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线多跳Ad hoc网络中MAC机制的公平性与网络容量利用率 被引量:3
1
作者 李云 隆克平 +2 位作者 赵为粮 吴诗其 陈前斌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33-339,共7页
高效、公平的MAC协议是目前无线多跳Ad hoc网络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该文在给出一种新的无线多跳Adhoc网络的网络模型前提下,定义了MAC协议公平性、网络容量利用率两个性能参数。给出了一种能在竞争节点间公平共享无线信道并充分利用网... 高效、公平的MAC协议是目前无线多跳Ad hoc网络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该文在给出一种新的无线多跳Adhoc网络的网络模型前提下,定义了MAC协议公平性、网络容量利用率两个性能参数。给出了一种能在竞争节点间公平共享无线信道并充分利用网络容量的MAC协议(FMAC),仿真比较了FMAC和IEEE802.11DCF的公平性和网络容量利用率。结果表明FMAC能在充分利用网络容量的前提下,实现无线信道在竞争节点间的公平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多跳Ad HOC网络 介质访问控制 公平性 网络容量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电缆负载容量利用率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罗楚军 冯玉雷 +3 位作者 李健 廖星 邹睿 张哲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7-136,共10页
将现有电缆与新增电缆并联运行,可充分利用已有电缆的输电容量,是实现低成本扩容的有效方法。但由于并联电缆回路之间耦合影响的差异,可能导致负荷电流在并联电缆间出现不均匀分配,进而降低负载容量利用率。在此背景下,该文从电缆芯线... 将现有电缆与新增电缆并联运行,可充分利用已有电缆的输电容量,是实现低成本扩容的有效方法。但由于并联电缆回路之间耦合影响的差异,可能导致负荷电流在并联电缆间出现不均匀分配,进而降低负载容量利用率。在此背景下,该文从电缆芯线与金属护套构成的多回路电磁耦合基本方程出发,提出一种并联电缆负荷分流的计算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对不同布置形式和相序排列方式下的并联电缆负载容量利用率进行分析,给出并联电缆相序优化排列的应用建议;最后通过数字仿真,验证分析结论的正确性。研究表明,通过合理的相序排列,可有效提升并联电缆负载容量利用率,更好地发挥其输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电缆 负载容量利用率 电流分配 相序排列 接地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维空间的航路利用率 被引量:1
3
作者 谢春生 胡泽涛 张兆宁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004-3009,共6页
航路利用率表征了空域中航路的利用情况,通过计算航路利用率可以实现对空域资源进行更合理、高效的利用。为了更加准确地计算给定时间段内固定航路的利用率,通过构建抽象的三维空间,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维空间的航路利用率计算方法。在考... 航路利用率表征了空域中航路的利用情况,通过计算航路利用率可以实现对空域资源进行更合理、高效的利用。为了更加准确地计算给定时间段内固定航路的利用率,通过构建抽象的三维空间,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维空间的航路利用率计算方法。在考虑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之间的相互联系有了突破,从时间、航路、高度层三个维度建立航路时空利用率计算模型计算航路时空利用率,结合航路容量利用率,从时间、空间、容量三个角度出发,建立了航路利用率计算模型。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计算得到某一空域四条航路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路利用率 多维空间 高度层 航路 航路时空利用率 航路容量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相供电直挂变流器拓扑结构与容量匹配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黄小红 李群湛 杨乃琪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79-388,共10页
为优化同相供电变电所变流器的拓扑结构,改善补偿容量,并减少设备占地,运用牵引变电所三相-单相电气量通用变换方法,研究了功率直通型、有功补偿型和无功补偿型3类直挂变流器.结合有源综合补偿特性和功率子模块特点,设计了同相供电直挂... 为优化同相供电变电所变流器的拓扑结构,改善补偿容量,并减少设备占地,运用牵引变电所三相-单相电气量通用变换方法,研究了功率直通型、有功补偿型和无功补偿型3类直挂变流器.结合有源综合补偿特性和功率子模块特点,设计了同相供电直挂变流器的拓扑结构,研究了牵引变电所接线形式与直挂变流器容量匹配关系,最后分析了直挂变流器的器件容量利用率.研究结果表明:有功补偿型和无功补偿型直挂变流器容量不仅与牵引变电所接线形式有关,还与牵引负荷的接入端口和负载类型有关;对有功补偿型,当负荷功率因数大于0.961时,宜选择90°接线牵引变压器,当负荷功率因数小于0.961时,宜选择120°接线牵引变压器,且牵引负荷接入超前相;对无功补偿型,当为交-直-交牵引负荷时,宜选择90°接线牵引变电所,当为感性牵引负荷时,宜选择120°接线牵引变电所.在相同的交-直-交牵引负荷及调制比为0.8条件下,有功补偿型直挂变流器的器件容量利用率最高,达到11.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相供电系统 直挂变流器 模块化多电平结构 变电所接线形式 负荷接人端口 器件容量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核电余热高效回收的梯级相变填充床储热系统优化设计
