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消费社会背景下女性容貌焦虑现象分析
- 1
-
-
作者
沈昕
方宝燕
-
机构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
安徽大学
-
出处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4年第7期37-40,共4页
-
基金
2022年度安徽省妇联、省教育厅妇女理论研究重点课题“新时代妇女思想政治引领及创新实践研究”(2022-FNYG-502)研究项目。
-
文摘
最近几年社会中频繁出现的容貌焦虑现象,成为困扰女性群体的重要社会心理问题。消费社会的背景下,造成女性容貌焦虑的主要机制和原因可以从消费文化、社交媒体、女性自我呈现三个方面来分析,消费文化利用消费制造出女性虚假的容貌需求,社交媒体加剧了女性群体的体象障碍,而容貌在女性群体中带有着强烈的指标属性,引发女性自身对于美貌的追求。因此可以从女性主体和社会客体两个角度展开思考,以化解当代消费社会背景下女性容貌焦虑的问题。
-
关键词
消费社会
女性容貌焦虑
体象障碍
身体
消费
-
分类号
C913.68
[经济管理]
-
-
题名容貌焦虑现象解读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徐蕾
-
机构
江苏省姜堰第二中学
-
出处
《江苏教育》
2024年第4期52-53,共2页
-
文摘
一、青少年学生容貌焦虑的产生原因容貌焦虑是指个体因为整体外表被他人消极评价时所引起的焦虑情绪。具有容貌焦虑的人往往比他人更加关注自己的身高、体重、相貌等是否符合“标准”,一旦对此做出否定的自我评价,就会害怕与人交往,甚至拒绝参加一些集体活动。一般而言,导致青少年容貌焦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媒体不良引导青少年尚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对自我的认知还不够完善,本该是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欣赏自我的年纪,却被媒体引导的“最美标准”所“绑架”,产生负面、消极、焦虑等情绪,由此引发过度节食、频繁化妆、渴望整容等行为和心理,无法将注意力放到自我的发展中来。
-
关键词
青少年
容貌焦虑
审美观念
-
分类号
G63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容貌焦虑问卷的编制及其信效度检验
- 3
-
-
作者
张煌彬
罗蓉
王鑫强
卢科荣
姚义朋
-
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佛山市顺德区西山小学
-
出处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6-574,共9页
-
文摘
目的:编制容貌焦虑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以文献分析和半结构化访谈结果为基础建构理论模型,编制适合中国情境的容貌焦虑问卷。通过方便取样获得了2138份有效数据,进行项目分析和信效度检验。对761名90后青年进行测试,计算其与现有的社会焦虑问卷和自我客体化问卷的效标关联效度。结果:容貌焦虑问卷共22个项目,包含身体意象不满、个体关注偏差、社交环境压力3个维度,解释了总方差的61.12%。验证性分析表示各维度因子模型拟合良好(x^(2)/df=4.87,CFI=0.93,TLI=0.92,RMSEA=0.07,SRMR=0.05);问卷总分与自我客体化问卷、社会焦虑问卷得分呈正相关(r=0.23~0.47,均p<0.01)。总问卷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5,各维度的α系数分别为0.86~0.94;总问卷的分半信度为0.85,各维度的分半信度为0.73~0.91;总问卷的重测信度为0.70,各维度的重测信度为0.60~0.73。结论:容貌焦虑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作为容貌焦虑的测评工具。
-
关键词
容貌焦虑
问卷编制
信度
效度
-
Keywords
appearance anxiety
scale development
reliability
validity
-
分类号
B841.2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
-
题名青少年容貌焦虑的成因及对策探究
- 4
-
-
作者
屈攀奇
-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第32期62-65,共4页
-
文摘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追求自我精神需求的满足,容貌焦虑已经成为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这种心理现象在青少年群体中也十分常见,轻则产生消极情绪,重则扭曲价值取向,诱发心理疾病,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层面探究青少年容貌焦虑的发生原因,并基于此提出教育建议:普及心理学知识,加强辩证思维能力训练,时刻关注并沟通,实现家校合作。
-
关键词
容貌焦虑
身心发展
主流审美
-
分类号
G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
