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环形管差压波动信号测量气液两相流气相含率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芳 梁国伟 谢代梁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28-631,共4页
设计了一种新型多圈环形管用于气液两相流参数的测量,对环形管上升段水平方向内外侧差压波动信号进行了分析,采用无因次分析方法获得与差压波动信号均方根相关的特征量,建立了此特征量与容积含气率的关系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实验.... 设计了一种新型多圈环形管用于气液两相流参数的测量,对环形管上升段水平方向内外侧差压波动信号进行了分析,采用无因次分析方法获得与差压波动信号均方根相关的特征量,建立了此特征量与容积含气率的关系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差压波动信号均方根有关的特征量和容积含气率存在一定的关系,在考虑到气体密度的影响之后,引入气体密度对关系模型进行修正,建立了差压波动信号均方根和容积含气率量纲1的线性关系模型.在容积含气率小于0.65时,气液两相流的容积含气率测量误差小于5%,为气液两相流的容积含气率测量提供了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管流量计 两相流 差压波动信号 容积含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气油两相流的流变模型 被引量:13
2
作者 安琦 周银生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7-72,共6页
在自行研制的一台旋转式气油两相流粘度测试装置上,研究了容积含气率、油膜厚度及剪切应变率等因素对气油两相流流变特性的影响。得出一种新型气油两相流流变模型:ηb/ηo=1+(a·bγ-0.01)β。在改装的MPV-1... 在自行研制的一台旋转式气油两相流粘度测试装置上,研究了容积含气率、油膜厚度及剪切应变率等因素对气油两相流流变特性的影响。得出一种新型气油两相流流变模型:ηb/ηo=1+(a·bγ-0.01)β。在改装的MPV-1500型试验机上,实验证明了该模型在高剪切应变率时仍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两相流 流变特性 容积含气率 剪切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油二相流粘度测试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安琦 周银生 +1 位作者 程熊 全永昕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4-16,共3页
本文研究了气油二相流粘度的测试方法,建立了一套旋转式气油二相流粘度测量装置。并在特定条件下对国产N32液压油的气油二相流粘度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归纳出了容积含气率与粘度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油二相流 容积含气率 粘度测试仪 测量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形微通道戟形弹状流空隙率的测定与关联
4
作者 周云龙 孙振国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6-62,共7页
以空气、去离子水为气液二相工质,采用90°Y型汇流方式,在矩形截面为800μm×100μm的蛇形通道内利用高速摄影系统采集到一种特殊的流型——戟形弹状流,该流型与常规弹状流形状差异较大,其气戟头部呈流线型,尾部与流动方向以一... 以空气、去离子水为气液二相工质,采用90°Y型汇流方式,在矩形截面为800μm×100μm的蛇形通道内利用高速摄影系统采集到一种特殊的流型——戟形弹状流,该流型与常规弹状流形状差异较大,其气戟头部呈流线型,尾部与流动方向以一定的角度倾斜。通过图像法对该流型下的空隙率进行了测定,对4种典型的空隙率模型(22个关联式)进行了评估,发现非线性模型、漂移流模型对空隙率的预测较好,而线性模型以及滑速比模型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形微通道 空隙 容积含气率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环形管中气—液两相流空泡份额的计算与实验研究
5
作者 邱东明 贾斗南 +1 位作者 霍兴跃 王正杰 《核科学与工程》 CAS 1987年第2期108-119,4,共13页
本文提出了环形通道中的空泡份额计算模型,并在实验数据基础上从模型得出了在较广参数范围内适用的空泡份额关系式,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较好;介绍了一种γ射线衰减法及“快速关闭阀门法”对同一环形通道中空泡份额的测量;分析了不同... 本文提出了环形通道中的空泡份额计算模型,并在实验数据基础上从模型得出了在较广参数范围内适用的空泡份额关系式,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较好;介绍了一种γ射线衰减法及“快速关闭阀门法”对同一环形通道中空泡份额的测量;分析了不同质量流速,不同容积含气率、不同流向时的流动情况及空泡份额值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泡份额 泡状流 容积含气率 环形通道 两相流动 双相流动 多相流动 环状流 质量流速 液膜厚度 圆管 金属管 流模型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