5
作者 李梦杰 要可盈 +1 位作者 李明佳 刘占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56,共11页
针对铅铋堆核电系统在事故工况下余热管理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变填充床储热技术(PLTES)的余热管理方法。通过建立受出口阈值温度约束的PLTES数值模型,分析了不同层级中相变材料(PCM)熔点与填充比例对单级与梯级PLTES系统热性能的影... 针对铅铋堆核电系统在事故工况下余热管理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变填充床储热技术(PLTES)的余热管理方法。通过建立受出口阈值温度约束的PLTES数值模型,分析了不同层级中相变材料(PCM)熔点与填充比例对单级与梯级PLTES系统热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单级PLTES系统中,无论采用高熔点还是低熔点PCM,均难以充分发掘PCM的显热与潜热潜能,导致系统容量利用率的最高值ηma仅能达到74.17%。相比之下,采用梯级相变的PLTES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在系统底层配置熔点低于红外探测阈值温度的PCM,并在顶层使用熔点高于放热出口阈值温度的PCM,可以在确保排放温度与环境温度相近的同时,显著提升系统的储能密度。通过精细调控顶层、中间层、底层PCM的无量纲熔点至0.480、0.260、0.012,并设定填充比例为0.52、0.44、0.04,优化后的梯级PLTES系统实现了高达97.9%的PCM固液相变参与率,并使得ηma达到了87.22%。该研究为相变填充床储热在核电余热高效回收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床储热 铅铋堆核电系统 余热管理 梯级相变 容量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能用梯次利用电池组一致性检测与评价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孟金岭 肖健夫 +2 位作者 闵婕 李章溢 孙瑞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85-588,601,共5页
为了将退役动力电池重组成性能良好的电池组用于储能,实现电池组价值利用最大化,提出电池一致性检测与评价方法。通过分析电池组不一致性的产生机理及其对电池组性能的影响,结合电池健康状态、电池单体SOC,把电池组容量与能量利用率作... 为了将退役动力电池重组成性能良好的电池组用于储能,实现电池组价值利用最大化,提出电池一致性检测与评价方法。通过分析电池组不一致性的产生机理及其对电池组性能的影响,结合电池健康状态、电池单体SOC,把电池组容量与能量利用率作为一致性评价指标,设计“三步实验法”作为电池组一致性检测方法。该方法组合的电池组能同时提升容量与能量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应用系统 一致性检测 容量利用率 能量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易水处理活性炭的选择和应用方法 被引量:29
7
作者 应维琪 常启刚 +1 位作者 张巍 蒋文新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30-435,439,共7页
首先介绍活性炭性能测试与水处理活性炭选炭、吸附技术选择、工艺应用的关系,其次报导两个活性炭选用方面的改进方法。通过重新定义、整合、完善现有活性炭性能指标,建立了以酚值、碘值、亚甲基蓝、丹宁酸值为吸附性能指标的选炭方法。... 首先介绍活性炭性能测试与水处理活性炭选炭、吸附技术选择、工艺应用的关系,其次报导两个活性炭选用方面的改进方法。通过重新定义、整合、完善现有活性炭性能指标,建立了以酚值、碘值、亚甲基蓝、丹宁酸值为吸附性能指标的选炭方法。这四种指标化合物的分子量与直径覆盖了大多数有机污染物的范围,用此法可减少活性炭应用测试的炭型。在活性炭精选和吸附工艺应用研究中,用微型炭柱进行穿透实验可弥补缩小式传统型、小型炭柱的不足。相对于国外现用微型柱的实验方法,文中介绍的微型柱快速穿透(MCRB)方法的设备要求较低,操作简单,可以在国内大多数实验室中进行;通过对多种污染物质的实验结果,建立了MCRB方法的可信性和适用性。这两种新方法完善了活性炭水处理研究的实验体系,可降低其应用于水与污水处理的成本,有利于中国的环境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炭 吸附容量 指标化合物 容量利用率 微型柱 快速穿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体参数差异对串联电池组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陈强 李香龙 +1 位作者 李雪 张彩萍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947-1950,共4页