题名改变认知 积极赋能——缓解容貌焦虑的思路
- 5
-
-
作者
张燕娜
-
机构
盐城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
出处
《江苏教育》
2024年第28期75-76,共2页
-
文摘
容貌焦虑指个体对自己的外貌不够自信而产生的一种焦虑体验。青少年受青春期生理、心理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在面对外貌、体型变化时容易产生焦虑不安、消极应对、自我否认、社交退缩等心理与行为。压力认知交互理论认为,压力是由个体的认知加工而产生的,强调了认知因素对压力调节的重要作用。
-
关键词
容貌焦虑
压力认知交互理论
合理情绪疗法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
-
分类号
G448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
题名不再容貌焦虑的女孩
- 6
-
-
作者
杨滨妮
-
机构
福建省漳州市第三中学
-
出处
《江苏教育》
2024年第28期73-74,共2页
-
文摘
一、不敢摘口罩的小卓.小卓(化名),高一女生,有一个妹妹,父母在她3岁时离异。在母亲重组家庭后,她与继父关系不佳,觉得自己长得有点胖,脸蛋也不好看。新冠疫情结束后,她担心听到关于自己容貌不好的评价,不敢摘下口罩。近来,小卓成绩退步明显,注意力易分散,夜晚入睡困难。在班主任的建议下,小卓到学校心理辅导室求助。
-
关键词
高中生
容貌焦虑
认知行为疗法
-
分类号
G448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
题名文化自信视域下青年“容貌焦虑”与媒体治理方略
被引量:4
- 7
-
-
作者
邱天
王肖
-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南京晓庄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
出处
《传媒论坛》
2022年第20期88-90,共3页
-
文摘
近年来“容貌焦虑”经常出现媒体报道的主题之中,尤其在青年群体中的传播最为广泛,审美的异化使青年人失去对美的感知和判断,究其原因是源自文化的不自信。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对美的认知也是包容和多元的,而“西化”容貌对青年人的冲击致使他们产生狭隘的审美标准。因此,媒体应该引导青年用马克思美学增强文化自信,防微杜渐地抵御西方意识形态在审美领域对青年人的渗透。
-
关键词
容貌焦虑
文化自信
媒体治理
马克思美学
-
分类号
C913.5
[经济管理]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
-
题名“容貌焦虑”与新时代审美教育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6
- 8
-
-
作者
齐留柱
-
机构
广州新华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
-
出处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2年第2期25-28,共4页
-
基金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2020年度党建课题“高校教师党支部在课堂思政中发挥作用的机制研究——以中国语言文学系教工党支部对《美学》课的指导为例”(KT202002)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容貌焦虑"的产生,是审美在这个时代加诸个人身上的压力。对容貌的过度关注,对真善等审美内涵价值的忽视,显示了一种软弱的主体意识和不健全的人格,它是当下审美脱离真善后孤立繁荣的结果,也是审美教育目标偏离的表现。在新时代的审美教育中,人们应当重视美学理论的学习,并渗透新时代精神,立德树人。同时,还要培养受教育者的反思与批判精神,抵御假恶丑,进而使受教育者自觉将人生目标的实现与更高的价值连结起来。
-
关键词
容貌焦虑
审美弊病
价值取向
美育目标
-
分类号
G40-014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绘画疗法在青少年容貌焦虑问题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 9
-
-
作者
王相永
-
机构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出处
《艺术科技》
2021年第23期247-249,共3页
-
文摘
绘画疗法指以美术绘画的方式,让绘画者通过一种非语言的形式,将内心的压抑情绪和矛盾冲突表达出来,从而释放情绪、平复心情,最终达到治疗绘画者的目的。将绘画治疗应用于青少年容貌焦虑问题中,发挥其易接受、易表达、内涵清晰和绘画语言丰富等作用,能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文章对绘画疗法和容貌焦虑进行介绍,阐述用绘画疗法调节容貌焦虑情绪的意义及可行性,进而发挥绘画疗法对青少年容貌焦虑的治疗效果。
-
关键词
绘画疗法
容貌焦虑
青少年
-
分类号
G448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
题名社交媒体引发青年女性容貌焦虑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3
- 10
-
-
作者
陈琪
-
机构
