
关键词 容量复苏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滤过联合早期容量复苏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脓毒症休克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杨进军 杜茜 常为民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10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液滤过联合早期容量复苏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脓毒症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脓毒症休克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 目的探讨血液滤过联合早期容量复苏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脓毒症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脓毒症休克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早期容量复苏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早期容量复苏联合血液滤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死亡率以及治疗前后乳酸清除率、白介素-6(interleukin,IL-6)、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 reaction protein,hs-CRP)水平、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cute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乳酸清除率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均P < 0.05),IL-6、PCT、hs-CRP水平、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均P < 0.05),且观察组患者乳酸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IL-6、PCT、hs-CRP水平、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 0.05)。结论血液滤过联合早期容量复苏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脓毒症休克,可提高乳酸清除率,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APACHEII评分和SOFA评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脓毒症 血液滤过 早期容量复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血流动力学干预”对不明原因低血容量性休克容量管理价值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黄彪 张苜 +4 位作者 胡大碧 刘谋远 魏旭升 况刚 陈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13-918,共6页
目的:探讨"早期血流动力学干预"对不明原因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容量管理,为早期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7年1月我科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56例低血容量休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 目的:探讨"早期血流动力学干预"对不明原因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容量管理,为早期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7年1月我科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56例低血容量休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其中实验组中有2例病人治疗过程中要求转上级医院治疗,1人放弃治疗;对照组中有2例病人放弃治疗,3人转上级医院治疗。故最终纳入分析的实验组为25人,对照组为23人。实验组患者采用早期目标导向性液体治疗(early goal-directed therapy,EGDT),利用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指导容量复苏及治疗,对照组患者根据经验采用传统容量复苏方法治疗,2组均在达到目标治疗后适当脱水降低心脏前负荷以便保护心肺功能。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CVP、血乳酸清除率、复苏液体量、使用血管活动药物的例数、肾功能损害例数、肺水肿例数及心衰发生例数;同时观察72 h内反复出现容量不足需再次扩容的例数;3、6 h的休克纠正达标率例数;2组患者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入住天数及死亡例数。结果:2组APACHEⅡ评分都逐步下降,24 h后实验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72 h后血管活动药物使用例数、肾功能损害例数及再次出现休克需扩容纠正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72 h肺水肿、心衰发生例数治疗组多于对照组(P<0.05)。6、24 h实验组液体总入量明显多于对照组,而72 h液体总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6、24 h后实验组乳酸清除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CVP、MAP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CVP在6、24、72 h实验组优于对照组,MAP在6、24 h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6 h的休克纠正达标率例数,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ICU入住时间及死亡例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明原因低血容量性休克在"早期血流动力学干预下"采取EGDT液体治疗有显著疗效,但仍有不足。在复苏过程中因液体负荷过高发生心衰、肺水肿的医源性再损伤概率较大。故容量治疗阶段提出了寻找最佳心脏前负荷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 低血容量休克 常规容量复苏 EGDT容量复苏 疗效与并发症 最佳心脏前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结水精处理树脂油污染特性与复苏方法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周永言 《广东电力》 2009年第11期44-49,共6页
针对汽轮机油对精处理树脂的污染特性、复苏效果进行了系列试验工作,主要试验内容包括分别在20℃、30℃、40℃条件下用不同质量浓度(30mg/L、50mg/L、100mg/L、300mg/L、500mg/L、1000mg/L、2000mg/L、5000mg/L、10000mg/L)的46号汽轮... 针对汽轮机油对精处理树脂的污染特性、复苏效果进行了系列试验工作,主要试验内容包括分别在20℃、30℃、40℃条件下用不同质量浓度(30mg/L、50mg/L、100mg/L、300mg/L、500mg/L、1000mg/L、2000mg/L、5000mg/L、10000mg/L)的46号汽轮机油浸泡阳树脂、阴树脂,测定油污染后其工作交换容量的变化情况;然后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复苏处理,比较油质量浓度、温度对树脂复苏效果的影响;研究、比较不同复苏液对树脂的复苏效果。结果表明:随着油质量浓度的增大,浸泡时间的加长,树脂污染程度加重,复苏程度降低;溶液的pH值升高时,树脂污染减轻,复苏效果变好;效果较好的复苏液为10%NaCl+2%NaOH+0.2%OP-10+3%Na3PO4(化学分子式前数值为质量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 汽轮机油 复苏工作交换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患者急诊手术中的静脉输液管理 被引量:20
8
作者 余如平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5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静脉输液管理 创伤患者 手术中 有效循环血量 损伤控制 急诊手术 容量复苏 手术时间 创伤后 多发伤 复合伤 手术室 急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