纯电动车车载锂离子动力电池均是成组应用,放电过程中,电池单体之间存在的欧姆电阻差异、容量差异、极化差异,使电池单体表现为不同时到达电池端电压下限,导致电池单体容量不能全部放出,不能发挥电池最大储能效果。以北京奥运会纯电动... 纯电动车车载锂离子动力电池均是成组应用,放电过程中,电池单体之间存在的欧姆电阻差异、容量差异、极化差异,使电池单体表现为不同时到达电池端电压下限,导致电池单体容量不能全部放出,不能发挥电池最大储能效果。以北京奥运会纯电动公交车淘汰的额定容量90 Ah锰酸锂电池为研究对象,在MATLAB/SIMULINK里对电池单体串联成组的放电过程建模,通过不同倍率和DST工况下实验数据与仿真数据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分别对欧姆内阻差异、容量差异、极化差异下的串联电池组的实际容量利用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进行了理论推导,并在不同电流倍率和DST工况下,对电池串联成组后从SOC为100%放电到SOC为0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容量差异对串联电池组性能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参数辨识 串联 容量利用率 能量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融通型STATCOM提高牵引变电站供电能力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科 周峰 +1 位作者 陈建业 朱桂萍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4-49,共6页
针对重载铁路大秦线扩能引起的电压质量问题,提出采用能量融通型STATCOM对牵引变电站低压侧进行综合补偿,在不新增牵引变压器容量和更换设备的条件下,将轻载臂的能量融通至重载臂,并补偿重载臂无功,从而有效提高牵引变压器容量利用率和... 针对重载铁路大秦线扩能引起的电压质量问题,提出采用能量融通型STATCOM对牵引变电站低压侧进行综合补偿,在不新增牵引变压器容量和更换设备的条件下,将轻载臂的能量融通至重载臂,并补偿重载臂无功,从而有效提高牵引变压器容量利用率和牵引网电压水平。重点分析了Scott型牵引变压器低压侧补偿模型和容量利用率,并建立了相应的PSCAD仿真模型和实验室样机,验证了所提出的能量融通型STATCOM对提高牵引供电能力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 变电站 供电 能量融通 STATCOM 无功功率 补偿 容量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化铁路单三相组合式变压器电气特性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夏焰坤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14,35,共5页
研究了一种应用于电气化铁路的单相和三相组合式变压器供电系统.分析了单三相组合式供电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容量利用率和负序特性.使用Matlab/Simulink首先对单三相组合式供电系统的变压器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单三相组合式... 研究了一种应用于电气化铁路的单相和三相组合式变压器供电系统.分析了单三相组合式供电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容量利用率和负序特性.使用Matlab/Simulink首先对单三相组合式供电系统的变压器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单三相组合式供电系统的结构和原理符合理论分析.其次,对组合式变压器构成的同相供电系统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补偿方案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变压器 电气化铁路 容量利用率 负序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超导滤波器子系统在CDMA网络中的应用
11
作者 吴树兴 张智江 张范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5-98,共4页
在无线网络的基站接收机前端使用高温超导滤波器子系统可以有效地降低终端发射功率,提高容量利用率,增加覆盖范围,减少呼叫失败率和掉话率,抑制系统外干扰,提高频谱资源利用率和降低建网成本。本文对cdma2000 1x网络中使用高温超导滤波... 在无线网络的基站接收机前端使用高温超导滤波器子系统可以有效地降低终端发射功率,提高容量利用率,增加覆盖范围,减少呼叫失败率和掉话率,抑制系统外干扰,提高频谱资源利用率和降低建网成本。本文对cdma2000 1x网络中使用高温超导滤波器子系统所带来的这些优势从原理上进行分析和阐述,并且提出了高温超导滤波器子系统在未来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超导滤波器 CDMA2000 1x 小区负载门限 容量利用率 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地理气候因素影响的接触网综合载流量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孙立军 张若鹏 +2 位作者 田铭兴 张慧英 王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958-1966,共9页