西北大学
-
出处
《传媒论坛》
2023年第5期24-27,共4页
-
文摘
社交媒体塑造并强调了“美”的规范,女性容貌焦虑问题随之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基于深度访谈方法,研究发现社交媒体在技术实践和商业利益推动下形成一个热衷于推崇“美丽外表”、塑造“完美形象”的媒介环境,通过在线的身体展演与编辑、消费文化背景下的网络商业模式以及智能算法和平台定位等特有机制对女性容貌焦虑产生影响。社交媒体机制作用于青年女性,使其过度关注身材容貌,在不断“内化”和社会比较的过程中形成对自身的负面评价。
-
关键词
社交媒体
容貌焦虑
媒介机制
青年女性
-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
-
题名针对整容群体容貌焦虑的情感化康复辅具设计
- 11
-
-
作者
孙佳钰
曹伟智
-
机构
鲁迅美术学院
-
出处
《时尚设计与工程》
2023年第3期45-47,共3页
-
文摘
在以容貌焦虑为热点的社会背景下,情感化设计在康复辅具中的应用有重要价值,以期通过辅具设计缓解整容群体的容貌焦虑问题。通过对整容群体的多维度分析了解其心理状态及需求,对缓解容貌焦虑的方式进行缺陷分析,结合情感设计方法阐述了从外界评价、科学恢复、个体主观认知3个通道进行尝试,总结出整容康复辅具与线上端口结合的整容康复方式,从而从设计角度解决该群体容貌焦虑问题。
-
关键词
情感化设计
容貌焦虑
用户体验
-
Keywords
emotional design
appearance anxiety
user experience
-
分类号
R47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容貌焦虑”背后的审美教育危机
- 12
-
-
作者
杨晓娜
-
机构
河南大学美术学院
-
出处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3年第9期56-59,共4页
-
文摘
“容貌焦虑”的产生是社会权力机制运行的结果。传统父权规范下的审美共识已然成为一种生产性的力量,操控着女性的身体实践。消费主义逻辑下,女性“身体”经由媒体的建构日趋标准化和符号化,为此“身体美学”也呈现出极端贫困的态势。面对大众审美的反智化倾向,一是要立足于美学理论的研究框架,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二是要重视德育的培养,植根于传统美育思想,以提升主体的审美素养;三是要突破“美的教育”阈限,实现多门类之间的杂糅,修正以“表象性”为核心的审美价值谱系。
-
关键词
容貌焦虑
审美异化
审美教育
-
分类号
B83-0
[哲学宗教—美学]
-
-
题名知心导行:助力学生打开“心灵滤镜”
- 13
-
-
作者
张薇
-
机构
江苏省吴中实验小学
-
出处
《江苏教育》
2024年第4期48-49,共2页
-
文摘
青春期是一个人生命中的关键阶段,伴随着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青少年在面对自我认同、社交关系和未来规划时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困扰。要解决这类困扰,离不开爱的教育和情的引导。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走进青少年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为他们提供支持与帮助,引导他们有勇气面对挑战、克服困难。
-
关键词
容貌焦虑
认知偏差
自我悦纳
-
分类号
G62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小羽的自我接纳之旅
- 14
-
-
作者
郑雅双
-
机构
福建省晋江市龙侨中学
-
出处
《江苏教育》
2024年第28期71-72,共2页
-
基金
2024年度福建省晋江市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提升初中生心理危机保护因子有效性的实践研究”(JJ2024-05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一、脸上长着黑痣的小羽.小羽(化名),女,八年级学生,成绩中等偏上,喜欢画动漫人物,长相清秀,嘴巴上方有一颗凸起的黑痣。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她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进入八年级后,因被同学笑称为“媒婆”,时常感到焦虑烦躁、情绪崩溃,课上走神,怕跟同学对视。她照镜子时总觉得自己丑,经常用力地抠痣,想切除它。
-
关键词
容貌焦虑
自我接纳
家校资源
-
分类号
G448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
题名一直戴口罩的男孩
- 15
-
-
作者
王宁
-
机构
上海市莘城学校
-
出处
《江苏教育》
2024年第28期69-70,共2页
-
文摘
一、经常焦虑的小然.小然(化名),八年级男生,外表干净整洁,平时很在意自己的容貌,出门前会频繁检查自己的形象。新冠疫情结束后,小然仍一直戴口罩。因为受困于人际关系问题,他主动走进心理辅导室。
-
关键词
容貌焦虑
叙事疗法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
-
分类号
G448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