在接触网输电导线选型和负荷调度过程中接触网允许载流量是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而允许载流量的大小与接触网所处的地理气候条件密切相关。该文首先提出考虑接触网沿线的风速、风向、环境温度、海拔高度以及太阳有效入射角度等地理气候... 在接触网输电导线选型和负荷调度过程中接触网允许载流量是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而允许载流量的大小与接触网所处的地理气候条件密切相关。该文首先提出考虑接触网沿线的风速、风向、环境温度、海拔高度以及太阳有效入射角度等地理气候因素的单根输电导线的允许载流量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接触网输电导线电流分配关系和接触网综合载流量的概念提出接触网综合载流量的计算方法;进而提出了接触网的动态增容方法,该方法通过接触网所处位置的地理气候参数动态计算接触网的载流能力。算例表明:输电导线及接触网载流量在不同地理气候条件下相差较大;接触网设计过程中接触网综合载流量应根据接触网所处地区夏季气候参数进行计算;输电导线容量利用率可判断所选择输电导线的匹配程度;利用动态增容技术可以大幅提高接触网载流能力。该研究成果对牵引网输电导线选型、负荷调度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网 载流量 容量利用率 地理气候条件 动态增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近空间太阳能无人机能量调度策略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新芳 曾国宏 陈天牧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8-297,共10页
针对临近空间太阳能无人机因表面太阳辐射不均匀及负荷不确定性导致的能源系统容量无法充分利用的问题,提出一种实时能量优化调度策略,旨在最小化每个光储模块在24 h周期末电量差值、太阳落山时刻最大限度地储存能量,通过构建调度模型... 针对临近空间太阳能无人机因表面太阳辐射不均匀及负荷不确定性导致的能源系统容量无法充分利用的问题,提出一种实时能量优化调度策略,旨在最小化每个光储模块在24 h周期末电量差值、太阳落山时刻最大限度地储存能量,通过构建调度模型和能量前移修正策略达到充分利用发电、储能设备装机容量的目的。利用Python软件对该模型及调度策略进行仿真验证,证实了该能量调度策略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 无人机 能源系统 光伏单元 储能单元 调度算法 容量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抬移动式消防炮应用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志辉 田永祥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02-1104,共3页
从灭火容量利用率、主要性能参数的确定及安全性能等方面对手抬移动式消防炮进行相关的应用技术研究,以期促进和帮助提高该装备的应用技术。
关键词 消防 移动式消防炮 灭火容量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eights loading optimization with balanced and unconcentrated loading constraints
15
作者 朱向 雷定猷 张英贵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8期3386-3395,共10页
The optimization of high density and concentrated-weight freights loading requires an even distribution of the freight's weight and unconcentrated loading on the floor of the car.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 The optimization of high density and concentrated-weight freights loading requires an even distribution of the freight's weight and unconcentrated loading on the floor of the car.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centrated-weight category freights,an improvement method is put forward to build freight towers and a greedy-construction algorithm is utilized based on heuristic information for the initial layout.Then a feasibility analysis is performed to judge if the balanced and unconcentrated loading constrains are reached.Through introducing optimization or adjustment methods,an overall optimal solution can be obtained.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using data generated from real cases show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our approach: volume utility ratio of 90.4% and load capacity utility ratio of 86.7% which is comparably even to the packing of the general freigh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ading layout balancing constraint concentrated loading bending moment construction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